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济文衡前集卷五

宋 滕珙 撰

重卦类

论圣人重卦之义

答袁侍郎

此叚谓圣人因八卦已成重而为六十四皆是自然渐次生出各有次第

重卦之由不但伊川先生之説如此盖大传亦云八卦成列因而重之矣但八卦所以成列乃是从太极两仪四象渐次生出以至于此画成之后方见其有三才之象非圣人因见三才遂以己意思惟而连画三爻以象之也因而重之亦是因八卦之已成各就上面节次生出若旋生逐爻则更加三变方成六十四卦若并生全卦则只用一变便成六十四卦虽有迟速之不同然皆自然渐次生出各有行列次第画成之后然后见其可尽天下之变不是圣人见下三爻不足以尽天下之变然后别生计较又并画上三爻以尽之也此等皆是作易妙处方其画时虽是圣人亦不自知里面有许多巧妙奇特直是要人细心体认不可草草立説也

以上鄙意倾倒无复余蕴矣然此非某之説乃康节之説非康节之説乃希夷之説非希夷之説乃孔子之説但当日诸儒既失其传而方外之流隂相付受以为丹灶之术至于希夷康节乃反之于易而后其説始得复明于世然与见今周易次第行列多不同者故闻者创见多不能晓而不之信只据目今见行周易縁文生义穿凿破碎有不胜其杜撰者此启防之书所为作也若其习闻易晓人人皆能领略则又何必更着此书以为屋上之屋牀上之牀哉更愿髙明毋以为某之説而忽之姑且虚心逊志以求其通晓未可好髙立异而轻索其瑕疵也玩之久熟浃洽于心则天地变化之神隂阳消长之妙自将了于心目之间而其可惊可喜可笑可乐必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者矣言之不尽偶得小诗以寄鄙懐曰忽然半夜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若识无心涵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

论重卦揲蓍之义

答袁侍郎

此叚谓重卦之义只是仪象卦上旋次生出揲蓍又是后一叚事

一画为仪二画为象三画为卦则八卦备矣此上若旋次各加隂阳一画则积至三重再成八卦者八方有六十四卦之名若径以八卦徧就加乎一卦之上则亦如其位而得名焉方其四画五画之时未成外卦故不得而名之耳内卦为贞外卦为悔亦是画卦之时已有此名至揲蓍求之则九变而得贞又九变而得悔又是后一叚事亦如前所论七八九六云尔非谓必揲蓍然后始有贞悔之名也大抵新书所论卦位与系辞説卦各有异同至论揲蓍则只本系辞何由别有他説如此等处至为浅近而今为説乃如此窃恐考之殊未详也

论卦图分置之位

答袁侍郎

此段以文王八卦与十二卦乾坤之位不同

干于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北于十二卦之位在东南坤于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南于十二卦之位在西北故今图子列文王八卦于内而布十二卦于外以见彼此位置逈然不同虽有善辨者不能合而一之也然十二卦之説可晓而八卦之説难明可晓者当推难明者当阙按图以观则可见也

説卦类

论説卦隂阳之义

答袁侍郎

此段谓发生为仁肃杀为义之説为是

夫谓温厚之气盛于东南严凝之气盛于西北者礼家之説也谓阳生于子于卦为复隂生于午于卦为姤者歴家之説也谓巽位东南干位西北者説卦之説也此三家者各为一説而礼家歴家之言犹可相通至于説卦则其卦位自为一説而与彼二者不相谋矣今来教乃欲合而一之而其间又有一説之中自相乖戾者此某所以不能无疑也夫谓东南以一隂已生而为隂柔之位西北以一阳已生而为阳刚之位则是阳之盛于春夏者不得为阳隂之盛于秋冬者不得为隂而反以其始生之微者为主也谓一隂生于东南一阳生于西北则是隂不生于正南午位之遇而淫于东阳不生于正北子位之复而旅于西也谓巽以一隂之生而位乎东南则干者岂一阳之生而位于西北乎况説卦之本文于巽则但取其洁齐于干则但取其战而已初未尝有一隂一阳始生之説也凡此崎岖反复终不可通不若直以阳刚为仁隂柔为义之明白而简易也盖如此则发生为仁肃杀为义三家之説皆无所牾肃杀虽似乎刚然实天地收敛退藏之气自不妨其为隂柔也

再论説卦隂阳之义

答袁侍郎

此叚谓説卦干巽之文与坤蹇解三卦彖辞不同

来喻谓冬春为阳夏秋为隂以文王八卦论之则自西北之干以至东方之震皆父与三男之位也自东南之巽以至西方之兑皆母与三女之位也故坤蹇解卦之彖辞皆以东北为阳方西南为隂方然则谓冬春为阳夏秋为隂亦是一説但説卦又以干为西北则隂有不尽乎西以巽为东南则阳有不尽乎东又与三卦彖辞小不同【此亦以来书之説推之而説卦之文适与彖辞相为表里亦可以见此图之出于文王也】但此自是一説与他説如十二卦之类各不相通尔揲蓍类

论乾坤二篇之防

答程泰之

此叚以乾坤之策合而为三百六十者不易之法

策者蓍之茎数曲礼所谓策为筮者是也大传所谓乾坤二篇之策者正以其挂扐之外见存蓍数为言耳盖揲蓍之法凡三揲挂扐通十三策而见存三十六策则为老阳之爻三揲挂扐通十七策而见存三十二策则为少隂之爻三揲挂扐通二十一策而见存二十八策则为少阳之爻三揲挂扐通二十五策而见存二十四策则为老隂之爻大传专以六爻乘老阳老隂而言故曰干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其实六爻之为隂阳者老少错杂其积而为干者未必皆老阳其积而为坤者未必皆老隂其为六子诸卦者或隂或阳亦互有老少焉盖老少之别本所以生爻而非所以名卦今但以干有老阳之象坤有老隂之象六子有少隂阳之象且均其策数又偶合焉而因假此以明彼则可若便以干六爻皆为老阳坤六爻皆为老隂六子皆为少阳少隂则恐其未安也但三百六十者隂阳之合其数必齐于此若乾坤之爻而皆得于少隂阳也则干之策六其二十八而为百六十八坤之策六其三十二而为百九十二其合亦为三百六十此则不可易也

论圣人揲蓍之法

答袁侍郎

此段谓揲蓍之法出于圣人无疑

谓七八九六乃揲蓍者所为而非圣人之法此误尤不难晓今且説揲蓍之法出于圣人耶出于后世耶若据大传则是出于圣人无疑而当是之时若无七八九六则亦无所取决以见其爻之隂阳动静矣亦何以揲蓍为哉

论蓍圆卦方之义

答何叔京

此段推明蓍卦七八之数以见圆方之体

蓍以七为数是未成卦时所用未有定体故其徳圆而神所以知来卦以八为数是因蓍之变而成已有定体故其徳方以知所以藏往卦惟三易有之皆筮法也若灼龟而卜则谓之兆见于周礼可考也

论揲蓍变卦凡例

答虞士朋

此叚谓当以欧阳公之説为据

用九用六当从欧阳公説为揲蓍变卦之凡例盖阳爻百九十二皆用九而不用七隂爻百九十二皆用六而不用八也特以乾坤二卦纯阳纯隂而居篇首故就此发之此欧阳公旧説也而愚又尝因其説而推之窃以为凡得干而六爻纯九得坤而六爻纯六者皆当直就此例占其所系之辞不必更看所变之卦左传蔡墨所谓干之坤曰见羣龙无首者可以见其一隅盖羣龙无首即坤之牝马先迷也利永贞即干之不言所利也更请详之

论九六七八之数

答方伯谟

此段专取山邵子之数为是

五行成数去其地十之土而不用则七八九六而已阳奇隂偶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隂阳进隂退故九六为老七八为少然阳极于九则退八而为隂隂极于六则进七而为阳一进一退循环无端此揲蓍之法所以用九六而不用七八盖取其变也只以此説推之似无窐碍龟山所谓参之为九两之为六乃康节以三为真数故以三两乗之而得九六之数

论孔頴达揲法之误

答程泰之

此叚谓孔氏之説实非不晓但为之不熟

孔氏是一揲也四字先儒莫有觉其误者今论正之信有功矣但细详疏文后段孔氏实非不晓揲法者但为之不熟故其言之易差而误多此四字耳其云合于挂扐之处又云合于挂扐之一处而总挂之则实有误然于其大数亦不差也

论毕中和揲法之误

答程泰之

此段谓毕氏虽有小误大数不差

毕氏揲法视疏义为详栁子厚诋刘梦得以为肤末于学者误矣毕论三揲皆挂一正合四营之义唯以三揲之挂扐分措于三指间为小误然大数亦不差也其言余一益三之属乃梦得立文太简之误使读者疑其不出于自然而出于人意耳此与孔氏之失固不可不正然恐亦不可不原其情也

论蓍数六十有四之説

答曾无敌【三异】

此叚谓四数之变乃自然之数不容增减

蓍数之説其义亦精但不知所谓老隂老阳其数则一少隂少阳其数乃三是如何盖四数之变极于六十有四老阳十二老隂四少阳二十少隂二十八乃自然之数不容增减揲者随其所得而言之又何虑其不可观变耶

论揲法六十有四之説

答曾无疑

此叚谓揲法亦是自然次序

揲法初爻成则便止有三十二卦二爻成则便止有十六卦三爻成则便止有八卦四爻成则便止有四卦五爻成则便止有二卦六爻成只是一卦亦是自然次序节次可见

论揲蓍交拆重单之义

答曾无疑

此段谓大传之説尚可考

揲蓍之法周礼领于太卜之官计其法度必甚详密今皆不可见矣独赖大传有此数句可以略见彷佛而以今推之亦无不可通处学者既不得见当时旧法则亦且当守此不当妄以私意横起计度也蒿固非蓍然亦犹是其类若以木碁竹算金钱当之则其去蓍益逺矣又如所言交重之论亦所未晓交者拆之聚故为老隂重者单之积故为老阳亦何疑之有乎然此六爻既成而画地以记之象耳于揲法初无所预也

卜筮类

论易之象辞变占

答丘子野

此叚谓观者一见而决之义玩者反复不舍之辞

易有象【八卦六爻】然后有辞【卦爻之辞】筮有变【老隂老阳】然后有占【变爻之辞】象之变也在理而未形于事者也辞则各因象而指其吉凶占则又因吾之所值之辞而决焉其示人也益以详矣故君子居而学易则既观象矣又玩辞以考其所处之当否动而诹筮则既观变矣又玩占以考其所值之吉凶善而吉者则行否而凶者则止是以动静之间举无违理而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盖观者一见而决玩者反复而不舍之辞也筮短龟长之説惟见于左氏元凯之注理固有之但先王制卜筮之法至严至敬虚其心以聴于鬼神专一则应疑贰则差故礼曰卜筮不相袭盖为此也晋献之欲立骊姬以理观之不待卜而不吉可知及其卜之不吉也则亦深切着明已矣乃不胜其私意而复筮之是以私心为主而取必于神明也岂有感通之理哉此所以筮之虽吉而卒不免于凶也今不推其所以聴于鬼神者之不专不一而遽欲即此以校龟筮之短长恐未免乎易其言之责也理则一而已矣其形者则谓之器其不形者则谓之道然而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盖隂阳亦器也而所以隂阳者道也是以一隂一阳往来不息而圣人指是以明道之全体也此一隂一阳之谓道之説也

论近作卜筮小书之义

答陆梭山【子美】

此段谓凡説象数之学者皆不必问

近又尝作一小卜筮书亦以附呈盖缘近世説易者于象数全然濶略其不然者又太拘滞支离不可究诘故推本圣人经传中説象数者只此数条以意推之以为是足以上究圣人作易之本指下济生人观变玩占之实用学易者决不可以不知而凡説象数之过乎此者皆可以东之髙阁而不必问矣

猜你喜欢
  帝学卷四·范祖禹
  枢言·王柏心
  序·程公说
  第十九章 10·辜鸿铭
   五 中国的人文主义·林语堂
  卷三·高闶
  卷之三十·邵经邦
  卷四百二十·佚名
  大雲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一·佚名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一·唐慧琳
  序·大珠慧海
  潮音草舍诗存(二)·太虚
  在锡兰科仑坡麻里卡坎达最高巴利文学院致词·太虚
  佛说月上女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回 华堂客佩紫衣朱·陈端生

    第十一回华堂客佩紫衣朱诗曰:聘币星期六礼全,衣朱佩紫喜欢天。洞房花烛刘公子,准拟今宵会绛仙。话说管园人潘发,他一到黎明就起来打扫园中的。这日早晨,一见后门大开,铁锁抛于地下。不觉大惊失色,说一声不好,昨夜必然有贼子

  • 卷十·纪事一·冯金伯

    清平调三章开元中,李白供奉翰林,时禁中木芍药盛开。明皇乘照夜白,贵妃以步替从,选梨园子弟度曲,李龟年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明皇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白宿酲未

  • 卷三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五 王缙【字夏卿河中人与兄维早以文翰着名】 古离别 下阶欲离别相对映兰丛含辞未及吐泪落丛兰中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谁能待明月

  • 列传第六十八 王敦 桓温·房玄龄

    王敦,字处仲,司徒导之从父兄也。父基,治书侍御史。敦少有奇人之目,尚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太子舍人。时王恺、石崇以豪侈相尚,恺尝置酒,敦与导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声韵,恺便驱杀之,一坐改容,敦神色自若。他日,又造恺,恺使

  • 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赵尔巽

      ◎诸王六   △圣祖诸子   贝子品级允禔 理密亲王允礽 诚隐郡王允祉   恒温亲王允祺 淳度亲王允祐 允禩 允禟   辅国公允礻我 履懿亲王允祹 怡贤亲王允祥   恂勤郡王允昷 愉恪郡王允潖 果毅亲王允礼

  • 卷四·程俱

    官联 宋集贤院大学士一人,以宰相充。学士无定员,以给谏卿监以上充;直学士不常置。掌同昭文。判院事一人,以两省五品以上充,或差二人。 三馆通为崇文院,别置官吏。有:检讨,无定员,以京朝官充;校勘,无定员,以京朝幕府州县官充。掌聚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苏天爵

    ○尚书刘文献公(肃) 尚书刘文献公 卷十之一 公名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中,登进士第。国初,为东平严侯幕官。岁壬子,应召北上,授邢州安抚使。中统元年,拜真定宣抚使。明年,召为右三部尚书,兼议中书省事。四年,致仕,仍议中书

  • 进实录表·杨士奇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英国公臣张辅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臣闻自古帝王有大德以及于万民则必有信史以传于万世是故尧舜之道载诸典谟文武之政布在方册汉唐而下莫不皆然钦惟宣宗宪天崇道英明

  •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六·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八上元二年正月壬子斩刘展【实録云乙卯平卢兵马使田神功生擒逆贼刘展旧神功亦然今从刘展乱纪】平卢军大掠江淮【刘展乱纪孙待封降以下事在二月今因展败终言之】二月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邙山官军大

  • ·筹议商运台榖·丁曰健

    闽省内地水、陆官兵五十三营与驻防旗兵不下十万,岁征粮米。惟延平、建甯、邵武、汀州、兴化五府产米之区给兵外尚有赢米,以济他府;福州、福甯、泉州、漳州四府兵多米少,协济犹不足,则半给折色。督标、金厦、

  •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司马光

    魏纪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1]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节,使与吕岱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秦浚遗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表以示浚,而召还,免官。

  • 大元通制序·拜住

    孛朮鲁翀至治二年冬十有一月,皇帝以故丞相东平忠宪王之孙中书左丞相位右丞相,总百官,新庶务,征用老成,开明治道。皇元圣圣相继,百有余年。宸断之所予夺,庙谟之所可否,禁顽戢暴,仁恤黎元,绰有成宪。然简书所载,岁益月增,散在有

  • 状留篇第四十·王充

    【题解】本篇作者陈述了“贤儒”长期滞留不被提拔、重用的原因,故篇名“状留”。王充认为,由于“贤儒”遵循礼义,修养身心,遵守节操,集中精力研究先王之道,半生都在做学问,没有贪图做官的心,所以长期不被推荐

  •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重刻序·智旭

    续藏经 净土十要 明 成时(评点节要)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重刻序 (此序西蜀潘存评点) 净土法门者何。法界缘起也。何谓法界。吾人现前一念之心。不唯非块然。亦复非倐尔。才有能起。即属所缘。非能缘者。不得

  • 兵要望江南·易静

    古代占验书。唐易静撰。一卷。中有《望江南》词五百首。分为占星、占梦、占六壬、占厌禳等二十六类。北京图书馆有旧抄本,今收入张璋、黄畬《全唐五代词》。《崇文总目》兵家类著录“《神机武略兵要望江南词》一卷”

  •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佚名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载真文、符箓数种,言书符伏魔之法。其内容文字大致与《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第二卷相同,但真文、符图稍有差异

  • 周易·佚名

    儒家经典之一。简称《易》,亦称《易经》。“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相传周人所作,故名。一说“周”为周密、周遍、周流之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

  • 大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苏珂嚩帝佛刹,为观自在菩萨说大吉祥菩萨所有之陀罗尼。使众生得大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