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四·元

【顺帝妥欢帖睦尔】  〔宋少帝显既封瀛国公,及长,世祖以公主配之。一日与内宴,酒酣,立傍殿楹间,世祖恍惚见龙爪拿撄状。时有献谋除灭者,世祖疑而未许。瀛国公密知之,乃乞为僧,往吐蕃学佛法,回挈全后公主姬御遁居沙漠,易名合尊。长子亦为僧,名完普。顷之复诞一子,时明宗为周王,时亦遁沙漠,与少帝、公主往来,遂乞少帝子与其妻迈来的为子,即顺帝也。其生之年为大德七年庚申,我大明兵入燕都,遁去,当时人只呼庚申君。既卒,国人谥曰惠宗。〕

庚申君有佳句云:“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天下诵之。

庚申君初年,荆州分域有鬼夜叫云:“苦也苦,几时泥到襄阳府。”居人皆闻之,而不见其形。及早视之,凡树木不论大小,皆用泥和狗猪毛,离根一二尺泥之,至树分枝处则止。后又改叫云:“苦也苦,几时泥到成都府。”盖古今未闻之异。

至正间,上下以墨为政,风纪之司,赃污狼藉。是时,金鼓音节迎送,廉访司官则用二声鼓一声锣。起解强盗则用一声鼓一声锣。有轻薄子为诗嘲曰:“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又有为《醉太平》小令一阕云:“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庚申君尝召一术士问以国祚,对云:“国家千秋万岁,不必深虑。除日月并行,乃可忧耳。”至正戊申九月,大明兵克通州。庚申君闻报大惧,集三宫后妃太子夜半开建德门北去,而元遂亡。盖“日月并行”,乃“明”字隐语也。明年,我太祖闻居应昌,驰书示以祸福,因答诗曰:“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思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皆王土,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成祖尝出宋、元诸帝容命袁柳庄珙相,袁见太祖,太宗,曰:“英武之主。”自真宗至度宗,曰:“此皆秀才皇帝。”元自世祖至文宗曰:“皆是吃绵羊肉郎主。”见顺帝,则曰:“又是秀才皇帝也。”成祖大笑,厚赐之。观此则庚申君实与宋帝状貌相类,岂果合尊太师之苗裔欤,今其子孙君主漠北,皆宋胤也。水东日记载一诗云:“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召公尚公主,时承赐宴明光宫。酒酣伸手扒金柱,化为龙爪惊天容。元君含笑语群臣,凤雏宁与凡禽同。侍臣献谋将见除,公主泣泪沾酥胸。幸脱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是时明宗在沙漠,缔交合尊情颇浓。合尊之妻夜生子,明帝隔帐闻笙镛。乞归行宫养为嗣,皇考崩时年甫童。元君降诏移南海,五年乃归居九重。忆昔宋祖受周禅,仁义绰有三代风。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赵氏何其隆!”庚申君末年,兵部侍郎青田林谏先作诗送其侄使南归云:“清秋送侄出都门,别泪临风下酒尊。在客岂无乡井念?为官肯负国朝恩?鸽飞疾家偏远,鸿雁行稀日欲昏。独上居庸最高处,回头一望一销魂。”庚申君北遁,谏挈其子随去。)

【秦王伯颜】  〔所署官衔计二百四十六字。〕

伯颜擅权之日,剡王彻彻都、高昌王帖木儿不花皆以无罪杀。山东宪吏曹明善时在都下,作《岷江绿》二曲以风之,大书揭于五门之上,伯颜怒,令左右暗察得实,肖形捕之。明善出避吴中一僧舍,居数年,伯颜事败,方再入京。其曲曰:“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处。行人折柔条,燕子衔芳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重离别,攀折复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此曲又名《清江引》,俗曰《江儿水》。

伯颜贪恶无比,及以罪左迁南恩州达鲁花赤,至隆兴卒,寄棺驿舍。滑稽者题于壁云:“百千万定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

【脱脱】  〔太师马扎儿台之子,秦王伯颜从子也。马扎儿台为小官时,尝赁屋以居,时脱脱尚幼。居有桃未实,至熟时,脱脱尽采以贮小奁。太师归,忽问曰:“此桃何在?”脱脱曰:“当赁屋时,未尝言及此也,当还其主。”太师深喜之。他日,亦拜相为太师云。〕

脱相当朝,有神童来谒,能诗,年才数岁,脱相令《赋檐》诗,即成绝句:“分得两头轻与重,世间何事不担当。”盖讽之也。

至正庚寅年间,参议贾鲁以当承平时,无所垂名,欲立事功于世,首劝脱脱开河北水田,又劝造至正交钞。及河决南行,又劝追求夏禹故道,开使北流,身专其任,濒河起集丁夫二十六万余人。朝廷所降食钱,官吏多不尽支,河夫多怨。韩山童等因挟诈,阴凿石人,止开一眼,镌其背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预当开河道埋之。掘者得之,遂相为惊诧而谋乱。山童诈称宋徽宗九世孙,伪诏略曰:“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贫极江南,富夸塞北。”盖以宋广王走崖山,丞相陈宜中走倭,托此说以动摇天下。当时贫者从乱如归。朝廷发师诛之,虽即擒获而乱阶成矣。有无名子为诗曰:“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山西高平县长平驿为贾鲁故宅,中庭古松十余株,皆当时物也。天朝平定山西,宅没入官,以其壮丽不忍毁,即以为驿。辟间题诗云:“贾鲁修黄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观此,则当时或以亟疾刻深招致民怨;而其御灾捍患,则后世亦有公论。固不得而尽非云。)

至正癸已年间,江淮群寇起,张九四据高邮,韩山童男据临濠,徐贞一、倪蛮子、陈友谅乱汉沔。脱相统大师四十万出征,声势赫然。始攻高邮,城未下,庚申君入丞相哈麻之谗,谓天下怨脱脱故乱,罢脱脱,盗自宁息。乃诏削脱脱官爵,安置淮安。未几,哈麻复矫诏醢杀之。后一年,东南州郡多陷,哈麻言不验,与雪雪并配死。或以诗粘国门曰:“虾蟆水上浮,雪雪见日消。定住不开口,汪家奴只一朝。”雪雪,答麻弟也,为御史大夫,党兄为奸,左丞定住缄默,右丞汪终日酣饮而已。

【梁王孛罗】  〔一名把都〕

至正癸卯,明玉珍僭号于蜀,自将红巾三万攻云南,梁王及宪司官皆奔威、楚,诸部悉乱。徵兵救援,大理总管段功谋于员外杨渊海,卦之,吉,乃进兵。红巾屯古田寺,功遣人夕火其寺,红巾军乱死者什七八。功追至七星关,又胜之而还。红巾既退,梁王深德段功,以女阿衤盖主妻之,奏授云南平章。功恋恋不肯归国,其大理夫人高氏寄乐府促之归,曰:“风卷残云,九霄冉冉逐。龙池无偶,水云一片绿。寂寞倚屏帏,春雨纷纷促。蜀锦半床闲,鸳鸯独自宿。好语我将军,只恐乐极生悲冤鬼哭。”功得书乃归,既而复往。其臣杨智、张希乔留之,不听。既至善阐,梁人私语梁王曰:“段平章复来,有吞金马、咽碧鸡之心矣。盍早图之。”梁王乃密召阿衤盖主付以孔雀胆一具,命乘便毒殪之。主潸然不受命。夜寂人定,私语平章曰:“我父忌阿奴,顾与阿奴西归。”因出毒具示之。平章曰:“我有功尔家,我趾自蹶伤,尔父尚尝为我裹之。尔何造言至此!”三谏之,终不听。明日,邀功东寺演梵,至通济桥,马逸,因令番将格杀之。阿衤盖主闻变,失声哭曰:“昨暝烛下才讲与阿奴,云南施宗施秀,烟花殒身,今日果然。阿奴虽死,奴不负信黄泉也。”欲自尽。梁王防卫万方,主愁愤作诗曰:“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欲随明月到苍山,误我一生踏里彩。(锦被名也。)吐噜吐噜段阿奴(吐噜,可惜也。)施宗施秀同奴歹。(歹,不好也。)云片波粼不见人,押不芦花颜色改。(“押不芦”乃北方起死回生草名。)肉屏独坐细思量,(肉屏,骆驼背也。)西山铁立霜潇洒。(铁立,松林也。)”时员外杨渊海为从官,亦题诗粉壁,饮药而卒。诗曰:“半纸功名百战身,不堪今日总红尘。死生自古皆由命,祸福于今岂怨人?蝴蝶梦残滇海月,杜鹃啼破点苍春。哀怜永诀云南土,锦酒休教洒泪频。”梁王哀渊海之才,绻意欲为己用,见诗痛悼,乃厚恤之,令随平章葬大理。

段功既死,其子宝嗣为总管,女僧奴志恒不忘复仇,将适建昌阿黎氏,出手刺绣文旗以与宝曰:“我自束发,闻母称父冤恨,非男子不能报,此旗所以织也。今归夫家,收合东兵,飞檄西洱。汝急应兵会善阐。”又作诗二章,曰:“珊瑚勾我出香闺,满目潸然泪湿衣。冰鉴银台前长大,金枝玉叶下芳菲。乌飞兔走频来往,桂秀梅馨不暂移。惆怅同胞未忍别,应知含恨点苍低。”“何彼苍白红,归车独别洱江东。鸿台燕苑难经目,风刺霜刀易塞胸。云旧山高连水远,月新春叠与林重。泪珠恰似通宵雨,千里关河几处逢?”

梁王遣史刺平章七攻大理,不克,乃与段宝讲和,奏升为云南左丞。未几,明玉珍复侵善阐,梁王遣叔铁木的罕傍兵大理,时宝已长,答书云:“杀虎子而还喂其虎母,分狙栗而自诈其狙公。假途灭虢,献璧吞虞。金印玉书,乃为钓鱼之香饵;绣闺淑女,自设掩雉之绸罗。况平章既亡,弟兄罄绝。今止遗一獒一奴,奴甫赘华黎氏,獒又可配阿衤盖妃。如此事诺,我必借大兵,如其不可,待金马山换作点苍山,昆明池改西洱池时来矣。”书后附以诗云:“烽火狼烟信不符,骊山举戏是支吾。平章枉丧红罗帐,员外虚题粉璧图。凤别岐山祥兆隐,麟游郊薮瑞光无。自从界限鸿沟后,成败兴衰不属吾。”梁王见之,恨宝入骨。宝闻我大明开基金陵,遣其叔段真自会川入京,奉表归款。时有妖巫女歌曰:“莫道君为山海主,山海笑谐谐园中。花谢千万朵,别有明主来。”宝数日疾卒,子明嗣。时洪武十四年也。壬戍,天兵破善阐,梁王自鸩,党属悉俘。明再上书,求颁降云南王印,书后附以诗,有“方今天下平犹易,自古云南守独难”之句。传友德、沐英等攻下之,明就擒,云南悉定。

【方谷珍】  〔台之杨氏山人。尝有童谣云:“杨氏青,出贼精。”其初,亦欲向功,为国宣力,后失赏遂叛。〕

元制,任胡族为正官,中华人官佐贰。至正间,任非其人,酷刑横敛。台、温、处之民树旗村落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方谷珍因而肇乱,江淮红巾遂相继而起。

含春柳氏,明州女子也。年十六,患病祷于延庆寺关王神而愈,因绣幡往酬之,一少年僧颇聪慧,窥柳氏姿而悦之,因以其姓戏作咒语,诵于神前,名日《回回偈》,其词云:“江南柳,嫩绿未成阴。枝软不堪轻折取,黄鹂飞上力难禁。留取待春深。”女亦甚慧,闻而憾之,归告于父。时方谷珍据明州,父因讼于谷珍,谷珍捕诸僧至,讯作词者姓名,对曰:“姓竺名月华。”谷珍乃召匠氏作大竹筒,将纳僧以沉诸江。谓曰:“我亦取汝姓作一偈送汝归东流。”因吟曰:“江南竹,巧匠作为筒。付与法师藏法体,碧波深处伴蛟龙。方知色是空。”僧惶恐伏地,扣头告哀云:“死,吾分也。更乞容一言。”国珍许之。僧复吟曰:“江南月,如镜亦如钩。如镜不临红粉面,如钩不上画帘头。空自照东流。”谷珍知其以名为答,笑而释之,且令畜发,以柳氏配为夫妇。(一说此即谷珍女,内附后,配黔国公子,在云南。宣德间,鄞人徐宪副训、奉化应方伯履平,历仕云南,此女年已老,以乡里视之,往来如亲戚云。)

江西程国儒任余姚州判官,因乱,来依方谷珍,与吕玄英为友。国儒有《鹤傍牡丹图》,索吕题云:“牡丹花畔鹤精神,飞并云林似倚人。万里青霄不归去,洛阳能有几时春?”程得诗,即日促装回番阳。

【张士诚】  〔行九四。洪武甲子开科取士,诸勋臣不平,曰:“此辈善讥讪,初不自觉。且如张九四厚礼文儒,及请其名,则曰士诚。”圣祖曰:“此名甚美。”答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之句,彼安知之?”帝自此览天下所进表笺,多罹祸者。〕

张氏据有平江日,其部将左丞吕珍守绍兴,参军陈庶子、饶介之在张左右。一日,陈赋诗,饶染翰,题一纨扇以寄吕云:“后来江左英贤传,又是淮西保相家。闻说锦袍酣战罢,不惊越女采荷花。”饶素负书名,且诗语俊丽,为作者所称。吕俾人读罢,忽大怒曰:“吾为主人守边疆,万死锋镝间,岂务爱女子而不惊之耶!见则必杀之。”又元帅李其姓者,杭州庚子之围解,颇著功劳,一士人投之以诗,将有求焉,其诗有“黄金合铸李将军”之句,李大怒曰:“吾劳苦数年,止是将军。今年才得元帅,乃复令我为将军耶!”命帐下策出之。二事一时相传为笑。

张氏据有浙西富饶地而好养士,凡不得志于时者,争趋附之。美官丰录,富贵赫然。有为《北乐府》讥之云:“皂罗辫儿系扎捎,头戴方檐帽。穿领阔袖衫,坐个四人轿。又是张吴王米虫儿来到了。”及城破,无一人死难者。

伪吴委政于弟士信,士信惟务酒色,用黄参军敬夫、蔡参军彦文、叶参军德新图事。三人皆迁阔书生,不识大计,时有市谣十七字曰:“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菜叶。一夜西风来,乾鳖。”洪武丁未春,天兵下江南,三人皆伏诛,刳其肠而悬之,至于枯死。盖三臣皆元戚机臣,残膏僭侈,帝特恶焉。

天兵破姑苏,张士诚就擒,其妻刘氏率姬妾登齐云楼自焚死,党与无一人死难者。天台王泽吊以诗曰:“天星夜落水犀军,又见吴台走鹿群。睥睨金汤空自固,仓皇珠玉竟俱焚。将军只合田横死,国士嗟无豫让闻。风雨年年寒食节,麦盂谁上大妃愤。”又有人赋绝句云:“虎斗龙争既不能,鸡鸣狗盗亦何曾。陈平韩信皆归汉,只欠彭城老范增。”

【李思齐】  〔本罗山人,兄弟七,思齐行三,墓在宝鸡县东三十里,人呼其墓曰三相公墓云。〕

元末,李思齐屡抗王师,后举临洮降我明。上命为江西行省右丞,不之官,寻以功进中书平章。上欲优待思齐食禄不视事。洎卒,上亲为文遣官祭之,又为诗挽之云:“朕有几点铜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昨日忽闻丞相崩,一洒乾坤草木湿。”其子世昌世袭指挥,后调云南临安卫。今尚世其官云。

猜你喜欢
  卷六·毕沅
  例言·梁溪坐观老人
  ●卷二·王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一·乾隆
  德宗承统私记·罗惇曧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卷二·朱彭寿
  皇王大纪卷五十二·胡宏
  九○六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覆改建文澜阁并商等呈请缴缮书银两折·佚名
  一九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屈稔浈等存留屈大均书籍及审拟情形折(附供单一)·佚名
  卷之四十七·祁韵士
  薛莹后汉记·周天游
  第21章 “八·一三”·冯玉祥
  柳仲郢传·欧阳修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汪广洋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凤池吟稿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三    明 汪广洋 撰五言长律淛右苗帅率猺獠来归右司王恺往慰之因其回作诗以赠昭代埀洪业皇风被远人三苗驯礼化五岭净烽尘况值来归际宜加抚慰谆兹行关

  • 五集卷八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古今体九十一首【癸丑四】赋得繁林蘙荟【得贤字八韵会试题】春暮气调鬯繁林万叶连雰雯云拟布蘙荟日为鲜羽族欣趋窟鳞羣譬赴渊翥翔翻下上散集任回旋执弹宁同鹊

  • 列传一百二 钱崔二韦二高冯三李卢封郑敬·欧阳修

    钱徽,字蔚章。父起,附见《卢纶传》。徽中进士第,居谷城。谷城令王郢善接侨士游客,以财贷馈,坐是得罪。观察使樊泽视其簿,独徽无有,乃表署掌书记。蔡贼方炽,泽多募武士于军。泽卒,士颇希赏,周澈主留事,重擅发军廥,不敢给。时大雨雪

  • 建康实録卷十一·许嵩

    宋高祖武皇帝高祖武皇帝姓刘名裕字徳舆小名寄奴彭城绥里人汉楚元王交之后曽祖混始过江居丹徒京口里卒而葬焉秦史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时有孔子恭者善占墓帝尝与经墓问之曰此墓何如子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行

  • 雍正八年一月至雍正十年十二月·蒋良骐

    雍正八年正月,景陵宝成山上产灵芝三本,宣付史馆。二月,命锡本朝公爵嘉名。国子监司业崔纪疏言:国子监例,每年咨取各省贡监生赴监肄业,其不来者托送规礼,即准为到监,给告假印票,永不缴销。伏思贡监生中实有道远资难,不能赴监之人

  • ◎留美学校闹鬼·李定夷

    开封留美预备学校,于某夜五钟时,有某生与同室三人,均自黑甜乡归来,畅谈甚快。忽闻有叩门者,其声冬冬然。问叩门者为谁,以古之人对。生等闻之,犹以为同学之戏己也,乃戏应曰:“盍请入。”不答。复叩窗,声益厉。生等惧,弗敢言。俄顷

  • 第一八五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一四○三—九·佚名

    新竹县皂隶高登、徐祥,具领光绪九年秋冬两季工食银具领状台下皂隶高登、徐祥,今当大老爷台前,领得光绪九年分秋、冬两季工食银肆拾玖两陆钱,除扣减平外,实应银肆拾陆两陆钱贰分肆厘,中间不敢冒领。合具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六 【起丙申唐玄宗天宝十五载○止壬寅唐肃宗宝应元年】凡七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天宝末安史等相继叛乱唐室几至倾覆故特置一格附书之以着其兴灭所自焉宦官专恣惟唐为甚如李

  • 卷二十七·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七各地方富察氏殷达瑚齐     鄂备科罗惠      博尔锺果充顺巴本     博索富礼塔      温普理沙济       艾达佟阿泰      尼喀善鄂迈  

  • 满洲里界约·佚名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宣统三年十一月初一日,俄历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七日,齐齐哈尔。中俄两国重定由塔尔巴干达呼第五十八界点起,至阿巴该图第六十三界点,并顺额尔古讷河,至该河与黑龙江(阿穆尔河)会流处止之国界总案。大清国

  • 陆鸿棠·周诒春

    陆鸿棠 字傅元。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父梅亭。业木商。本籍住址。上海南市竹行弄三朵里对过。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上海益智学校教员。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建筑工程。民国四年。得学

  • 下篇上·唐甄

    尚治  孙子曰:昔者吾之师尝闻诸顾泾阳(宪成)曰:礼义者治之干也,学校者礼义之宗也。先王谨学校以教天下,是以治化大行。学校既废,礼义无师,欲效先王之治,难矣。居今之世,正心,复性,敦伦,淑行,得朋,讲复,圣道昭明。以之正君,以之正职,端

  • 第三部分·毛公

    国风 陈风《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传】子,大夫也。汤,荡也。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笺】子者,斥幽公也。游荡无所不为。洵有情兮,而无望兮。【传】洵,信也。【笺】此君信有淫荒

  • 卷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四宋 黄干 撰士虞礼四 防礼三【郑目録云虞安也士既葬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于殡宫以安之虞于五礼属凶 疏曰案此经云侧亨于庙门外之右又记云陈牲于庙门外皆云庙目録云祭之殡宫者庙则

  • 卷十·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豳七月周礼迎暑迎寒则龡豳诗祈年于田龡豳雅祭蜡龡豳颂【籥章氏】郑氏三分七月之诗既无所据而后儒迄无定论朱子以雅之楚茨四篇或为豳雅颂之噫嘻四篇或为豳颂亦未确指以为是也窃

  • 涧泉日记·韩淲

    三卷。南宋韩淲撰。韩淲字仲止,号涧泉,家世居开封雍丘,后徙信州上饶。参政韩亿后裔,吏部尚书韩元吉之子。韩淲淲生平事迹不详,唯戴复古《石屏集》有 “挽韩仲止”诗云:“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隐居溪上宅,清酌涧中泉。慷慨

  • 蕉叶帕·佚名

    清代小说。全书分4卷,共16回。不署撰人。传世仅有清代中叶坊刻本,版心书名作“新刻蕉叶帕”,似非原刻本。本书传本十分罕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有一部。书叙南宋高宗时,秀才龙骧(字化之)才貌双全,但父母双亡,自幼由

  • 崇陵传信录·恽毓鼎

    恽毓鼎撰。一卷。清宣统三年(1911)撰写,1914年天津庸言报馆印行。光绪年间,恽在宫廷任职十九年,将所见所闻纂成此书。记清宫倾轧内幕甚多。为研究清末统治集团活动的重要史料。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