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八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八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六

存旧奔丧第三十四礼记十八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八奔丧第三十四礼记郑氏注【足利本】

奔防之礼【奔防】

考异古本注其礼亦然也作其礼亦皆然之也足利本亦有皆字释文奔丧此正字也元文丧作□

  遂行至望其国竟哭

考异古本注别于昏明下得行则行下感此念亲下哭且遂行下共有也字 哭则遂行者不为位下有之也二字 言唯着异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至于家至皆如初

考异古本注己殡者位在下下不见尸柩下既拜反位哭踊下不以为数下共有也字 与在家同耳家下有者字 又哭至明日朝也至下有之字 必又哭三哭者无上哭字 既哭成其服丧服杖于序东作既哭成其服服丧服杖于序东之也宋板作既哭成其丧服杖于序东无上服字足利本同宋板疏非谓堂下之序东也【四叶右二行】宋板下作上 故云既殡在下位也【九行】正误在下位也当作位在下也

补遗宋板疏既殡在下位也【四叶右九行】作既殡位在下也己逾日即【左一行】即作节

奔防者至哭位无变也

考异古本经中庭北面哭尽哀哭上有坐字足利本同注此骨肉哀则自哀矣足利本此下有谓字

补遗宋板疏升自阼阶【六叶左七行】阼作侧下同

奔母之防西面哭尽哀

考异古本经西面哭尽哀哭上有坐字足利本同

妇人奔防升自东阶

考异古本注宾客之下有也字

奔防者至他如奔父之礼

考异足利本注于此后无事也后下有复字 逸奔丧礼説不及殡日宋板足利本日作曰 古本不止于五哭下有也字其异者同下同

齐衰以下至相者告事毕

考异足利本经有宾则主人拜宾送宾有宾下有至字古本三日成服上有于字注亦统于主人下亲者或

袒可下共有也字

闻防不得至送賔如初

考异古本注谓以君命有事不然者不得为位有事下有之字 言五哭者言上有亦字足利本同 亦可以止下有者也二字

若除防而后归至哭不踊

考异古本经而后作而后注除于墓而归下妇人墓右下共有也字疏下文东即主人之位【十二叶左三行】宋板文作云

自齐衰以下所以异者免麻

疏当谓至丝麻也正误丝当作缌

补遗宋板疏当谓至丝麻也【十二叶左七行】丝作缌

凡为位至则成服而往

考异宋板注父母之丧则不为位父母上有唯字 古本皆可行乃行下哭而拜之下有也字 外丧缓而道逺下有则字足利本同

补遗宋板疏无得奔者【十三叶左七行】无作未 两处之文五哭【十四叶右四行】作两处五哭之文

哭父之党至凡为位者壹袒

考异古本注则不为位矣下精神不在乎是下共有也字宋板在作存 贱不得君臣之名下有耳也二字辟为主下有人也二字 使于列国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在异国者下有也字 自若三袒也也上有耳字

所识者吊先哭于家

考异古本注北面自外来便也便上有之字 墓左西面下有也字

凡防父在至亲者主之

考异古本注宜使尊者下祔则宗子主之下从父昆弟之丧下共有也字

闻逺兄弟之防

考异足利本经而后作而后 古本注凡拜吉丧皆尚左手丧作拜足利本同左手下有也字

无服而为位者

考异古本注无服者麻下有也字疏【十七叶左九行】补阙其族姑姊为族伯叔兄弟谨按补入此十字却系衍文当删去也

补遗宋板疏逸奔丧礼【十七叶左八行】逸作亦

凡奔防有大夫至

考异古本经而后作而后下同注谓之成踊作谓为之成踊也宋板谓作为足利本同

补遗宋板疏其经文字【十八叶左三行】其作此

存旧礼记正义第六十四【宋板】

亲始死鸡斯至人情而已矣【问防】

考异古本经祭之宗庙以鬼享之享作飨而后作而后下皆同曰冠至尊也足利本冠下有者字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足利本以何作何以下杖者以何为也同注二日乃去笄纚括髪也宋板二作三 五邻为里下慕者以其亲之在前下疑者不知神之来否下説虞之义下或为入宫下勤谓忧劳下匍匐犹颠蹷下或作扶服下免状如冠而广一寸下或曰男女哭踊下怪其义各异下怪所为施下数或为时下共有也字 言人情之中外相应下有者也二字 孝子不忍反室自安也孝子下有之心二字 顾其所以否者顾作观下顾所用异耳同 皆为其感动使之忧戚也也上有之字释文浆本亦作浆【十九叶】元文下浆作□ 糜本亦作糜【同上】上糜作 貊亡踣反本亦作貊【同上】上貊作袹踣作瞎下貊作貃 跛补火反【二十一叶】火作祸 颡桑郎反【同上】正误郎当作朗谨按郎平音 苴七须反【二十二叶】须作余疏以号踊屦践为妨【二十二叶左四行】正误屦当作履 薄者以敛之【七行】正误敛当作饮 不敢遽杖【二十四叶左四行】宋板遽作据

补遗古本经拜地无容拜作触宋板足利本同注不忍反至自安也至作室宋板足利本同 有缌服之之作也宋板足利本同释文邪亦作邪【十九叶】上邪作耶 犹颠【二十一叶】颠作傎 颡桑郎反【同上】郎作朗疏以号踊屦践【二十二叶右四行】宋板屦作履 薄者以敛之【七行】敛作饮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五 圣治章第九·邢昺
  卷一○八·邱濬
  第九章 24·辜鸿铭
  卷四十五·李明复
  卷八·山井鼎
  书义断法卷一·陈悦道
  第9章 公冶长篇第五(2)·孔子
  卷十一·姚舜牧
  十八性品第三·佚名
  灌顶喻品第四·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欧阳竟无
  唯识之名义·太虚
  毗耶娑问经卷上·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七·佚名
  正法华经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零八·彭定求

        卷108_1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私字)】李元纮   硕儒延凤沼,金马被鸿私。馔玉趋丹禁,笺花降紫墀。   衔恩倾旨酒,鼓舞咏康时。暂觏群书缉,逾昭盛业丕。   接筵欣有命,搦管愧无词。自惊一何幸,太

  • ◆玉井峰樵尹廷高(玉井樵唱)·顾嗣立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余首。丙子,家毁于寇

  •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和陆务观见和归馆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铸作鼎及鼐,所向一一中。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折胶偶投漆,异榻岂同梦。不知清庙茅,可望明堂栋。平生怜坡老,高眼薄萧统。渠若有猗那,心肯师晋宋。破琴

  • 卷九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八玉帛空青赋          【梁】江 淹夫赤琼以照燎为光碧石以葳蕤为色咸见珍于东国竝被贵于西极况空青之丽宝挺山海之不测其所处则峻巘层石穴龙壁素岸成云赪砂如碛外隐青苔

  • 第十一节保险·佚名

    第一保险浸水货物报告单普安保险兼货仓有限公司先生阁下:国船名于日进到本口内有水渍货物,经请验货之人于货起卸到岸之日验明。今将所验水渍之货:价值、件数,列清于左。呈阅。计开:一、按卖单水渍之货共卖得银二、该货如无

  • 世家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二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一。忠烈王讳 古讳谌又 元宗长子母曰顺敬太后金氏高宗二十三年丙申二月癸丑生。 四十六年六月高宗薨元宗以太子入觐于元王时为

  •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本文是一篇民族史传,记述了我国西南(包括今云南以及贵州、四川西部)地区在秦汉时代的许多部落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以及同汉王朝的关系,记述了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然于等抚定西南夷的

  • 杂卦卷十一·孔颖达

    《周易·杂卦》第十一《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疏]正义曰:上《序卦》依文王上下而次序之,此《杂卦》孔子更以意错杂而对辨其次第,不与《序卦》同。故韩康伯云:“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

  • 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①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③。” 【注释】 ①史鱼:卫国大夫史鳅(qiu),字子鱼。②蘧(qu)伯玉:卫国大夫,名瑷。③卷而怀之:卷,收;怀,藏。卷而怀之即收藏避祸,亦

  • 第十章 14·辜鸿铭

    入太庙,每事问。辜讲当孔子在大教堂(统治国君的宗祠)供职的时候,他总是征求在服务的过程中每一步该怎么做。

  • 卷二十一·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二十一僖公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衞【左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衞【曹在衞东故】衞人弗许还自南河济【南河杜注从汲郡南渡出衞南而东水经注河水迳东燕县故城北有棘津之名即此

  • 错法第九·商鞅

    题记:错通&ldquo;措&rdquo;,就是施行的意思。可译为实行法治。我听说:古代英明的君主推行法治,民众就没有犯罪的邪恶行为;发动战争,就会造就干练的人才;实行赏罚,军队就会强大。这三个方面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君主推行法治

  • 答黄子理问(二则)·太虚

    问一:佛法不立名言,不可思议,言其非思想议论之所能及。然不用议论犹可也,若思想不用,从何而入?答一:佛法不可思议,而思议为入佛法之门,故学者宜由思议之门以入不可思议之佛法,三藏十二部皆佛菩萨应众生之机而说,使众生由名言之门

  • 佛学的现实论·太虚

    ──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 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二 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  三 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  四 佛学之现实论  五 现实论之宇宙观与人生观通常的人

  •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佚名

      元 管主八撰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序    古汴龙

  • 四分律卷第二(初分之二)·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波罗夷法之二◎尔时世尊游毗舍离猕猴江边讲堂中,以无数方便与诸比丘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诸比丘作是念:“今世尊为我等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时诸比丘即

  • 全北齐文·严可均

    北齐是北朝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对其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无疑具有十分有益的价值。清代学者严可均所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一部收集唐以前文章的总集,其中有《全北齐文》十卷,收

  • 钦定盘山志·蒋溥

    自圣祖仁皇帝四度临幸,宸章题咏,照灿岩阿。然旧无山志,青沟释智朴,始草创成编,词旨冗蔓,体例尚多未备。我皇上宸游莅止,灵境日开。乾隆九年始命发内帑,建静寄山庄於山之阳。天辟名区,全揽胜概。岁春秋有事於祖陵,每驻跸行宫。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