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製題鶡冠子

鈇器原歸厚德將〈開卷首義即云王鈇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注以王鈇為法制引賈誼言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謂專任法制不以厚德將之而欲以持久難哉是其説雖雜刑名未嘗不歸於道德固非若黄老之專務清静亦不至如申韓之流為慘礉也〉雜刑匪獨老和黄朱評陸注同因顯栁謗韓譽兩不妨完帙幸存書著楚失篇却勝代稱唐〈宋陸佃既為之注解復序云鶡冠子楚人居深山以鶡羽為冠號曰鶡冠子其書雜黄老刑名要其宿時若㪚亂而無家然竒言奥㫖亦毎毎而有自博選至武靈王問凡十有九篇而退之讀此云十有六篇者非全書也朱子評韓文云漢唐皆以為道家者流公謂其辨施於國家功德豈少而栁子厚作辨則曰得其書而讀之言盡鄙淺所見不同如此朱子雖不置可否然其書具在栁説不免過當朱子又云漢藝文志有鶡冠子一卷而唐志云三卷謂漢時遺缺至唐而全以今書校之卷雖唐増于漢而篇則宋増于唐兹本既完備無缺佃注亦世所罕見自應重刋以廣流傳〉帝常師處王友處〈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亦其博選篇中語〉戒合書紳識弗忘

猜你喜欢
  文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草木子卷之二下·叶子奇
  進鬻子表·鬻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佚名
  品類足論辯千問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罗湖野录下·晓莹
  卷十六·普济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自融
  “佛教性质之确定”征文·太虚
  成佛救世与革命救国·太虚
  卷第十五·佚名
  第七十卷·佚名
  万善同归集序·延寿
  复俞慧郁陈慧昶书·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仲安集钞·吴之振

    吕定怀古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闲。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空馀蓬莱阁,千载留人寰。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山迥宝华阁,水绕金锁湾。尘虑顿焉息,于兹开我颜。疏钟日夕动,老僧休下

  • 卷八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六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五接武【上】韦应物燕李録事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香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又成悲自巩洛舟行入黄

  • 附记·陈寅恪

    史家纪事自以用公元西历为便,但本稿所引资料本皆阴历,若事实发生在年末,则不能任意改换阳历。且因近人所编明末阴阳对照表多与当时人诗文集不合,不能完全依据也。又记述明末遗民之行事而用清代纪元,于理于心俱有未安。然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万历元年五月庚辰朔升刑部郎中李勋户部主事梁子奇为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准岁加宣大山西主兵料草一月马一匹月费银一两上下三镇马骡凡七万六千四百余计加银六七万两仅从总督王崇古所请之半○以神枢营右副将程九思挂卭充

  • 二百九十四 庄亲王允禄奏审讯绥赫德钻营老平郡王摺·佚名

    雍正十一年十月初七日 和硕庄亲王臣允禄谨奏:臣遵旨讯问原任织造绥赫德以财钻营一案。 据绥赫德供称:奴才原有宝月瓶一件,洋漆小书架一对,玉寿星一个,铜鼎一个,放今年二三月间,交与开古董铺的沈姓人拿去变卖。後来沈姓人带了

  • 谢承后汉书卷八·周天游

    王闳传六六七〔吴郡〕王闳字选公〔一〕,少为府小吏,慷慨有大节。迁冀州刺史,冀部强悍,又多豪杰,闳欲厉威,乘传到州,弹治贪浊。闳性廉克,不发私书,不交豪杰宾客,号曰「王独坐」。(孙。王。汪。黄。铃木)──晏公类要卷二○○书钞卷

  • 高骈传·欧阳修

    高骈,字千里,是南平郡王高崇文的孙子。家庭世代为禁卫,年少时为人严谨,研习兵书,又喜好文学,常与读书人交往,谈论治道之理。两军中的人交相称赞。曾在朱叔明手下任司马。一天,见有两只雕在天上并飞,高骈说:“我如能发迹,就能射中

  • 仓库例·佚名

    目录 稽查仓榖实贮 仓榖不许滥粜,采买不许勒派,盘交务要实银实榖,违即参追 各营借领仓榖,统俟该州县开仓平粜时方准循例详借 采买仓榖,自行就地采籴交仓 采买仓榖,毋许派发里户短价勒买 应行买补榖价提贮司道府州各库 台属

  • 卷十·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     宋 易祓 撰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闲粟而用之闲粟即甸地闲田所出之粟以质剂致民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行之以王命则谓之施惠行之以有司之常法则谓之散利无多寡不均之患

  • 解深密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分别瑜伽品第六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佛   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二]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爲依爲

  • 弘明集卷第二·僧祐

    明佛论(晋宗炳)  夫道之至妙。固风化宜尊。而世多诞佛。咸以我躬不阅遑恤于后。万里之事百年以外。皆不以为然。况复须弥之大。佛国之伟。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宿缘绵邈亿劫乃报乎。此皆英奇超

  • 卷三十五·赜藏主

      ○大随开山(法真)神照禅师语录(西蜀沙门元德重编)  上堂云:“你不见道。一尘含法界。所以道。有一智人。破尘出经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你欲破不破。我今举起。大家求此事。三千世界收在一微尘。四大海水归一滴。须

  • 解深密经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复说佛地为第十一。如是诸地几种清净几分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序原夫妙明觉性虽自圆成苟非其人道不孤立是以拈花微笑世尊指示于西陲立雪安心达祖提撕于东土嗣后六传分派五叶蔚兴济洞二宗扬镳并辔般若门中之龙象却车而载交臂而行烝烝皇皇于兹为盛然而

  • [第六品]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一〇二三三行者是身行、语行、心行。入出息者是身行。寻伺者是语行。想、受者是心行,除寻伺之外,一切之心想应法是心行。总说分一〇二四身是身行耶?身行是身耶?语是语行耶?语行是语耶?心是心行耶?心行是心耶?一〇二

  • 格言联璧·金缨

    金缨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内容的至理格言,用

  • 海滨故人·庐隐

    中篇小说。庐隐著。初载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0、12号。初收于1925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版小说集《海滨故人》,是作者的代表作。作品描写露沙、玲玉、莲裳、云青、宗莹等五个女青年曾在海边相聚欢乐,后来当她们

  • 邓析子·邓析

    二篇,春秋后期名家重要著作,邓析著。邓析的著述在汉以前流传情况不详。至西汉末刘向校书,“以相校除复重,为二篇”,其篇目为“无厚”、“转辞”。《汉书·艺文志》“名家”著录:“邓析二篇。”后隋唐史志俱录。然原书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