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佛的成果

──二十二年九月在武昌菩提精舍讲───

菩提精舍已第四学期了,从第一期到这第四期,能够继续修学下去,也很难得。如人走路,已竟走上了路,必有到家的日子。修学也是一样,并非学得一点皮毛就生满足心,必需精进勇猛,发长久心,才能够有真实的效果。大凡在佛法发心修学,就是要得到信、戒、定、慧之四种结果。信、戒、定、慧者,谓第一要信心成就,于三宝四谛,有真实的信仰,此须了知三宝的真实功德,及三界六道轮回因果,皆从业烦恼而来。要想解脱烦恼业种的苦因,非有切实的修行不可,并非纸上空谈,就能了事。于是便要持戒,修习禅定,方能体会,成就信心。因信有佛法僧宝,涅槃解脱之道,并随分修习,方能解行透彻,真正成就信果。所以、成就这最低的自信力,亦非容易!若对于三宝、四谛自信力不能健全,佛弟子尚不能做到,何况以后的三种果?宏法利生更谈不到!最低限度,要信果成就,方能去学做出家人。进一步则须持戒,严守毗尼,遵守规则,礼拜、读诵、静坐,都有一定的仪轨,语默动静皆合乎律仪,练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觉得心身都很安乐,与律仪不可须臾离的样子,方称戒果成就。这都不是容易的事,须要经过练习,如从第一学期,乃至五六学期,八年十年,从浅至深,方能成就。依佛法讲起来,成就信果、戒果,方能称普通出家人。在这信、戒的基础上,修习禅定,也就容易成就。譬如念佛、礼拜、持诵,能够心境一如,名曰禅定果。依禅定心,观察诸法真实,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皆由定中确确实实观察到众生五蕴,诸法无我,证众生空,方成慧果。这种慧果,要在事实上真正证到,与信解相应,是闻所成慧;与戒行相应,是思所成慧;然而修所成慧,是要与禅定相应的,而此所云的慧果,是在第三种慧。第一研究教理,成就信果。第二持守规律,成就戒果。僧宝、有圣僧、贤僧、凡夫僧三种。有慧果,称圣僧,有定果,称贤僧,于佛法正信持戒,方称凡夫僧。从凡夫僧进修定慧成功,就是贤圣僧。若无信、无戒,不但贤僧不能成功,凡夫僧都做不到呢!现在出家中的比丘众,尚难做到,比丘尼众尤其难说!现在菩提精舍恒宝法师想把比丘尼僧宝重新建设起来,提高尼众的程度,这种精神,甚为希有。你们求学的,要勇猛精进,修习信戒成就,方不辜负了创立这个道场。(见海刊十四卷十一期)

(附注)本文从“武昌菩提精舍秋季开学略纪”中节出。


猜你喜欢
  释净土群疑论序·怀感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一卷·灌顶
  浴佛功德经·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圆晖
  下卷·大珠慧海
  评对于西洋文明态度的讨论·太虚
  卷十九·佚名
  混沌一气分天地·太虚
  佛说文殊尸利行经·佚名
   第八十三則 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胡兰成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卷下·佚名
  虔诚的心·佚名
   第八十五則 桐峰作虎聲·胡兰成
  卷八十九·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序·李渔

    笠翁之著述愈出而愈奇,笠翁之心思愈变而愈巧。读至《巧团圆》一剧,而事之奇观止矣,文章之巧亦观止矣!笔笔性灵,言言精髓。吐人不能吐之句,用人不敢用之字;摹人欲摹而摹不出之情,绘人争绘而绘不工之态。然此非自笠翁始也。古来

  • 第七十九回 吕氏肆虐凉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蔡东藩

      却说乞伏乾归连接警耗,不禁惶急起来。沈思多时,乃泣语将士道:“今事势穷蹙,无从逃命,死中求生,正在今日。凉军虽四面到来,究竟相去尚远,不能立集,我果能败他一军,不怕凉军不退。”将士听了,统踊跃应声道:“如大王命,愿效死力!

  • 平定金川方略卷九·来保

    平定金川方略卷九七月癸巳上谕内阁曰经略大学士讷亲等奏称署总兵任举统兵进攻昔岭石城身自督战奋勇直前多所斩获乘胜追杀致被鎗伤阵亡任举前在叅将任内值固原兵变以单骑手刃乱兵解散贼党捍御全城安抚百姓劳绩已为懋着

  • 姚僧垣传·李延寿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是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父亲姚菩提,梁朝高平县令。幼婴患病一年多,于是留心医术。梁武帝召见与他讨论医卜星相之术,言语多有领悟,由此比较礼遇他。  姚僧垣自幼博识,服丧期间曲尽礼义,年二十四岁

  • 孙慎行传·张廷玉

    孙慎行,字闻斯,江苏武进人。年轻时听到外祖父唐顺之的绪论,就十分喜好读书。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第三名,授职编修,积官至左庶子。几次请假定居乡里,闭门绝交,精心钻研理学。有人求见,都不接纳,有人向他询问政事,他也不回

  • 石亨传·张廷玉

    石亨,渭南人。相貌奇特,四方脸膛,身材雄伟,美髯及膝。其堂侄石彪身材像他一样魁梧,须也过腹。他俩去酒家饮酒,有一相面者说道:“现在是太平之世,你们二人为什么会有封侯之相呢?”石亨承袭父职,为宽河卫指挥佥事。他善长骑射,能用

  • 孔克仁传·张廷玉

    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晋升为郎中。曾和宋濂一同侍奉太祖,太祖多次和他讨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的史实。陈友谅已被消灭,太祖志图中原,对克仁说“:元朝的国运已被摧毁,豪杰互争,有可乘之隙。我将督促两淮、江南诸郡的百姓

  • 卷五十一(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孔颖达

    【经】二十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孙ㄑ卒。(无传。孟僖子也。○ㄑ,俱缚反。徐,俱碧反。)?至自晋。(喜得赦归,故书至。)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秋八月,大雩。丁酉,杞伯郁?卒。(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丁酉,九月五日。有日无月。○郁,于

  • 第五章 人情之苦·梁启超

      愚蠢之苦:人之能横六合,经万劫,证神明,成圣哲者,皆智之力也。故吾自穷极万理而后,能辟阖今古,宰割万物,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即独得天下特别无限之全权焉。吸大地诸天之精英而徧饫嚼之,集邃古圣英之神明而收摄焉,下至一草一木

  • 记章稿二则·章世纯

    天启辛酉大力先生举于省即有章子大业之刻而今不可得矣亦但从艾评四家本为据少益之得二百余尝于国表中见怀诸侯二句文叹为是题之绝唱而艾本无有则其合作中之脱漏盖不知有几可惜也大人谓读章文当落其皮

  • 原道原文·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

  • 贤愚经卷第九·佚名

      (四一)净居天请佛洗品第三十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首陀会天。下阎浮提。至世尊所。请佛及僧。洗浴供养。世尊默然。已为许可。即设饮食。并办洗具。温室暖水。调和适体。苏油浣草。皆悉

  • 答传佛传生书·太虚

    传佛传生善友:来函述日用功夫未得力各节,详有数缘,如腿痛身疲,致唯能死念话头以为抵制;又因尚居学戒堂,分心两处,行径未获专一。然此二违缘,去之无他缪巧,但制之以忍,帅之以志,一待三阳开泰,百体从令,自然与春冰俱化也。又须知此亦

  • 总目卷第二·智旭

    阅藏知津总目卷第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编次 方等密咒部 又二一经二仪轨 一密咒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 羔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南作十九卷北作十七卷) (南如松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八·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 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勇力菩萨先行品第二十一尔时世尊与诸菩萨声闻大众游止鹫峰山中。于日后分离本住处。为诸大众随宜说法。时阿阇世王。知佛世尊已复山中。宫嫔眷属并王舍城

  • 卷第一·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一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目录 卷第一 通集叙(冯子振撰)  通集叙(普会撰)  重刻叙(净戒撰)  旧叙(张抡撰)  本叙(法应撰)  品目 卷第二 世尊机录 佛世尊(廿四则) 卷第三 菩萨机缘 文殊师利

  • 卷第十三·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三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序上 建州弘释录序 弘释录者。录能弘释氏之道者也。斯道自金人见梦。白马西来。代有作者。大弘其教。以故。千灯竞照。辉映今古。浩浩乎。莫可纪也。其在我建。则六朝以

  •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佚名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道君与七元真人所说,言招真伏魔之法。经文分三品:其一为〈七真招天真伏魔品〉。内言建立北斗七元坛场,燃灯行道,召天君神兵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