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济文衡前集卷四

宋 滕珙 撰

河图洛书类

论河图洛书之数

答袁侍郎

此叚谓天地之初未尝有数自河图出数之説始显

夫以河图洛书为不足信自欧阳公以来已有此説然终无奈顾命系辞论语皆有是言而诸儒所传二图之数虽有交互而无乖戾顺数逆推纵横曲直皆有明法不可得而破除也至如河图与易之天一至地十者合而载天地五十有五之数则固易之所自出也洛书与洪范之初一至次九者合而具九畴之数则固洪范之所自出也系辞虽不言伏羲受河图以作易然所谓仰观俯察近取逺取安知河图非其中之一事耶大抵圣人制作所由初无一端然其法象之规模必有最亲切处如鸿荒之世天地之间隂阳之气虽各有象然初未尝有数也至于河图之出然后五十有五之数奇偶生成粲然可见此其所以深发圣人之独智又非泛然气象之所可得而拟也是以仰观俯察逺求近取至此而后两仪四象八卦之隂阳奇偶可得而言虽系辞所论圣人作易之由者非一而不害其得此而后决也

论图书皆五之数

时董公叔重铢以书来问及此説先生是之今并附于此

此段谓图数之所以为五十书数之所以为四十皆因五而后得

董问云或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五十何也铢窃谓天地之所以为数不过五而已五者数之祖也盖参天两地三阳而二隂三二各隂阳错而数之所以为数五也是故三其三三其二而为老阳老隂之数两其三一其二而为少隂之数两其二一其三而为少阳之数皆五数也河图自天一至地十积数凡五十有五而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后得故五虚中若无所为而实乃五十之所以为五十也【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五得五而成十无此定数则五十者何自来耶】洛书自一五行至九五福积数凡四十有五而其四十者亦皆因五而后得故五亦虚中若无所为而实乃四十之所以为四十也【一六共宗而为太阳之位数二七共朋而为少阳之位数三八成友而为少隂之位数四九同道而为太隂之位数不得此五数何以成此四十耶】即是观之河图洛书皆五居中而为数宗祖大衍之数五十者即此五数衍而成之各极其十则合为五十也是故五数散布于外为五十而为河图之数散布于外为四十而为洛书之数衍而极之为五十而为太衍之数皆自此五数始耳是以于五行为土于五常为信水火木金不得土不能各成一气仁义礼智不实有之亦不能各为一德此所以为数之宗而揲蓍之法必衍而极于五十以见于用也文公答曰此説是

论河图相错之数

答董叔重

此叚谓河图一奇一偶相错而成洛书之数亦无以异

董问曰河图之数不过一奇一偶相错而已故太阳之位即太隂之数少隂之位即少阳之数少阳之位即少隂之数太隂之位即太阳之数见其迭隂迭阳隂阳相错所以为生成也天五地十居中者地十亦天五之成数盖一二三四已含六七八九者以五乘之故也盖数不过五也洛书之数因一二三四以对九八七六其数亦不过十盖太阳占第一位已含太阳之数少隂占第二位已含少隂之数少阳占第三位已含少阳之数太隂占第四位已含太隂之数虽其隂阳各自为数然五数居中太阳得五而成六少隂得五而成七少阳得五而成八太隂得五而成九则与河图一隂一阳相错而为生成之数者亦无以异也不知可如此看否启防言其数与位皆三同而二异三同谓一三五二异谓河图之二在洛书则为九河图之四在洛书则为七也葢一三五阳也二四隂也阳不可易而隂可易阳全隂半隂常从阳也然七九特成数之阳所以成二四生数之隂则虽阳而实隂虽易而实未尝易也不知是否文公答曰所论甚当河图相错之説尤佳

先天后天之类

论先天太极二图之义

答黄直卿【干】

此叚谓先天乃伏羲本图非邵氏所作太极乃濓溪作发明易中之意

先天乃伏羲本图非康节所自作虽无言语而所该甚广凡今易中一字一义无不自其中流出者太极都是濓溪自作发明易中大槩纲领意思而已故论其格局则太极不如先天之大而详论其义理则先天不如太极之精而约盖合下规模不同而太极约在先天范围之内又不若彼之自然不假思虑安排也若以数言之则先天之数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以为八卦太极之数亦自一而二【刚柔】自二而四【刚善刚恶柔善柔恶】遂加其一【中】以爲五行而遂下及于万物葢物理本同而象数亦无二致但推得大小详略耳

论先天后天之义

答袁侍郎

此叚谓自未画时説到六画邵子先天之学卦

成之后各推一义邵子后天之学

自初未有画时説到六画满处者邵子所谓先天之学也卦成之后各因一义推説邵子所谓后天之学也今来喻所引系辞説卦三才六位之説即所谓后天者也先天后天既各自为一义而后天説中取义又多不同彼此自不相妨不可执一而废百也若执此説必谓圣人初画卦时只见一个三才便更不问事由一连便扫出三画以拟其象画成之后子细看来见使不得又旋擘划添出后一半截此则全成私意杜撰补接岂复更有易耶来喻条目尚多然其大节目不过如此今但于此看破则其余小小未合处自当迎刃而解矣

再答先天后天之疑

答袁侍郎

此叚谓先天伏羲所画之易后天文王所演之易

据邵氏説先天者伏羲所画之易也后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是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隂阳始终之变具焉文王之易即今之周易而孔子为作传者是也孔子既因文王之易以作传则其所论固当専以文王之易为主然不推本伏羲作易画卦之所由则学者必将误认文王所演之易便为伏羲始画之易只从中半説起不识向上根源矣故十翼之中如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而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类皆本伏羲画卦之意而今新书原卦画一篇亦分两仪伏羲在前文王在后必欲知圣人作易之本则当考伏羲之画若只欲知今易书文义但求之文王之经孔子之传足矣两者初不相妨而亦不可以相杂来敎乃谓专为邵氏解释而于易经无所折衷则恐考之有未详也

大衍数类

论大衍图书自然契合之数

答袁侍郎

此段谓数之参伍错综无所不通自然契合不假安排

来喻又谓不当以大衍之数参乎河图洛书之数此亦有説矣数之为数虽各主于一义然其参伍错综无所不通则有非人之所能为者其所不合固不容以强合其所必合则纵横反覆如合符契亦非人所能强离也若于此见得自然契合不假安排底道理方知造化工夫神妙巧密直是好笑説不得也若论易文则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再扐而后挂便接干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至可与祐神矣为一节是论大衍之数自天一至地十却连天数五至而行鬼神也为一节是论河图五十有五之数今其文间断差错不相连接舛误甚明伊川先生已尝厘正启防虽依此写而不曾推论其所以然者故览者不之察耳

论参伍错综之数

文集参伍説

此段专説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之义

参以三数之也伍以伍数之也如云什伍其民如云或相什伯非真为三与五而已也盖纪数之法以三数之则过五而齐以五数之则遇三而防故荀子曰窥敌制变欲伍以参注引韩子曰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三五之騐以责陈言之实又曰参之以比物五之以合三而汉书赵广汉传亦云参伍其贾以类相凖皆其义也易所谓参伍以变者葢言或以三数而变之或以五数而变之前后多寡更相反覆以不齐而要其齐如河图洛书大衍之数伏羲文王之卦歴象之日月五星章蔀纪元是皆各为一法不相依附而不害其相通也综字之义沙随得之然错综自是两事错者杂而互之也综者条而理之也参伍错综又各是一事参伍所以通之其治之也简而防错综所以极之其治之也繁而密

猜你喜欢
  周书·梓材·佚名
  卷五十二(昭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孔颖达
  匡君小匡第二十·管仲
  論衡校釋卷第十一·黄晖
  春秋輯傳卷九·王樵
  卷三十二·严粲
  卷五·毛应龙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佚名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佛藏经了戒品第九·佚名
  阅回教改造杂志第一期·太虚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施灯功德经·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佚名
  我自成佛不读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三霜类五言古咏霜          【梁】张 率驷见视干度钟鸣测地机秋冬交代序朝霜白绥绥原野生暮霭堦墀散夕霏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凝隂同徂夜遰雁独归

  • 卷二·王冕

    五言律诗次申屠子迪韵四首其一荒城余古堞,登眺喜新晴。日淡山容静,秋高海气清。孤鸢随鹤下,饥兕近人行。感物添惆怅,谁能会此情?其二东南岩壑窅,游子欲何之?野鸟惊飞疾,溪船逆上迟。放怀须醉酒,对景漫题诗。王谢经行处,萧条似旧

  •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九·柯劭忞

      汪世显 忠臣 德臣 良臣 惟臣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本姓王,父彦忠,隶于汪古部,故改姓汪。世显仕金,屡立战功,为征行从宜,分治陕西西路。时军储匮,世显出家资为豪右率,邻州效之,兵食以足。哀宗以忽斜虎为巩吕总帅,世

  • 浙东纪略 全文·徐芳烈

      乙丙之交,大清尚未一统,浙东一隅,亦以南北分之,纪实也;使易辨也。萧山徐芳烈涵之着。  甲午春,潞藩自淮而南,次武林,请居焉。  乙酉五月十一日,清兵至金陵,弘光皇帝走,城为之空。  二十五日,马士英从太后至杭,武林沸腾。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七·徐乾学

    宋纪四十七【起上章执徐五月尽十二月凡八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康定元年五月甲寅朔诏前殿奏事毋过五班余对后殿命太官赐食 乙夘再赠金明都监李士彬为宿州观察使仍以其从兄内殿承制士绍为金明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二)·陈寅恪

    牧斋自崇祯十四年正月晦日即正月廿九日鸳湖舟中赋有美诗后,至杭州留滞约二十余日之久始往游齐云山,游程约达一月之时间,最后访程孟阳于长翰山居不遇,乃取道富春,于三月廿四日过严子陵钓台,直至六月七日始有“迎河东君

  • 第一六九禀光绪十八年八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五—五·佚名

    一快头役梁鸿禀报:中港一快外馆设立缘由,并巳遵谕撤除该馆台下一快头役梁鸿叩首跪叩禀,为遵谕禀复事。缘蒙谕饬:「案奉府宪,禁除对保投词示谕在案。今日中港民人锺庆眼呈称:『交一快外馆』;此等名目,何时

  • 第一七二切结状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五—八·佚名

    二快头役朱宗具结:已撤除外馆具切结状二快头役朱宗,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蒙宪朱单:「仰除外馆,备结附案」等因,役立即迅往许厝港庄,将向设外馆撤除。合具切结状是实。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具切结状 戳记

  • 垣护之传·沈约

    垣护之字彦宗,略陽桓道人。祖父垣敞,在苻坚的先秦作官,当长乐国郎中令。慕荣德进入青州,用垣敞为车骑长史。慕荣德的哥哥的儿子慕荣超继承慕荣德的伪帝位。垣护之的伯父垣遵、父亲垣苗再被委用,垣遵当尚书、垣苗当京兆太守

  • 萧授传·张廷玉

    萧授,华容人。以一名千户长随从成祖起兵,升到都指挥同知。永乐十六年(1418),升为右军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湖广、贵州。宣德元年(1426),镇远府邛水蛮人银总作乱,指挥祝贵前往招抚,被杀。萧授派都指挥张名将其击破,斩杀了银

  • 卷第四·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四〈起慶雲四年七月、盡和銅二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天津御代豐國成姫天皇〈元明天皇 第■三〉日本根子天津御代豊國成姫天皇。小名阿

  • 中庸纂疏卷一·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纂疏卷一     宋 赵顺孙 撰朱子章句中者不偏不无过不及之名【文集曰不偏者明道体之自然即无所着之意也不则以人而言乃见其不于物耳○语録曰急些子便是过慢些子便不及】庸平常也【语

  • 卷三十七·佚名

    △初分无住品第九之二世尊,我於五眼六神通。不得不见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五眼此是六神通。世尊,是五眼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祝何以故?五眼等名义既无所有故。五眼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祝世尊,我於我有情乃至知者见者,不得不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五·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安乐行品第十三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七子摄颂曰。外道覆认衣  作记死时施有五种亲友  得法独应行尔时佛在王舍城住竹林园。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闻说妙法得见谛已。遂与八万诸天子众。并摩揭陀国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过百

  • 羯磨仪式缘起·书玉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 述毗尼源委。止作功能。律藏载之详矣。唐南山宗主澄照圣师。念律海渊深。学人难探。故於四分广律。撮略正文。诸部毗尼。采摭要义。类聚编之。就其时用。题云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 林忠宣公集·林熙春

    二十卷。明林熙春(约1598前后在世)撰。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普,龙溪 (今福建龙海)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 (1583)进士,授巴陵令,擢户部给事,转礼部、兵部,历太仆寺卿,晋户部左侍郎,卒谥忠宣。事迹俱详郭之奇撰传

  • 弥勒上生经宗要·元晓

    佛教著述。唐代新罗僧元晓撰。一卷。是《弥勒上生经》的论释书。分十门:初述大意、二辨宗致、三二藏是非、四三经同异、五生身处所、六出世时节、七三世有无、八三会增减、九发心久近、十证果前后。在“三经同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