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要盲从上级

【原文】

季子然①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②,曾③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①季子然:鲁国权贵季氏一族的人。②异之问:即问异,问别的什么.“之”起把宾语“异”提前的作用。③曾:乃,竟。④具臣:有才见(才干)的巨,但算不上大臣。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以称得上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您问什么呢,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啊。所谓大臣,用道义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辞职不干。现在的仲由和冉求,只可以称得上是有才干的臣。”

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会一切顺从上级码?”孔子说:“杀父杀君的事情,那也是不会顺从的。”

【读解】

子路和冉求做了季氏的家臣,对于季氏越礼犯上的行为,他们没有能够劝阻住,也没有辞职不干。所以,孔子说他们只能够称得上是有才干的巨,称不上是“以道义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辞职不干”的大臣。当然,孔子也深知自己的学生,所以说;“杀父杀君的事情,那也是不会顺从的。”

撇开孔子对子路、冉求的评论来看,“以道事君,不行则止”也罢,“杀父与君,亦不从也”也罢,都是说的如何对待领导人.对待上级的问题。领导人不道德不仁义,即便地位高如国君,那也不能愚忠,不能盲从,而要辞职不干,“不可则止”。领导人杀父杀君,大逆不道,那更是不可顺从,不可助纣为虐的。一句话,不可盲从上级,盲从领导人,而要以道义为原则,为标准。

当然,不要盲从并不是不从,该听从的还是要听从,这是勿需赘言的了。

猜你喜欢
  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佚名
  荣辱篇第四·荀况
  ●毛詩多識卷八·多隆阿
  卷十五【起僖公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杜预
  卷二十二·陈经
  第十五章 14·辜鸿铭
  卷四·蔡卞
  哀公·哀公二十一年·左丘明
  卷一百一十一·佚名
  成正觉品第二十二·佚名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玄奘
  解深密经卷第四·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关汉卿

    (正末扮关公领关平、关兴、周仓上,云)某姓关,名羽,字云长。蒲州解良人也。见随刘玄德,为其上将。自天下三分,形如鼎足:曹操占了中原;孙策占了江东;我哥哥玄德公占了西蜀。着某镇守荆州,久镇无虞。我想当初楚汉争锋,我汉皇仁义用三

  • 夜·徐志摩

    一夜,无所不包的夜,我颂美你!夜,现在万象都象乳饱了的婴孩,在你大母温柔的怀抱中眠熟。一天只是紧叠的乌云,象野外一座帐篷,静悄悄的,静悄悄的;河面只闪着些纤微,软弱的辉芒,桥边的长梗水草,黑沉沉的象几条烂醉的鲜鱼横浮在水上,任

  • 志第十六 食货·房玄龄

    昔者先王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因三才以节其务,敬四序以成其业,观其谣俗而正其纪纲。勖农桑之本,通鱼盐之利,登良山而采符玉,泛瀛海而罩珠玑。日中为市,总天下之隶,先诸布帛,继以货泉,贸迁有无,各得其所。《周礼》,正月始和,乃布教

  • 帝纪第一 高祖上·魏徵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 ,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

  • ◎农商部·费行简

    农林、水产、牧畜、工商矿,务皆农商部职掌。值近今财政奇窘,倾所入以备兵植党且不足,自无余力兴办实业,故势力迥出财内、交通诸部之下。然每值总统总理就职,必为敷衍门面语曰:“吾将以全力振兴农商。”为部长者,自不得不少少

  • 一一五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送交续得书籍并缮书目呈览折·佚名

    一一五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送交续得书籍并缮书目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奴才前奉谕旨,访觅遗书,当卽钦遵圣训,于商人马裕家藏书内选取七百七十六种,并另觅书七百九十种,节次敬谨

  • 元叉传·李延寿

    元叉字伯亻隽,小名夜叉。灵太后临朝听政,因元叉是妹夫,任命他为通直郎。叉的妻子被封为新平君,后改封冯翊君,任女侍中。元叉的女儿早夭,灵太后追封她为乡主。元叉累升至加侍中、领军将军。他在门下兼管总禁兵,深被灵太后所信

  • 五三、吴起为魏将拔秦五城考·钱穆

    《史记 吴起传》:“起去鲁之魏,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继叙为卒吮疽事。考《韩非 外储左上》:“吴起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起自吮其脓。”《说苑 复恩篇》云:“吴起攻中山,为卒吮脓,其母泣曰:吴子

  • 人过四十万事休·孔子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读解】 一方面,“四十而不惑。”(《为政》)一个人的发展到了四十岁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

  • 卷五十七·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七   宋 程公说 撰晋世本第五平公       昭公平公【諡灋执事有制曰平】【名彪悼公子襄十五年嗣立明年改元至昭十年卒在位二十六年】襄公经十有六年春王

  • 卷十七·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国风卫二氓篇氓孟子疏云周官制地之法六乡以教为主故其地为郊民则谓之民以其近主而有知也六遂以耕为主故其地为野而民则谓之氓以其逺主而无

  •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二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无变异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无变异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无变异空

  • 卷十九·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九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地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水火风空识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地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水火风空识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

  • 卷二十七·道世

    △至诚灾第十九(此有八部)▲述意部第一夫至诚所感,无神弗应;大士运心,无机不赴。励己剋意,尽未来际。所以一一弘誓,莫不忍智相应,心心广博,皆在阿惟越致。自非立行重於松筠,起愿逾於金石。殁命护持,深心救济。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六十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六十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四◎若成就过去他心智。亦成就未来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若成就过去。必成就未来。何等时成就过去未来他

  • 缘引·朱时恩

    佛祖纲目缘引刻分灯录既竣。则诸善信夙生种子已苏苏发动矣。然心空氏弘愿深慈。增进无已。且其一生精力。注之佛祖纲目一书。盖搜辑全藏纂要钩玄。而用编年法诠次焉。以迦文为教主。以西竺东土诸祖一花五叶为正宗。以

  • 雍正山西通志·觉罗石麟

    山西地方志。清觉罗石麟等修,储大文(1664—1743)纂。二百三十卷。石麟为正红旗人。监生。历官都御史、山西巡抚。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宜兴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存砚楼集》。修纂者奉旨为《一统志》

  • 阳羡茗壶系·周高起

    明代周高起(1596—1654)撰。一卷。专门记述宜兴(阳羡)紫砂工艺发展过程及名工巧匠,分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等七个条目。行文如同讲故事,把历史、人物、工艺、名品特色等融汇其中,可读性较强,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