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原文】
孔子曰:“待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②。”
【注释】
①愆(qian):过失,②瞽(gu):瞎子。
【译文】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失误:还没轮到自己说话却抢先说了,这叫急躁;轮到自己说了却不说,这叫阴隐;不察颜观色而说话,这叫瞎子。”
【读解】
这里的君子指长官、前辈等,用朱熹的解释,指“有德位之通称。”其实,就是一般朋友。同学、同事之间说话,这里的几点也都是适用的。
孔子所指出的三个毛病,的确也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第一个毛病是急躁而爱出风头,没有耐心听人说话的涵养,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这一点尤其致命,第二个毛病是阴隐,该说话的时候不说,给人以城府很深,人很阴的感觉,尤其容易失去朋友。第三个毛病是不长眼睛,说话不看人家的反应,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这是炮筒子一类的人,尤其不能做与人交往、接待、洽谈等方面的工作。
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如何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所以对如何与达官贵人们说话很有心德,很有体会。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里的一段话正好是他的经验之谈。对我们来说,当然不仅仅是对付达官贵人的问题,诸如商务谈判、公关工作、一般社交,都需要掌握谈话的艺术。孔子的经验之谈不是正好提供给我们借鉴吗?
猜你喜欢 重令第十五·管仲 御製題鶡冠子·鹖冠子 汉文·胡宏 万章上篇·王夫之 经济文衡前集卷三·佚名 卷三十一·湛若水 卷九·江永 昬义·姚际恒 卷四百八十·佚名 多闻品第三·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三·智旭 卷第二十四·智旭 唯释迦佛一人为现身成佛·印光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