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七

钦定四库全书

唐音癸籖卷七

明 胡震亨 撰

评彚三

韦苏州【应物】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白乐天】

苏州诗无一字造作直是自在气象近道其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者以无声色臭味也【朱晦庵】

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防人之心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孟浩然如访梅问柳徧入幽寺二人意趣相似然入处不同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彩色不免有轻盈之意【刘须溪 余评互见柳子厚下】

顾况逸歌长句往往骏发踔厉出意外惊人语为快【皇甫湜】

秦隐君【系】诗气过其文遂乏华秀然亦可谓跨俗之致【徐献忠】

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吟谱】

长卿自称五言长城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巳上语意稍同落句尤甚思钝才窄也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高仲武】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巳【方回】

钱员外起体格新奇理致淸赡芟削浮游迥立莫羣如鸟道挂疎雨人家残夕阳又牛羊上山小烟火隔林疎又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皆特出意表标雅古今又穷达恋明主畊桑亦近郊则礼义克全忠孝兼着足可长名流为后楷式【高仲武下同】

郞员外【士元】与钱起齐名自丞相以下出使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体调大抵欲同就中郞公稍更闲雅如荒城背流水逺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逺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

士元诸诗殊洗链有味虽自浓景别有淡意【刘辰翁】李袁州【嘉祐】中兴高流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呉均何逊之敌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晩生寒文章之冠冕也

刘结体不如钱厚写韵自婉钱选言似逊刘宻树骨故超郞藻变非富具有钱之遒上李笔势欲酣终乏刘之沉深当时四子齐名吾谓斥李令粤佗自帝存郞附蕞蜀三都可乎【遯叟下同】

二包艺苑连枝何七字余有片藻佶五排槩多完什皇甫补阙冉巧于文字发调新奇逺出情外巫山诗终篇奇丽独获骊珠侍御【曾】体制清洁华不胜文【高仲武】大歴十才子并工五言诗卢郎中【纶】辞情防丽所作尤工【旧史】

卢诗开朗不作举止陡发惊彩焕尔触目篇章亦富埒钱刘以古体未遒屈居二氏亚等【遯叟下同】

李司马【端】任胸多疎七字俊语亮节开口欲佳故当以防成表长

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如星河秋一鴈砧杵夜千家又客衣筒布润山舎荔枝繁又疎帘看雪卷深戸映花关方之前代芙蓉出水未足为多【高仲武】

君平高华之句几夺右丞之席无柰其使事堆垜堪憎见珍朝士以此见侮后进亦以此【遯叟下同】

司空虞部【曙】婉雅闲淡语近性情抗衡长文不足平视茂政兄弟有余

耿拾遗【纬】诗举体欲真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疎浅言偏深世情上第五相公八韵宛致可悯时讶其不当作何也

崔拾遗【峒】文彩炳然意思大雅如淸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又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斯亦披沙链金往往见宝【高仲武】

李君虞【益】生长西凉负才尚气流落戎旃坎防世故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断【遯叟】

张继诗体清逈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畊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揺海未平比兴深矣【高仲武】

世谓五言道丧齐梁以建安不用事齐梁用事也此可言体变不可言道丧大厯中词人刘长卿李嘉祐两皇甫等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已有吾知诗道初丧正在于此末年诸公改辙葢知前非也【皎然】

详大厯诸家风尚大抵厌薄开天旧藻矫入省净一涂自刘郞皇甫以及司空崔耿一时数贤窍籁卽殊于喁非逺命防贵沈宛有含写致取淡冷自送水一防羣醲覆杯是其调之同而工于浣濯自艰于振举风干衰边幅狭耑诣五言擅塲饯送外此无他大篇伟什岿望集中则其所短尔【遯叟】

郑常省静婉靡虽未洪深如儒衣荷叶老野饭药苗肥翩翩然有士气【高仲武】

严维诗时出俊语如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皆可诵伤马长篇综组尤宻【刘贡父摘柳字尚属牵补评尤精徐献忠下同】

于鹄习隐多高人之意故其诗能有景象山中访道诸大篇泠泠独逺不疑世外人作

朱湾诗体幽逺兴致涵深于咏物尤工如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所谓哀而不伤国风之深者也【高仲武下同】戴叔伦骨气稍轻故诗亦少然廨宇经山火公田没海潮亦指事造形之工者

章八元学诗于严维如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得山水状貌

武相【元衡】宦逹后工诗虽致理未緜时复露鲜华之度【遯叟】权文公【德舆】诗有絶似盛唐者或有似韦苏州处刘随州处者【严沧浪】

贞元后近体旣繁古声渐杳权相诗先气格而后词藻然风候旣至藻亦自丰其在开元名手亦堂奥之间【徐献忠】

韩公【愈】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燿天下【皇甫湜】韩吏部歌诗驱驾气势若掀雷掣电抉于天地之垠【司空图】

昌黎博大而文其诗横骛别驱崭絶崛强汪洋大肆而莫能止秋怀数首及暮行河堤上等篇风骨颇逮建安但新声不类葢正中之变也【高棅】

韩公挺负诗力所少韵致出处旣掉运不灵更以储才独富故犯恶韵鬬奇不加拣择遂致丛杂难观得妙笔汰用瓌珤自出第以为类押韵之文者过【遯叟 王荆公云吟诗各有所得淸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鲵碧海中此杜甫所得也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此韩愈所得也 胡应麟云太白有大家之才而局量稍浅故腾踔飞扬之意胜沉深典厚之风微昌黎有大家之具而神韵全乖故纷拏叫噪之途开蕴籍陶镕之义缺杜陵氏差得之】

孟郊诗思苦奇澁有理致【本传】郊诗刿目鉥心神施鬼设间见层出【韩公志文】东野五言琢削不暇苦吟而成观【隐居诗话】孟郊诗憔悴枯槁其气局促不伸诗道本正大郊自为之艰阻耳又曰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严沧浪 按韩公甚重郊诗评者亦尽以为韩不及郊独苏长公有诗论郊云未足当韩豪后元遗山诗亦云东野悲鸣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卧元龙百尺楼详二公之指葢亦论其大局欤不可不知】

大厯以还乐府不作独张籍王建二家体制相近稍复古意或旧曲新声或新题古义词旨通畅悲欢穷泰慨然有古歌谣之遗亦唐世流风之变而不失其正者【高棅】张籍祖国风宗汉乐府思难辞易王建似张籍古少今多【陈绎曾】

文章穷于用古矫而用俗如史汉后六朝史之入方言俗语是也籍建诗之用俗亦然王荆公题籍集云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凡俗言俗事入诗较用古更难知两家诗体大费铸合在【遯叟】

贾浪仙【岛】产寒苦地立心亦苦如不欲以才力气势掩夺情性特于事物理态毫忽体认深者寂入峻者迥出不但人口数联于劫灰上冷然独存寻咀余篇芊葱佳气瘦隐秀脉其妙一一徐露无可厌斁【方秋崖】

浪仙诚有警句观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寒澁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司空图】

李贺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絶去翰墨畦迳【本传】贺诗祖骚宗谢反万物而覆取之【吟谱】

长吉天才奇旷又深于南北朝乐府古词得其怨郁博艳之趣故能镂剔异藻成此变声使幽兰未萎竟其大业自铲诡芜归于大雅亦安能定其所诣【徐献忠】李长吉师心故尔作怪多有出人意表者然奇过则凡老过则穉此君所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弇州】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宋景文】长吉险怪虽儿语自得然太白亦滥觞一二【胡元瑞】贺以哀激之思作晦僻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幽冷谿刻法当得夭【王思任】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东坡】

李贺仙郊岛寒衲卢仝乡老【元瑞 按自张文昌郊岛长吉以至卢仝刘义并一时游韩公门长声价公首推郊诗与籍游防无间岛贺亦指诱勤奬若仝与义苐以好奇姑收之尔非真许可若籍辈也宋人取仝诗与长吉同评谓天地间欠此体不得亦失其伦矣】

柳宗元诗与王摩诘韦应物相上下颇有陶家风气【陈氏直斋】

子厚诗雄深简淡迥拔流俗至味自高直揖陶谢然似入武库但觉森严【西溪诗话】

柳子厚诗世与韦应物并称然子厚之工致乃不若苏州之萧散自然【刘履】

韦左司平淡和雅为元和之冠然欲令之配陶凌谢宋人岂知诗者柳州则刻削虽工去之逺矣近体尤卑凡不称【弇州】

古诗轨辙殊多大要不过二格其一以和平浑厚悲怆婉丽为宗其一以高闲旷逸清逺妙为宗高闲一宗在古则陶在唐则王孟常储韦柳诸家但其格本一偏体靡兼备宜短章不宜钜什宜古选不宜歌行宜五言律不宜七言律历考各集靡不然者中惟右丞才高时能旁及至于本调反劣诸子余虽深造自得然皆守耑长而阙全诣将无才之所趋力故难强耶【元瑞】

杨巨源在元和间不为新语体律务实功夫为深【赵璘】刘言史歌诗美丽恢赡世以比之李贺【皮袭美】

张众父婉媚绮错巧用文字时得讽兴之要【高仲武下同】于侍御【良史】诗清雅工于形似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吟之未终皎然在目

李希仲诗轻靡华胜于实此所谓才力不足务为淸逸然前军飞鸟落格鬬尘沙昏亦出塞实录

白居易讽谕诗长于激闲适诗长于遣感伤诗长于切律诗百言而上长于赡古诗百言而下长于情【集序】乐天善长篇但格制不高局于浅切又不能变风操故读而易厌【东坡 子由尝举大雅緜之八九章事文不相属而脉络自一者最得为文高致乐天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由不得诗人遗法附离不以凿枘也此正大苏不能变风操之意】

乐天用语流便使事平妥固其所长少年角靡逞博意在警策痛快晩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轻看最能易人心手【弇州】

元稹少有才名与白居易友善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称元白两人所作号为元白体【本传】

白诗祖乐府务欲为风俗之用元与白同志白意古词俗元词古意俗【陈绎曾 按乐府古与俗正可无论患在易晓易尽失风人微婉义耳白尝规元乐府诗意太切理欲稍删其繁而晦其义亦自知诗病槩然故云】

元白诗纤艳不逞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非庄人雅士多为其破坏【杜牧引李戡语 按此似指两家所作艳辞而言】

刘禹锡诗以意为主有气骨【吟谱】

梦得诗雄浑老苍尤多感慨之句【刘后村】

禹锡有诗豪之目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华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真才情之最豪者司空图尝言禹锡及杨巨源诗各有胜防两人格律精切欲同然刘得之易杨却得之难入处迥异尔【遯叟】

窦氏五昆皆能诗友封巩尤长絶句为元白所称【集序】羊士谔风格不落卑调然例之能品亦萧然微尔【徐献忠】李涉为人倾斜无大异井栏君子诸絶间有可观古风槪多疎莽严沧浪深取之不知何解【遯叟下同】

李公垂绅追昔游诗大是宦梦难醒然其揽笔写兴曲备一生穷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为怃然

陆畅贵主催妆句防成得誉观他絶兼亦兴豪

李存博【约】贵公子亦豪亦恬虽篇什无多疎野可赏费征君【冠卿】高隐九华有长律为兹山写状碎金堪摘余可无讥

施肩吾学道西山自诧羣真之一而章句尚艳硕乏韵致未稔何以御风

沈亚之意尚新奇风骨未就以当时有学其体者故论之

殷尧藩诗有葩艳微嫌肉丰鹳鹊楼一律独茂硕而婉不愧初盛遗则

姚秘监【合】诗洗濯旣净挺拔欲高得趣于浪仙之僻而运以爽亮取材于籍建之浅而媚以蒨芬殆兼同时数子巧撮其长者但体似尖小味亦微醨故品局中驷尔张承吉【祜】五言律诗善题目佳境不可刋置他处当时以乐府得名未是定论

周贺沉郁有骨力写像痛切音防融变【徐献忠】

李歙州【敬方】才力周备兴比之间独与前辈相近【顾陶】朱庆余学诗于张籍具体而微旅鴈捉孤岛长天下四维猛句亦水部所少【遯叟下同】

章孝标殊有蒨饰七字尤爽朗云领浮名去钟撞大梦醒何其伟也

顾尉【非熊】生自桑环隐袭茅岫近体俊婉可讽垩削功似多于真逸翁补灶釡所乏矣

李武宁廓宰相子才藻翩翩少年行字字取新冶游趣事碎小毕备老人读之亦狂

 

唐音癸籖卷七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二·彭定求
  卷二十六·董康
  尾 声·老舍
  ●卷二·李调元
  第二折·杨显之
  北郭集卷二·许恕
  前夜·戴望舒
  卷366 ·佚名
  卷294 ·佚名
  卷197 ·佚名
  卷四 茕斋歌诗四十首·李白
  卷三十四·陈元龙
  赵以夫词作鉴赏·佚名
  杨炎正词作鉴赏·佚名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一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潘德舆

    郝氏敬曰:“子美才富学博,其为近体长篇,多至千言,而气力愈壮,称擅场矣,然诗家妙义,正不在多。且如《麟趾》、《甘棠》,每章十馀字,汉高《大风》二十三字,倾动千古。自《三百篇》一变为辞,再变为赋,滥旁薄於古风,壮浪豪

  • 第十九齣~第二十七齣·沈龄

    第十九齣 脱缰【水底鱼】〔淨上〕赶脚爲生。我的马儿没处寻。通宵奔走。如何无影形。自家乃是襄阳城中一个赶脚的马夫。昨日将马放在城外喫草。不想酒醉。如今不见了。一路访问则个。〔丑上〕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 卷五十·徐世昌

    孔传铎孔传铎,字振路,曲阜人。袭封衍圣公。有《申椒》、《盟鸥》诸集。泮水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宗社凡几易,城郭亦几迁。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昔人采芹藻,今人来种莲。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披襟歌

  • 卷449 ·佚名

    杨万里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 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深。 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 露下风高月当户,梦回酒醒客闻砧。 诗情恼得浑无那,不为龙涎与水沉。 杨万里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

  • 卷八·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八明 王翰 撰七律中秋小酌録呈诸贤友二首浮云四敛见膧胧蟾泣秋霄海雾空万里素虹生碧落九天丹桂堕金风玉光浮动舞衣上银汉横斜醉眼中入手酒杯须强饮不知来岁与谁同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

  • 卷三百六十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甲子,夏國遣芑良嵬名濟、昂聶張聿正進助山陵馬一百匹。   己巳,太皇太后諭輔臣曰:「民間保馬宜早罷,見行法有不便於民者改之。」(此據政目八日事【一】,今特書之。)   詔緣邊禁

  • ●卷九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秩七十一。   诸录杂记。   靖康小录曰:国家自太祖开基太宗继统平靖天下四方无虞黎民安业百有馀年至熙甯元丰间邪臣用事托儒文奸口道孔孟之言身行商鞅之术始变祖宗良法改乱旧章无有存者祸乱之阶实兆於此

  • 皇王大纪卷三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平王二十四年甲午卫侯夫人齐姜无子娶陈妫生子完姜氏子之嬖妾生子州吁卫国风三篇曰硕人四章章七句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见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硕【大也】人其颀【长也】衣锦褧

  • 陆质传·刘昫

    陆质,吴郡人,本名为淳,避宪宗的名讳而改。陆质善长经学,尤其《春秋》的研究造诣极深,年轻时师事赵匡,赵匡则是从师于啖助,助与匡都是优异的儒学家,陆质继承了他们的学问,因此而知名。陈少游镇守扬州时,喜爱他的才学,征召邀请为从

  • 曹钦程传·张廷玉

    曹钦程,江西德化人。中进士,被授予吴江知县。他任意贪污,以滥用刑罚博得刚正不屈的名声。巡抚周起元弹劾他,结果他被贬职,改任顺天府教授,调任国子监助教。他巴结汪文言,得以任为工部主事。到汪文言败后,钦程又极力排挤他,通过

  • 秘书志卷第八·王士点

      表笺[点校者注:此处原空五行]   圣节贺表 【(至元三十年,刘廙)】 【律】 中南吕,肇开弥月之 【羊】 【共】 □□ 【声】 【彳】 □□□祝,声教所暨,□□□□中贺钦惟 【漫漶,故「之」字之下边书小字(羊、共、 、

  • 卷十七 礼十二(凶礼 )·龙文彬

    ◎山陵神陵、(熙祖陵,在凤阳府泗州城北。洪武初,荐号曰祖陵,后号其山曰基运。 )皇陵、(仁祖陵,在凤阳府太平乡。洪武二年,荐号曰英陵,寻改称皇陵,后号其山曰翊圣。 )孝陵、(太祖陵,在南京钟山之阳。后号其山曰神烈。 )长陵

  • 非乐上第三十二·墨子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刘子卷八       北齐 刘昼 撰兵术第四十太古淳朴民心无欲淳浇则争起而战萌生焉神农氏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後蚩尤强暴好习攻战销金为刃割革为甲而兵遂兴矣黄帝战於涿鹿【神农世衰

  • 卷三十一·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一     婺源江永撰弔禮    凶禮十五補宰夫凡邦之弔事掌其戒令【詳見贈喪章】 喪祝王弔則與巫前【鄭司農云喪祝與巫以桃茢執戈在王前檀弓曰君臨臣喪

  • 宫正/外饔·佚名

    宫正掌管王宫中的戒令、纠察违反禁令的人。白天按时检查宫中大小官府人员的多少,记载在木版上以待考核。黄昏时敲击木梆而检查值班人员。王国有非常事故就命令宿卫王宫,对这些宿卫者也像平常一样进行检查。辨别宫外、宫

  • 卷十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九嗣法门人传我等编偈三即韵答鹤台熊铨部北窗高卧独知微。敝衲曾胜玉带围。华满园林浑不恋。鸥闲湖岸竟忘机。青青五柳今犹在。落落双苏世所稀。峰顶鼓钟声未寂。隔江招

  •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吕抚

    原名《纲鉴通俗演义》。章回小说。清吕抚著。四十四回。一至四回叙盘古开天辟地及三皇五帝事,五至十二回叙夏、商、周三代事,十三至十七回叙荆轲刺秦王至王莽篡汉、光武中兴诸事,十八至二十四回叙黄巾起义、三国归晋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