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

立命说

明.袁黄(了凡)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儒而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修髯伟貌,飘飘若仙。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矣,何不读书?」予告以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家,试其数,纤悉皆验。予遂起读书之念,礼郁海谷为师。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终,惜无子。予备录而谨识之。自后凡遇考较,其名次前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予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予窃疑之。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始准贡;连前食米计之,适九十一石五斗也。予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贡入燕都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归游南雍,即访云谷禅师于栖霞山。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想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予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吾待汝为豪杰,原来只是凡夫!」予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不是凡夫?」予问曰:「然则数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已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家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予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耳。」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予以实告。复问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予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予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繁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且轻信妄谈,皆薄福相也。又好洁,善怒,多言耗气,喜饮烁精,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皆宜无子。其余过恶,不能悉数。」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饿死者,定是应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汝今既知非,应将向来不登科、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养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如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犹可得而违也。汝今克广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已能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真否?」予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在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云谷出功过格示予,令将所行之事,逐日札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语予曰:「符箓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孟子论立命之道,而先曰:『夭寿不贰。』夫夭与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以立贫富之命;穷通不贰,然后可以立贵贱之命;夭寿不贰,然后可以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最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汝未能无心;但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予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欲不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攸攸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之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义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自己巳岁发愿,至己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汝天启(后改名俨,天启乙丑进士。)。予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一日有多至至十余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予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所行善恶,纤毫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行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夜间梦见一神人,予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予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予即以梦告之,并问此事宜信否?禅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邑减粮,万民受福乎!」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予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岁矣!书言:「天难谌,命靡常。」又言:「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命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现颇足食,常作贫寠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便担阁一生。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粹、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立命之学,发自孟子;经云谷禅师洗发,而剖析无余蕴矣!然妙在迎头一喝曰:「吾待汝为豪杰,原来只是凡夫!」使人陡地一惊。然后将积德累功,以致富贵福泽之理,逐一还他根据,若可计日得,若可操券取,虽欲不为好人而不得矣!至后论修身以俟,直说到无觊觎,无将迎,只此便是至圣至仁。人诚到此地位,更何处用着富贵福泽?然则禅师之意,是借富贵福泽,以使人积德累功;非借积德累功,以使人富贵福泽也。必若是然后为真立命也。故时而为尧舜,天子寿考可;时而为孔颜,不遇早夭可。富贵福泽,于彼何加,天亦不必定以寻常富贵福泽加之也。若夫未能及是而但积德累功,其志只在富贵福泽者,天亦只仅以富贵福泽报之。此如释家所谓得正果、得福报之殊矣!即了凡先生所自述,亦还只认定第二层做。然诚做到极精纯处,虽圣贤亦岂外是,所谓「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也。至若稍稍修持,便思应验;应验不至,而遂谓「修持无益」者。此则原未尝修持,不可谓无应验也。辛丑夏四月,宜兴史洁珵玉涵氏识。

圣贤不许人求富贵福泽,今人只须人求富贵福泽。盖求富贵福泽之念果坚,则积德累功之事必力矣!天下添一人积德累功,于天下必有所济。天岂有不以富贵福泽报之,以劝人之积德累功者乎?玉涵又记。

猜你喜欢
  泾野子内篇卷五·吕柟
  大学章句大全【大旧音泰今读如字】·胡广
  第四章 12·辜鸿铭
  尚书考异卷四·梅鷟
  卷一百六十八·山井鼎
  卷十六·陈启源
  常棣·佚名
  卷五十九·李光地
  卷一上·王应电
  礼记要义卷第十一·魏了翁
  谒太虚上人记·太虚
  覆周亮才先生书·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慧印三昧经·佚名
  论存心立品·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七·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七明 胡震亨 撰评彚三韦苏州【应物】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白乐天】苏州诗无一字造作直是自在气象近道其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者以无声色臭味也【朱晦庵】韦应物居官自

  • 崔护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晚 鸦 崔护 黯黯严城罢鼓鼙, 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寒窗梦, 却恐为奴半夜啼。 崔护诗鉴赏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禁夜之后。 示意“止其行李,以

  • 甲乙集卷第四·罗隐

    馀 杭罗隠昭谏诗咏月湖上风髙动白苹暂延清景此逡巡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兎隈明处弄精神常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宿荆州江陵馆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 卷七十四·元·蒋一葵

    【顺帝妥欢帖睦尔】 〔宋少帝显既封瀛国公,及长,世祖以公主配之。一日与内宴,酒酣,立傍殿楹间,世祖恍惚见龙爪拿撄状。时有献谋除灭者,世祖疑而未许。瀛国公密知之,乃乞为僧,往吐蕃学佛法,回挈全后公主姬

  • 卷十六·六朝(梁)·蒋一葵

    【沈约】 〔字休文。羸劣多病,日炉数米而食,羹不过一箸,六月,有绵帽温炉,食姜椒饭,不尔则委顿。家藏书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子旋,字士规;次子趋,字孝鲤,并给事黄门。〕 齐隆昌初,沈约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四·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正月壬申朔命成国公朱希忠代行拜天礼于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群臣朝服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具表称贺罢群臣宴赐节钱钞王府进贺人员及四夷朝贡使俱宴于阙左门○升协守宁夏副总兵署都指挥佥事黄振为署都督

  • 卷九·曾巩

    <史部,别史类,隆平集>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九 宋 曾巩 撰 枢密 吴廷祚字庆之太原人在周为枢密使宋兴加中书门下三品以父名璋故也建隆初为雄武军节度使改京兆尹卒赠侍中子元辅元载元扆太祖征

  • 完颜弼传·脱脱

    完颜弼,原名达吉不,是盖州猛安人。他先是充当护卫,又转为十人长。跟随丞相襄戍守边疆时,功劳最大,受任同知德州防御使事、武卫军钤辖,又转任宿直将军、深州刺史。泰和六年(1206),完颜弼跟随左副元帅完颜匡攻打襄阳,战败雷太尉

  • 一五二、邹衍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家考·钱穆

    (附:綦母子、毛公、桓团)《史记?平原君列传》:&ldquo;邯郸围解,虞卿欲为平原君请封,工孙龙闻之,夜驾见平原君,劝勿受,平原君遂不听虞卿。&rdquo;又云:&ldquo;平原君厚待工孙龙,工孙龙善为坚白之辨,几邹衍至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r

  • 卷首之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六天章六皇上御制文八旗姓氏通谱序我祖宗诞膺天命勃兴东土德绥威讋奄甸万姓维时龙从凤附之衆云合响应辐辏鳞集强者率属归诚弱者举属内附我祖宗建师设长以莅之分旗隶属以别之厥有熊罴之

  • 第一节 农业·吕思勉

    自晋室东渡而后,荆、扬二州,农业日见兴盛,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章第一节。隋、唐而后,此等情势,仍有加无已。《旧书&middot;刘晏传》:晏遗书元载,言潭、桂、衡阳,必多积谷。关辅汲汲,只缘兵粮,漕引潇、湘、洞庭,万里几日?沦

  • 卷第二十·朱熹

    伊川先生语六周伯忱录问:「左氏言子路助卫辄,观其学已升堂,肯如是否?」曰「子路非助辄,只为孔悝陷于不义,欲救之耳。盖蒯聩不用君父之命而入立,强盟孔悝,孔悝不合从之故也。」曰:「子路当时可以免难否?」曰:「不可免。」问:「左传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一章 病·林语堂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语译已经知道真理却自以为不知的人,是最高明的人;根本不认识真理,却自以为知道的人,是患了谬妄的病症。认为这种病是病的人,便得不着这种病。圣人之所以不患此

  • 卷四·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四      宋 易袚 撰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灋授酒材酒之政令则酒正一职所掌者皆是也郑氏以式灋为作酒之式灋且引月令所谓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饎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以为此经之证然

  • 卷之二十二·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二义夫妇之义《晋书》:愍怀太子妃王氏,字惠风,太尉衍之女,贞婉,有志节。初太子被废,居金塘城,衍表请离婚,惠风号哭而归,行路为之流涕。及刘曜陷洛阳,掠之以赐其将乔属,渡孟津於河中欲妻之,惠风拔剑距属曰:我皇太子之

  • 宣公·宣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秦伯稻卒。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赤狄侵齐。秋,公如齐。公至自齐。冬,楚子伐郑。【传】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非礼也。平国

  • 禹贡会笺·徐文靖

    地理文献考证。清徐文靖撰。十二卷。文靖字位山,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乾隆间举博学鸿词不第。官翰林院检讨。著有《周易拾遗》、 《竹书统笺》等。是书引蔡西山传而续之为笺。于乾隆十八年(1753)成书,约十万字。首

  • 五经算术·甄鸾

    对《尚书》、《周易》、《诗经》、《周礼》、《礼记》、《左传》、《论语》、《汉书》等古代典籍中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的注释集。二卷。北周甄鸾撰。成书年代不详。东汉时期为儒家经籍作注的人,如马融、郑玄等,都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