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百药诗鉴赏

生平简介

作为一个由隋入唐的名门子弟,李百药(565—648 )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他幼年多病,但博学强记,号为“奇童”,其父李德林隋文帝时任内史令(宰相)。皇太子杨勇召他为东宫学士;隋炀帝即位,李百药失宠,出为桂州司马,旋即解职还乡里。入唐,又遭李渊猜忌,流放泾州。李世民即皇帝位,重其才名,召拜中书舍人,此时他已年过花甲。以后多次拔擢,成为李世民身旁的文学重臣。李百药“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虽樵童牧竖,并皆吟讽”(《旧唐书·李百药传》)。尤其长期外斥阶段创作,写景抒情,吊古咏怀,多失意愁苦之辞,情真调苦,感人至深。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

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

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

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

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

此志安可平!

李百药诗鉴赏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紧扣题目,直抒胸臆。日暮时分,四野幽暝,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诗人在怅然间,登临苍凉的古城,心情更加寂寥。一开篇诗人就借眼前实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正所谓“樵童牧竖,并皆吟讽”。他同类题材创作,如《郢城怀古》:“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都类此。

中间三联由首联生发,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次联“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衰败的城墙头,晚归的鸟雀、乌鸦聚集在一起悲鸣着,不时又阵阵惊起,“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城下灌木丛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远处,高空的彩霞折射出夕阳的余照,原野的露气洗净了傍晚的昏暝,显得明媚一些。

诗人内心的幽郁,似乎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一个“余”字,一个“晚”字,仍然抑郁着写景抒情的基调:“霞景”虽明艳,但毕竟是“余照”;“露气”虽清新,但毕竟是“晚清”。

经过中间三联写景抒情手法的精心铺垫,诗就自然地过渡到尾联的强烈抒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肃杀的秋风固然可以使万物凋败,而我的心志岂能就此消失!结得极妙,呼应首联,如果说开始的“怅然临古城”,只是诗人淡淡的自我喟叹,抒发内心的惆怅落寞,那结束的“此志安可平”却是诗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

本诗风格刚健,语言洗练,与魏征的《述怀》、虞世南的《结客少年场行》都是初唐诗坛不可多得的佳篇。

猜你喜欢
  第二十六出 师捷·李渔
  第十一场·老舍
  第十三出至第二十四出·柯丹邱
  ●波外乐章卷三·乔曾劬
  卷一百七·徐世昌
  《表忠记传奇》书后·丁耀亢
  卷二十五·陈起
  南阳集钞·吴之振
  卷二十六·乾隆
  唐音卷三·杨士弘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康熙
  提要·佚名
  第十七回 弄轻薄狂言戏主 观相貌俊眼知君·蒲松龄
  冯去非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高致集·钱德苍

    华严洞石壁诗 岩前流水无人渡,洞口碧桃花正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闲归去等闲来。 跨鹤归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 第十四出 利逼·李渔

    〖奉时春前〗(旦上)私盟缔就,一对鸳鸯如绣。刻刻相看,只少贴身时候。奴家自与谭郎订约之后,且喜委身得人,将来料无失所。又喜得他改净为生,合着奴家的私愿。别的戏子怕的是上场,喜的是下场;上场要费力,下场好躲懒的缘故。我和他

  • 田间诗学卷九·钱澄之

    大雅【小大雅合谱载在小雅前】文王之什三之一【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为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自文王至灵台八篇为文王大雅下武至有声二篇为武王大雅 按序文

  • 卷197 ·佚名

    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 险绝朝鲜国,微茫海四环。 帝于焉驻跸,人以此名山。 虏讋天威近,师行雪浪间。 车旗临鸟道,草木识龙颜。 露布虬须喜,饶歌鸭

  • 鲲溟诗集巻二·郭谏臣

    (明)郭谏臣 撰 月夜东归 雀舫乘潮发摇摇日暮归入春新酿熟渐老故人稀临水心如洗看云思欲飞停舟天渐暝月色映荷衣 春日约方司训同看梅花 不见故人乆悠悠系我思毎当明月夜正是忆君时野寺梅初发官桥栁欲埀扁舟共清赏幸不负

  •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九·柯劭忞

      ○方技   田忠良 靳德进 李俊民 张康 廖应淮(傅立、周仲高) 李国同 李杲(罗天益、窦行冲) 朱震亨(王履) 刘岳 阿尼哥(刘元) 朱玉 李时   刘秉忠事世祖于潜邸,其玉数之学,尤为帝所敬信。及即位,诏访奇材异能之士,秉忠亦

  •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八十七·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二月。乙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辰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御史王炳奏。晋省麦苗稀少。请速筹杂粮籽种一摺。山西上年又

  • 惊枝未稳·胡兰成

    惊枝未稳欧陽修诗:“黄鸟飞来立,动摇花间雨。”就像是说的我在温 州。我在温 州,总是处处小心,因为懮患是这样的真。但是我亦随缘喜乐。旧历年关,温 州街上一般是鱼鲜摊南货店绸布庄热闹,那些鱼鲜南货与布料还在

  • ●皇朝通典卷七十三·佚名

    兵六 ○兵六 藩部兵制 △藩部兵制 (臣)等謹按自昔聲教所訖遐邇咸賓凡在要服荒服之列者不過使之保塞壖通朝貢而止洪惟盛朝德威彌盛漸被無垠絕幕之遙如在宇下自內扎薩克蒙古及喀爾喀四部迄乎青海西藏莫不統於旗藉以時簡其

  • 序二·捧花生

    七九甫卸,十千倦沽。款古欢之罕通,接元言而寡析。乃挈雁椟,笼鸡缸,就捧花生联讨春之社,结排日之欢。生矍然曰:"唯唯,否否。子姑舍是,仆病未能焉。"徐出所述《秦淮画舫录》以相属,曰:"是编也,子盍为我弁之。"余受而卒业,曰: "兹岂洪

  • 卷十五·朱鹤龄

    <经部,书类,尚书埤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卷十五吴江朱鹤龄撰毕命金履祥曰分正之命惓惓于生厚之迁保厘之册汲汲于余风之殄迹商民之所为自秦汉言之坑戮诛夷而已而乃待之如此此所以为周家之忠厚也前儒谓东迁之后卫之俗

  • 卷一百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仪礼特牲馈食礼【郑园録云谓诸侯之士祭祖祢于五礼属吉礼 疏曲礼云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故知是诸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全文·佚名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奉诏重译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

  • 商主天子所问经·佚名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大菩萨众。所谓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诸众首等出过数量。种种诸方及与非方。诸佛刹土俱来集会。  尔时

  • 虚堂和尚语录 第二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二卷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语录侍者惟俊法云编师入寺。指山门。不劳弹指。岂涉思惟。现成门户。到者方知指佛殿。前释迦后弥勒。且道。阿那个是正主。喝一喝拈帖。寻常云水家。或凝或流。初无固必

  • 四分律卷第五(初分之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十三僧残法之四◎世尊尔时以无数方便呵责:“汝云何以五法教诸比丘?广说如上。提婆达!汝莫断四圣种。何等四?如上所说。提婆达!汝今莫方便破和合僧,莫方便受破和合僧坚持不舍,汝当与僧和合不

  • 凡例·朱时恩

    佛祖纲目凡例佛祖 福慧两足。正觉无上。故名为佛。明佛心宗。行解相应。故名为祖。现在贤劫第四尊佛。号曰释迦。王此五浊大千世界。释迦传迦叶。二十八传至达磨。是谓西天二十八祖。达磨传慧可。六传至惠能。是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