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石道人歌曲卷五

番阳姜夔尧章撰 辽阳陈思慈首疏证

自制曲

扬州慢

长亭怨慢

淡黄柳

石湖仙

暗香

疏影

惜红衣

角招

征招

○自制曲

扬州慢【中吕宫】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荳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舆地纪胜扬州竹西路东坡广陵逢同舍刘贡父诗云竹西已挥手湾口犹屡送注竹西湾口皆掦【掦:扬】州之地杜牧之题禅智寺诗云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掦【掦:扬】州湾口则扬州地志载之又有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今废

一统志扬州府开明桥在甘泉县东北旧传桥左右春月芍药花巿甚盛

词源句法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如东坡杨花词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又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如美成风流子云凤阁绣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如史邦卿春雨云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灯夜云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如吴梦窗登灵岩云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闰重九云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姜白石扬州慢云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此皆平易中有句法

长亭怨慢【中吕宫】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 □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

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只有并刀难翦离愁千缕

案此阕系辛亥春自合肥东归忆别所作与凄凉犯澹黄柳浣溪纱点绛唇解连环江梅引等阕汇参筋络自见

淡黄柳【正平调近】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 □□□□□□□□□□□□□□□□□□□□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乔宅怕棃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诗集送范仲讷往合肥其二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石湖仙【越调】

寿石湖居士

□□□□□□□□□□□□□□□□□□□□□□□□□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敧羽玉友□□□□□□□□□□□□□□□□□□□

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一统志石湖舆地纪胜在吴县盘门西南十里太湖之脉范蠡所经入五湖者新志在府西南二十里白洋湾所汇也有茶磨诸峰映带颇为胜绝宋参政范成大因越来溪故址小筑台榭孝宗书石湖二字赐之中有千岩观天镜阁玉雪坡盟鸥亭诸迹有巨石刻大士像因名石佛寺湖中长桥卧波为行春桥风帆沙鸟致为清绝

齐东野语文穆范公成大晚岁卜筑于吴江盘门外十里盖因阖庐所筑越来溪故城之基随地势高下而为亭榭所植多名花而梅尤多别筑农圃堂对楞伽山临石湖盖太湖之一派范蠡所从入五湖者也所谓姑苏前后台相距亦止半里耳寿皇尝御书石湖二大字以赐之公作上梁文所谓吴波万顷偶维风雨之舟越戍千年因筑湖山之观者是也又有北山堂千岩观天镜阁寿乐堂他亭宇尤多一时名人胜士篇章赋咏莫不极铺张之美干道壬辰三月上巳周益公以春官去国过吴□公招饮园中夜分题名壁阒云吴台越垒距门纔十里而陆沈于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紫薇舍人始创别墅登临得要甲于东南岂鸱夷子成功于此扁舟去之天□绝景须苗裔之贤者然后享其乐耶为击节前后所题□□焉

吴郡志三高祠在吴江县垂虹桥北即王氏臞庵之雪滩也昔堂在垂虹南地极偏仄干道三年县令赵伯虞徙之雪滩范石湖三高亭记云干道三年二月吴江县新作三高祠成三高者越上将军姓范氏是为鸱夷子皮晋大司马东曹椽【椽:掾】姓张氏是为江东步兵唐赠右补阙姓陆氏是为甫里先生三君者不并世而鸱夷子皮又尝一用人之国名大功显而去之季鹰鲁望萧然臞儒使有为于当年其所成就固不可渝度要皆得道见微脱屣天刑清风峻节相望于松江太湖之上故天下同高之而吴江之邑人独私得奉烝尝以夸于四方若曰吾东家邱云尔邑大夫赵伯虞勤劳其邑百废具举以故祠为陋将改作于是归老之士乡老王份献其雪滩左具区右笠泽号称胜绝乃筑堂于其上告迁于像而奠焉又嘱郡人石湖范成大为之辞

嘉靖吴江县志钓雪亭在雪滩宋嘉泰三年县尉彭法建华亭林至记卢祖皋贺新凉词叙云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作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子野命予赋之

周必大平园续稾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六年五月迁公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左大中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讲丹阳郡开国公充金祈请国信使虏遣吏部郎中田彦皋侍御史完颜德温迓客彦皋文儒深敬慕公至求巾帻效之十月公还九年公以积勤寖苦头眩自夏徂秋五上章求闲上不得已进资政殿学士再领洞霄里居七年十六年十一月起知福州引疾固辞诏令奏事又辞时皇太子参决庶务公得见东宫坐论治道移时太子亦送寿栎堂三大字俄寿皇内禅公行至婺州以腹疾力请奉祠从之

石湖词水调歌头燕山九日作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徧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卢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牵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洲

石湖集燕宾馆【原注】燕山城外馆也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拜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西望诸山皆缟云初六日大雪九日朝天种落驩也将佳节劝杯盘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蹋鸱巾【原注】接送伴田彦皋爱予巾里求其样指所带蹋鸱有愧色重译知书自贵珍一生心愧蹋鸱巾雨中折角君何爱帝有衣裳易介鳞

云露并序予素不能饮病又止酒比得佳酿法客以云露名之取吉云五露饮之则老者少病者除意也乃复濡唇且为赋诗

暗香【仙吕宫】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看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 □□□□□□□□□□□□□□□□□□□□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石湖集次韵尧章雪中见赠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退三百万当时访戴舟却访一寒范新诗如美人蓬荜愧三粲

诗集雪中访石湖雪矸如玉城偏师敢轻犯黄芦阵野鹜我自将十万三战渠未降北面石湖范先生霸越手定自一笑粲

砚北杂志小红顺阳公【即范石湖】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姜尧章诣之一日授简征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公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姜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尧章每喜自度曲小红辄歌而和之尧章后以疾没故苏石挽之云幸是小红方嫁了不然啼损马塍花宋时花药皆出东西马塍西马塍皆名人葬处白石没后葬此

吴 潜【毅夫】暗香疏影犹记己卯庚辰之间初识尧章于维扬己丑嘉兴再会自此契阔闻尧章死西湖尝助诸丈为殡之今又不知几年矣自昭忽录示尧章暗香疏影二词因信手酬酢并赓潘德久之诗云雪来比色对淡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蘂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右暗香】佳人步玉待月来弄影天挂参宿泠透屏帏清入肌肤风敲又听檐竹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笇平生此 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 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珠翠娥【娥:蛾】绿梦断魂惊几许凄凉却是千秋梅屋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戍楼悲曲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自注云梅圣俞诗云十分清意足余别墅有梅亭扁曰清足 右疏影】

词源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歰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梦窗声声慢云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浮云不蘸芳洲前八字恐亦太涩如唐多令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前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此词疏快却不质实如是者集中尚有惜不多耳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虚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意趣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如东坡中秋水调歌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事在人间转珠帘开绣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夏夜洞仙歌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王荆公金陵桂枝香云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惊起画图难足叹往昔豪华竞逐怅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犹唱后庭遗曲姜白石暗香疏影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 词中用事最难要紧着题融化不歰如东坡永遇乐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用张建封事白石疏影云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事又云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环佩月下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用少陵事此皆用事不为所使 杂论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诚哉是言也 美成词只当看他浑成处于软媚中有气魄采唐诗融化如自已者乃其所长惜乎意趣却不高远所以出奇之语以白石骚雅句法润色之真天机云锦也

惜红衣【无射宫】

吴兴号水晶宫荷华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华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 □□□□□□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籍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同治湖州府志杨汉公诗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渔隐丛话吴兴谓之水晶宫不载之图经但吴兴集杨汉公九月十五日夜绝句云江南地暖少严风九月炎凉正得中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因此诗也能改斋漫录杨汉公守湖州日有诗云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其后湖州遂以为水晶宫

宋史陈与义字去非洛人天资卓伟幼能文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寻谪监陈留酒税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踰岭峤久之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至行在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寻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召为给事中驳议详雅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被召与义容状俨恪不妄言笑平居虽谦以接物然内刚不可犯荐士于朝退未尝以语人士以是多之尤长于诗体物庽兴清邃纡余尝赋墨梅徽宗嘉赏之以是受知于帝云

陈与义无住词虞美人予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正德崇德县志陈与义宅在青镇广福院后芙蓉浦上宋陈与义绍兴乙卯自琐闱请祠读书僧闼自称简斋居士及秋召拜不一年免去复来居此桐乡县志宋陈与义卜居青镇读书广福塔院有轩西对芙蓉浦名曰南轩

吴文英梦窗词惜红衣予从姜石帚游苕霅间三十五年矣重来伤今感昔聊以咏怀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而今暗溪碧乌衣细语相伴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朱楼水侧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当时醉近绣箔夜吟息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买钓舟溪上应有烟蓑相识

角招【黄钟角】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邨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吹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 □□□□□□□□□□□□□□□□□□□□游人回首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着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后

宋史乐志诗乐宋朝湖学之兴老师宿儒痛正音之寂寥择取二南小雅数十篇庽之埙钥使学者朝夕咏歌自是声诗之学为儒者稍知所尚张载尝慨然思欲讲明作之朝廷被诸郊庙矣

武林旧事御园聚景园会芳殿瀛春堂镜远堂芳华堂花光亭【八角】瑶津翠光桂景滟碧凉观琼芳彩霞寒碧柳浪桥学士桥玉津园【嘉会门外绍兴间北使燕射于此淳熙中孝宗两幸绍熙中光宗临幸】富景园【新门外孝宗奉太后临幸不一俗呼东花园】屏山园【钱湖【湖:唐】门外以对南屏山故名理宗朝改名翠芳园余见西湖门】玉壶园【钱唐门外本刘鄜王园有明秀堂余见西湖门】琼华园小隐园集芳园【葛岭元系张婉仪园后归太后殿内有古梅老松甚多理宗赐贾平章旧有清胜堂望江亭雪香亭等余见西湖门】延祥园【注见前】瀛屿【注见前】挹翠堂【旧名黑漆堂理宗御书】香远【旧秀莲亭】香月【倚里湖旧名水堂理宗御书】清新【旧六椽堂】白莲堂六一泉堂桧亭梅亭上船亭东西车马门西村水阁御舟港林逋墓陈朝桧【有御书诗】金沙井玛瑙坡六一泉 都人游赏西湖自过收灯贵人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龙舟十余彩旗迭鼓交午曼衍粲如织锦内有曾经宣唤者则锦衣花帽以自别于众京尹为立赏格竞渡争标内珰贵客赏犒无算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泠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

征招

越中山水幽远予数上下西兴钱清间襟抱清旷越人善为舟卷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征招以寄兴征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予尝考唐田琦【琦:畸】声律要诀云征与二变之调咸非流美故自古少征调曲也征为去母调如黄钟之征以黄钟为母不用黄钟乃谐故隋唐旧谱不用母声琴家无媒调商调之类皆征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其说详于予所作琴书然黄钟以林钟为征住声于林钟若不用黄钟声便自成林钟宫矣故大晟府征调兼母声一句似黄钟均一句似林钟均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清者高而亢浊者下而遗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已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黄钟征虽不用母声亦不可多用变征蕤宾变宫应钟声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应钟即是林钟宫矣余十一均征调仿此其法可谓善矣然无清声只可施之琴瑟难入燕乐故燕乐阙征调不必补可也此一曲乃予昔所制因旧曲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征调故足成之虽兼用母声较大晟曲为无病矣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征调角招曰黄钟清角调

□□□□□□□□□□□□□□□□□□□□□□□□□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客途□□□□□□□□□□□□□□□□□□□□□□ □□今倦矣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是 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邱聊□□□□□□□□□□□□□□□□□□□□□复尔也孤负幼舆高致水葓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一统志绍兴府西陵城在萧山县西二十里水经注浙江东经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六朝时谓之西陵牛埭吴越时以陵非吉语改曰西兴家为西兴镇今为西兴场钱清江在山阴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志上流即浦阳江以东汉太守刘宠受父老一钱而名西兴水驿在萧山县西兴场运河南岸

宋史本纪徽宗崇宁四年八月辛卯赐新乐名大晟置府建官

乐志朝廷旧以礼乐掌于太常至是专置大晟府大司乐一员典乐二员并为长贰大乐令一员协律郎四员又有制撰官为制甚备又诏曰自唐以来正声全失无征角之音五声不备岂足以道化而化俗哉刘诜所上征声可令大晟府同教坊依谱按习仍增征角二谱候习熟来上政和三年五月帝御崇政殿亲按宴乐召侍从以上侍立诏曰大晟之乐已荐之郊庙而未施于宴飨比诏有司以大晟乐播之教坊试于殿庭五声既具无惉懘焦急之声嘉与天下共之可以所进乐颁之天下其旧乐悉禁于是令尚书省立法新征角二调曲谱已经按试者并令大晟府刊行后续有谱依此其宫商羽调曲谱自从旧新乐器五声八音方笙埙箎匏笙石盘之类已经按试者大晟府画图疏说颁行教坊钧容直开封府各颁降二副开封府周师颁乐器明示依式造制教坊钧容直及中外不得违令辄高下其声或别为他声或移改增损乐器旧来淫哇之声如打断哨笛呀鼓十般舞小鼓腔小笛之类与其曲名悉行禁止违者与听者悉作罪蔡攸方提举大晟府不喜士人预乐有士人田为善者善琵琶无行攸乃奏为大晟府典乐遂不用中声八寸七分管而但有九寸管绦又曰宴乐本杂用唐声调乐器多夷部亦唐律征角二调其均自隋唐间已亡政和初命大晟府改用大晟律其声下唐律已两律然刘昺止用所谓中声八寸七分管为之又作匏笙埙箎皆入夷部至于征招角招终不得其本均大率皆假之以见征音然其曲谱颇和美故一时盛行于天下然教坊乐工嫉之如雠其后蔡攸复与教坊用事教工附会又上唐谱征角二声遂再命教坊制曲谱既成亦不克行而止然政和征招角招遂备于世矣

文献通考经籍考声律要诀十卷崇文总目唐田琦【琦:畸】撰推本律吕及制管定音之法文虽近俗而于乐理尤诣焉日黾【日黾:□】氏唐上党郡司马田畴撰序谓一切乐器依律吕之声皆须本月真响若但执累黍之文则律吕阴阳不复谐矣故据经史参校短长为此书云

宋史艺志田琦【琦:畸】声律要诀十卷徽宗黄钟征角调二卷

词源宫属土君之象为信征所生其声浊生数五成数十商属金臣之象为义宫所生其声次浊生数四成数九角属木民之象为仁羽所生其声半清半浊生数三成数八征属火事之象为礼角所生其声次清生数二成数七羽属水物之象为智商所生其声最清生数一成数六

白石道人歌曲卷五

猜你喜欢
  杨再可·唐圭璋
  无名氏·唐圭璋
  第二十五出 误投·李渔
  ●全史宫词卷二十 明·史梦兰
  卷六·品藻四·冯金伯
  ●録鬼簿后序·钟嗣成
  ●慶芝堂詩集卷十六·戴亨
  秋天·戴望舒
  谷响集卷三·善住
  三集卷四十五·乾隆
  卷五百二·曹学佺
  卷四十三·陈邦彦
  卷二十一·陈衍
  王梦简诗要格律·佚名
  26.李颀:渔父歌·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435_1 【短歌行】白居易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出为白昼入为夜,   圆转如珠住不得。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今夕未竟明夕催,   秋风才往春风回。

  • 赵缩手·唐圭璋

      缩手,普州士人。   浪淘沙   损屋一间儿。好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觅个带修安稳路,休遣人知。须是着便宜。运转临时。袄知险里却防危。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徐复祚

    第二十一齣 咏梨〔生上〕铜龙漏滴已残更。素魄还留映水明。何事嫦娥音信杳。重门深掩不胜情。小生昨宵得遇小姐。眞个温柔旖旎。绝世无双。赵伯畴虚生二十二年。未曾见此香奁中物向来空忆谢素秋。每以不得见面爲恨。

  • 卷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十五杜易简杜易简襄州襄阳人九岁能属文及长博学有高名姨兄岑文本推重之登进士第累转殿中侍御史咸亨中为考功员外郎坐党裵行俭左迁开州司马集二十卷存诗二首湘州新曲二首昭潭深无底橘洲浅而

  • 列传第九十二 白裴崔韦二李皇甫王·欧阳修

    白志贞者,本名琇珪,故太原史也。事节度使李光弼,硁硁自力,有智数。光弼善之,使与帐下议。代宗素闻,及光弼卒,擢累司农卿。在官十年,德宗以为敏,遂倚腹心,进授神策军使,赐今名。有所建白,善窥亿帝指,故言无不从。从狩奉天,以为行在都

  • 原序·张廷玉

    御定通监纲目三编原序编年之书奚啻数十百家而必以朱子通监纲目为凖通监纲目盖祖述春秋之义虽取裁於司马氏之书而明天统正人心昭监戒者几微得春秋大居正之意虽司马氏有不能窥其藩篱者其他盖不必指数矣尝谓读书立言之士

  • 附录·顾璘

    国宝新编一卷(浙江巡抚採进本) 明顾璘撰璘字华玉吴县人宏治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书凡录李梦阳何景明祝允明徐祯卿朱应登赵鹤郑善夫都穆景暘王韦唐寅孙一元王宠十三人人爲之传传爲之赞盖感于知交凋谢

  • ◎无独有偶之假官·李定夷

    近来世风日下,侦探敲诈之不已,于是有伪侦探;官吏受贿之不已,于是有假官吏。最近江西天福栈之借官招摇案,又其术之弥工者,卜潮润。浙江人,曾充钱幕,侨寓饶州,其子名萱庭,年方弱冠,衣服丽都,大似阔少,寓居西大街天福栈,自称其舅父俞省

  • 多小未能舆謀案·佚名

    原文:【敢】讞之:十二月戊午,軍巫閒曰:[攻荆廬谿【□□】故(?)秦人邦亡荆者男子多。]多曰:[小走馬。以十年時,舆母兒邦亡荆。亡時小,未能舆兒謀。]它如軍巫書。兒死不訊。問:[多初亡時,年十二歲,今廿(二十)二歲;巳(已)削爵爲士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 洪武七年秋七月甲子朔,享太庙。 议增圜丘、方丘从祀,更定其仪。圜丘坛第一成,设昊天上帝正位,仁祖淳皇帝配位如旧。第二成东设大明位,西设夜明位,内壝之内东、西各三坛,星辰二坛分设于东、西,星

  • 卷八十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一>大夫廟門之位筮日主人西面既宿尸主人南面宗人北面請期【鄭氏曰大夫不西面者尊於

  • 欧僧谒太虚大师谈话·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汕头佛教会──欧洲拉特维亚国僧人法师帝释鸣与其徒庆喜,信仰大乘法,茹素奉佛,于去年十一月三十日由暹逻来汕,驻锡于汕头佛教居士林。时值太虚法师莅汕演讲,遂于本月廿五晚往佛教会参谒,并面请开示。蒙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有根名为胜。复有根名为坚胜。宫根生已。当发十心。所谓一离慢心。二生爱念心。三生欢喜心。四生作业心。五生踊跃心。六彼现前念心。七彼恶色不入鼻不喎曲

  • 青州百问序·佚名

    元 辩和尚问 觉和尚答夫禅分五派。本乎出自一源。教列三乘。大底终归一法。利生接物。若洪钟随扣而腾声。遇缘即宗。犹大鉴对形而现影。是以高低普应。妍丑齐分。须令入圣超凡。必使识心见性。恭惟青州法祖大师提纲

  •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莎士比亚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悲剧,首次出版于1594年。该剧讲述一个如花似玉的名门闺秀拉维妮娅遭到令人发指的摧残,父亲泰特斯以牙还牙,于是有了令人同样心惊的人肉宴。该剧讲述

  • 温热经纬·王士雄

    温热病专著。5卷。清·王士雄(孟英)编撰于1852年(咸丰2年)。该书“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天士)、薛(生白)诸家之辩为纬”,故以“经纬”名书。卷1为“内经伏气温热篇”,辑录了《内经》中与温热病有关的条文,各条文

  • 林灵素传·赵与时

    林灵素。北宋道士,温州(今属浙江)人。字通叟,本名灵噩。少依佛门为僧,因常受其师笞骂,后改从道教。善妖幻祷雨之术,往来淮、泗间(今安徽治北)政和(1115)末,由左道录徐知常推荐于朝廷,林称宋徽宗为神霄玉清王下降,又称

  • 佛说法灭尽经·佚名

    又名《法灭尽经》。印度佛教经典。失译人名,附宋录。一卷。首存尾残。经文叙述佛在拘夷那竭,将入涅槃,预言佛法灭尽时的情况。谓其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佛教。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淫佚浊乱,男女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