首页 / 正文

张子语录后录上

遗事

伯淳尝与子厚在兴国寺讲论终日,而曰“不知旧日曾有甚人于此处讲此事”。以下并见程氏遗书。

子厚则高才,其学更先从杂博中过来。

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

子厚闻皇子生甚喜,见饿莩者食便不美。

横渠言气,自是横渠作用,立标以明道。

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

西铭,颢得此意,只是须得〔他〕子厚〔有〕如此笔力,他人无缘做得。

孟子已后未有人及此文字,省多少言语。〔且教他人读书,〕要之仁孝之理备于此,须臾而不于此,则便不仁不孝也。

孟子之后只有原道一篇,其间言语固多病,然大要尽近理。若西铭则是原道之宗祖也。

问:“西铭如何?”伊川先生曰:“此横渠文之粹者也。”曰:“充得尽时如何?一曰:“圣人也。”“横渠能充尽否?”曰:“言有多端,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有德之言说自己事,如圣人言圣人事也,造道之言则智足以知此,如贤人说圣人事也。”横渠道尽高,言尽醇。自孟子后,儒者都无他见识。

杨时致书。伊川曰:“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子比而同之,过矣!且彼欲使人推而行之,本为用也,反谓不及,不亦异乎!”见程氏文集。

问:“横渠言由明以至诚,由诚以至明,如何?伊川曰:“由明至诚,此句却是,由诚至明则不然,诚(即)〔则〕明也。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只“我知言”一句已尽。横渠之言不能无失类若此。若西铭一篇,谁说得到此!今以管窥天固是见北斗,别处虽不得见,然见北斗不可谓不是也。”程氏遗书。

子厚言:“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正叔言:“自是关中人刚劲敢为。子厚言:“亦是自家规矩太宽。”

子厚言:“十诗之作,止是欲验天心于语默间耳。”正叔谓:“若有他言语,又乌得已也?一子厚言:“十篇次敍固自有先后。”

子厚言:“今日之往来俱无益,不如閒居与学者讲论,资养后生,却成得事。”正叔言:“何必然!义当来则来,当往则往尔。”

张子厚罢礼官归,过洛阳相见,某问云:“在礼院有甚职事?”曰:“多为礼房检正所夺,只定得数箇谥,并龙女衣冠。”问:“如何定龙女衣冠?”曰:“请依品秩。”曰:“若使某当是事,必不如此处置。”曰:“如之何?”曰:“某当辨云:大河之塞,天地之灵,宗庙之祐,社稷之福,吏士之力,不当归功水兽。龙,兽也,不可衣人衣冠。”子厚以为然。见程氏遗书。

吕与叔作横渠行状,有“见二程尽弃其学”之语。尹子言之,伊川曰:“表叔平生议论,谓颐兄弟有同处则可,若谓学于颐兄弟,则无是事。〔顷年〕属与叔删去,不谓尚存斯言,几于无忌惮矣。”遗书。

问:“横渠之书有迫切处否?”伊川曰:“子厚谨严,纔谨严便有迫切气象,

无宽舒之气。”同上。

横渠尝言:“吾十五年学箇恭而安不成。”明道曰:“可知是学不成有多少病在。”见上蔡语录。

叹息斯文约共修,如何夫子便长休!东山无复苍生望,西土谁供后学求!

千古声名联棣萼,二年零落去山丘。寝门恸哭知何限,岂独交亲念旧游!明道哭子厚诗。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七 战国汉唐诸子·黎靖德
  鬼谷子卷下·陶弘景
  九经辨字渎蒙卷十一·沈炳震
  春秋师说卷中·赵汸
  卷十二·惠士奇
  三正考卷一·吴鼐
  书传卷三·苏轼
  卷十一·严粲
  卷十·毛应龙
  卷三·曾国藩
  卷二十一·佚名
  罗湖野录上·晓莹
  佛说法灭尽经 原文·佚名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一·圆仁
  发扬中国文化与佛教以救国救世界·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卷五·姜夔

    番阳姜夔尧章撰 辽阳陈思慈首疏证自制曲扬州慢长亭怨慢淡黄柳石湖仙暗香疏影惜红衣角招征招○自制曲扬州慢【中吕宫】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

  • 国手·闻一多

    爱人啊!你是个国手, 我们来下一盘棋; 我的目的不是要赢你, 但只求输给你—— 将我的灵和肉 输得干干净净!

  • 卷五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二 【起甲辰唐僖宗中和四年六月尽丙辰唐昭宗乾宁三年】凡十二年有奇 六月东川将吏斩杨师立以降诏以高仁厚为节度使【高仁

  • 拳变馀闻·罗惇曧

    余既为《庚子国变记》,复搜集记载,及连年旅京津所闻较确者,录为《拳变馀闻》,兴至即书,不复次其先后,视《国变记》尤详尽矣。{曰融}志。甲午中曰之战,津郡惊扰,官民迁徙。时适北乡挖支河获残碑一,字漶漫,惟二十字可读。文曰:&l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纪昀

    列传宋 【三十二】○宋三十二掌禹锡苏绅 王洙【钦臣】胥偃 聂冠卿冯元赵师民张锡 张揆尹洙 孙甫 谢绛叶清臣杨察掌禹锡苏绅王洙胥偃聂冠卿冯元赵师民张锡张揆尹洙孙甫谢绛叶清臣杨察△掌禹锡掌禹锡字唐卿许州郾

  • 卷九 晋语三·左丘明

    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原文〕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既里、丕死①,祸,公陨于韩②。郭偃曰③:“善哉!夫众口祸福之

  • 孙何传·脱脱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祖父孙镒,唐末秦宗权占据蔡州,强迫以宾佐起用他。孙镒假装有病不应召,回到家中,以传授学业为职。父亲孙庸,字鼎臣,显德(954~959)年间,敬献《赞圣策》九篇,引用唐贞观年间的政事,以魏玄成自比。得到对策的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六职官略【三】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受天下章奏校閲送阁】副使【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左右通政乾隆十三年改为副使去左右衔】参议【满洲汉人各一人初分左右参议乾隆十三年省左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 洪武十五年六月戊寅朔,诏国子监教官年老者遇暑月及雨雪,朔望免朝参。 癸未,湖广管寇洞忠建宣抚田思进子忠敬、沿边宣抚田阿巨孙仲名、阿八出洞宣抚阿巨什用弟墨出什用、覃葛洞长官覃大

  • 杨荫杭·周诒春

    杨荫杭 字补塘。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县。初毕业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緖三十四年。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宣统元年。得法学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现时住址。北京顺治门内东斜街二十五号

  • ●牧鑑卷之十·杨昱

    汀郡楊昱東谿輯長白榮譽子譽校接人四(三)◆接人四(三)流移四之九(共十二條)背叛四之十(共十六條)異端四之十一(共十三條)異類四之十二(共十五條)○流移四之九(共十二條)緜曰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畝鴻鴈曰鴻鴈于飛集于中澤

  • 卷三十八·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三十八   宋 程公説 撰书二十礼乐书第三晋车服飨礼晋文公图伯定襄王于郏【僖二十五年】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勿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文公不敢请受

  • 卷三十八·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三十八宋 王昭禹 撰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信音身】【玉所以比德仁者德之爱君子所以守位者在是也故自天子至于

  • 茶具图赞·董真卿

    茶具专著。旧题审安老人撰,今考定为董真卿撰。成书于宋咸淳五年 (1269),有明代沈津 《欣 赏编全本》本、汪士贤 《山居杂志》本、孙大绶刊本、喻政 《茶书全集》等刊本。该书集绘宋代著名茶具12件,每件各 有赞语,并假以

  • 重阳立教十五论·王重阳

    道教全真派著作。金王重阳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分十五节,以简要文字说明全真道立教宗旨及入门修炼准则。内容可分三类。首先论述全真道士日常修习法则,包括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等节

  • 大洞玉经·佚名

    道家符咒书。二卷。撰者不详。本书为《大洞经》现存三本之一,即太玄赵真人注本。该本亦倡存神,但尤重符咒。《古今图书集成·道书部汇考二》:“若能行持经中符咒,精诚混炼,存神日新,返老还童,长生久视。尝考《神仙通

  • 天父诗·洪秀全

    宣传太平天国道德的诗集。刊刻于1857年,共五百首,大部分为洪秀全所作,集中反映了洪秀全的伦理思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部分内容:(一)以“正直善真”为根本原则,反对“邪曲恶假”,指出“人妖分别在邪正,邪些是妖正是人,

  •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佚名

    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原为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臣,既出家证阿罗汉果,还国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明五欲之可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