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卷

春秋本例卷四

宋 崔子方 撰

公门

例月

隐二年春公会戎于濳【不正公之会戎且又丧会故不月以见讥】隐九年冬公会齐侯于防【当是时桓公羽父相与谋乱公顾不能靖内难至於身弑而不知故不月以见讥】

隐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隐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时来

桓元年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桓二年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

桓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是年六月公会?侯于郕

是年九月公会齐侯于讙

桓六年夏四月公会纪侯于郕

桓十年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弗有故意卫侯故不欲会公其不月凡不成会者例不月】

桓十一年九月公会宋公于夫锺

是年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桓十二年八月公会宋公于虚

是年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桓十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桓十五年五月公会齐侯于艾

桓十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桓十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

庄二十七年春公会?伯姬于洮【妇人既嫁见兄弟不踰阈而公会伯姬于洮故不月以见讥】

是年冬公会齐侯于城濮【桓文之盟不日桓文之会不月盖信而安之春秋变例以美二伯者如此】

僖元年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桓会不月讥公丧会故加月】

僖五年夏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桓会不月】

僖九年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桓会不月】

僖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桓会不月】僖十三年夏四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桓会不月承葬陈宣公月】

僖十六年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齐桓之霸凡十二会而孔子独称九合诸侯盖道其不以兵车而已牡丘之盟阳谷之会淮之会盖有兵车也是时桓德既衰楚亦内侮伐徐败娄林之师桓公於是合诸侯以救之又为之伐厉伐英氏以报楚则其有兵车亦明矣故淮之会则加月以见讥】

僖二十八年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文会不月】

文十三年冬卫侯会公于沓【公如晋故不月矣详具经解】是年十有二月郑伯会公于棐

宣元年夏公会齐侯于平州【此丧会故不月以见讥】

宣七年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是年夏会伐莱秋而至冬又会黑壤春而至其间大旱之不恤且古者凶荒杀礼简政今公区区以侵伐期会为急亦不知务矣故不月以见讥】

成二年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成十二年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不月盖讥也然未有见焉春秋以例着者不疑也不然或月阙耳】

成十六年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不见公【是盖鲁有内难故往後期而诸侯不及见公耳不见公故不月也详具经解】

襄五年秋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春秋尊中国而   先吴於鄫诸侯之罪也故不月以见讥】

襄七年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

襄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再言会即吴也吴夷也不正以诸侯之尊即吴而远会故不月以见讥】

襄十一年秋七月会于萧鱼【伐郑诸侯】

襄十六年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伯小邾子于溴梁

襄二十一年冬十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

襄二十二年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伯小邾子于沙随【传称会于沙随复锢栾氏犹信也前年秋栾盈出奔楚晋私以一大夫之故朞年之间再合诸侯见晋之失正而非所以令诸侯也齐人於是不宾明年伐卫遂伐晋则当时之事可知矣始令犹可再令而讥矣故沙随之会不月以见之】

襄二十四年秋八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于夷仪

襄二十五年夏五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于夷仪

襄二十六年夏公会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不正公与大夫会故不月以见讥】

昭十三年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与盟是盖诸侯不肯与公盟也诸侯不肯与公盟而曰公不与盟盖讳之也使若公自不盟云尔故不月公之行以见之详具经解】

定八年夏公会晋师于瓦【不正公之会晋师故不月以见讥】定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夹谷之会齐人伏甲以劫我是时孔子相焉而谋以不行然则是会也亦殆矣故不月以见讥】

定十四年五月公会齐侯卫侯于牵

哀七年夏公会吴于鄫【不正公之会吴故不月以见讥】

哀十二年夏五月公会吴于橐臯【会吴亦讥也承孟子卒月】是年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丧会故不月以见讥然後知孟子昭夫人而哀嫡祖母也】

哀十三年夏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是时吴实主会其曰会晋及吴主晋而宾吴也辞费矣然而吴子进矣进吴子所以伤中国之亡也故不月以见焉犹曰是非中国得意之会云尔】

右五十三着例三十二其变例二十一

桓十八年春王正月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庄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解具纳币下】

庄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解具观社下】

庄二十四年夏公如齐逆女【解具逆女下】

僖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僖十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僖三十三年冬十月公如齐

文三年冬公如晋【讥亟朝也凡公如某而不目其事者皆朝也周官之制诸侯有世相朝之礼春秋之时天下无王霸主更盟故一君有三朝者春秋权事之宜犹与之至於比年亟朝则为己甚然後讥焉故凡比年亟如皆不月者所以见讥也文二年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此盖公在晋而盟也传谓晋人以公不朝来讨故公如晋晋使处父盟公以耻之犹信也春秋不书公如晋盖讳之而於三年讥亟朝则二年之盟公在晋不疑矣】

文十三年冬公如晋【下书卫侯会公于沓盖是时公方修礼于大国而遽与他国私会以为失事盟主之道故不月以见讥】

宣四年秋公如齐

宣五年春公如齐【比年而朝讥亟也】

宣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八年六月夫人熊氏薨然则此丧朝也何以不讥礼庶子为後为其母缌宣公以庶立故春秋不讥丧朝然後知妾母不得称夫人明矣且下十年两如齐而此不讥亟朝春秋欲有所见者不嫌也】

宣十年春公如齐【讥亟】

是年夏四月公如齐【承日食月】

成三年夏公如齐【讥亟】

成四年夏四月公如晋【承臧孙卒月】

成十年秋七月公如晋

成十三年三月公如京师

成十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讥亟承杀大夫月】

襄三年春公如晋【讥亟且丧朝】

襄四年冬公如晋【讥亟】

襄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襄十二年冬公如晋【公比年伐郑出会曾未息肩而又朝于晋夫内弃其国事而区区以侵伐期会朝聘之为急亦不知务矣故不月以见讥十年伐郑戍虎牢十一年夏伐郑盟亳城北秋又伐郑会萧鱼是也春秋凡此志讥矣】

襄二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襄二十八年十有一月公如楚

昭二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解具复门】

昭五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昭七年三月公如楚

昭十二年夏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十五年冬公如晋【十二年十三年两如晋皆不得入见鄙於大国犹不自愧而复朝焉虽不至河而复犹讥也春秋之义岂远於人情哉】

昭二十一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二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

昭二十七年春公如齐【是时公失国居郓故凡如齐如晋皆不月以见讥】是年冬十月公如齐【承曹午卒月】

昭二十八年王三月公如晋次于乾侯【解具次门】昭二十九年春公如晋次于乾侯【公比如晋而不得入故皆不月也】

定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右三十八着例十七其变例二十一

 

春秋本例卷四

猜你喜欢
  提要·范祖禹
  卷五十八·湛若水
  ●竹窗二笔·袾宏
  卷二十九·朱熹
  春秋大全卷八·胡广
  春秋輯傳卷二·王樵
  卷七十八·山井鼎
  卷二十五·鄂尔泰
  卷五十五·秦蕙田
  卷八·傅逊
  赏刑第十七·商鞅
  胎藏生品第三·佚名
  十二门论讲录·太虚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晋竺法护译)·佚名
  佛说旃陀越国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诧老·李渔

    〖字字双〗(末、丑带二卒齐上)(末)求财新设卖人行,(丑)兴旺。(末)先驱中下赴街坊,(丑)留上。(末)包藏白发赚儿郎,(丑)愁丧。(末)只愁袋里放毫光,(丑)雪亮。(末)我们立定主意,做下法子,把布袋盛了妇人,从公发卖,这是极有良心的事了。只是一件,古语道

  • 四集卷四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六古今体六十二首【戊戌二】春祭社稷坛斋居有作去岁阙春祈其阙不可言【昨岁春祭  社稷坛正当百日缟素期内不能躬诣行礼】兹当过小祥大祭躬始安预斋应从吉素

  • 具茨集钞·吴之振

    晁冲之古乐府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欲没,虎抱空关龙厌直。峥嵘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王良挟策飞上天,傅说空骑箕尾立。君不见,茂陵弃子欲

  • 李商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商隐(813- 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

  •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司马迁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

  • 列传第十四 刘季连 陈伯之·姚思廉

    刘季连,字惠续,彭城人也。父思考,以宋高祖族弟显于宋世,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季连有名誉,早历清官。齐高帝受禅,悉诛宋室近属,将及季连等,太宰褚渊素善之,固请乃免。建元中,季连为尚书左丞。永明初,出为江夏内史,累迁平南长沙内史,冠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三·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宽赋 ○洪熙元年八月辛未行在户部奏镇江府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年正月壬戌朔 上不御殿免百官朝贺二辅臣诣宫门行叩头礼赐上尊珍馔○甲子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丁卯孟春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升宣府坐营中军张三纲充大同东路参将○庚午革神机副将任大同佐击方

  • 清高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乾隆三十四年 乾隆三十五年 乾隆三十六年 乾隆三十七年 乾隆三十八年 乾隆三十九年 乾隆四十年 乾隆四十一年 乾隆四十二年 乾隆四十三年 乾隆四十四年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四十六年 乾隆四十七年 乾隆四十八年 乾隆四

  • 卷十七·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七元 胡一桂 撰李唐既亡司马氏通监直接朱梁繋年纪事以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修】五代史亦然而文公纲目自唐天佑四年丁卯迄于己未五十余年间惟两行分注以见其皆不预正统之列而分注之中先後予

  • 丘行恭传·欧阳修

    丘和之子丘行恭,富有勇力,善于骑射。大业末年,与丘师利集聚兵马万人守卫..城,人们多来依附,群盗不敢窥视其境。其后原州奴贼包围扶风,太守窦..坚守其城。贼寇食尽,野无所掠,其众渐渐散归于行恭。行恭派遣其小头目细说贼首共同

  • 论语解卷三·张栻

    宋 张栻 撰公冶长萹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陆音绁息列翻今本作絏】门人记此以见圣人取人托子之道南容之行固髙于公冶长然公冶长虽在缧绁

  • 卷一·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说卷一縂论天官论看天官须是怀洪大横渠曰天官之职须懐洪大方看得葢其规模甚大若不得此心欲事事上致曲穷防凑合此心如是之大必不能得也天官之职非大其心者不能为晦

  • 卷二十二·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二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佛十力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佛十力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

  • 佛说五母子经·佚名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业。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法。辞母出家。求作沙弥。随大沙门。于山中学道给师所须。诵经行道时无有懈。至年八岁。得慧眼。能通视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

  • 卷八·心圆

    揞黑豆集卷八 心圆居士 拈别 火莲居士 集梓 杭州仁和圆照茆溪行森禅师 惠州博罗黎氏子。母梦白光入怀生师。眉宇俊秀。骨相清奇。性情天放。如鹤立鸡群。廿七岁弃家。从宗宝独公削染纳戒。往参雪峤信。问乳燕绕华

  • 斐然集·胡寅

    三十卷。宋胡寅(1098—1156)撰。胡寅,字明仲,建宁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之侄,收为养子。宣和间进士。靖康初,荐为秘书省校书郎。曾从杨时学。历官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卒谥文忠。寅父子兄

  • 山中白云词·张炎

    宋张炎 (1248—约1320)撰。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宋亡后潜迹不仕,纵游浙东西,落拓以终。其人平生工为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人称张春水。其后编次词集者,多有以“春水词”压卷者,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