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三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十三

笃勲旧

雍正元年癸卯九月丙午

上谕内阁朕惟我

太祖髙皇帝天锡智勇肇造鸿基

太宗文皇帝缵业恢图布昭圣武

世祖章皇帝统一寰区功成治定其时内外文武勲旧臣工戡乱効力茂着厥功

皇考圣祖仁皇帝特敕内阁翰林院诸臣纂修

三朝国史用扬

列祖之鸿谟并及诸臣之劳勣迄今尚未编辑矧惟圣祖仁皇帝垂统六十余年以守兼创

恩泽声教远及海外絶域

德业之盛超于百世凡于指授所及能显立功勲诚敬任事之大臣与夫轶羣出众有才之人若不及今博采闻见荟萃成编恐阅世久远或致阙畧着将国初以来文武诸臣内立功行间诚敬任事卓越之才有应传述者行文八旗将诸王贝勒贝子公以及文武大臣之册文诰敕碑记功牌家传等项详加查核暨有显绩可纪者亦着详察逐一按次彚成文册悉付史馆删去无稽浮夸之词务采确切事实编成列传如此可以垂之万世庶为国家宣力有功之大臣不致冺没矣

雍正二年甲辰六月癸未大学士王顼龄年老乞休

上谕曰卿学识优裕品行端雅增重岩廊年虽耄耋体素康宁今力辞禄位朕弗忍焉即不获已而谅闇之年卿其可不强畱耶盖一日之畱胜千里之暌也卿当少安体朕眷旧之至意又

谕内阁诸老臣皆系

皇考简用贻朕之人如因衰老休致朕心不忍大学士王顼龄着仍在内阁办事年迈之人间时行走可也

十月乙亥

上谕吏部八旗世袭官员如因罪革退不准其子孙承袭应令伊嫡亲兄弟承袭若无嫡亲兄弟即袭与亲兄弟之子孙如兄弟亦无子孙者将原立勲绩之处及获罪缘由与原立功人之子孙一并查奏其应否承袭之处俟朕阅定如此庶为国家宣力之人不至冺没矣

雍正三年乙巳六月乙亥

上谕领侍衞内大臣公马尔赛等尔等俱系勲旧大臣之子孙孰不当为国家効用乎但今择人任用大臣等之子孙内能胜任者不可骤得今大臣之子及散秩大臣侍衞等之子内尔诸臣有知其善者即行举奏纵不深知访问于章京防军校等如得其人亦行举奏以备朕之试用如此则人各加鼓励矣且今大臣等多有不教其子弟者虽不教以汉书即教以清书亦可得明义理乃其中家资丰裕者并不黾勉正务而习为嬉戏此皆不教之所致也其家道窘乏者又无教训之力以致子弟往往陷于不才尔诸臣公同将上三旗勲旧世臣如公侯伯精竒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阿逹哈哈番及登城巴图鲁等之子自二十岁以下十四岁以上或十二三岁而身躯长成者亦同拣选开明伊等履厯带领引见朕量酌其宜加教训成就之处另降谕防

雍正四年丙午正月乙卯

上谕吏礼二部原任礼部尚书顾八代品行端方学术醇正昔蒙

皇考简用服官有年当征吴逆时以学士协赞军务从将军莽吉图頼塔等克复粤西滇南劳绩茂着备承

恩眷擢授秩宗且深知其品学优长足为模范

特命为朕兄弟之师朕自幼与共朝夕讲论忠孝之大义研究经书之至理肫诚周至获益良多嗣以公事诖误罢职仍在内廷课读数载后因抱疾遂就闲居于戊子之冬物故是时朕亲临其丧并遣人经理殡葬本欲陈情于

皇考之前求加恩赐防适値

圣体违和不敢凟奏迄今回忆当年诵读情景宛然如昨老成旧学时眷于怀应加优赠防以展朕笃念师资酬奬前劳之至意尔部会议具奏

五月己酉

上谕领侍衞内大臣等朕思教育三旗之记名功臣子孙若令伊等在一处读书则教授之人必不加勉而众幼童聚于一处亦不得实在肄业将此内二十岁以上曾习清汉书者尔等查明各与二两钱粮米石令在部院为贴写笔帖式令该管大臣将优者保奏以笔帖式补用若二十岁以上之不曾读书者照防军与四两钱粮米石令在捕牲执事人处行走倂给养马钱优者即可用为侍衞或补授官职其十九岁以下者如在家能延师教训无庸倂及其余毎月与四两钱粮以为延师肄业之费此次恩施并将大臣等之子孙一体均沾交伊等父兄令将子弟之文武学业加意教训俟伊等至二十岁时奏闻朕所以如此施恩者凡欲成就功臣之子孙也伊等父兄理宜仰体朕意各自谆切教其子弟庶伊等之文武学业俱得渐进以底于成就矣

雍正五年丁未五月庚申

上谕内阁朕览治河方畧见原任河道总督靳辅昔年修理河工劳绩茂着欲加恩泽以奬勲庸据该部查奏靳辅于康熈四十六年已蒙

圣祖仁皇帝加赠宫保给与世职今着追赠工部尚书衔予祭一次以示朕笃念前劳至意

八月癸卯

上谕大学士等

皇祖妣

皇妣外家俱有世袭公爵

孝诚仁皇后外家之公爵因常泰获罪奉

皇考谕防革退而彼时未令承袭者

皇考或有深意存焉今可着常海之子伦布承袭再原任都统頼塔当三逆变乱时伊统兵征克复云南功绩懋着朕恭阅

圣祖仁皇帝实录备悉其详因伊身有过犯其功过适足以相抵是以未封公爵给以阿思哈尼哈番在国法实为允当且当日之不优封赖塔者欲使立功之人咸知儆惕收敛不可恃功骄肆妄为今事厯多年后人已知鉴戒奉法着将赖塔追封为一等公令伊孙博尔屯承袭以示朕眷念旧臣之至意

十一月丁卯

上谕内阁昔

圣祖仁皇帝常称巴图鲁公鳌拜効力处甚多厥功甚大因犯重案不得已将伊治罪伊孙逹礼善朕甚望其成立欲加恩育但伊人甚平常行止不堪可惜不能承朕恩眷当时

谕防如此朕数十年来惟闻鳌拜僭妄无礼擅权作威之罪未深知伊之功勳倂不知鳌拜子孙现在者何人昨引见达福时方知达福人去得朕又恭阅

圣祖仁皇帝实录鳌拜所効功绩每多超众之处是以康熈五十二年

圣祖特命查鳌拜之子孙加恩赏给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皇考既已施恩宽免鳌拜之罪应将鳌拜効力所得一等公爵给达福承袭世袭防替仍授为散秩大臣鳌拜着致祭一次至建立石碑加恩等处交该部查例具奏

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乙亥

上谕正红旗汉军都统等原任大学士完我乃国家旧臣朕念伊功绩查伊后人其三世孙兰人老成若有骁骑校缺出带领引见兰家贫赏住房一所内库银五百两四世孙邦玺人平常系康亲王属下交与康亲王给伊拜唐阿钱粮若能习文即令其读书倘不能习文则挑在拜唐阿上教导行走成就时着王奏闻

九月癸丑

上谕内阁原任南阳总兵官李永陞向以居官不职收受军政陋规经接任官叅劾部议革职治罪朕令发往阿尔泰驿跕坐台効力今年春间朕恭阅

圣祖仁皇帝实录见原任四川总督李国英擒逆寇劳绩茂着因命查其子孙带领引见彼时将伊孙李永安授为副叅领倂知李永陞即李国英之孙特从台站地方调回授为叅领面谕之曰尔不自念尔之祖父勉为好官朕心实不忍忘尔祖父之劳绩也今特加恩宥仍予录用尔其思之勉之昨该旗奏伊名下应追未完银两伊情愿变产扣俸完纳朕又降防免追矣大凡官员等之祖父为国家宣力抒诚致身殉节者其子孙应体祖父之忠心倍加黾勉以绍家声斯不愧名臣之后若犯法婪赃亏空国帑不修名节有玷家风是不忠之外又加不孝之罪以情理论之应加倍重惩然朕继述

先志褒功奬善追维往昔时时眷注于怀是伊等不肖之子孙忍于自忘其祖父而朕则不忍以其子孙之不肖遂忘其先人之善不加恩于其后嗣也着八旗通查凡有祖父阵亡尽节及伟绩殊勳载在国史而子孙犯法问罪及亏空拖欠者无论已结未结着该旗大臣等秉公据实确查具奏又汉人中如嵇曾筠之父钱以垲之祖抗节捐躯舍生取义已荷国恩优加荣奬又如赵申乔杨宗仁清亷公正乃国家实心任事之大臣其任内一切应赔银两朕已概从寛免无使丝毫牵累着各省督抚等确查所属有居官清正如赵申乔杨宗仁汤斌陈璸张伯行之比而其子孙犯法问罪及亏空拖欠者无论已结未结俱行秉公据实具奏若其祖父系阵亡尽节者亦照八旗例查奏

十二月甲午大学士朱轼以积疴未痊奏请解任调养

上谕曰卿才具优长品行端谨老成练达勤敏和衷朕所深知正资倚任今偶患咳之症自可从容调理待其痊可向来汉大学士多用二员现今阁中有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二人办理实无旷缺卿当颐养之时必须宽怀澄虑不以事物撄心自然药饵有功渐次平复以慰朕之殷怀今若以久未入直仍虑及内阁职务虽矢心匪懈具见卿之悃诚而思虑纷萦殊有乖于调摄之道朕昨以卿抱病多时特遣内大臣前往看视闻卿于内大臣之前力疾叩谢礼数繁多甚觉劳顿次日清晨又至宫门谢恩是转增朕心之不安于义深为未协朕知卿素性拘谨举动备极小心是以比来一切饮馔服食之类未便频频颁赐正所以冀卿之安逸望卿之速痊也嗣后宜恪遵朕训时加颐养导引中和节劳静摄即受朕恩赉亦免其拜跪始于病体为宜卿年尚未老若调摄有方自然全愈为朕宣力之处甚多此时不必以解退陈情用是特手书谕防赐卿其悉朕惓惓之至意

雍正七年己酉正月丁巳

上谕内阁满汉内阁大学士俱各全备办理事务亦甚属妥协无容再为增添朕因

圣祖仁皇帝时所有年久老臣目今在朝者甚少时深注念礼部尚书陈元龙左都御史尹泰厯事

圣祖仁皇帝多年屡经任使今虽年近八旬而精力尚健特加恩授为额外大学士以示朕优眷老臣成全耆旧之至意

二月己亥

上谕内阁马兰泰之祖明安原系兀鲁特部落贝勒太祖髙皇帝时纳欵归顺在军中亦甚効力建立功勳授为二等伯现今马兰泰承袭朕念明安当年劳绩格外施恩着封为一等侯令马兰泰承袭世袭罔替

雍正八年庚戌二月庚子

上谕内阁我国家膺图受命则有佐命元臣际会风云开拓疆宇至于承平之世亦有劳臣宣力绥靖不庭凡厥鸿猷骏烈焜耀旂常于是酬庸奬功锡以公爵分为一等至二等三等以第其勳劳表其阀阅比于古者河山带砺之盟爰及苗裔永久勿替甚盛典也朕考古封爵之制汉唐以来公侯皆系以郡县之名而汉世功名显著者则加以美号如信武冠军建忠定远之属并以荣名垂光史册本朝封王者选用嘉美字样其嗣王袭封皆因之而公爵则但分等次未有封号字样朕意欲考其当日勳庸锡以嘉名追加为某公使勳劳之臣显功丕绩常赫赫在人耳目间而其子孙承袭封号亦皆顾名思义共知奋勉世为国家効忠抒力期踵美前人之光以副朕褒念勳旧之至意至于宗室外戚则仿古恩泽侯之例命为奉恩公或承恩公以昭宠锡其如何命名定制并将厯来功臣勳戚加锡美号之处该部详查定议以闻

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己卯

上谕八旗都统等八旗汉军兵丁技艺俱未娴熟皆失于训练所致今于额数之外挑选丁壮二千名另设一营教习训练务期精锐再八旗汉军勳旧大臣等子弟因其父兄失于教导甚乏可用之才朕心深为怜悯现今尚耿石李佟祖蔡王诸家之子弟无论在京在外其年至十五岁以上二十岁内外者着拣选带领引见朕量其才器令其学习行走日后俾得成就以副朕加恩造就勳旧子弟之至意

雍正十一年癸丑十一月戊戌正蓝旗汉军都统公庆复等遵

防议覆八旗世职絶嗣人员有以近族远族子孙为后者有以亲戚收养为后者应分别降等令其承袭至坟墓在

盛京及不知坟墓所在者既无人承管祭奠应无庸承袭

上谕曰朕加恩絶嗣人员为之立后赏给世职令其承袭皆念伊等勳劳不忍听其血食断絶也其坟墓在盛京而承袭世职之人在京当差者如情愿往盛京居住即令移往盛京随彼处当差至不知坟墓所在者亦可立坟祭奠着一体加恩赏给世职令其承袭

猜你喜欢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司马迁
  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脱脱
  卷十·本纪第十·脱脱
  卷之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五·佚名
  ●平闽纪跋·杨捷
  高模翰传·脱脱
  文征明传·张廷玉
  顾宪成传·张廷玉
  石亨传·张廷玉
  ●宋人轶事汇编卷四·丁传靖
  卷八十五·佚名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蔡彬懿·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徐复祚

    第十一齣 谋窜【剔银灯】〔丑上〕谢穷鬼眞眞厌驼。麻苍蝇见食辄过。并无钱钞与绫罗。单一味捻酸嚥唾。思量无可奈何。打落他门牙两个。凡事不可造次。凡人不可轻视。好笑那谢穷。日日来闯寡门。閒打哄。我那小鬼头儿

  • 卷十八·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八     元 方回 编茶类 茶之兴味自唐陆羽始今天下无贵贱不可一饷不啜茶且其榷与盐酒并为国利而士大夫尤嗜其品之高者卢仝一歌至饮七椀以奇语豪思发茶之神工妙用然首閲月团三百片则

  •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张廷玉

        王艮 廖升 周是修 程本立 黄观 王叔英 黄钺 王良 陈思贤 程通 高巍 高贤宁 王琎 周缙 牛景先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对策第一。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艮次之,又次李贯。三人皆同里,并授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四·焦竑

      刑部一(尚書一)   ◆尚書一   刑部尚書周禎傳(雷禮)   刑部尚書錢唐傳(雷禮)   世家寶傳(朱睦■〈木挈〉)   刑部尚書端木公復初傳(宋濂)   刑部尚書程徐(雷禮)   刑部尚書李公質傳(黃佐)   嘉議大夫刑部尚書宣

  • ◎刘喜奎钟情差遣官·宣南吏隐

    赵在湘川行,间寂寞。曾纳鄂人钱雅文之养女为妾,以慰客怀。回津之后,忽又垂涎于女伶刘喜奎,常于晚间招之入署。演戏一折,赐金一千八百不等,初意将纳之下陈矣。某年在保庆寿招待员中有蔡成之其人,陆军部之差遣也。喜奎自京奉召

  • 八三七 军机大臣进呈《永乐大典》总裁等人员记过次数清单·佚名

    八三七 军机大臣进呈《永乐大典》总裁等人员记过次数清单乾隆四十六年翰林院、四库馆于本年七月分三次寄围进呈过《永乐大典》第一分,正本十四种,共计一百四十本。今将总裁、分校记过次数,分晰开列于后。《周官总义》卷

  • 吴汝纳传·刘昫

    吴汝纳,澧州人,原韶州刺史吴武陵的侄儿。吴武陵考中进士,攻史学,与刘轲一并因有史家才识在史馆任职。吴武陵撰有《十三代史驳议》二十卷。由尚书员外郎调出朝廷任忠州刺史,改任韶州刺史。因贪赃,被贬为潘州司户时死去。吴汝

  • 懿宗本纪·刘昫

    懿宗,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名叫李氵崔,是宣宗的长子,母亲为元昭皇太后晁氏。懿宗于大和七年(833)十一月十四日出生于藩王府邸。会昌六年(846)十月被封为郓王。懿宗本名李温,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七日,宣布宣宗的遗诏,被立

  • 毛澄传·张廷玉

    毛澄,字宪清,江苏昆山人。考中弘治六年(1493)第一名进士,授职修撰,参预编写《会典》成书后,升右谕德,在东宫任直讲。武宗当时还是太子,告诉孝宗说毛澄讲课明白易懂,孝宗大为高兴,秋夜正在举行宴席,当即就撤了宴席给毛澄作为赏赐

  • 食货四·徐松

    屯田杂录【宋会要】太宗淳化四年三月六日甲午,知雄州何承矩言:「近年水潦频降,河流泛溢,坏州城民舍,蓄聚为陂塘,妨种艺妨种艺:《长编》卷三四作「妨民种艺」,义长。。欲咤水利大兴屯田以便民。」诏从之,命高阳关副总管皇甫继明

  • 卷79·陈邦瞻

    ○陈亮恢复之议孝宗隆兴元年十二月,婺州人陈亮上《中兴论》。时,金人约和,中外忻然,幸得苏息,独亮以为不可。发解至京师,因上言曰:“臣窃惟海内涂炭四十馀载矣。赤子嗸々无告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不可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

  • 北史识小录卷三·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北史识小録卷三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魏列传麤饭冷菜【刘仁之外似长者内多矫诈其对宾客破牀弊席丨丨丨丨○以上刘库仁传】揺唇振足【尉瑾好学吴人丨丨丨丨为人所哂见人好笑时论比之寒蝉】驰马

  • 殖善根品第十三·佚名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受持如是诸法门已。有诸清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乐闻法故有来听者不为演说。是人则为如来怨仇。何以故。是诸人等应为法器。乐欲闻法。不为说故彼不得闻。以不闻故即便退失己之善根。亦复退失他人善根

  • 二懒开关心话·闵一得

    斯二子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阅其心话,殆养生家而将从事于南宫者。余见而录之,喜其言浅而深、粗而精,其间命意,似有所向,殆又非顽隐一流,趣味与余不二。爰去其不经,而存其常说,名之曰《二懒心话》。盖以一号懒翁,一号大懒。

  • 黄帝阴符经集解·佚名

    一名《阴符经十家集解》。道教书。原题有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离权、吕岩、施肩吾、崔明公、刘玄英、曹道冲十人注,故名。然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吕等显系依托。采用三百字经文本,分为三章。每章一

  • 黄公俊之最后·郑振铎

    《黄公俊之最后》写黄公俊参加太平天国,后来为了挽救危局,两次只身前往湘营,试图说降曾国藩和曾国荃,反遭囚禁后慷慨赴难。

  • 己酉避乱录·胡舜申

    一卷。宋胡舜申(详见《乙巳泗州录》)撰。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时胡舜申之兄舜陟举家避难。本书即记此事。书中颇有对韩世忠不满之词。近人陈懋恒为本书作《校勘记》一卷。有《京口掌故丛编

  • 弥沙塞羯磨本·佚名

    一卷,唐爱同录。五部律所用僧中之羯磨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