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元通制序

    孛朮鲁翀

至治二年冬十有一月,皇帝以故丞相东平忠宪王之孙中书左丞相位右丞相,总百官,新庶务,征用老成,开明治道。

皇元圣圣相继,百有余年。宸断之所予夺,庙谟之所可否,禁顽戢暴,仁恤黎元,绰有成宪。然简书所载,岁益月增,散在有司,既积既繁,莫知所统。挟情之吏,用谲行私,民恫政蠹。台宪屡言之,鼎轴大臣恒患之。

仁庙皇帝御极之初,中书奏允,择耆旧之贤,明练之士,时则若中书右丞伯杭、平章政事商议中书刘正等,由开创以来政制法程可着为令者,类集折衷,以示所司。其宏纲有三:曰制诏,曰条格,曰断例。经纬乎格例之间,非外远职守所急,亦汇辑之,名曰别类。延佑三年夏五月,书成,敕枢密、御史、翰林、国史、集贤之臣,相与正是。凡经八年,事未克果。

今年春正月辛酉,上御殿,丞相援据本末,奏宜如仁庙制,制可。于是枢密副使完颜纳丹、侍御史曹伯启、判宗正府普颜、集贤学士钦察、翰林直学士曹元用,以二月朔奉旨,会集中书平章政事张珪暨议政元老,率其属众共审定。时上幸柳林之辛巳,丞相以其事奏,仍以延佑二年及今所未类者,请如故事。制若曰:此善令也,其行之。繇是堂议题其书曰《大元通制》,命翀序之。

翀惟圣人之治天下,其为道也,动与天准,其为法也,粲如列星,使民畏罪迁善,而吏不敢舞智御人。鞭笞斧钺,礼乐教化,相为表里。及其至也,民协于中,刑措不用,二帝三王之盛,尽于此矣。虽刑罚世轻世重,而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古之制也。圣朝因事制宜,因时立制,时有推迁,事有变易,谋国之臣,斟酌损益,以就中典,生民之福也。仁庙开本于先,皇上继志于今,万世虑也。虽然,明罚敕法,朝廷之道揆在焉,惟良折狱,哀敬折狱,有司之法守亲焉。源则浚矣,流斯承之,可不慎欤!

猜你喜欢
  卷一 母仪传·刘向
  卷第二百六·胡三省
  卷一百七十八·杨士奇
  卷四十三·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二百二十一 曹(兆页)奏清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四六九清单(前件之附粘)一二二四○--二·佚名
  第五十八卷 忠节 二·缪荃孙
  涉史随笔原序·宋葛洪
  甄济传·刘昫
  光绪甲申(十年)·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卷二百十三之六·雍正
  卷七十三之二·雍正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一·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二十六·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六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十八 杜甫【六】 七言律诗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自注云舍人先世掌丝纶】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

  • 卷三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一刘长川刘长川肃代间诗人诗二首宝劔篇宝劔不可得相逢几许难今朝一度见赤色照人寒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自然神鬼伏无事莫空弹将赴东都上李相公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下还有不然

  •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张廷玉

        ◎外国四   ○琉球 吕宋 合猫里 美洛居 沙瑶呐哔啴 鸡笼 婆罗 麻叶瓮 古麻刺朗 冯嘉施兰 文郎马神   琉球居东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不能达。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

  •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蔡东藩

      却说杨坚为赵王招所诱,几乎遭害,幸亏大将军元胄,将坚扶出,奋身当户,阻住赵王招,待至坚已去远,才转身趋归。赵王招见胄勇武,不敢与抗,眼见是纵虎出柙,自恨不先下手,因致迟误,徒落得弹指出血,结愤填胸。那杨坚怎肯罢休,即诬称赵

  • 卷之九十二·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六月。甲寅朔。升镶黄旗满洲二等侍卫巴喀、为护军参领。  ○免浙江杭州、宁波、金华、衢州、台州五府、钱塘等二十一县及海门卫十一年分旱灾额赋。  ○以刑部主事顾仁、巡按顺天。吏部理

  • 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魏公子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魏公子列传》便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传中详

  • 凡例·邹漪

    一、野史从来不废。是编悉纪明末遗事。其先帝朝事无关于鼎革者,兹不尽载。另有崇祯纪事一刻,大书而特书之。至新朝大政,洋洋洒洒,别载国史纪略,以自附于蒙诵瞽议之义。一、明运告终,实由流寇,蹂躏海内,几十余年。自秦晋而蔓延

  • 裴植传·李延寿

    裴植,字文远,叔业的兄长叔宝的儿子。少小酷好读书,博览经史,尤长于佛教经典,善于谈论佛家义理。跟随裴叔业在寿春任上。叔业病卒,席法友、柳玄达等共同推举裴植监理州事。封锁叔业丧事的消息,下达命令,处理政事,都出于裴植的主

  • 僧玄奘传·刘昫

    玄奘和尚,姓陈,洛州偃师县人。隋炀帝大业末年出家,广泛阅读佛经著作。他曾说当时的佛经译本有很多谬误,所以到西域去,广泛寻求不同的版本来检验校正。太宗贞观初年,跟随商人到西域结交佛教界人士。玄奘知识渊博口才出众,每到

  • 卷十·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典礼六仪卫皇太后仪驾凤轿一通髤以黄绘金云龙凤顶二层饰金凤十二中安鈒花赤金顶衔珊瑚青金緑松等石明黄绫重幨绘金龙凤舁以十六人凤舆一通髤以黄绘金云龙凤顶

  • 冯庆桂·周诒春

    冯庆桂 字千里。生于广东广州。未婚。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农业。光緖三十四年。得学士学位。宣统二年。得硕士学位。宣统三年。著书论美国棉纱厂及中国仿行之办法。得博士学位。为世界会及美京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六·佚名

    宋 滕珙 撰心性类论存心养性之义答李伯諌此段谓学者实有为己之心严立规程力加持守便可以深造夫道承喻及从事心性之本以求变化气质之功之説此意甚善然愚意此理初无内外本末之间凡日用间涵泳本原酬酢事变以至讲説辩论

  • 提要·张九韶

    【臣】等谨案理学类编八卷明张九韶撰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故明史附见宋讷传作张美和清江人元末累举不仕洪武三年以荐为县学教谕迁国子监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归后复征入校书书成遣还兹编成于至正丙午乃未入明时所作其初本

  • 卷二百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八十九设官分职春秋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疏周礼天官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宰夫职曰凡邦之吊事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二·澄观

    大文第三十行疏。十中初三三宝持下疏文有四。一取论意释。二然第十地下会论同异。三既数名下会论同释。四上辨陀罗下会三处持字可知(五十四经)疏夫说法下即净名目连章中。时目连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

  • 枫窗小牍·袁褧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袁褧撰,袁颐续。 《稗海》本题为百岁寓翁撰。二卷,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宋丛书》本、《说库》本、 《稗海》本等。本书记宋代朝野杂事,有关北宋时汴京遗事的记载尤多,如京城宫阙、河渠街

  • 别本十六国春秋·崔鸿

    十六卷。旧本为魏崔鸿所撰,载于何镗汉魏丛书中。其书出在屠乔孙本之前。十六国各为一录,并列僭伪之主有五十八人,但其余诸臣皆不为立传。全为载记之体。考察《崇文总目》有《十六国春秋略》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司马光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世亲

    颂数六百,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俱舍,译曰藏。包藏之义。包藏根本阿毗达磨论要义,故谓之俱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