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宫备览卷四

○主器

易震卦曰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逺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系辞曰震为雷为龙为长子

又曰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

本朝至道元年冦准自青州召还上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诚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宦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惟陛下择所以副天下之望者上遂以寿王立为太子京师之人见太子喜曰真社稷之主也准曰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

臣某曰圣人作易无非忧世而立教也况于国之储贰所以为宗庙社稷之主者又当如之何其致戒哉故潜龙之象取诸干继明之义取诸离皆有储君之义而独于东方之震则以长子主器明言之然恐惧修省之意则不独于震然也震之为义曰震惊所以恐惧恐惧所以致福惟虩虩故能哑哑惟惊惧故能不丧匕鬯大象乃以君子恐惧修省言之此帝王之兢兢业业严恭寅畏克自抑畏之心也然则为长子为祭主之不可慢忽也葢如此虽然干于潜龙以勿用言见龙以利见言独九三一爻居潜见飞跃之间则必明夫夕惕无咎之义离于初爻言辟咎之敬三爻言日昃之嗟五爻言戚嗟之吉干离二卦皆莫非恐惧修省之意而况明言长子之卦者乎后之主器者当知戒谨祗惧以无媿乎圣贤忧世之心斯可也本朝茂建元良诞扬显册皆以承祧主鬯为重有如至道天子择人以付神器至使京师之人欣欣有喜以为真社稷主以见得人主器必有以厌人心而冦准为天下择君之说可以为万世之训矣

○正本

西汉叔孙通传曰帝欲易太子通諌曰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陛下必欲废适立少臣愿先伏诛帝曰吾特戏耳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震动奈何以天下戏

唐燕王忠传许敬宗曰正本则万事治太子国本也宋务光传曰臣闻太子者君之贰国之本所以主器承祧养民赞业愿择贤早建储副安社稷慰黎元

魏元忠传袁楚客以书规之曰夫安天下者先正其本本正则天下固国之兴亡系焉太子天下本譬之大木无本则枝叶零悴故师保教以君人之道用藴崇其徳所以重天下也皇子既长未定嫡副是天下无本愿君侯以清宴之间言于上择贤而立之此安天下之道

本朝嘉佑三年御史中丞包拯乞立皇太子言东宫虚位日乆天下以为忧羣臣数有言者卒未闻有所处置未审圣意持乆不决何也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愿采诗人盘维之义固天下根本之地

干道八年宰臣梁克家奏曰太子天下本本正则天下正不可不于其早而教导之也

臣某曰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主者天下之仪表故以一身为天下本太子者国之储贰天命之所属人心之所归宜汉诸臣亦以为天下之本也是本正则国以安不正则国以危葢有贤而不立则莫之正有既立而非贤则莫之正或既贤且立矣而不能安其位则莫之正人主牵溺于意爱贸乱于废立者比比也奚其正之诗曰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诚不可不谨也汉髙帝不学义不足以克爱不知根本所系而以天下戏通之言诚足取也然四皓既至羽翼以成未免私植党与以遂其谋异时博望苑之私通宾客而太子卒亦不免有以任作俑之咎者矣昔者明王择师傅以教太子太子亲师傅以养徳义而国本以固则名正而言顺汉事奚足多道下至■〈薛上女下〉后乱唐诸武用事国本所系莫之适从敬宗希旨建言既立者废中宗嗣立后亦罹祸务光元忠之徒义不足以立事忠不足以许国空言亦奚益哉国朝流庆所锺建储立本乃列圣所深念者而包拯根本之言梁克家教导之说尤为至要葢根本未立则欲其立既立则欲其正非喻以根本则莫知立之在所急非早于教导又乌乎而能正哉后之以国本为念者其尚鉴于兹

○问安

礼记文王世子篇曰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

本朝绍兴三十二年立建王为皇太子制有曰问安而至寝门每谨三朝之礼论学而在东序务崇四术之规

臣某曰礼曰凡为人子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又曰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潄栉縰然则人子之事亲虽顷刻不敢忘也又曰父母有疾行不翔言不惰饮食不知味则凡人子于其亲之疾其不遑宁处也如此况于世子之孝异日将以仪刑天下者乎此文王之于王季朝日三而不以为烦有疾不正履而不以为过武王之于文王亦然一饭亦一饭再饭亦再饭无食息敢置也亦曰子职所当尽焉尔岂惟文武虽舜事顽嚚之亲可谓处人子之至难者而犹夔夔齐栗克谐以孝故孟子以五十而慕称之自未央为寿汉髙帝遂有徳色而五日一朝之制后世以为当然鹤驾通宵龙楼问寝形诸篇什若创见而仅有者人子之于亲当如是耶国朝孝宗之在建邸必惓惓乎三朝之礼异时继统之后每日一朝之请尤切加意而卒之一月四朝见则亦勉遵髙宗圣训恐废万几而已而非其初心也庙号曰孝宜哉

○友悌

论语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唐睿宗诸子传曰元宗为太子尝置大衾长枕将为诸王共之睿宗知喜甚及先天后尽以隆庆旧邸为兴庆宫天子于宫西南置楼其西曰华蕚相辉之楼南曰勤政务本之楼帝时时登之闻诸王作乐必亟召升楼与同榻坐或就幸第赋诗燕嬉赐金帛侑欢世谓天子友悌古无有者

本朝至道元年皇太子上言旧与越王元份等同候朝于崇徳门而幕次入则同班起居今蒙册命即移于崇徳门东宰臣幙次与元份等别班起居虽恩荣益増忝冒伏望明恩俾从旧贯庶因辨色之会时接同气之欢惓惓之诚实在于此帝览奏谓宰相曰皇太子孝悌之性出于自然诚可嘉也乃诏仍旧

臣某曰孝悌人心之固有也而世道既衰则是心之本然者或失斗粟尺布之谣煮豆然萁之诗尚忍闻之哉然孝悌闺门之事也而夫子论友于兄弟必继以施于有政者亦是心之所推焉耳故此言惟孝友于兄弟葢惟能孝于亲者然后能友于兄弟他日于孝经又曰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则又推吾友悌之心以敬长睦族无往而不顺矣其施于政固宜矧国之储贰异时将以立爱立敬始家邦而终四海者而不知友悌可乎然唐元宗之友悌似足称者而溺于意爱之偏至一日而废三子虽父子之天性且不复存他可知矣尝考唐之一代自太宗至于末年卒无家法其所由来者渐葢不独元宗为然可以为万世之戒矣国朝自艺祖之友爱太宗付以神器圣明相继一以友悌先天下真宗之为太子至欲因辨色之会接同气之欢特其事之细者列圣亲睦宗族至使瓜瓞绵绵本支百世则皆友悌之推也猗欤休哉

东宫备览卷四

猜你喜欢
  天道施第八十二·苏舆
  覈辯第八·徐干
  提要·张次仲
  春秋集传纂例卷九·陆淳
  卷十三·朱鹤龄
  事语第七十一·管仲
  卷三十五·严粲
  提要·沈彤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守行品第三十三·佚名
  斋 余 法 语·太虚
  示法舫书(二通)·太虚
  覆吠檀陀学会书·太虚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九·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二·净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贾昌朝·唐圭璋

      昌朝字子明,获鹿人。生于咸平元年(998)。天禧元年(1017),召试,赐同进士出身,除晋陵簿。庆历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封许国公。英宗即位,加左仆射,进封魏国公。治平二年(1065)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有集,不传。   木兰花令

  • ◆竹房先生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顾嗣立

    衍字子行,钱塘人。意气简傲,常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客至,僮辄止之,通姓名乃使登。一日,廉访使徐琰来见,衍从楼上呼曰:此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日谒谢使节。琰笑而去。生徒从衍游者常数十百人,衍坐童子地上,使冠者分番下授

  • ●双烈记目录·张四维

    第一齣 开宗第二齣 访道第三齣 引狎第四齣 推详第五齣 妄尊第六齣 抒悃第七齣 抵寓第八齣 代役第九齣 应募第十齣 勉承第十一齣 奇遇第十二齣 就婚第十三齣 计遣第十四齣 惜别第十五齣 受职第十六齣 

  • 卷四十一 五代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一 五代上罗衮鸣山天下名山有,未闻山自鸣。昂藏如许阔,尔何亦不平。 【见同治丙寅刊齐召南等纂《温州府志》卷四《山川》。】句此心不向常人说。 【《江湖小集》卷二十一李《剪绡集》引。】罗绍威公燕

  • 淳熙稿卷十九·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九 宋 赵蕃 撰 七言絶句 元日寄成父四首 旧时元日羡吾庐称夀献觞懽有余今日儿曹还效我凄然事忆十年初 家家节物竞今朝风俗未分南北遥莫向除薪覔如愿且凭爆竹走山魈 冒晨造谒愧悠悠残客不来

  • 潮剧传统剧目《金花女》·佚名

    金花姑娘不羡金钗爱荆钗,愿配穷生刘永。兄金章赞成;嫂巫氏贪图财物,极力反对。大比之期,刘永有心上京赴考,但家无盘缠,况兼卖文受辱,自觉此愿难偿。金花坚贞诚挚,毅然再求兄嫂资助,不料又遭嫂嫂奚落,幸有其兄相帮,刘永得赴春闱。

  • 卷八·王冕

    梅谱原始夫梅,始自花光仁老。宋朝哲宗时,僧住衡山花光寺。老僧酷爱梅,唯所居方丈室屋边亦植数本。每逢花发时,辄床据于其下,吟咏终日,人莫能知其意。月夜未寝,见疏影横于其纸窗,萧然可爱,遂以笔戏摹其影。凌晨视之,殊有月夜之思

  • 卷二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二十六·张廷玉

        李成梁 麻贵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积功为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士蛮大入

  • 康熙十九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二年十月·蒋良骐

    康熙十九年正月,赵良栋与王进宝分道进师,连挫贼众于白水坝等处,复龙安府。王进宝克朝天关,遂复广元县。诏安亲王岳乐班师。赵良栋至绵竹,伪将军汪文元、伪巡抚张文德等迎降,遂复成都。王进宝复保宁。二月,诏顺承郡王勒尔锦等

  • ●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并序·劳格

    (中书令崔任殿中侍御史日纂文)《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勋也。传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取。则蹈网罟,婴徽纟墨,联桁杨,贯桎梧,可怨天尤人哉。左台精舍者,诸御史导群愚之所作也。盖先王用刑,所以彰善瘅恶;圣人明罚,是以小惩大诫。故崇崇

  • 卷七十三下下·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三下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下下 狂士 乐广 谢鲲 胡母辅之【子谦之】 毕卓 光逸卫玠 王济 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方参

  • 第一卷 名宦 一·缪荃孙

    统 部 周孙 武孙武,齐人。以兵法见吴王阖庐,王以为将。西破楚,入郢,北威齐、晋,显明诸侯,武与有力焉。武著兵书十三篇。后人多为之注。著录于汉书艺文志者,分八十二篇,列于兵家权谋类。(光绪苏州府志录史记,参汉书)

  • 王绂传·张廷玉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绂在未做官之前,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于九龙山,自号“九龙山人”。对于书法

  •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为君,身尊民安,为臣,事治身荣,难乎,易乎?”晏子对曰:“易。”公曰:“何若?”对曰:“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公又问:“为君何行则危?为臣何行则废?”晏子对曰:“为君,厚藉敛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佛子云何爲菩薩摩訶薩無盡功德藏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懺除一切諸業重   障所起善根.禮敬三世一切諸佛所起善根.勸請一切諸佛說法所起善根.聞佛

  •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四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四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

  • 迦叶结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世尊灭度未久。诸罗汉等悉会共议。未集经藏法律诸议。各心念言。吾等所作已办。越尘劳山枯竭爱河。一切智日佛。天中天眼忽不见。吾等患厌载摄是身。今欲般泥洹即说偈曰。

  • 檀园集·李流芳

    明代诗文别集。李流芳(字长蘅)著。为李流芳自编。有崇祯年间刻本,凡12卷。前有崇祯二年(1629)谢三宾序。序略云:“予为嘉靖之三年,始谋刻四家文集。于时长蘅已病卧檀园,予躬致药饵,登床握手。长蘅好强起,尽出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