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节 台湾之根据

距今癸卯十年,实惟甲午之岁,西方共和国民所讙呼拥戴之称号曰“伯里玺天德”忽出于我中国南部海外一孤岛。时则满洲方构兵日本,偿款不已,继以割地,巡抚某以诸将推戴,遽据岛自主。俄、德、法三国已行文公许独立。先约文未至之三日,某以故仓皇内渡,于是台湾卒为日本有。吾中国昔日仅留之干净一片土,或授之,或受之,我国民曾不容一喙于其间。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千古伤心人同兹悲愤!抑我国民神经薄弱,往史皆不善记忆,苟不然,曩者郑氏进攻台湾之纪念碑犹历历在目。明亡,中原沦陷,而犹有奉明正朔为我中国留民族名号二十年者,亦实惟岛民之功。我国民奈何忍弃之?过台湾馆门(今岁日本开第五回劝业博览会,内有台湾馆,所陈皆台湾旧俗,至以台湾女充侍酒之役),安得不为故将军一痛哭也!请述台湾史。

台湾孤悬海外,其地多硝矿,素未通中国。郑芝龙昔尝占领其地,渐入中国矣。芝龙果有大志,当辟其地为新立国,西方华盛顿由此其选也,而奈何歆于将军、总兵之名号,舍台湾入闽;又委弃故国,■〈足长〉踉北去?哀哉!台湾之民乃辗转奴属于异族者有年。其初为日本。芝龙既北去,日本边民素出没海上者,遂乘间占有其地。于是其地为日本地,其民为日本民。其继为和兰。初,台湾改隶日本,适德川氏当国,德川持锁国主义,不复措意远略,乃借其地于和兰,约岁输鹿皮三万。和人乃征土番,造夹板船,又开互市于镇城外,以兵千人守之。于是其地为和兰地,其民为和兰民。

而是时适郑将军成功大举北伐不得志而返。念举义十有余年,越在草莽,未尝复尺寸土,金、厦仅滨海二孤岛,安能郁郁久居此哉?精诚上诉,帝释应之。何斌者,中国产也,职日本甲螺,与和兰酋长隙。以永历十五年正月,袖台湾地图来厦门,见成功曰:“台湾沃野千里,实为伯王之区,得其地足以王,收其食足以富;鸡笼、淡水之间有硝矿等,且横绝大海,便通他国。”因历指台地要害,成功衔之。次日,成功集诸将议曰:“吾所以灭亲从君、与诸卿共戎行者,为复雠计耳。金陵丧师,军孤地蹙,敌若会南北水师来攻,度诸将之力亦足剿灭,然孤岛片屿不足以资中兴。台湾去中国虽远,进连金、厦,退抚诸岛,相机进取,亦未为晚。”乃使陈霸守南澳,使郭义、蔡禄守铜山御南军,使郑泰守金门御北军,以长子经为监国驻兵厦门,使洪旭、黄廷、王秀奇、林习山辅之,遂祭天决征台议。

明永历十五年二月三日,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征台湾。四月,至于澎湖,登天妃宫,使陈庆等守之。七日,成功下令军中曰:“本藩矢志恢复,未敢一日忘。北征以来,丧师辱命,自惟保守孤岛,进取无日,今将冒波涛、征荒服,诸将有能为中国辟新土者,其从。”乃役水夫以篙探水深浅,水涨倍平日丈余,舟行利甚。使何斌按图历指险要各地,军行纡回,达于鹿耳岛。

和兰之据台湾也,筑二城焉:曰赤嵌,和将裘纳雪汀守之;曰鲲身,和将索伊浑守之。自西人略东亚士,所至皆以宣教、通商为名。其教士、其商人,皆以军人充之,故常以宗教、商业为军事及政治的侵略之主动力。有行于二百余年以前之中国者,实惟和兰。成功既进军鹿耳岛,整队登陆,薄赤嵌城,裘纳惧,使使乞援于鲲身。十日,成功使译者告裘纳:“不降,吾将火城焉!”于是裘纳降。而索伊氏已遣将黎英来援。成功使黄昭以铳手五百、连环熕二百门往鲲身迎战,又使杨祥侧击之。两军互有胜负。八月,索伊氏尽众来攻。成功使黄安御之于陆,而自督水师迎击,大败之,获夹板船一、小艇三。十一月,陈宣以水师烧和兰船三艘。成功乃使译者告索伊氏曰:“此地昔为太师(指芝龙)练兵之处,今藩主亲来收领,念尔等远来,不忍加害,珠玉珍物惟尔所有,仓廪兵藏毋许擅用。若执迷不悟,明日当以薪硝火而城!”索伊氏惧,乃乞降。十二月三日,成功大放和兰人于台湾,台湾平。

附 郑成功经营吕宋事略

成功既据台湾,是年(公历一千六百六十二年)使美大利特密根僧利克西氏为使节兼密使,至于玛尼拉府,阳劝西班牙特派吕宋太守入贡,利氏以欧洲教僧、又东洋冒险者之地位,又以支那使节之资格,既至,新培伊太守颇表敬意。既而密书事发(时成功以密书赠于留滞玛尼拉府之支那人,劝其从郑氏,此书为利氏所携往者),太守以全岛兵集中于玛尼拉府。五月六日,更下令毁撒模坡、阿爱、利根等三城,大增军备。同时,斯培伊人威吓支那人之移住者,支那人怒,杀斯培伊人无算,遂与斯培伊太守开战,败。其幸全者逃于台湾,留者仅八、九千人而已。既,玛尼拉府商业以战祸大遭恐慌,太守意求支那人之回复,乃还成功使节利氏于台湾,遂媾和议。已而成功卒,南征之师遂不可复(见勤敷阿仰氏所著非利宾岛志)。

乃使郑省英为东都府府尹。自率何斌、马信等巡历各地。仿中国兵农合一之制,尽以地给各镇兵,责令开垦三年,定上、中、下三则课赋,以其七给兵士,以其三为国用。遂改法制,兴学校,计丁庸,养老幼,台民大集。呜呼!国民军壮哉!国民军壮哉!尔堂堂以“中国”字上冠于台湾,中原已矣,而尔犹恭奉明朔,乃大遍于台湾之一隅。欧人东侵,惟黄人耻,而尔手和兰远征之凯旗,鼓声冬冬,与海潮相酬答。壮哉国民军!呜呼!壮哉国民军!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脱脱
  卷一百四十 志一百十五·赵尔巽
  卷二·吴广成
  ●卷十四·司马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一·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尚史卷三十三·李锴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纪昀
  卷十八·司马迁
  卷四十九 崔立之变·李有棠
  卷四 燕云弃取·李有棠
  宋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420)·司马光
  养廉例·佚名
  諡法卷一·苏洵
  东宫官·朱元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回 轻薄子色胆包天 端庄女舌辩无双·萧晶玉

    却说孙氏见蜂儿去远,用手指着说:“该该!今日可完了姑娘的威风了!”梁氏说:“青侄女,你摔倒他就是了,不该拉着腿子那们一阵拉,我只怕拉坏了他,可怎幺好?”孙氏说:“拉掉了那娼妇的腿才好呢,留着他作什幺?”王氏说:“

  • 卷三百四十七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己亥,以奉議郎徐彥孚提舉荊湖北路常平等事。彥孚知衛州黎陽縣,嘗言:「青苗息錢可用常平法,聽民非時吉凶匱乏用抵保稱貸,立期輸官。」不報。又言:「保甲逃亡,恐積以歲月,寖虧本數【一

  • 东都事略卷六十·王称

    列传四十三  陈从易字简夫泉州晋江人也举进士为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判官王均反从易摄州事有谋杀监兵欲从乱者从易捕其首斩之及緜汉相继陷而均移书至州从易即命焚之以安众然亦戒其家僮聚薪堂后曰吾力不足以守则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隆庆四年五月戊辰朔敕荆王嫡第二孙泰宁王常信管理府事○己巳调原任南京操江右佥都御史吴时来外任初时来荐所部有司至五十九人吏科都给事中光懋等论时来滥举市恩请调外任吏部覆可且禁自今升迁行取及任浅者毋概列名荐中

  • 第二八三提讯名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七·佚名

    难妇及其生母报到提讯名单承刑总差蔡标、汤才计开:生母、给领黄江氏难妇黄富娘〔同治十二年〕闰六月拾三日讯

  • 第五册 天聪元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第五册 天聪元年四月至五月四月初十,遣青嘉努自军中至,报称前往朝鲜之军还,诸贝勒已於初八日渡江等语。是日,蒙古贝勒吉尔布什额驸、西尔呼纳克、达赖、满珠习礼喀驸、恩克森等,叶诸贝勒,先自出征处还家。汗责之曰:“惟

  • 董心葵事记·佚名

    董心葵,武进人;农无力,商无本,工无艺,士无学。见贫贱人,怜之;见富贵人,骄之。复嗜赌,呼卢客盈座,以朱提之多寡次上下;谓之曰:你见吾有银百万,与天子坐讲金华殿也。其志念如此。年逾三十,糊口几不周;乃为一友坐粮艘至京,且携家室借寓于

  • 陶潜传·房玄龄

    陶潜字元亮,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陶潜自小情怀高尚,博学多才,善于文章;为人洒脱不群,不拘于世情,真率任性,自得其乐,被乡邻所称道。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我描状道:“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不知姓名,因为

  • 颜之推传·李百药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代钻讨《周官》、《左氏》,之推很早就得家传。十二岁时,恰逢绎亲自讲授《庄》、《老》,他便做了门徒。但之推不喜虚谈,回家自己研习《礼》、《传》。博览群

  • 沈亻全期传·刘昫

    沈亻全期,相州内黄人。考取进士。武后长安年间(701~704),升任通事舍人,参与编撰大类书《三教珠英》。沈亻全期善于写作诗文,尤其长于做五七言诗歌,与宋之问齐名,当时人称为“沈宋”。后转任考功员外郎,因犯贪赃罪流放岭南。神

  • ●跋·徐栋

    致初先生辑牧令书稿凡□易阅十数寒暑而成炜受而卒读之谋付诸梓时以庐居之暇潜心雠校幸得备睹我 朝名卿硕彦章疏文檄条教讽议及各杂录凡百三十有七家而其间本末先后之序错综异同之数繁简常变之宜靡不肌分脉贯以体诸一

  • 中美天津条约·佚名

    一八五八年六月十八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日,天津。兹中华大清国与大亚美理驾合众国因欲固存坚久真诚友谊,明定公正确实规法,修订友睦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章程,以为两国日后遵守成规,为此美举。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东阁大学士总

  • 卷八一·邱濬

    ▲谨好尚以率民 《尚书君陈》篇:王若曰:“尔惟风,下民惟草。” 蔡沈曰:“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君陈克由周公之训,则商民亦由君陈之训矣。” 臣按:此成王命君陈代周公尹东郊策命之辞,

  • 尚書古文疏證目錄·阎若璩

    卷一第一言兩漢書載古文篇數與今異第二言古文亡於西晉亂故無以證晚出之偽第三言鄭康成註古文篇名與今異第四言古文書題卷數篇次當如此第五言古文武成見劉歆三統曆者今異第六言古文伊訓見三統曆及鄭註者今遺第七言晚出

  • 卷二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七钱唐程川撰易二十七下经七问中孚孚字与信字恐亦有别曰伊川云存于中为孚见于事为信説得极好因举字説孚字从爪从子如鸟抱子之象今之乳字一边从孚葢中所抱者实有物也中间实有物所以人自

  • 卷第十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一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再住松江明发禅院语录 上堂舌头在我口里随我说将来拄杖在我手中随我打将去打去则棒棒无差不论是佛是魔是女是男都与按过说来则言言见谛不拘鲁坟竺

  • 大丹篇·佚名

    大丹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五代宋初道士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唐末五代丹经歌诀,略加注释而成书。所录歌诀包括:《龙虎上经》(即元阳子《金液还丹歌》)、《黄牛山金碧歌》、《刘真人

  •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谢金吾》。无名氏撰。旦本。剧写北宋枢密王钦若私通辽邦,为陷害镇守三关的杨景,派女婿谢金吾拆毁杨家清风无佞楼,并伤及佘太君。杨景闻讯偕焦赞私下三关,回家探母,因而中了王钦若奸计,为其所执。焦赞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