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前集

高阳台·残雪

飘树烟零,封阶粉退,馀寒犹冱菭文。画意无多,寻常埋没芳尘。斜阳著意相怜惜,是愁心、不耐温存。且销他、一额凉蟾,来伴深尊。东阑步玉人归否,剩篝香半灺,衾绣孤温。依约檐声,隔帘滴到黄昏。朝来便化春潮去,问何人、省识冰魂。谢东风、不当花看,为刬愁根。

木兰花慢·题半塘老人秋窗忆远图,图为况夔笙舍人拓寄江总栖霞残碑而作

冶城山翠里,几深浅,白门潮。恁壁满花秾,等闲换了,碑老菭彫。迢迢。荡青溪恨,有沧桑、依样惹魂销。眼底江鸿不落,天边辽鹤空招。岩椒。禅语况凄寥。无句挽仙桡。算抗疏功名,分笺伴侣,一例飘萧。今宵。酒醒月落,怕西风、吹雪上颠毛。卷起一封翠墨,伤心都付南朝。

鹧鸪天

玉护香围忆未真。相思酒畔惹春根。前身莲叶溪头水,后夜梨花梦里云。人有信,事无痕。浅吟闲醉莫销魂。圆蟾未上斜阳落,数尽新鸿且闭门。

满江红·鹜翁营生圹于半塘之麓,赋词广徵同人和作,谓他日刻之山中,视螭首丰碑,风味当差胜也

不信词仙,到今日、埋愁无地。手提得、养生四印,寤歌独寐。汙漫故耽尘外赏,虺隤未换人閒世。傍要离、穿冢尔何心,长安市。文字障,欋椎事。分付与,东流水。算不如料理,杉湖归计。纳息开轩谁伴侣,闭关荷锸终儿戏。问神山、风引辄回舟,如何是。

瑞鹤仙·上斜街新居为查德尹先生宅,与顾侠君小秀野草堂邻並,侠君闾邱集中尝咏之。中庭篁木疏秀,一藤苍然,相传是德尹手植,郑叔问为作斜街补屋图,漫书此解。或亦他日考坊巷者之一助焉

车尘萝薜碍。有杳浦琴尊,旧巢痕在。寒流凤城背,又西峰半萼,向人横黛。佳邻惯买。便家具、残书共载。惜余香、凄入珍丛,容易酒边憔悴。休怪。百年乔木,三宿空桑,等闲一嘅。吾庐恁爱。藏身耳,万人海。属劳禽须识,风枝三币,莫当栖香客待。倦黄昏、愁倚荒阑,瘦藤独对。

浣溪沙·西塘感旧

曲里春魂未可招。横塘笛起雨潇潇。湿烟寒柳驿西桥。一水将愁销旧约,乱峰如笑理新娇。今年闲煞木兰桡。

南浦·春水,用碧山韵

南浦縠纹生,是昨宵雨痕,新黛吹染。一碧暖溶溶,天涯路、江郎暗魂销遍。伤春刻意,旧情羞学回波浅。锦鳞欲寄无好梦,肠断东流花片。几回聚别江干,看渚宿文鸳,樯留乳燕。凄绝浣纱人,啼妆映,不浣泪珠千点。通辞微托,镜澜销尽年时怨。小风何事吹眉皱,依旧归舟天远。

翠楼吟·咫村藤花

珠络黏霞,琼台缀粉,东风万红相倚。年涯惊暗换,荡帘角、垂垂芳意。流苏春底。有倦羽偎啼,闲蜂留睡。谁料理。晚烟一架,比人憔悴。似记。嘉侣琴尊,对郁蟠寒碧,学成奇字。轻阴圆几簇,尚妆点、东邻花事。平原荒矣。渺一曲云回,双阑风起。休辞醉。许郎今日,乱愁盈纸。

绮寮怨·咫村夜集,用清真韵

堕地酴醾如雪,晚莺呼酒醒。尚著眼、隔水帘栊,垂杨色、绿上空亭。鸥边新愁已到,尊前客、怕拂丝鬓青。悄倚阑、满目风花,平泉地、散落羁思盈。未省倦游去程。吴阊影事,何时叠鼓投琼。翠杓波清,十年话,带愁听。沈沈夜镫无语,总销尽,故园情。花飞凤城,东风较梦短,铅泪零。

丹凤吟·和半塘四月二十七日雨霁之作,依清真韵

断送园林如绣,雨湿朱幡,尘飘芳阁。黄昏独立,依旧好春帘幕。分明俊侣,霎时乖阻,镜凤盟寒,衫鸾妆薄。漫托青禽寄语,细认银钩,珠泪潸透笺角。此后别肠寸寸,去魂总怯波浪恶。夜暝天寒处,拚铅红都洗,眉翠潜铄。旧情未诉,已是一江潮落。红烛玉钗恩易断,悔圆纨重握。影娥梦里,知甚时念著。

迷神引·戊戌五日半塘老人以清泉瓣香敬祀三闾大夫,依屯田体为迎神之章。率和一阕,醉醒清浊之感,未能发抒万一也

谁与招魂湘皋路。零落佩兰盈渚。扬舲緤马,旧儃佪处。我思君,然疑作、断飙遇。悬圃陈辞后,意悽楚。日夕灵修感,奈何许。藉蕙肴芳,旋趁椒浆注。又冽泉倾,香芸吐。白蜺婴茀,古今恨、一时诉。望修门,独醒意,但凝伫。江水沈沈黑,夜猿苦。魂兮归来些,飒风雨。

念奴娇·同理臣、半塘观荷苇湾,用白石韵

采香梦醒,涉江人、不是年时吟侣。娖队鸳鸯偷眼下,狼藉花无重数。锦溆风多,珠房凉重,那更连天雨。江南多恨,老仙休唱愁句。薄暮。隔岸争翻,田田新曲,断送箫声去。一镜闹红谁管得,凄入笛船烟浦。罗扇单寒,朱阑憔悴,莫办移家住。残蝉无赖,日斜嘶断归路。

还京乐·和清真

乱蛩絮,入夜羇愁,似发慵为理。坐镫窗无酒,但嫌隔院,清歌空费。望断鸿天际。西楼镜约余香委。旧梦醒,销与点滴,江南残泪。记屏山底。有釭花双照,兰情半掬,依前离别气味。天涯尽说归期,总孤他、玉容桃李。怅年年,犹去翼窥帘,凉萤在水。纵约双鱼腹,江波不照愁悴。

凤池吟·春冰

步怯琼妃,旧凌波处,缬影浅砑文漪。记玉人夜嚼,润回香吻,凉沁柔肌。消受聪明,小瓯圆镜是年时。东风解把,兰舟催发,无计留伊。欢悰渐冷如水,趁茸窗烘砚,写寄相思。料倾脂河畔,翠鳞才上,锦字犹迟。成片春愁,断红和泪蹙流澌。销除未,晕壸心、玉唾丝丝。

解连环·秋千

絮花池阁,护双双画板,浅春低络。笑弄影、一态婵娟,挂不定闲愁,燕飘莺泊。莫赌身轻,有人在、隔墙窥著。放罗衣窣地,自整凤钗,鬓蝉还掠。西园俊游似昨,委菭阴绣柱,容易吹落。问甚日、重倚春娇,便满眼相思,背面难托。梨月溶溶,镇闲煞、东风红索。剩当时、手香凝处,细蜂倦扑。

卜算子·金冬心红绿梅花小幅自题云,用玉楼人口脂螺黛写成,旧为蒋伯生藏。伯生跋赠墨龛太守,有嫁明妃遣杨枝之喻,戏拈二解

翠羽尽情啼,茜■(外衣内由,枫注:疑为“袖”的异体字。)何人妒。浮动黄昏暗暗香,不许嫠蟾度。吴苑玉双身,飞並瑶台路。借问钱塘老画师,谁是吹箫侣。

谁赚小红来,谁放杨枝去。清笑墙东总未知,枉费何郎句。老子会婆娑,不管闲风雨。何似金仙两手空,目断天花舞。

氐州第一·瞻园前辈见示酒边新作,半塘和之,蒙复继声。用清真韵

轻薄筝尘,零乱钿粉,当筵恨压眉小。密绪连环,清吭掩扇,凄隔秦天缥缈。蕃马屏风,有暗月、窥人偷照。玉杵深盟,金钱浅掷,顿催欢老。八九惊乌依树少。定输与、羁雌鸣绕。毳幕恩新,珠田梦远,蓦併归愁抱。惹花前、闲泪落,停杯处、相看一笑。谁打鸳鸯,锦塘空、孤眠到晓。

渡江云·拈清真韵送客游江左,亦劳者之歌也

新寒罗被觉,蔽帘雨急,一雁堕圆沙。梦醒和泪别,海燕深栖,妬入莫愁家。啼红满镜,悄自惜、薄媚铅华。千万丝、白门杨柳,浑未称藏鸦。空嗟。孤飞青鸟,双引黄骢,並颓波东下。亲觑著蓬莱尘暗,秋鹢文纱。回桡荡作江南怨,破暝色、霜在苍葭。惆怅极,归期还问釭花。

浣溪沙·为玉遐题红楼隔雨图

猩色屏回十二山。镜中长误两愁鸾。停镫犹待梦轻还。扶枕露香花绰绰,竟床秋浪玉潺潺。新凉分不到郎边。

好事近·九日坐天游阁

短发渐飘萧,欺帽轻飙无力。强与风光流转,欠黄花消息。绕池行怯晚寒生,薄酒那禁得。一带苍山无语,是谁家秋色。

减字木兰花·拟樵歌

无愁可解。底事年年逋酒债。不道愁深。梦里银屏夜夜心。极天霜信。眼看秋山摇落尽。焉用归舟。决驾飞鸿阅九洲。

鹧鸪天·拟放翁

镇日礬头压短垣。今年屋后断潺湲。青松未必妨贤路,白发公然有责言。驰騄耳,控黄肩。较量百计让邱樊。曝然放杖东归耳,安用人閒下泽辕。

清平乐·拟日湖

水沈烟冻。嫋断江南梦。夜夜单衾金缕凤。未省新愁轻重。西楼雁字行行。酒醒越地凄凉。不怨那回轻别,只差没个商量。

步蟾宫

昨宵圆月今宵雨。尽猜度、阴晴无据。沈沈酒病不成眠,笼画烛、销磨秋句。西园一霎衰红舞。料如水、年涯难驻。残秋纵不抵秾春,何苦任、昏鸦催去。

惜秋华·校梦龛社集,赋雁

暮雨南楼,蓦声声、带得边愁一片。羁枕正悽,西风燕归催换。玉关字侧黄昏,断影掠、钿筝心眼。年年。是衡阳、极浦春程流转。千里故人远。料江湖梦稳,不关寒暖。减烛误,秋橹到,酒醒肠断。天涯满目云罗,莫赚它、春波鸥伴。谁惯。有长门、月明镫暗。

齐天乐·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言,言九画。宣庙御制也。懋勤殿双钩装幅,为九九销寒图。题曰管城春满,南斋诸臣按日填注阴晴风雪,岁为故事。■(左谷右曼)■(左谷右几)亭龙壁山房诗集並载之。己亥长至社集,同人恭赋

龙池浅色东风缓,春光管城先透。三起三眠,一波一磔,妆点销寒时候。酥钿九九。换新样宫绡,墨尘双逗。鹊尾香中,几呵挥翰玉堂手。清吟天上事远,御屏宣侍处,玉案茸■(外衣内由,枫注:疑为“袖”的异体字。)。六琯光阴,百年文物,不是寻常怀旧。芳韶尽有。梦不到灵和,雨滋烟溜。自擘菭笺,细填梅蕊瘦。

《前集》终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二百七十九·彭定求
  甄良友·唐圭璋
  立斋·唐圭璋
  古今诗话 十·李颀
  登徒子好色赋译文·宋玉
  ◆彭□□罙(仲愈集)·顾嗣立
  《词综》(卷一)·朱彝尊
  散花庵词·黄昇
  卷292 ·佚名
  卷十六·陈焯
  卷八百三十五·佚名
  卷七百六十六·佚名
  西渡集补遗·洪炎
  第三節 平仄·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七目録【起四十七字至四十八字】珠帘卷欧阳修望仙楼晏几道一落索【又一体】贺铸吕渭老相思儿令晏殊忆少年【又一体】曹组万俟雅言孙道绚玉连环【

  • 卷第八·陈与义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韵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园中。意匠经营与佛会,七宝欲动声珑珑。眉间毫

  • 丁巳除夕·刘半农

    除夕是寻常事,做诗为什么? 不当它除夕,当作平常日子过。 这天我在绍兴县馆里,馆里大树颇多。 风来树动,声如大海生波。 静听风声,把长夜消磨。 主人周氏兄弟,与我谈天: 欲招缪撒,欲造“蒲鞭”。 说今年已尽,这等事,待来年。 夜已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谷山笔麈卷之七  经子·于慎行

    易「本隐以之显」,由隐而显也,是以天道合之人事;春秋「推见至隐」,由显而隐也,是以人事本之天道。易理从内向外说,春秋是从外向内说。「见」字读作「现」字,与「显」字同。今世读者,以「推见」见字作「见物」见字,而谓春秋能推

  • 八六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考证王羲之兼衔情形片·佚名

    八六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考证王羲之兼衔情形片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十日臣等遵旨交四库馆查晋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考晋《职官志》,郡置太守,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当时会稽有王封,故以太守为内史,其加右军将军,乃晋

  • 二一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再行查缴书籍并呈书目折·佚名

    二一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再行查缴书籍并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初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再行查缴遗书,恭折覆奏事。窃照节次钦奉谕旨,采访遗书,臣俱谨遵恭录,明白晓谕,俾不致疑惑畏惧,隐藏不缴。办理以来,所有

  • 耶律韩留传·脱脱

    耶律韩留,字速宁,仲父隋国王之后。富于明睿的识见,坚持躬行仁义,行为举止严肃稳重,擅长做诗。统和年间,被征召暂摄御院通进。开泰三年(1014),渐升为乌古敌烈部都监,不久知详稳事。敌烈部反叛,韩留率宫分军,随从枢密使耶律世良讨

  • 卷二百七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宁宗时青田县主簿陈耆卿上奏曰臣闻钱犹母也楮犹子也母子所以相权也不可重子而轻母也夫有钱而後有楮其楮益多则

  • 中俄天津条约·佚名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国大皇帝依木丕业拉托尔明定两国和好之道及两国利益之事另立章程十二条。大清国大皇帝钦差东阁大学士总理刑部事务桂良、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花沙纳为全权大臣;大俄罗斯国大皇帝特简承宣管带东

  • 第21章 颜渊篇第十二(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国之祸。”12·12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四之一·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释化城喻品竟。次释五百弟子受记品。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此品具记千二百。而但标五百者。五百得记名同。五百口陈领解故也。(己)因缘说周中。二授下根记二。初此品。授千二百记。二学无学品。授二千人

  • 佛说骂意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说骂意。十方虫蚁。一切皆啖已。十方虫蚁。一切亦啖我。何不知惭。十方虫蚁。一切我为作妇。我亦一切取十方虫蚁作妇。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数。当种习道。不当习种畜生业。犯淫侄

  • 卷第九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学支纳息第一之五诸法念觉支相应。彼法择法觉支相应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无实相应诸心心所不俱

  • 卷第十二·佚名

    鞞婆沙论卷第十二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四无色处第三十五四无色者。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问曰。何以故作此论。答曰。断他意故作此论。或有欲令无色中有色。或有欲令无色中无色。鞞婆阇婆提欲

  • 丛桂草堂医案·袁焯

    医案。袁焯撰。四卷。焯字桂生,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此书为其临证医案,经择要编次而成。不分门类,载凡百案,约万余言。均为外感、内科杂病治案,亦有妇、儿科证治。每案详叙患者里居、姓氏年龄、病症、病因、诊脉辨证

  • 陈四爹的牛·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陈四爹的牛》中外号为猪三哈的人,本名是周涵海,他心地善良,本有小康之家,但由于他的善良、软弱、自卑,造成了妻子和她的情人霸占了他的家产,他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流落到如此悲惨境地,陈四爹发善

  • 楚昭公疏者下船·郑廷玉

    元杂剧剧本。一作《楚昭王疏者下船》;简名《楚昭公》或《疏者下船》。郑廷玉撰。末本。叙春秋时吴王阖庐所藏湛庐宝剑,飞入楚国,屡索不与。遂命伍员、孙武攻楚。楚兵败,楚昭公与弟芈旋及夫人、儿子出奔。过江时,仅有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