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要铺张浪费

【原文】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②易:驰,铺张。③戚:哀伤。孔子本来是主张“哀而不伤”,感情不过分的,但与其铺张浪费,就宁肯悲哀过度了。

【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过度。”

【读解】

孔子又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述而》)

可见,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仪,但却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礼仪要求。

以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对照圣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礼仪不从简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场就越体面越风光。丧礼更是铺张而无真正的悲哀。所谓“红白喜事”,那“白喜事”本是为避讳而言,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倒成了名实相符的喜事了。比如说家里老人寿终正寝,一喜少了一个负担,一个拖累;二喜可以收礼钱,借此发一笔不大不小的财;三喜有遗产;四喜可以借机聚赌,麻将直打到丧事办完。这样的丧礼,有几个人内心里是真正的悲哀呢?

假若圣人活到今天,眼见我们今天的排场,真不知道要感慨到什么程度哩。

猜你喜欢
  仲尼燕居·戴圣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佚名
  明谦笫三十五·佚名
  跡府·谢绛
  卷四·冯复京
  卫献公出奔(1)·戴圣
  (二)·钱穆
  哀公·哀公元年·左丘明
  卷七·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卷七十九(鸠摩罗什译)·佚名
  解脫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如惺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八[宋铭]·惟白
  佛说不自守意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讯玉·李渔

    〖紫苏丸〗(老旦上)烟花断送人年老,叹娇莺忽成衰鸨。继芳声有女貌如花,娇痴只怪心情拗。老身是太原城中一个鸨母,人唤周二娘的便是。少年的时节,也是留都院中数一数二的名妓,如今年老色衰,移居此地,并没个嫡亲儿女。幸得在十六

  • 附录·许南英

    窥园先生自定年谱窥园先生自传·窥园先生自定年谱Ⅰ年历Ⅱ岁数Ⅲ记事Ⅳ离台以前台湾大事Ⅰ清咸丰五年乙卯(一八五五)Ⅱ一岁Ⅲ十月初五日子时,先生生于台湾府城西定坊武馆街。Ⅳ林房、王狮谋反。美舰于台湾近海发

  • 卷一·前集·朱祖谋

    高阳台·残雪飘树烟零,封阶粉退,馀寒犹冱菭文。画意无多,寻常埋没芳尘。斜阳著意相怜惜,是愁心、不耐温存。且销他、一额凉蟾,来伴深尊。东阑步玉人归否,剩篝香半灺,衾绣孤温。依约檐声,隔帘滴到黄昏。朝来便化春潮去,问

  • 卷二十七·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七 【起壬午明神宗万历十年尽辛卯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凡十年 【壬午】十年春正月免天下逋赋 【张居正言百姓财

  • 第十二节 台湾之根据·陈匪石

    距今癸卯十年,实惟甲午之岁,西方共和国民所讙呼拥戴之称号曰&ldquo;伯里玺天德&rdquo;忽出于我中国南部海外一孤岛。时则满洲方构兵日本,偿款不已,继以割地,巡抚某以诸将推戴,遽据岛自主。俄、德、法三国已行文公许独立。先

  • 卷之二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五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丙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读学士瑞洵奏奉天地方积弊太深。宜力求整顿。择尤胪举并据管见一摺奉天为根本重地

  • 一百三十六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九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目下晚稻渐次收割,均系十分之岁。米价每石六、七、八钱不等,百姓安乐,太平无事。 所有八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朕安。又,风闻江浙盗案

  • 通志卷一百二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五上前汉萧望之【子育 咸 由】冯奉世【子野王 逡立 参】匡衡 张禹孔光 马宫 王商 史丹 傅喜 薛宣朱博 翟方进【子义】谷永 杜邺 何武 王嘉师丹 扬雄萧

  • 秦献记译文·章太炎

    秦代有博士七十人,是掌握古今历史和文献典籍的,其中以《史记》上记载的叔孙通、伏生为最有名。博士仆射周青臣,凭着当而奉承秦始皇而得到重用。淳于越就和他发生的冲突。争端一开,引起秦始皇杰书。此外,《说苑》里记载鲍白

  • 卷十四上·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四上    元 吴澄 撰檀弓【旧本公仪子仲之丧檀弓免焉为此篇之第一章故摘檀弓二字名篇今更定章次檀弓章虽不在篇首而篇名则存其旧云】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

  • 序·李如圭

    仪礼集释序古者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其节备矣汉兴高堂生士礼止十七篇鲁徐生善为颂为礼官大夫【顔师古曰颂与容同】而瑕丘萧奋以礼至淮阳太守东海孟卿事萧奋以授后仓仓説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授戴德戴圣郑康成云五弟

  • 卷二·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二   元 朱公迁 撰 邶一之三 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

  • 卷二·李光地

    <经部,诗类,诗所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二大学士李光地撰国风二王周初之风是谓二南其诗自畿内逹于侯国以为文武之世道一风同无间中外也其后采诸列国者归其本部则有邶鄘以下之诗畿内所得者附之于雅则有小雅中謡咏之诗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大不净。初标异名。前所下辩异。云约此等者。前小不净后明背舍是。总共二乘别在菩萨。今大不净亦复如是。次正释中初示相。丘者聚也。小陵也。墓者冢也。礼云。

  • 太清道德显化仪·佚名

    太清道德显化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称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本仪当出自宋后。述庆贺老君圣诞之科仪。

  • 见正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见正比丘疑无后世,佛借大树作喻说法,乃至为说种种譬喻,除其断,常,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