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47章 谁说真话就枪决谁的蒋介石

有一位云南人叫曾万钟,他原来当过第七军的军长。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带着三十多万人守太行山这一带的阵线,因为种种的掣肘,结果完全失败,死伤的也特别的多,器械马匹就更不要说了。因此曾万钟跑到重庆来就要把作战的实在情形向蒋介石报告,结果走到哪里,哪里碰壁,有话没有地方去说。因为曾万钟是李烈钧先生的学生,又是李的旧部,他知道我同李烈钧先生是最好的朋友,曾万钟就跑来找我。他说:“我在太行山打仗是不错的,可是每一万人都得出三千五百人到后方抬粮食,因为山上没有煤,每一万人还得要出二千五百人去拾柴草。除此以外,一万人中,又有五六百位病人,四五百人看营底子。这样算起来,一万人内能有三千人作战,三十万人只能有九万人作战。又加上了应当拨给我四百匹骡马,一匹也不给我;应当给我的三千夫子,只给我刚从监狱放出来头发很长、面黄肌瘦的二百囚犯,什么东西都抬不动。这样黄河边上的东西,什么也运不到山上去,官兵们接济没有,如何不打败仗呢?”曾万钟又说:“我见过蒋介石的几个大官,要把这些话向蒋介石说一说,有一位大官说:‘说不得。你若说了,蒋就生气,一生气就病了,那谁还能领导抗日呢?’又一个大官说:你对蒋介石说这些话,他一气就要病倒了,谁来领导抗日呢?没人领导抗日,中国不是要亡国了吗?你这个东西,要亡中国还得了!马上拿手枪对着我的胸前,指着我。我说:‘我不说了,我不说了,你们不要拿枪打我。’”曾万钟一面说着,一面流着泪说:“先生你看,蒋介石的左右这个样,怎么得了,不叫我们说一句话!你老人家可不可以对蒋介石说一说?”我说:“可以,”我又问曾说:“你说的都是实话么?”曾说:“你若查出有半句瞎说,你就把我枪决了,好不好?”我马上打电话给蒋介石,约好了时间,还是在南山蒋介石家里谈话。我问蒋介石:“有个云南人带着三十万兵在太行山打仗的,他叫什么名字?”蒋说:“他叫曾万钟。”我又问:“这次曾来到重庆跟你说什么话没有?”蒋说:“没说什么,他见了我只是叹气。”我说:“你有没有工夫听一听曾万钟对我说的话?”蒋说:“可以。”那天我用了一个半钟头的工夫从头到尾都讲给蒋介石听了。说完之后,我问蒋介石:“你对于这件事有什么感想?”蒋介石说:“可不是吗?他们老怕我有病,就不愿意叫我知道前线的一些小事情。”我又说:“你这些左右的人这种做法不但把中国完了,一定也把你害死才拉倒。”看蒋那样子一点气没生,也没着一点急,他表现出来的好像是这么一点小事算什么呢?他只是对我说:“不要走,不要走,今天在这里吃午饭。”午后,又是在黄山整军会议。这时正是汤恩伯的军队从河南垮下来的时候,汤恩伯带的队伍到处骚扰人民。当时河南的参政员中有好几位不怕死的,把汤恩伯军队的奸淫掳掠扰害人民种种的无法行为,在参政会中都说出来,又在重庆对着各界的人民说出来。汤恩伯的人到重庆来的也不少,文武都有。他们却反诬河南人民最不好,因为汤恩伯的队伍太扰民,走到河南被民众们收了枪。其实汤恩伯有三个大坏处:一是军队普遍吃空缺。二是从汤恩伯起到下边的排长止,都在河南的边界界首买了日本货,往后方运,把中国的东西从后方运去卖给日本人。军队里面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都挨次吃空缺,兵力自然大减,打仗还有不失败的么?再加上贩日本货,日本人同中国人长得一样,日本人说中国话,有的曾受过一二十年训练的,日本人同中国人在一起,没有方法可以看出他是日本人来。既然彼此公开做买卖,后方军队的情形,人民的情形,地方的情形,日本人知道得很清楚,这也是汤恩伯的军队崩溃的根本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寿山军长带着他一军人守黄河南岸,造的阵地,非常坚固。许多美国人英国人到阵地里去参观,大家都说:“赵军长造的阵地是铜墙铁壁,无论如何也攻不开。”因为赵寿山军长生性忠诚耿直,能耐劳苦,爱国爱民,不会巴结,不善应酬,那些走狗、特务跟他要钱,他是一文不给。特务们一个一个报告都说赵是共产党,又说赵带的军队里边的人多半是共产党。汤恩伯觉得赵寿山不可靠,把赵的军队由黄河南岸造好的坚固阵地上调到后方的禹县来,把汤的自己军队调上去守黄河南岸。结果怎么样?日本人一进攻,一个星期就把阵地失掉了。又加上汤的军队纪律太坏,日本人在前方进攻,民众们就站起来在后方缴汤恩伯的军队的械,不几天的工夫就败退了两千里路。汤是蒋介石的心腹,蒋向来口口声声地说:“汤恩伯最靠得住,汤恩伯最能打仗。”结果弄成这种情形。

在这种大败战之下,蒋介石派陈诚去代替汤恩伯,指挥军队。当时前方的军队闹的笑话太多了,若不是人们小心的话,会把大牙笑掉了。就说在灵宝与阌乡县之间,蒋介石的嫡系军队,胡宗南指挥的,开出去了三团人,刚一见日本人就垮下来,把二三十门炮抛在阵地里,没有人管。还是马法五军长和李兴中军长用他们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军队,从敌人的左侧背一打,把日本的军队打败了。李和马两位军长不敢要胡宗南军队的炮,接二连三地给胡宗南去说:“你们丢下的炮在这里,快来拿去吧!”胡宗南这才恬不知耻地派人拿回去。

为什么胡宗南不能打仗呢?那就同一把刀一样,老在地库里存着不用它,它会生锈,久了就不能用了。军队也是这样,长久不打仗,一听见炮响就会惊慌失措。为什么李兴中、马法五这样能打仗呢?在蒋介石眼睛中看他们是杂牌军队,不叫他们吃饱穿暖,永远放在前线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哪一天不在那里和日本鬼子拼命,无论官兵都是愈打愈有经验,愈打愈有本事,也如同钢刀一样愈磨愈快。

陈诚到了前方,他召集了各将领谈话的结果,知道了两大病根不改是不能作战的。第一个是不准官长再吃空缺。可是官兵的饷太少,粮米菜蔬太贵,不吃空缺大家都不能活,就决定士兵的饷加四十倍,初级官的饷加二十倍,中级官的饷加十五倍,上级官的饷加十倍。第二件是不准再做生意,敌人的侦探就过不来,我们的军队和后方的情形,敌人就不会知道。

本来是很简便的事,陈诚把在前方将领商议的事,叫副长官郭寄峤到重庆黄山整军会议上递到蒋介石手里,把这个案子一宣读,蒋介石问大家有什么意见?头一个站起来说话的就是何应钦,何说:“给官兵们多多加钱,多多加饷,这是很好的办法。不过自抗战以来,国家的收入太少,没有钱拿什么来加呢!这件事情恐怕办不到。”因为何应钦这样一说,会场里就没有说话的了。几分钟以后,蒋介石问我有什么意见,我说:“很好,我正有点意见。中国的三略六韬上说,大将出征,国主跪在地下替他推车轮子,那是对着将领表示尊重的意思。国主双手拿着斧钺递给大将手里,口中说道:‘向上管到天,向下管到泉,都门以外全归将军管辖,只要胜,不要败。’就是说明了:国家的东西,你要用则用,只要你打胜仗。今天是什么时候?汤恩伯打了败仗,一退两千里,没法子才派陈诚去,这真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陈诚和各将领商量好的,我们在这里挑剔,不是说没法,就是说难办,前方的大将怎么办事呀?我看应当赶紧拟两道命令发下去才对呢!”蒋介石又问:“哪两道命令呀?”我说:“一道命令是奖励陈诚,要说明他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候敢把这真实的情形说出来,这是谋国忠诚,殊堪嘉尚,此后凡有见到的盼望他不顾一切呈报上来,一定采纳;第二道命令通令全国文武官员,陈诚有什么意见到中央来,在这艰危之时,中央不但完全照准而且还奖励他。此后无论文武官员,见到什么事情,都要大胆地向中央陈述,凡能采纳的一定采纳,只要是合理一定有奖励,就是不对也没有过失。”蒋说:“很好,这两条命令就请你拟一拟好不?”我说:“好的。”这个会一散,何应钦脸很白,把他的眼珠移到眼角来看我。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李延寿
  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十八·赵尔巽
  第九十八回 革命军云兴应义举 摄政王庙誓布信条·蔡东藩
  卷之三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纪昀
  一二九○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刘怀珍传·萧子显
  完颜合达传·脱脱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佚名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第一节 学校·吕思勉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吕思勉
  南史识小录卷四·沈名荪
  张寳华·周诒春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二十八·彭定求

        卷628_1 【陌上桑】陆龟蒙   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   卷628_2 【自遣诗三十首】陆龟蒙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更感卞峰颜色好,晓云才

  • 第十二回 坠楼人珠沉玉碎·陈端生

    第十二回坠楼人珠沉玉碎诗曰:母命难违主托行,楼前拚坠水同情。今宵玉碎珠沉后,他日皇封诰命荣。嗯!东邻西合,你们还敢狂言么?快些出来看看,迎娶孟小姐的花轿过了!一边笑语一边行,左右邻居不作声。执事纷纷迎得快,霎时彩轿已临

  • 秋虫·徐志摩

    秋虫,你为什么来?人间早不是旧时候的清闲;这青草,这白露,也是呆:再也没有用,这些诗材!黄金才是人们的新宠,她占了白天,又霸住梦!爱情:像白天里的星星,她早就回避,早没了影。天黑它们也不得回来,半空里永远有乌云盖。还有廉耻也告了长

  • 卷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一 宋 陆游 撰 别曾学士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忽闻高轩过驩喜忘食眠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所愿瞻德容

  • 卷五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三杨巨源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第进士为张?靖从事自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鳯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巨源在元和间诗韵不为新语体律

  •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儿,次女即子夫。后子夫男弟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四·焦竑

      陜西(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同知 知州 知縣 教諭 訓導)   ◆布政使   陜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孟公麟墓志銘   布政張原明傳(朱睦■〈木挈〉)   陜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甯公化龍墓志銘

  • 卷二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六讷殷地方富察氏孟古慎郭和    舒穆鲁伊郎阿      布哈金达锡      纳济拉弼       拖普佳鄂通果 

  • 卷二十六·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六 唐 司马贞 撰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击劎【吕氏春秋劎伎云持短入长倏忽纵横之术也魏文典论云余好击劎善以短乘长是也】名犬子【孟康云爱而字之也】旣学【按秦密云文翁遣相如受七经

  • 赵世延传·宋濂

    赵世延,字子敬,祖先雍古族人,住云中北边。曾祖黑旦公,在金为群牧使,祖父按竺迩,年幼丧父,由外祖父术要甲抚养,讹为赵家,故姓赵。按竺迩骁勇善骑射,随太祖征伐,有功,为蒙古汉军征行大元帅,镇守蜀地,因而家在成都。父亲赵黑梓,因功袭父

  • 卷三十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一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大丈夫之説其详可得闻乎曰廓然大公心不狭隘则所居者真天下之广居矣履绳蹈矩身不苟安则所立者必天下之正位矣秉彝循理事不苟从则所行者皆天下之大道矣得志与民由之

  • 第九章 26·辜鸿铭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辜讲孔子评价他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即子路),说:“穿着老式的破旧粗布衣服,站在一堆锦衣华服的人中间而不感到耻辱

  • 卷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九     宋 卫湜 撰县子曰綌衰繐裳非古也郑氏曰非时尚轻凉慢礼孔氏曰此一节论县子非当时人尚轻凉慢礼之事綌?也繐布疏者时有丧者不服麤衰但疏?为衰繐布为裳故云非古古谓周初制礼时也唐

  • 卷第八·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八怀让禅师第二世下五十六人(马祖法嗣)汾州无业禅师澧州大同广澄禅师池州南泉普愿禅师五台邓隐峰禅师温州佛嶴和尚乌臼和尚潭州石霜山大善和尚石臼和尚本溪和尚石林和尚洪州西山亮

  • 爱弥儿·卢梭

    全名《爱弥儿,或论教育》。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之一。半论文体的教育小说。写于1757年,1762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全书共五篇,书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的教育制度

  •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郁达夫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微雪的早晨》等短片小说26篇。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

  • 李卫公问对·李靖

    三卷一万馀字,世传为唐代军事家李靖所著。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古代著名兵书。《宋史·艺文志》载李靖所著兵书有《六军镜》等七种九卷,但无《李卫公问对》。宋神宗时因“唐李靖兵法世无全书”,于熙

  • 古今词话·沈雄

    清沈雄撰。凡八卷,包括《词话》上下两卷,《词品》上下两卷,《词辨》上下两卷,《词评》上下两卷。《四库全书》著录为六卷,并非完本。书前有曹溶《词话序》云:“岁在乙丑,余来金阊,偶僧沈子出示《词话》。”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