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

①道同”导”,开导、劝。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读解】

这一段话的意思其实在《里仁》篇里已由子游说过了。

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焉;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服事君主太殷勤繁琐,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过从太密,反而会有一天疏远。一句话: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孔子在《公治长》里赞扬晏子“善于人交,久而敬之。”其实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内。至于在《先进》篇里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那意思就更明显了,都是说:对待领导也罢,对待朋友也罢,都不要“剃头担子一头热”,太过于自作多情,结果是一厢情愿,反而使人厌烦,招来羞辱。

这里面的道理,我们在《里仁》篇里已经说得很细。总之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就会朋友成冤家,那又何必呢?这不是在人际关系上耍滑头,也不是对朋友不忠,而是交友的艺术,圣人的经验之谈。

猜你喜欢
  卷之十·佚名
  慎独第十·佚名
  古今人物毛病谈·孔子
  双桥随笔卷二·周召
  第十一章 24·辜鸿铭
  第四章 15·辜鸿铭
  卷二十八·胡广
  卷五十三·朱熹
  晋献公之丧(1)·戴圣
  心學大意·欧阳竟无
  丧服·佚名
  卷四百五十六·佚名
  弘明集卷第一·僧祐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四·佚名
  四十二章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抗节·李渔

    (老旦上)诰命夫人不等闲,空将薄命怨红颜。从来贵贱天生定,不许山鸡把凤攀。我周二娘为何道这几句?只因女儿心高志大,一心要想从良。前日看中了万将军,与他定就百年之约。这个诰命夫人是拿在手上的了。不想命轻福薄,别他之后,就

  • 田间诗学卷九·钱澄之

    大雅【小大雅合谱载在小雅前】文王之什三之一【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为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自文王至灵台八篇为文王大雅下武至有声二篇为武王大雅 按序文

  • 卷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三状元郑内翰子聃【一首】子聃字景纯大定人少日有赋声时辈莫与为敌天德三年第三人登科士论仍以为屈而海陵不之许也正隆二年诏景纯再试择能赋者八人先以题付之以困景纯且将视其中与

  • 卷五百二十三 列传三百十·赵尔巽

      ◎藩部六   ○杜尔伯特 旧土尔扈特 新土尔扈特 和硕特   杜尔伯特部,游牧金山之东乌兰固木地。东萨拉陀罗海、纳林苏穆河,接唐努乌梁海;南哈喇诺尔、齐尔噶图山,接科布多牧场及明阿特;西索果克河,接阿尔泰乌梁海;北

  • 第五十四回 统三军广平奏绩 复两京李泌辞归·蔡东藩

      却说肃宗既宠张良娣,又因良娣在灵武时,产下一儿,取名为佋,即封兴王,子以母贵,也得肃宗钟爱,与他子不同。张良娣恃宠生骄,竟欲把两三岁的小儿,作为将来的储贰,第一着欲陷害广平王,第二着欲陷害建宁王。府司马李辅国,本是飞龙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纪昀

    孔氏后裔传支属○支属唐宋金△唐孔颖达 孔若思【从父桢 桢子季诩 子至】孔巢父【从子戡戣戢 戣孙纬 戢子温业】 孔 述睿【敏行】孔颖达孔若思 【孔祯 孔季诩 孔至】孔巢父孔述睿 【孔敏行】 孔颖达孔颖达字仲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纪昀

    昆虫草木略 【二】蔬类稻粱类○蔬类蒮一名山韭见尔雅许氏说文谓之韱形性与家韭相类但根白叶如灯心苗耳苏颂曰韩诗云六月食郁及蒮谓此也水韭一名莶见吕忱字林野生水涯叶如韭而细长可食葱一名薵藸见广雅又名芤又名菜伯

  • 卷四十六·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十六九月癸未厄鲁特丹济拉等来降先是理藩院奏准副都綂阿南达咨言据回子达尔汉白克额贝都拉报称丹济拉原与郭蛮喇嘛同在徳白色克地方彼见皇上勅书到六日后挈装内行其附近诺

  • ·台湾兵事第二书·丁曰健

    前上书,备言台兵可无深忧,惟在统者得其人,能以简、严为体,恩、威、信为用,即无难治;说已详矣。既又思之,此言为将之略。惟深明其意而能变通行之者,乃足语此;非今日诸将兵者所知也。不知此意而偏执台湾兵不足虑之

  • 一零零、秦始称王考·钱穆

    《志疑》云:“秦惠称王,《秦纪》《秦表》均不书。而《楚世家》怀王四年,《田完世家》宣王十八年,附书之。(今按:是年实齐威王三十三年,《史记》误。)《张仪传》亦云: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周本纪》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

  • 卷十八风教二·冯煦

    旌恤事例凡通省孝义忠节,暨累世同居、寿民寿妇、一产三男,应请旌恤者,均遵定例举行。《会典》内载:凡孝义忠节者察实以题而旌焉,累世同居者亦如之,百岁者、一产三男者,则以闻而加恩赉。咸丰朝,粤峤亡命,两江地方受害最深,北路捻

  • 开塞第七·商鞅

    天地设,而民生之。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不 知其父,其道亲亲而爱私。亲亲则别,爱私则险,民众而以别险为务 ,则民乱。当此时也,民务胜而力征。务胜则争,力征则讼,讼而无 正,则莫得其性也。故贤者立中正,设无私,而民说仁。当此时也,

  • 卷八 魏相篇·王通

    子谓魏相真汉相:“识兵略,达时令,远乎哉!”子曰:“孰谓齐文宣瞢而善杨遵彦也?谓孝文明,吾不信也。谓尔朱荣忠,吾不信也。谓陈思王善让也,能污其迹,可谓远刑名矣。人谓不密,吾不信也。”董常问:“古者明而不视,聪而不闻,有是夫?”子曰

  • 卷十五·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五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国风豳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笺周公遭变者管蔡流言辟居东都音义【玉于况反又如字下同】疏【

  • 卷四十七(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三毗梨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三复次舍利子,如是勇猛无倦正勤菩萨摩诃萨。成就五种增进之法。便能速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何等名为成就五种增进之法。所谓值佛出世为增进法。得近善友为增进法

  • 大乘密嚴經卷上·欧阳竟无

      [一]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二]密嚴道場品第一〈此品談常住廣大微妙刹土〉   如是我聞.一時佛薄伽梵.住於超越欲色無色[三]無想於一切法自在無礙神足力通之   所游戲密嚴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聲聞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五百六十六尽第六百凡三十五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六十六  三藏法师玄奘译。  阿难陀(唐云庆喜旧曰阿难梵语略也)。  憍陈那(旧云憍陈如佛初成道度五俱轮此其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八百人俱&mdash;&mdash;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