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三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四

杜甫【补遗】

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 以下四首他集互见】

道为谋【一作谏一作诗】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一作近】乘骢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余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佑集作金】门却嫌脂粉涴顔色澹埽蛾眉朝至尊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畅当诗】

酒渇爱江清余甘【一作酣】漱晩汀輭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醉【一作都】已遣沈冥

杜鹃行【一作司空曙诗】

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跳枝窜叶树木中

抢佯【一作翔】瞥捩雌随雄毛衣惨黑貌【一作自】鹪顇衆鸟安肎相尊崇隳【一作陋】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声音咽咽如【一作哕若】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乾垂血转迫促似欲【一作欲以】上诉於苍穹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斆学【一作相效】传遗风廼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一作妃】左右如花红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一作送惠二归故居一作闻惠子过东溪 以下七首吴若本逸诗】

惠子白驹【一作鱼一作驴】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一作值】斯人崖蜜松花熟【一作白一作古】山杯【一作邨醪】竹叶新【一作春】柴门了无【一作生】事黄【一作园】绮未称臣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一作隐】白沙护江【一作堤】盘古木迎櫂舞神鵶破浪南风正收颿【一作囘樯一作归舟】畏日斜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一作湖光与天远直欲泛仙槎】

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中】

落叶【一作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囘一见能倾产【一作座】虚怀只爱才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长吟

江渚飜鸥戏官桥带柳隂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一作青】心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赋诗歌【一作新】句稳不免【一作觉】自长吟

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一作还】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一作山】

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一作花】溪

设【一作谩】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吹【一作飞】花随水去飜却钓鱼船

瞿唐怀古【以下草堂逸诗拾遗】

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送司马入京

羣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将刘乃仆射之判官也】

闻道南行市骏马不限匹数军【一作官】中须襄阳幕府天下异主将俭省忧艰虞只收壮健胜铁甲岂因格鬬求龙驹而今西北自反胡骐驎荡尽一匹无龙媒真种在帝都子孙永落西南隅向非戎事备征伐君肯辛苦越江湖江湖凡马多顦顇衣冠往往乘蹇驴梁公【疑梁崇义曾为山南节度】富贵於身疎号令明白人安居俸钱时散士子尽府库不为骄豪虚以兹报主寸心赤气却西戎回北狄罗网羣马籍【一作藉】马多气【一作用】在驱驰出金帛刘侯奉使光推择滔滔才略沧溟窄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强梳白髪提胡卢手把【一作兼】菊花路旁摘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当杯对客忍流涕【一作涕泪】君【一无君字】不觉老夫神内伤

呀【张口貌】鹘行

病鹘孤【一作卑】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清秋落日【一作月】已侧身过雁归鵶错囘首紧脑雄姿迷所向疎翮稀毛不可状强神迷复皁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风涛飒飒寒山隂熊罴欲蛰【一作絷】龙蛇深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狂【一作短】歌行赠四兄

与兄行年校一岁贤者是兄愚者【一作是】弟兄将富贵等浮云弟忉功名好权势长安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马听晨鸡公卿朱门未开鎻我曹已到肩相齐吾兄睡稳方舒膝不韤不巾蹋晓日男啼女哭莫我知身上须缯腹中实今年思我来嘉州嘉州酒重【一作香】花绕【一作满】楼楼头吃酒楼下卧长歌短咏【一作歌】还相酬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幅巾鞶带不挂身头脂足垢何曾洗吾兄吾兄巢许伦一生喜怒长任真日斜枕肘寝已熟啾啾唧唧为何【一作何为】人【右五篇乃苏州太守裵煜如晦所收见旧集补遗】

逃难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疎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叶去声】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囘首共悲叹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寄高适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囘首一茫茫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与严二郎奉礼别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尚媿微躯在遥闻盛礼新山东羣盗散阙下受降频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

转惊波作怒【一作恶】即恐岸随流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关心小剡县傍眼见扬州为接情人饮朝来减半【一作片】愁

向晩波微【一作犹】绿连空岸脚青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遣忧

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一作伤故臣】纷纷乘白马攘攘着黄巾隋氏留【一作营】宫室焚烧何太频【吴曾漫录云见顾陶类选】

早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一作月】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豓豓待春【一作香】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容【一作客】鬓催

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一作陕】城来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囘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狼狈风尘里羣臣安在哉

收京【一本有阙字】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克复成如此安危【一作扶持】在数公莫令囘首地恸哭起悲风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劔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念君经世乱匹马向王畿

花底

紫萼扶千蘂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顔色莫作委泥沙

柳边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紫燕时飜翼黄鹂不露身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送窦九归成都

文章亦不尽窦子才纵横非尔更苦节何人符大名读书云阁观问绢锦官城我有浣花竹题诗须一行赠裵南部【一本以下作原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梁狱书因上【一作应作】秦台镜欲临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即出黄沙在何须白发侵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

奉使【一作送】崔都水翁下峡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别後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羣飞大剧乾晩节渐於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寛惟吾最【一作君醉】爱清狂客百徧相看【一作过】意未阑

随章留後新亭会送诸君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絶荤终不改劝酒【一作醉】欲无词【一作辞】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一作惜】别酒频添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客旧馆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重来棃叶赤依旧竹林青风幔何【一作前】时卷寒砧昨夜声【当作听】无由出江汉愁绪【一作秋渚】月【一作日】冥冥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秦岭愁囘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汚杂吾舅意凄然

愁坐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一作水气】昏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一作屯】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陪郑公秋晩北池临眺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檝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晩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豓菊故里亦高桐揺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何补参卿事【一作军乏】欢娯到薄躬

去蜀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世【一作万】事已黄髪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一作何】必泪长流

放船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囘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村荒【一作荒林】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豪俊何人【一作人谁】在文章扫地无羇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夜台当北斗泉路着【一作窅】东吴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後谷贵没潜夫流恸嗟何及衔冤有是夫道消诗兴废心息酒为徒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会取君臣合宁铨品命殊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胜决风尘际功安造化鑪从容拘【一作询】旧学惨澹閟隂符摆落嫌疑久哀伤志力输俗依緜谷异客对雪山孤童穉思诸子交朋列友于情乖清酒送望絶抚坟呼疟病【一作痢】餐巴水疮痍老蜀都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右二十七篇朝奉大夫员安宇所收】

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

东川诗友合此赠怯轻为况复传宗近空然惜别离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傥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晩【一作暮】钟云门青【一作春】寂寂此别惜相从【右二篇见王原叔本】

避地

避地岁时晩窜身筋骨劳诗书遂【一作逐】墙壁奴仆且旌旄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右一篇见赵次翁本题云至德二载丁酉作】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又送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一作送】客杯细草留连侵坐輭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囘直到緜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右二篇见卞圉本并见吴若本】

九日登梓州城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一作沧】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秋【一作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右一篇见文苑英华】

阙题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着伴棃花【右一首及下逸句见合璧事类】

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 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四

猜你喜欢
  郑觉斋·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九·吴景旭
  歴代诗话卷五·吴景旭
  ◆煮石山农王冕(竹斋集)·顾嗣立
  ●挂枝儿·杂部十·冯梦龙
  第一折·关汉卿
  四行诗一首·徐志摩
  狼和羔羊(寓言诗)·戴望舒
  卷二十六·唐圭璋
  四集卷八十八·乾隆
  四集卷三·乾隆
  卷二百九十·陈思
  卷三百十七·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七十三·康熙
  心泉学诗稿巻二·蒲寿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丽则遗音卷三·杨维桢

    (元)杨维桢 撰太公璜客有游乎东海之疆渭水之阳考申吕之封裔兮见大风之泱泱夫惟老渔之人兮蹇齫齿而番髪逝辟地于危邦兮纷独守此姱节岁月不我与兮哀朕时之不当彼神鱼之出水兮孰从孕夫瑞璜自夏后氏之名珍兮实取形于半璧曰

  • 卷八·应劭

      ○祀典《礼》:"天子祭天地山川岁遍"。《春秋国语》:"凡帝、郊、宗、祖、报,此五者国之典礼。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质者也;及天之三辰,所昭仰也;地之五行,所生殖也;九州名山川泽,所出财

  • ◎帝系三·徐天麟

    ○皇太子(杂录上附)汉二年六月,立太子,赦罪人。(高纪。)五年,汉王即皇帝位,太子曰皇太子。(高纪。)惠帝即位,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高后纪。)孝文元年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也,诏曰,朕既

  •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纪昀

    列传金 【十二】○金十二伊喇履 张万公程辉刘玮董师中王翛马惠迪 马琪 尼玛哈鉴 黄久约 李晏【仲略】 李愈王贲许安仁温特赫提克德伊喇履张万公程辉刘玮董师中王翛马惠迪马琪尼玛哈鉴黄久约李晏李愈王贲许安仁温

  •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佚名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嘉庆八年四月初七日内阁奉谕旨:现在续行缮办四库全书,前已谕令纪昀查明具奏。兹据将应入各书开单呈览,并拟出事宜十条,着添派庆桂、董诰、朱珪、戴衢亨、英和、钱樾

  • 八三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四批书籍折·佚名

    八三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四批书籍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八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奴才前奉谕旨,访觅遗书,当即钦遵圣训,于商人马裕家选取,并令总商等善为购觅。初次呈进书二百九十一种,第二次呈进书三百

  • 偏安排日事迹卷四·佚名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车驾祀先师孔子。礼科都沈胤培言:『恭遇皇上传制祭先师孔子,亲聆天语,责卫臣尽职。夫朝廷之礼不同:有视朝之礼,有升殿之礼。视朝,容或面商大政,宣谕群臣。若升殿,非大朝贺,即大祀典;未闻可以传宣而有越班奏

  • ●重刊风宪约序·吕坤

    风宪约者中执法宁城吕公观察三晋时所与郡国大夫约也编中提刑之条五十二按察之条二十总之饬吏治以奠民生要旨如斯焉已考之元命苞曰刑者侀也说文曰刀守井也饮者陷井刀以守之割其情也繇天放已还艾服滋长而网滋密焉繁脂秋

  • 附錄·佚名

    ○春秋館敬奉王㫖撰進。同知館事:嘉靖大夫藝文館提學集賢殿提學同知經筵事世子右賓客臣尹淮。同知館事:嘉善大夫中軍都摠府摠制世子左副賓客臣申檣。宣德丙午八月日進。計六卷。

  • 雍也篇·孔子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

  • 绪论 序文·林语堂

    主要的思想潮流若想了解中国的思想,多少知道一些老庄时代、中国学术发展的背景和杂学的兴起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由于很少有人将中国的思想介绍给西方,因此我认为“详释老子”这桩有意义的工作,借庄子的说明,比经

  • 卷八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五宗庙时享蕙田案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祭不欲疏疏则怠是故君子合诸天道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

  • 原序·佚名

    周礼集说原序周官六典周公经制之书也画井田立封建大而军国调度礼乐刑赏微而服御饮食医卜工艺毫芥纎悉靡不备载六官之属各从其长其要则统于天官大纲小目截然有纪万世有国者之鉴也周家太平气象不可复见愚于此书窃有志

  •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佚名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陀园林给孤独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一切漏尽离烦恼缚。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神用变化。诸所应作无所未办

  • 卷第六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八已辩见修二道生异。当依此道分位差别。建立众圣补特伽罗。且依见道十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名随信法行  由根钝利别具修惑断

  • 第二十三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三 想阴魔相 分三  壬初 具示始终  二 中间十境  三 结害嘱护 壬初分二  癸初 始修未破区宇  二 修破显露妄源  癸初分二  子

  • 不会禅师语录·佚名

    10卷,清法通说,性灵等编(依驹本印)。序开堂疏,卷第一,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上堂,卷第四,小参,卷第五,小参法语,卷第六,示众开示问答机缘勘辩机缘,卷第七,颂古行实佛祖赞自赞参学吟十二时歌分灯,卷第八,指禅说和牧牛颂杂偈,卷第九,杂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