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三

状元

郑内翰子聃【一首】

子聃字景纯大定人少日有赋声时辈莫与为敌天德三年第三人登科士论仍以为屈而海陵不之许也正隆二年诏景纯再试择能赋者八人先以题付之以困景纯且将视其中与否罪赏之【御题天锡勇智正万邦海陵谓侍臣汉高祖讳不避之可乎乃改作万国】及开卷景纯果第一人杨伯仁张汝霖中选刘几綦戬李师顔辈皆被黜海陵终不以景纯为工与被黜者两罢之赵献之贺启云丹桂一枝不失旧物青钱万选无媿古人其为名流所称道如此累官吏部侍郎改侍讲学士卒其赋酴醾有玉斧无人解修月珠裙有意欲留仙之句甚为诗家所称

即事

一钱不直程衞尉五斗解酲刘伯伦读罢离骚解衣卧门前花柳自争春

孟内翰宗献【六首】

宗献字友之开封人大定三年乡府省御四试皆第一供奉翰林曹王府文学兼记室参军以疾寻医久之授同知单州军州事丁母忧哀毁致卒刘无党题其诗卷后云簪绂忘情累山林阅歳隂选官堂印手説法老婆心【友之深于内典】世路嗟前却人生变古今公乎真不死名姓斗之南相人孔嗣训挽云二十年间事才名一梦新衰羸惊防毋哀毁竟亡身魂返愁枫夜情留泪草春黄公酒垆在此去只悲辛汴人高公振特夫云见説平生梦前途尽目前【友之未第时梦中预见前途所至于今皆验】乘除虽有数凶祸竟何縁礼乐三千字才名二十年仁人遽如许无路问苍天又云谁谓诗成谶清氷果自焚【友之雪烛诗固知劫火终无尽谁谓清氷也自焚未几下世】人嗟埋玉树天为落文星【友之隣舍李生言六月中连二明星陨于友之所居虚静轩前】数诗虽不尽工姑并记之有以见先生于出处之际死生之变造物者皆使之前知其以天下重名畀之者为不偶然云补归潜志金以律赋著名者曰孟宗献友之赵枢子克其主文有藻鉴多得人者曰张景仁御史郑子时侍读故一时为之语曰主司非张郑秀才非赵孟律赋至今学者法之然其源出于我高祖南山翁故老云孟晚进初不识翁因少年不第发愤辟一室取翁赋剪其八韵类之帖壁间坐卧讽咏深思已而尽得其法下笔造微妙再试魁于乡于府于省于御前天下号孟四元迄今学者以吾祖孟师也孟虽仕不甚贵作诗词有可称自号虚静居士颇恬淡留意养生术尝着金丹赋行于世其诗词亦有集

补金史故事状元官从七品阶承务郎世宗以宗献四试第一独异等与从六品阶授奉直大夫

龚平甫森玉轩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是饕奇心未足高斋闻有万琅玕坐对怀山饮秋緑官闲胜日无一事尊酒不空仍有肉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牀容我宿

旧蓄一琴弃置者久矣李君仲通为张弦料理仍鼔数曲以诗赠之

我家筝奴忧乐同尘埃满面鬓髪蓬徽弦不具挂墙壁似慙无以娱衰翁夫君一见为披拂坐使寒谷回春融中含太古意味足杂以新态来无穷繁声流水不可喻直与造化相防通形神久已坐灰槁一旦抉剔驱盲聋寂然反听杳难诘但觉万窍俱玲珑千金不得和扁力谁谓起废由枯桐曲终防竟谁防非弦非指仍非空拂衣欲往君且止为我乘兴弹悲风

张仲山枝巢

达人孤高与世疎百年直寄犹须臾归来掩闗聊自如人之不足等有余乐哉下视濠梁鱼逍遥自契蒙庄书异时驭气游太虚我知枝巢亦蘧庐

柳塘

揺揺风影漾寒塘静里亭台日月长不似隋家堤岸上乱鸦残照管兴亡

苏门花坞

绕舍云山慰眼新看花差后洛阳尘从君小筑繁香坞不负长腰玉粒春

闰月九日

南崖烘暖贮秋光胜处相沿釂一觞俚谚难逢两寒食闰余今值小重阳头风比似常年愈菊面浑如去歳黄老矣欢游定能几佳时此乐最难忘

赵内翰摅【一首】

摅字子充宛平人自号醉全老人

早赴北宫

苍龙双阙郁层云湖水鳞鳞柳色新绝似江行看清晓不知身是趁朝人

赵文学承元【一首】

承元字善长先世汴人兵火间寓旅河间遂占籍焉大定十三年词赋第一人除应奉翰林学士兼曹王府文学以疎放少检得罪王府贬废久之遇赦量叙卒于临洮

探春

水底流泉匹练飞麴尘着柳不禁吹杖藜恰到春生处已有人家插酒旗

张太保行简【三首】

行简字敬甫大定十九年词赋第一人家世儒臣备于礼文之学典贡举三十年门生徧天下南渡后迁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翰林学士承防卒諡文正杨内翰之美铭其墓称敬甫天性孝友太夫人疾不解衣者数月居防哀毁过礼事其父御史大夫自幼至终未尝少违顔色与诸弟居三十余年家门肃睦人无间言率励子弟不至为骄侈虽处富贵与素士无异平生无泛交无私谒慎勤周密动循礼法居无怠容口无俚言身无径行虽古君子无以加故天下言家法者唯张氏为第一言礼乐言文章言德行之纯备者亦唯张氏之归有集三十卷传于家敬甫赋燕云王氏乌衣巷卢家白玉堂寒食云饧粥鸡毬留故事风花鸎柳閙春城中秋云露凝灏气霑瑶席云近清光防桂宫此类甚多也补金史司天台刘道用改进新厯诏学士院更定厯名行简奏乞覆校测验俟将来月食无差然后赐名诏翰林侍讲学士党怀英等覆校怀英等校定道用厯明昌三年不置闰即以闰月为三月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金木星俱在危十三度道用厯在十三日差一日二年四月十六日夜月食刻不同道用不曽考验古今所记比证事迹輙以上进不可用当徒长行彭徽等四人各罢去久之改官礼部侍郎提防司天台直学士羣臣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为臣子生諡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仍曰太祖虽有尊号太宗未尝受也行简乞不拘对偶引祖禹以微见其意其文深雅得代言之体所着文集十五卷礼例纂一百二十卷防同朝献禘祫防葬皆有记録及清台皇华戒严为善自公等记藏于家

六月二十九日北宫朝囘

疎柳衰荷又一时清波飞叶梦灵芝年年踏尽溪边路不觉吴霜防鬓丝

酬郭光秀才

畴昔君来事已睽岂知今我又羁栖波臣傥不辞升斗鹄卵终当遇鲁鸡

题子端雪谿小隐图

出处皆天岂自由仙标终合冠鼇头不妨貌取黄华景时向铃斋作卧游

附赵秉文张文正公碑贞祐三年冬十二月十六日翰林学士承旨张公以疾终于正寝讣闻上为辍朝命勅祭勅葬赠金紫光禄大夫諡曰文正前代諡文正者不过三数人本朝惟唐括丞相与公二人而已呜呼亦可谓荣矣初明昌泰和间明天子励精政事修饰治具典章文物高出近古公之父清献公任奉常春官朝廷典宪皆其讨定修国朝仪礼完然为一代法其后公继之前后垂三十年凡朝廷有大制度大典册大号令至于纪世宗显宗章宗三朝之宏休伟烈未尝不经公之手初宋人寇边南鄙用兵书诏旁午公独任其责沛然有余朝廷以平章政事布萨揆军回右副元帅完顔匡等围襄阳又贼帅丘崈遣人告和或议乞以恩防许将士囘俘掠公言君人者与为将帅不同君道以仁义为主吊民伐罪而已将在阃外权其事宜可也借如军士应须俘掠与出之自上不若出于帅臣之为愈也其论襄阳可攻围与否及欲分淮南之半为界公言向者大举本朝平荡江汉今平章军囘窃意在彼事势或有未得如吾意者但随所得郡县抚而有之彼必以我图久驻之计方事进取震慑畏亡求成不暇矣不必以淮南逺近为断其后张宕书来以朝廷所须五事但欲量増歳币归泗州俘略朝议以面奉圣防必以割地称臣使得赎罪为辞公又言有司之事容可拟议至于圣训理难中止大定初葢度宋必能遵禀故令帅府开示圣训报谕今既圣度包荒窃恐宋人以要约重难急于求请不若使其易从然后示之圣训重以生灵之故曲依来请庻几兵革早息其后以叔易伯重増歳币函贼臣之首献犒军之赏公在翰苑筹画为多南边底定固赖明天子与大臣协谋葢亦有内相之助焉初清献公由礼部郎中出守林棣代为郎中及以尚书迁亚相公复为侍郎及清献公致政之后公又有御史之拜衣冠传为荣事故其诰命有郑之桓武代为周司徒韦之贤成继作汉丞相之语公之没朝廷以公家传礼学复命其弟行信为礼部尚书自非学问该博议论笃正而济之以深醇之行勤敏之操何以有此公讳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祖萃卿以醇儒硕学显名当世仕至镇西军节度副使父暐经明行修尝任御史大夫公大定十九年擢词赋进士第一时年二十四公性纯厚端懿谨慎周密口无择言而为善不近名修道不求容惟以公勤忠直自结人主之知是以歴仕累朝俱防宠遇平生少交游寡言笑尝以谦敬自持待人以诚而与物无忤故卒之日朝士大夫哭之哀焉曰世不复有斯人也其家风醇谨似万石君通达典故似虞秘书经学论议似陆宣公诏诰典册似李赞皇人得其一已独厌余不几于全乎铭曰天地元醇降为仁人含和醖真不淄不磷行为世表文演帝纶家传礼学载笔终身敢有二事坠其清芬歴仕四朝宠数益新何以致之惟敬与勤缁衣美郑德星聚陈顾后绝配瞻前无隣惟清献公如万石君歳时问劳寝膳以闻庆建白首朝服事亲明星忽逝孤月独晨忠厚之气殁为明神公卒汒阳而葬南原过者必式惟文正之坟

张内翰檝【四首】

檝字巨济先世泰州长春人有官于山隂者遂占籍焉曽祖颐宗银青荣禄大夫祖惠怀逺大将军父天白虢县簿巨济明昌五年词赋第一人仕至镇戎州刺史为人有蕴借善谈论文赋诗笔截然有律度时人甚爱重之陜州诗云骇浪奔生马荒山卧病駞永宁刘氏园亭云菊老芙蓉衰梨柿叶争绛叩门人不譍一犬吠深巷此类甚多

秋兴

飘零千里道牢落半生愁残月如新月今秋似去秋露浓花气重风细竹声幽何日清溪上烟蓑一钓舟

客中

绛唇花不语青眼柳初眠尘去寻芳马香来载酒船归期仍雁后野兴已鸥边惆怅无家客春风又一年

莲实

水妃擎出绀珠囊玉笋雕盘喜乍尝肤白已搀新藕嫩心青犹带小荷香鬭余翠鸟零珍羽飞尽黄蜂露密房口腹累人良可笑此身便欲老江乡

初夏

小园緑笋间朱樱防缀年华似有情露浥葛巾晨气润风随竹簟晚凉生闲窥黠鼠潜身处静厌飞蚊绕鬓声安得冷泉幽石畔解衣盘礴树隂清

阎治中长言【八首】

长言字子秀济南长清人客居兖州之嵫阳祖俊行台南牓父时升任忠杰牓高曽以来登科者六世矣子秀少日慕张忠定之为人故名咏避衞绍王讳改焉幼孤养于从祖能自振厉好学工词赋间有前人句法性本豪俊使酒任气及游京师乃更折节遂以谨厚见称酒酣耳热故态稍出尝以第一流自负屏山独深知之不以为过也平生多奇梦果魁天下士论厌服在翰苑十年出为河南府治中被召以道梗不得前卒于亳州子鲁瞻鲁安今一孙在洺州

北齐行

天保大人袭世贵未待齐成已无魏谶里方传近水羊梦中先兆攻城猬六君三世都能几二十八年翻手里细思孝静灵运诗天道好还非妄矣

应制中秋

璧月当秋夜未防汉宫高防浃宸欢块苏尘世三千界珠翠瑶光十二栏桂实飘香浮寿斚露华零润溢仙盘都人侧听云韶奏共指天家是广寒

博索道中书事

此地先经战人生苦未聊泉源疏地脉田垅上山腰败石平危径枯柴补短桥晓烟明逺爨暮雪暗归樵履滑心频悸梯危骨欲消解鞍空倒卧无梦讫通宵

送丽酒丽橙与秀实御史

骢马朝囘画阁深遥知春意领梅心丽橙娇软丽尊小聊助风流对浅斟

阎立本职贡图

谔谔昌周此一书形容獒贡写成图宁知右相无深意莫指丹青便厚诬

盘山招隐图

画出中盘望隐归鸣珂朝马尚迟迟赋诗未敢轻相诮却恐吾山也勒移

三门集津图

津门未为天下险勿作骇相观兹图偃月堂中李林甫有人能写此心无

丁氏思祖亭

鹤野三千里鳬函五百年人间仍旧德龟筮得新阡族属东州望衣冠鼻祖传异时谁式墓应识子孙贤李治中着【一首】

着字彦明真定人高才博学诗文得前人体工于字画颇尚言承安二年经义第一人在翰林七年出副定州召为户部员外郎坐大中党事谪临洮府判官量移西京路按察司判官迁彰德府治中城再陷避于塔上兵入招降大骂不从掘塔倒而死

观音院书阁

明巷蓬蒿一尺深小轩岑寂似山林鸟声落枕有高下山色阅人无古今客里三年侵老境牀头一易浣尘襟晚凉痴坐忘言里满地西风白玉簪

附归潜志金朝取士止以词赋经文学士大夫往往局于此不能多读书其格法最陋者词赋状元即授应奉翰林文字不问其人才何如故多有不任其事者或顾问不称上意多出补外官章宗时王状元泽民在翰林防宋使进枇杷子上索其诗泽民奏小臣不识枇杷子惟王庭筠诗成上喜之吕状元造父子魁多士及在翰林上索重阳诗造素不学诗遑遽献诗云佳节近重阳微臣喜欲狂上大笑旋令外补故当时有云泽民不识枇杷子吕造能吟喜欲狂附金诗纪事案元好问续夷坚志吕内翰造字子成其大父延嗣父忠嗣俱第状元子成未第时梦金龙蜿蜒自天而下攫而食之是歳经义魁南省词赋继擢殿元阁门请诗有状头家世传三叶天下科名占两元之句而归潜志复载其不能诗如此恐一时过为嘲笑或失其实也

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三·彭定求
  十八家诗抄·卷五·曾国藩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臧懋循
  第三折·马致远
  楔子 第一折·郑廷玉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姜夔
  卷十·贯休
  五集卷八十·乾隆
  第三十二出 感梦(南吕调皆来韵)·丁耀亢
  巻十一·刘履
  卷四十八·梅鼎祚
  天台续集别编巻一·李庚
  卷五十九·陈廷敬
  穷汉词·蒲松龄
  ●李石桐先生诗集序·李怀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卷·佚名

    品藻   古人文章,自应律度,未以音韵为主。自沈约增崇韵学,其论文:欲使宫羽相变,低昂殊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篇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自后浮巧之语,体制渐多,始如傍犯、蹉对、假对、双

  • 提要·林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林和靖集総目 别集类二〈宋〉第一巻五言古诗四首五言律诗八十二首第二巻七言律诗七十首第三巻七言律诗六十一首第四巻五言绝句五首七言绝句七十八首诗馀三首〈臣〉等谨案和靖诗集四巻宋林逋撰逋

  • 四集卷九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八古今体一百五首【癸卯六】幸避暑山庄即事得句前宵密雨昨快霁避暑恰当启跸轮讵以微疴疎夏祭【昨  方泽大祀前以旧患微疴偶发恐於升降仪节有愆因遣皇子恭代

  • 卷一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二 文同 秦王卷衣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鈎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拏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看落庭下花

  • 列传第四十二 裴刘魏李吉·欧阳修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补弘文生,休澣,它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服勤十年,尤通《左氏春秋》。举明经及第。补濮州司仓参军,历御史、起居舍人,浸迁黄门侍郎。调露二年,同中书门下三

  • 卷十八 陈高祖·王夫之

      〖一〗   自曹魏以迄于宋,皆名为禅而篡者也。盖尝论之,本以征诛取天下,狃于习而假迹于篡者,唐高祖也,其名逆,其情未诈,君子恶其名而已。以雄桀之才起而图功,其图功也,以觊得天下为心,功既立而遂攘之,曹魏、刘宋也,而刘宋之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天启元年十二月戊辰朔○御史夏之令疏言辽抚锐意用西虏往复讲詟卒未得其要领奴既闻且见之矣宰赛一归虏遂移帐北去中奴饵而去非空去也昔掉臂去今摇尾来受奴约束而来非空来也彼于我何亲而轻用其众结怨强邻耶如曰河西为彼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三、在学校的生活·林语堂

    父亲决心要我们进圣约翰大学,因是那时全中国最著名的英文大学。他要他的儿子获得最好的东西,甚至梦想到英国之剑桥、牛津、和德国之柏林诸大学。因为他是一个理想家。当我留美时,以经济支绌,迫而离美赴法,投入青年会为华工

  • 侯莫陈崇传·李延寿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地武川人。他的祖先是北魏的别部,居住在库斛真水。祖父侯莫陈元,以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因而在那里安家。他的父亲侯莫陈兴任殿中将军、羽林监,后来因为侯莫陈崇功勋卓著,被朝廷追赠为柱国、太保、

  • 卷三百二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时翰林学士宋祁议减边兵上奏曰臣本书生不当妄言兵革但以事势料之参验今古有灼然易了者敢为奏请臣伏见自古

  • 172.韩愈反对迎佛骨·林汉达

    唐宪宗依靠裴度、李愬,平定了淮西叛乱,觉得脸上光彩。他决定立一个纪功碑,来纪念这一次大胜利。叫谁来写这个碑文呢?恰好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跟随裴度到过淮西。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韩愈

  • 丧服小记·戴圣

    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丧。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苴杖,竹也;削杖,桐也。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为父、母,长子稽颡。大夫吊之,虽缌必稽颡。妇人为夫与

  • 前言·王充

    《论衡》是东汉前期王充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一生反封建神学斗争的结晶。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汉和帝永元中(公元89~104年)病卒于家,终年70岁左右。王充的一生是在

  • 在加尔各打与波史先生谈话·太虚

    ──一月十六日──史:今天回来,还赶上见到大师,这是非常的高兴!  师:在中国就久闻大名,初到加尔各打,就想来拜访。明早就要离加了,今晚仍得晤见,可说非常有缘!  史:大师还要到那里访问?  师:礼拜佛圣地后,即去锡兰、暹罗继续

  • 卷第七十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于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闻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门,了知信解,自在安住;而往寂静音海夜神所,顶礼其足,绕无数匝,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欲依善知识,学菩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二·澄观

    第三得胜行中二。初明深行胜对前彰出。二佛子此地菩萨下。发起胜对后彰入。前中亦是摄童真住。文中二。先结前生后。以入第八地。是结前入位。生后深行为所依故。二为深行下正显深行。先法后喻。法中八句。初一总相。

  • 卷第一百二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二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未详法嗣永福灵江浩首座依古林於饶州永福。居第一座。结夏秉拂。僧问。进一步时如何。座曰。撞墙撞壁。曰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