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公·文公十七年

【经】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齐侯伐我西鄙。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诸侯会于扈。秋,公至自谷。冬,公子遂如齐。

【传】十七年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卿不书,失其所也。

夏四月癸亥,葬声姜。有齐难,是以缓。

齐侯伐我北鄙,襄仲请盟。六月,盟于谷。

晋侯蒐于黄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平宋也。公不与会,齐难故也。书曰「诸侯」,无功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灭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齐。四年二月壬戌,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秋,周甘蜀败戎于垂,乘其饮酒也。

冬十月,郑大子夷、石楚为质于晋。

襄仲如齐,拜谷之盟。复曰:「臣闻齐人将食鲁之麦。以臣观之,将不能。齐君之语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译文


十七年春季,晋国荀林父、卫国孔达、陈国公孙宁、郑国石楚联军攻打宋国,质问说:“为什么杀死你们国君?”还是立了宋文公而回国。《春秋》没有记载卿的姓名,这是由于他们改变初衷。

夏季,四月初四日,安葬声姜。由于有齐国攻战造成的困难,因此推迟。

齐懿公攻打我国北部边境,襄仲请求结盟。六月,在穀地结盟。

晋灵公在黄父阅兵,就因此再次在扈地会合诸侯,这是为了和宋国讲和。鲁文公没有参加会合,这是由于发生了齐国征战造成的困难的缘故。《春秋》记载说“诸侯”而不记名字,这是讥讽他们并没有取得成效。

当时,晋灵公拒绝会见郑穆公,以为他背晋而亲楚。郑国的子家派通信使者去晋国,并且给他一封信,告诉赵宣子,说:我郑国国君即位三年,召了蔡侯和他一起事奉贵国君主。九月,蔡侯来到敝邑前去贵国。敝邑由于侯宣多造成的祸难,我君因此而不能和蔡侯一同前来。十一月,消灭了侯宣多,就随同蔡侯而向执事朝觐。十二年六月,归生辅佐我君的长子夷,到楚国请求陈侯一同朝见贵国君主。十四年七月,我君又向贵国君主朝见,以完成关于陈国的事情。十五年五月,陈侯从我国前去朝见贵国君主。去年正月,烛之武前去贵国,这是为了使夷前往朝见贵国君主。八月,我君又前去朝见。因陈、蔡两国紧紧挨着楚国而不敢对晋有二心,那是由于我们的缘故。为什么唯独我们这样事奉贵国君主,反而不能免于祸患呢?

我郑君在位期间,一次朝见贵国先君襄公,两次朝见现在的君主。夷和我的几个臣下紧接着到绛城来。我郑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没有谁能比我国对贵国更有诚意了。如今大国说:“你没有能让我称心如意。”敝邑只有等待灭亡,也不能再增加一点什么了。古人有话说:“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在临死前,顾不上选择庇护的地方。”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小国就会以人道相事奉;如果不是以德相待,那就会像鹿一样,狂奔走险,急迫的时候,哪里还能选择地方?贵国的命令没有止境,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邑全部的士兵在鯈地等待。该怎么办,就听凭您的命令吧!

我郑文公二年六月二十日,曾到齐国朝见。四年二月某一天,为齐国进攻蔡国,也和楚国取得讲和。处于齐、楚两个大国之间而屈从于强国的命令,这难道是我们的罪过吗?大国如果不加谅解,我们是没有地方可以逃避你们的命令了。晋国的巩朔到郑国讲和修好,赵穿,公婿池作为人质。

秋季,周朝的甘歜在邥垂打败戎人,一战取胜是由于趁着戎人正在喝酒而用兵。

冬季,十一月,郑国的太子夷、大夫石楚到晋国作为人质。

襄仲到齐国去,拜谢穀地的结盟。回来说:“下臣听说齐国人将要吃鲁国的麦子。据下臣看来,恐怕做不到。齐国国君的话极不严肃。臧文仲曾说过:‘百姓的主人说话不严肃,必然很快就会死。’”

猜你喜欢
  卷四 孝治章第八·邢昺
  子華子卷上·子华子
  帝学卷四·范祖禹
  卷八十八·陈祥道
  第七章 34·辜鸿铭
  第四章 17·辜鸿铭
  提要·程廷祚
  先儒姓氏·胡广
  四时第四十·管仲
  夏聲說·欧阳竟无
  仲子書卷二·冯云鹓
  卷四十九·道世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八·欧阳竟无
  第一次研究会·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出 矢贞·李渔

    〖正宫引子·燕归梁半〗(外便服,带末上)放却长愁又短愁,妹嫁也,姊还留。下官自从赘了石郎为婿,代我册封琉球,不但门楣得人,亦且桑榆有靠。只是养女未曾出嫁,今日魏年兄央人替他儿子作伐,我已亲口许他,不免教女儿传与他知道

  • 第三折·武汉臣

    (张郎同旦儿上,诗云)人生虽是命安排,也要机谋会使乖。假饶不做欺心事,谁把钱财送我来?自家张郎的便是。自从父亲将家私都与了我掌把,兀的不欢喜杀我也。时遇清明节今,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我将着这春盛担子。红干腊肉,

  • 提要·洪焱祖

    【臣】等谨案杏庭摘槀一卷元洪焱祖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人是集前有危素序称为徽州路休寜县尹致仕而叙其仕履乃曰年二十六为平江路儒学録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天歴元年年六十

  •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世祖九·宋濂

        ◎世祖九   十九年春正月壬戌朔,高丽国王王睶遣其大将军金子廷来贺。丙寅,罢征东行中书省。丁卯,诸王札剌忽至自军中。时皇子北平王以军镇阿里麻里之地,以御海都。诸王昔里吉与脱脱木儿、棨木忽儿、撒里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一·王称

    列传十四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也父仁谦周太子賔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为人方重不事苛察举进士晋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其兄遂清领邦计以为盐铁廵官改度支盐铁推官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尹以居正为判官汉史肈领侍衞亲

  •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九·王祎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元年【隋恭皇帝义宁二年 隋恭皇帝侗皇秦元年 楚林士太平三年 夏王窦建德五鳯元年 定杨刘武周天兴二年 梁梁师都永隆二年 梁萧铣鸣鳯二年 魏公李宻永平二年 秦薛举秦兴二年 凉帝李轨安乐

  •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洪武十七年八月丙寅朔 上谓廷臣曰治天下者不尽人之财使人有余财不尽人之力使人有余力斯二者人皆知之至于不尽人之情使人得以适其情人或未知也夫使人得以适其情者不以吾之所欲而防人之所欲盖求竭吾之所欲者所求必得而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二景泰二年五月戊戌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广西镇安等府恩城等州土官知府等官岑永寿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及彩币表里钞有差○升建州右卫都指挥佥事佟火你为都指挥使指挥同知李吾哈为都指挥佥事赐彩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

  • 卷之二十九·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春正月。丙午朔。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诣梁格庄德宗景皇帝几筵前行礼。  ○丁未。谕内阁、豫亲王懋林前得罚俸处分。着加恩宽免。  ○赏庄亲王载功三眼花翎。  ○蠲缓直隶武清等各州县

  • 五七九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呈查缴应毁各书清单·佚名

    五七九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呈查缴应毁各书清单乾隆四十三年湖广总督臣三宝、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谨奏,谨将湖北省续经查获应毁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计开:《唐诗应试分类详解》一百一部。是书系江西逆犯王锡侯纂。内附刻狂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三·佚名

    武帝上孝武免亡秦之祸【温公】穷兵四夷【张佑 何去非 子由】王恢韩安国论击匈奴【子由 东坡】封田千秋为富民侯【温公 张咏】李广利伐宛取马封海西侯【温公】用主父偃策削诸侯地【荆公】用宦者典尚书【王元之】戾

  • 二十九年(上)·佚名

    (丙申)二十九年大明萬曆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辰,上在貞陵洞行宮。○上初行望闕禮。○司贍寺正黃愼馳〈二十四日。〉啓曰:「當日,行長、玄蘇、調信、小西飛等,聚沈遊擊下處,談話旣罷,遊擊使通使李愉,謂臣曰:『行長等,今日,來

  • 庄公卷九(起二十八年,尽闵公二年)·何休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伐不日,此何以日?(据郑人伐卫不日。)[疏]注“据郑人伐卫不日”。○解云:在隐二年冬。按彼文虽在十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之下,不蒙其日月,故得据之。至之日也。(用兵

  • 德行更比才能重·孔子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那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读解】 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

  • 第27章·老子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1)。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恒善救物,而无弃物(2)。是谓袭明(3)。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4)。不贵其师

  • 卷六十四·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四   宋 王与之 撰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郑司农曰圜谓圜土也圜土谓狱城也今狱城圜职中言凡圜土之刑人也以此知圜谓圜土也【○郑锷曰矩属西方规

  • 春酒堂诗话·周容

    诗话。清人周容撰。一卷。容字茂兰(一作鄮山),鄞县(今属浙江)人。明诸生。入清后为僧,以母在返初服,踪迹遍天下。所交皆一时遗民。有以鸿博荐者,以死拒。此编由慈溪冯贞群编成,凡六十二则。以杂记当代诗坛人事为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