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仲尼燕居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徧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

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

子曰:“给夺慈仁。”

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

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

子曰:“然。”

“然则何如?”

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

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是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乐得其节,车得其式,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子曰:“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犹有九焉,大飨有四焉。茍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武,夏、钥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行中规,还中矩,和鸾中采齐,客出以雍,彻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

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其穷与?”

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此名也,古之人也。”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前,吾语女乎?君子明于礼乐,举而错之而已。”

子张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诸侯朝,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外内,莫敢相踰越,皆由此涂出也。”

三子者,旣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蒙矣。

猜你喜欢
  爱恨生死的糊涂帐·孔子
  不要耍嘴皮子·孔子
  尚书句解卷二·朱祖义
  出其东门·佚名
  提要·朱谋玮
  卷七·顺治
  哀公·哀公二十一年·左丘明
  卷七·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欧阳竟无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八·智旭
  唯识讲要·太虚
  光赞经卷第一·佚名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前启请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善夫先生杜仁杰(善夫先生集)·顾嗣立

    仁杰,字仲梁,先称善夫,济南长清人。金正大中,尝偕麻革信之、张澄仲经隐内乡山中,以诗篇倡和,名声相埒。元至元中,屡征不起。子元素仕元,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仁杰以子贵,赠翰林承旨、资善大夫,谥文穆。仲梁性善谑,才宏学博,气锐而

  •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佚名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南巡抚李<世杰>,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奉上谕:昨据李世杰奏查办《沧浪乡志》一书,其签出之处种种失当,已详悉谕知,令其无

  • 后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一 宋 朱子 纂集 韩琦 魏国忠献王 字稺圭相州人中进士第二人事仁宗英宗神宗官至丞相配享英宗庙庭 天圣五年仁宗初临轩试进士公年二十名在第

  • ·澎湖官制议·丁曰健

    台属地方辽阔,各厅、县恃分防佐杂为耳目,而遇事藉以收指臂之助;平日于所管各乡,事无钜细,随时探报,且与绅士总理比印官易于亲近,往往收息事安民之效。现在署笨港县丞之候补县丞张徵庸、署猫雾捒巡检之兴隆司巡

  • 贾应春传·张廷玉

    贾应春,字东阳,真定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官南阳知县,迁和州知州。调入朝廷任刑部郎中,历任潞安、开封二府知府。迁陕西副使。还未赴任,河南巡按陈蕙弹劾贾应春贪婪,贾应春被贬任山东盐运同知,陈蕙也因而受贬。过了很久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七选举考【十一】举官乾隆二年奉谕旨道府等官皆属亲民要职必才干素着亷洁自持者方克胜任是以皇考当日曾令督抚两司各行保举今朕仿照此例着於各省道府官内令督抚藩臬各举所知保举一二员

  • 杨文忠三録巻七·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辞谢録三具官臣杨廷和谨奏为陈情恳乞圣恩早赐放归田里事臣于去年十月到京具疏乞休节该钦奉圣防宜即日入阁照旧供职再不必辞钦此时圣驾在外未敢再辞已于十一月二十日到任勉强办事已经三月縁臣禀赋素弱年

  • 三、尼布楚交涉·蒋廷黻

    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五年,四十余年中、俄在黑龙江的冲突,在俄国方面,完全是地方人民及地方官吏主动,马思哥至多不过批准,有时不但未批准,且欲禁止而不能。地方的动机,最高在图开辟疆土以邀功,普通不过为发财而已,此外实际急迫

  • 提要·李光地

    【臣】等谨案古乐经传五卷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所着尚书解义诸书已别着録是书乃所作古乐经解诂取大司乐以下二十官为经以乐记为之记又有附乐经附乐记统为五卷乐经乐记为光地所自订其乐教乐用二篇则其孙清植以遗稿集成者也

  • 卷六·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六     宋 杨简 撰王彼黍离离彼稷之苖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 第七章 36·辜鸿铭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辜讲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沉着冷静而高高兴兴;愚钝的人总是牵肠挂肚,整日愁容满面。”

  • 学蔀通辨卷之一·陈建

    明陈建撰前编上此卷所载着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象山未会而同至中年始觉其非而返之正也庚戌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甲寅子朱子生[朱子年谱]己未高宗绍兴九年二月乙亥象山陆子生[象山年谱]辛未绍兴二十一年陆子十三岁陆子生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佚名

    观世音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极其深妙的时候,观照彻见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并没有自性,当体即空,除去了造业受苦的根源而无有烦恼,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舍利弗!世间存在的(色)本来就与空不是异质的,作为存在之底

  • 复赵慧燮李晴峰居士书·太虚

    赵调甫、李晴峰居士转监利正信会诸会员公鉴:承惠书请邀说法,病朽难应命。且半月间飞汉或京亦无定,希原谅!并祝会众精进!太虚启。二、二五。(赵居士存稿)

  • 六学十二科·昙噩

    六学十二科 一慧学 (译经科 一之二) (传宗科 三之八)  二施学 (遗身科 九) (利物科 十)  三戒学 (弘法科 十一之十四) (护教科 十五之十六)  四忍辱学 (摄念科 十七之十八) (持志科 十九之二

  • 卷之十八·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八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书问复蝶庵居士(附来书)法音垂示遂近二千言此接引佛中不多见者念(周)自垂髫时即喜玩楞严后因读成唯识论不契又见讲僧演说肤浅如守晦愚庵

  • 宝刻丛编·陈思

    《宝刻丛编》20卷,南宋陈思撰。陈思乃临安市贾,其书编成于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有魏了翁、陈振孙、孔山居士3篇序,其中陈振孙序说:“始欧阳公为《集古录》,有卷帙次第而无时世先后;赵德甫《金石录》乃自三代秦汉而下叙次亡

  • 佛祖纲目·朱时恩

    凡四十二卷(包括卷首)。明代朱时恩编。崇祯七年(163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开始编纂,历时二十一年完成。内容从释尊之示现受生至明代万峰时蔚示寂为止,以诸佛及历代祖师之化导、行谊等事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