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文孝经序

唐宗皇帝撰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着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徳之本欤经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朕尝三复斯言景行先哲虽无徳教加于百姓庶几广爱刑于四海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况冺絶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逺源流益别近观孝经旧注蹖駮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隠小成言隠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刘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防五经之防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经分注错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今存于疏用广挥

猜你喜欢
  叔向问事君徒处之义奚如晏子对以大贤无择第二十·晏婴
  朱子抄释卷一·吕柟
  不要盲从上级·孔子
  卷九·范处义
  春秋提要·王道焜
  第一 捭阖 10·王诩
  (九)新与旧·钱穆
  文公·文公十七年·左丘明
  卷三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贤护分见佛品第三·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三十·瞿汝稷
  报国寺募修大殿缘起·太虚
  清 凉 世 界·太虚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问谁·徐志摩

    问谁?呵,这光阴的播弄问谁去声诉,在这冻沉沉的深夜,凄风吹拂她的新墓?“看守,你须用心的看守,这活泼的流溪,莫错过,在这清波里优游,青脐与红鳍!”那无声的私语在我的耳边似曾幽幽的吹嘘,——象秋雾里的远山,半

  • 卷504 ·佚名

    张閏 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 竦踊峰环碧玉城,乱蝉争送夕阳明。 飞桥预快登山足,坏塔遥培吊古情。 陈迹亦年惊梦幻,清文随处振英茎。 胡床等到三更看,閒过桐乡或驾鲸。 张閏 过下黄村

  • 第六歌 劈风劈雨打熄仔我灯笼火·刘半农

    劈风劈雨打熄仔我格灯笼火, 我走过你门头躲一躲。 我也勿想你放脱仔棉条来开我, 只要看看你门缝里格灯光听你唱唱歌。劈风劈雨,大风大雨之劈面打来者。 熄,城厢语亦作隐。 灯笼火,灯笼之点火者。 妇女纺纱,如有他事略停,则曰

  •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五韦应物聼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聼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後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暾

  • 宋诗话辑佚·诗事·佚名

    宋诗话辑佚·诗事(宋)不著撰人《诗事》,不知卷数,不著撰人。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仅《竹庄诗话》录存十五条。郭绍虞曾辑其佚文,并称其成书或在北宋之季,至迟亦在南宋初。是书所述多北宋时事,论诗重含蓄,如谓郑文宝咏

  • 卷一百四十一·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一 ∷起屠维赤奋若正月,尽上章摄提格七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乾道五年金大定九年   春,正月,辛酉,金主与宣徽使敬嗣晖、秘书监伊喇子敬论古今事,因曰:“

  • 第三十回 畅春园圣祖宾天 乾清宫世宗立嗣·蔡东藩

      却说朱一贵既陷台湾,逃官难民,尽至澎湖,澎湖守将,仓猝不知所为,亦尽室登舟,将渡厦门,百姓惊惶得了不得。独守备林亮决计固守,驰赴海滨,拦住官民家眷,不准内渡,人心稍稍镇定。水师提督施世骠,自厦门至澎湖,南澳总兵蓝廷珍,奉闽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陈邦瞻

    孝宗朝廷议孝宗隆兴元年冬十月辛巳召朱熹入对垂拱殿先是帝即位诏中外臣庶陈时政阙失熹时监南岳庙上封事首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纎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次言恢复之计不时定

  • 卷之一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北史》简介·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撰《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到

  • 112.白痴皇帝·林汉达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

  • 东宫备览卷四·陈模

    ○主器易震卦曰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逺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系辞曰震为雷为龙为长子又曰主器者莫若长子

  • 編選者序·欧阳竟无

    王雷泉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國思想界,處于萬花筒般的動蕩劇變中,要找出能轉時代潮流而不為時俗所轉的大思想家,委實不多。在長江流域,先是在下游的南京,抗戰期間轉移到上游的江津,存在著一個特立獨行的佛教知識分子集團。他

  • 摄大乘论释序·世亲

        大唐桑门道基撰摄大乘论者。盖是希声大教。至理幽微。超众妙之门。闭邪论之轨。大士所作。其在兹乎。若夫实相宗极。言亡而虑断。真如体妙。道玄而理邈。壮哉法界。廓尔无为。信矣大方。超然域外。是以王城三

  • 卷第二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界成就品第四 【论】今释此品略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为明

  • 读书斋偶存稿·叶方蔼

    四卷。清叶方蔼撰。叶方蔼,字干吉,号讱庵。昆山 (今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 (1659)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卒谥文敏。叶方蔼得官入朝后,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识。其授学士述怀诗所云:“敢道齐贤留

  • 永乐百问·袁忠彻

    永乐百问,是古代相书之一。该书是明朝永乐皇帝因喜好相学,与相学名家袁柳庄先生所作问答,上自王公贵胄,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尽及。此书为相学珍品,世上少传,乃相学爱好者必备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