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例卷五

宋 崔子方 撰

公门

例月【凡月往则月至不月往则不月至不月往不月至皆讥也惟桓文之例则异是】

桓二年冬公至自唐【春秋贱桓於桓之事未有讥焉者然此不月至何也春秋之例内地例不致其致者例不月文十七年至自谷定十三年至自围成是其例也唐内地】

桓十六年秋七月公至自伐郑【月往】

庄六年秋公至自伐卫【不月往】

庄二十三年春公至自齐【不月往】

是年夏公至自齐【不月往】

庄二十四年秋公至自齐【不月往】

庄二十六年夏公至自伐戎【不月往】

僖四年八月公至自伐楚【桓会不月往为葬许穆公月】

僖六年冬公至自伐郑【桓会不月往】

僖十五年九月公至自会【桓会不月往为己卯晦月】

僖十七年九月公至自会【桓会例不月淮之会讥也故月往而月致详具经解】

僖二十六年冬公至自伐齐【不月往】

僖二十九年春公至自围许【文会不月往】

僖三十三年十有二月公至自齐【月往】

文四年春公至自晋【不月往】

文十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不月往而月致何也十三年冬公如晋卫侯会公于沓是时公方修礼于大国而遽与他国私会以为失事霸主之道故不月以见讥下书十有二月乙丑公及晋侯盟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以为卒事于大国然後可与他国会故特月致见卒事而会不讥始往而会者讥耳】

是年秋七月公至自会【月往】

文十七年秋公至自谷【内地例不致其致例不月是时齐方以子叔姬之罪致责于我鲁数求齐盟而不得谷之盟非得意之盟也故特致焉谷内地】

宣四年秋公至自齐【不月往】

宣五年夏公至自齐【不月往】

宣八年春公至自会【不月往】

宣九年春王正月公至自齐【月往】

宣十年春公至自齐【不月往】

是年五月公至自齐【不月往承陈弑君月】

宣十七年秋公至自会【月往而不月致有讥也宣公之立事齐而不事晋岂断道之会而晋有责于我乎故不月致以见之】

成三年二月公至自伐郑【月往】

是年夏公至自晋【不月往】

成四年秋公至自晋【不月往】

成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月往】

成七年八月公至自会【不月往而月至承戊辰盟月】

成九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月往】

成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往至同月】

成十三年秋七月公至自伐秦【月往】

成十五年三月公至自会【往至同月】

成十六年秋公至自会【不月往】

是年十有二月公至自会【不月往而月致承季孙盟月】

成十七年秋公至自会【不月往】

是年十一月公至自伐郑【不月往而月致为仲婴齐卒月】

成十八年夏公至自晋【不月往】

襄三年夏四月公至自晋【不月往而月致承晋盟月】

是年秋公至自会【月往而不月致所讥不在往会而在己会盖不正诸侯为会而乃使大夫主盟故讥也与溴梁之会不月致同例】

襄五年春公至自晋【不月往】

是年秋公至自会【不月往】

是年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不月往而月致为行父卒月】襄八年夏公至自晋【月往而不月致是时公在晋而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夫鲁君在晋而晋侯乃与其大夫会舍君而与臣则季氏专鲁而公不得为政可知矣且公以礼出事人然而内不能制其臣外见鄙於大国久留于晋故不月致以见讥】

襄十年夏五月公至自会【不月往而月致承灭偪阳月】

是年冬公至自伐郑【不月往】

襄十一年秋七月公至自伐郑【承已未盟月此讥亟伐郑往至皆不月】

是月公至自会【同上讥】

襄十三年春公至自晋【不月往】

襄十六年夏公至自会【月往而不月致盖不正诸侯为会而乃使大夫主盟故讥也与鸡泽之盟不月致同例详具经解】

襄十九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伐齐【月往】

襄二十年秋公至自会【月往而不月致公与邾子盟澶渊比至於国而大夫已伐邾矣不正公之渝盟而亟伐故以见讥也然後知澶渊之盟故不与同明矣】

襄二十一年夏公至自晋【月往而不月致岂公如晋朝以谢背盟伐邾之故而晋犹有责於我乎故以见讥也】

襄二十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往至同月】

是年冬公至自会【不月往】

襄二十四年冬公至自会【不月往】

襄二十五年秋八月公至自会【月往】

襄二十九年夏五月公至自楚

昭五年秋七月公至自晋【月往】

昭七年九月公至自楚【月往】

昭十三年八月公至自会【不月往而月致承同盟月】

昭十六年夏公至自晋【不月往】

昭二十六年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解具居郓下】是年秋公至自会居于郓

昭二十七年春公至自齐居于郓

是年冬十月公至自齐居于郓

昭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

定四年秋七月公至自会【月往】

定六年二月公至自侵郑【往至同月】

定八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侵齐【往至同月】

是年三月公至自侵齐【月往】

是年夏公至自瓦【不月往】

定十年夏公至自夹谷【不月往】

定十二年十有一月公至自黄【月往】

是年十有二月公至自围成【往至同月】

定十四年五月公至自会【往至同月】

哀十年五月公至自伐齐【往会吴例不月为葬齐悼公月】

哀十三年秋公至自会【不月往】

右七十九着例三十其变例四十九

襄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昭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昭公失国在外何不讥正月以存君之辞也】

昭三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昭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右四着例

昭二十六年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日孙故月致昭公自失国往至皆不月居外亦不月以讥】

是年秋公至自会居于郓

昭二十七年春公至自齐居于郓

是年冬十月公至自齐居于郓【承曹伯卒月】

昭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

右五变例

文十三年冬十有二月公还自晋

右一着例

昭二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公朝于晋晋人辞焉故至河乃复凡此志讥也此又丧朝也】

昭十二年夏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二十一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二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

定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昭公之不得入于晋亦以数矣定公之复容有故焉春秋亦讥其可讥者而已】

右六着例一其变例五

庄三年冬公次于滑【是将救纪而不能者也传曰将谋纪是也次止也公有畏矣故不月以见讥】

僖四年三月公会伐楚次于陉

僖十五年三月公会盟牡丘遂次于匡

昭二十五年九月己?公孙于齐次于阳州【承孙齐月昭公自失国凡如次居皆不月以讥】

昭二十八年春王三月公如晋次于乾侯【承葬曹悼公月】昭二十九年春公如晋次于乾侯

右六着例二其变例四

隐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庄二十三年夏公及齐侯遇于谷

庄三十年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

右三变例【周官有朝觐宗遇会同之礼春秋之时文不足也故皆谓之朝会而所谓遇者特志其相遇而已礼记所谓未及期相见是也当是时诸侯不信期会失时故未有及期而相见者犹诗所谓邂逅相遇云尔凡遇之志皆讥也故不月以见之】

僖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追齐师至酅弗及襄十五年夏公救成至遇【公救成而至遇不及乎事也凡春秋不及乎其事者志以略此公行所以不月也】

右二着例一其变例一

僖二十六年冬公以楚师伐齐

右一变例解具伐齐下

文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城卑者之事而公亲之其日兼讥取须句而遂城郚也】

右一变例

 

春秋本例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例>

猜你喜欢
  旗帜第六十九·墨子
  卷一百三十五·陈祥道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七·周祖谟
  提要·许谦
  卷一百二十一·山井鼎
  卷十八之下·何楷
  季夏纪第六·吕不韦
  卷三十三·佚名
  兜率天宫品第二·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上·道宣
  学佛的成果·太虚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自在王菩萨经卷下·佚名
  金刚仙论 第八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少监士元(拙庵集)·顾嗣立

    士元,字□□,临汾人。登延佑二年张起岩榜进士第,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自号具川道人,所著有《拙庵集》。 绛州居园池和偰世玉韵 登德风亭和偰世玉韵 晋源山谷 题县令王从仕新建公宅 吉州道中三首 过司

  • ●挂枝儿·感部七·冯梦龙

    ○春孤人儿最怕是春滋味,桃儿红,柳儿绿,红绿(他做)甚的,怪东风吹不散人愁气,紫燕双双语,黄鹂对对飞,百鸟的调情也,人还不如你。○又到春来,斜倚定秋迁架,骂一声,天涯外薄幸的冤家,好时光一刻千金价,两两莺穿柳,双双蝶恋花,着甚么

  • 楔子·武汉臣

    (冲末扮孛老同卡儿、旦儿、正末郭成上)(孛老诗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郭二,蒲州河中府人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婆婆王氏,孩儿郭成,媳妇儿李幼奴。我孩儿幼习经史,学成满

  • 满庭芳残梅·徐志摩

    躲起小阁来,日子虽然显长,也觉得深幽有趣。炉香已过,天也晚了,种的梅花很不错呀,何必要到外面看去?寂寞是寂寞一点,从前何先生在扬州时不是这样吗?要晓得梅花不是讲热闹的,也经不起风雨,现在这样零落,我太难过了,由他去吧,感情是永

  •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四杜甫【补遗】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 以下四首他集互见】道为谋【一作谏一作诗】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一作近】乘骢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余旧台柏萧瑟九原中虢国夫

  • 隋本纪下第十二·李延寿

    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

  • 卷八十四·毕沅

      ◎宋纪八十四 ∷起阏逢阉茂八月,尽柔兆困敦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绍圣元年辽大安十年   八月,辛未,诏范纯粹降一官,为直龙图阁、知延安府,以元祐间尝献议弃地也。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岁次甲寅金太宗晟天会十二年伪齐刘豫阜昌五年春正月辛亥朔上在临安金国元帅府通书官李永寿等入见中兴圣政甲寅进呈临安府勘武翼郎冯师道言语狂悖事上曰师道本画工尝令绘佛像为民祈福已赐缗钱闻輙

  •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蔡东藩

      却说张勋辞去议政大臣,及各种兼衔,自思从前徐州会议,诸多赞成,就是一二著名人物,亦无违言,今乃群起反对,集矢一身,不得不自鸣不平,通告全国,电文有云:  我国自辛亥以还,因政体不良之故,六年四变,迭起战争,海内困穷,人民殄瘁,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三·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丙申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李和代 巡抚凤阳等处右佥都御史唐顺之卒赐祭葬如例顺之直隶常州府武进人嘉靖己丑举礼围第一人赐进士出身改庶吉士授兵部主事调吏部改翰林编修未几上乞养病诏以吏部主事致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弘治八年七月辛巳朔孟秋享太庙 遣内官祭司神 秦府保安王诚潢薨王庄简王嫡子母妃陈氏天顺六年生成化七年封为长子十四年袭保安王至是薨年三十四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荣穆 壬午罚吏部尚书耿裕左侍郎周经右侍郎秦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天启二年五月丙申朔 上御皇极门内殿受朝○御史周宗建因雨雹之异锍釒陈弭灾四款一曰大臣名节宜重揆席之地弹抨四集而恬然入直此阴象之在纶阁者宜扶之以名节也一曰小臣忠告宜宽谏章甫投谴呵随下数日之间累遭摧折此阴

  • ◎乡老游沪谈·吴虞公

    客又有自申返乡者,从小轮船中遇一乡老,谈及游沪情形。实堪喷饭,其脑筋之简单,思想之陈旧,可以知矣。故不惮烦屑,录其所谈者如下: “十七日乘旱火轮到申。这旱火轮的快,真像驾雾腾云,我活了六十岁今朝真是亲历其境了。那书中所

  • 第47章 谁说真话就枪决谁的蒋介石·冯玉祥

    有一位云南人叫曾万钟,他原来当过第七军的军长。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带着三十多万人守太行山这一带的阵线,因为种种的掣肘,结果完全失败,死伤的也特别的多,器械马匹就更不要说了。因此曾万钟跑到重庆来就要把作战的实在情形向

  • 卷三十三·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十三笃勲旧雍正元年癸卯九月丙午上谕内阁朕惟我太祖髙皇帝天锡智勇肇造鸿基太宗文皇帝缵业恢图布昭圣武世祖章皇帝统一寰区功成治定其时内外文武勲旧

  • 态度不是小问题·孔子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馔:吃喝。曾:副词,竟:难道。 【译文】 子夏问什么

  • 陶庵梦忆·张岱

    明代笔记。8卷。张岱撰。书前有一篇未署名的序。序文说明了该笔记的内容:“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读者如历山川,如睹风俗,如瞻宫阙宗庙之丽,殆与《采薇》、《麦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诙谐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