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 捭阖 10

【原文】

一陽一动而行,一陰一止而藏;一陽一动而出,一陰一隐而入。一陽一还终始,一陰一极反一陽一①。以一陽一动者,德相生也;以一陰一静者,形相成也。以一陽一求一陰一,苞②以德也;以一陰一结一陽一,施以力也。一陰一陽一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一陰一陽一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③之门户。

【注释】

①一陽一还终始,一陰一极反一陽一:指一陰一陽一相生,事物之间相互转化。

②苞:通包,包容,容纳。

③圆方:指天地。陶弘景注:“言既体天地、象一陰一陽一,故其法可以说人也。天圆地方,上下之义也。理尽开闭,然后生万物,故为万事先,上下之道自此出入,故曰圆方之门户。”

【译文】

一陽一动而行,一陰一至而藏。一陽一动而出,一陰一随其后。一陽一返归初始为一陰一,一陰一到了极点为一陽一,两者相互转化。凭一陽一而动,道德就会产生;依一陰一而止,形体就会产生。以高官厚禄对待下属,下属就会竭尽全力。上下之所以能够相求,就是因为纵横开阖、开启闭合而形成。这是天地万物运行之道,也是游说他人的方法。因此,可以说捭阖之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是解决天地间所有问题的关键。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七卦 颐 山雷颐 艮上震下·佚名
  形势第二·管仲
  法言義疏五·汪荣宝
  卷之十四 诠言训·高诱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孔子
  卷二十五下·朱熹
  卷二·方苞
  卷十二·魏了翁
  卷十八·佚名
  卷二十·赞宁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欧阳竟无
  与胡适之书·太虚
  阅世界大同之道·太虚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下·佚名
  斥拨佛拨净土之狂禅·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四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五古今体五十四首【戊戌一】戊戌元旦新岁新禧淑景融庆惟敷锡庶民同贺门御殿今番简谒庙拜天往例通布宪校官先已校着雍丰楙冀年丰持盈戒满恒廑念勤政爱民永朂躬元旦试笔忆昔中元甲子临【乾

  • 后集卷七·蔡正孙

    梅圣俞刘后村云:“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而后桑濮之哇淫稍息,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诗话》云:“梅圣俞诗,如深山道人,草衣葛履,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胡苕溪云:“梅圣俞

  • 卷一百三·表第四·诸王世表四·张廷玉

        ◎诸王世表四   

  •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蔡东藩

      却说王钦若抵乾封后,再上天书,据言:“有木工董祚,在醴泉亭北,见黄帛曳林木上,帛中有字,苦不能识,因辗转告至臣处。臣遣人觇视,与前时所降天书相似,因特敬谨取奉阙下”云云。真宗御崇政殿,传集群臣,朗声宣谕道:“朕五月丙子夜

  •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三·姚之骃

    武功门名将収大黄 元史太宗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収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疫得大黄辄愈百五十战 元名臣事畧阿珠每闻敌所在忠勇奋发即跃马挺槊陷阵深入故南讨北征四十年大小百五十战未尝败衂赛存孝 元史刘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三月己卯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彰武伯杨世阶祭 裕陵○大学士王锡爵等奏适奉传旨以河南巡按陈登云封进饥民所食鴈粪持示臣等不胜痛感见今国财耗竭万难措处请尽辞俸薪助赈并乞 皇上暨 两宫各院量发内藏分投

  • 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吕思勉

    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值旷古未有的变局,自必有非常的手段,然后足以应付之,此等手段,自非本来执掌政权的阶级所有,然则新机从何处发生呢?其(一)起自中等阶级,以旧有的文化为根柢的,是为戊戌维新。其(二)以流

  • 樊山政书卷十八·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临潼县禀批渭南县详批韩城县张令瑞玑词讼册批富平李令经江词讼册批朝邑县杨令淑修词讼册批咸阳县杨令调元禀批长武县李令焕墀禀批米脂县印委李赵禀批临潼县李令嘉绩禀批蒲城县曾令士刚词讼册批咸阳县

  • 卷二百七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宁宗时青田县主簿陈耆卿上奏曰臣闻钱犹母也楮犹子也母子所以相权也不可重子而轻母也夫有钱而後有楮其楮益多则

  • 一五五、鲁仲连考·钱穆

    《汉志》儒家《鲁连子》十四篇,已亡不可考。《史记正义》引《鲁连子》云:&ldquo;齐辨士田巴,服徂丘,议稷下。(《艺文类聚》引《新序》,称&ldquo;齐王聘田巴先生,而将问政&rdquo;,知巴亦稷下学士。)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

  • 通制条格卷第十六·拜住

     田令  理民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理民之务,禁其扰民者,此为最先。凡里正、公使人等 【贴书亦同,】 从各路总管府拟定合设人数,其令司县选留廉干无过之人,多者罢去。仍须每事设法关防,毋致似前侵害百

  • 三式 第十七·王符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不得侯〔二〕。孝文皇帝始封外祖〔三〕,因为典式,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以褒有德,后亦承之〔四〕,建武乃绝。〔一〕○铎按:叙录云:“将修太平,必媚此法”,“式”即“法”也。此篇

  • 卷一·俞皋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一 元 俞皋 撰隱公【名息姑惠公子母聲子在位十一年為公子翬所弑弟桓公立諡法不尸其位曰隱程子曰春秋魯史記之名也夫子之道旣不行於天下於是因魯春秋

  • 原官第十·尉缭

    本篇首先论述了设官分职,各司其事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根本措施。其次还阐明了君臣职权及其施政方法,特别指出:&ldquo;审开塞,守一道(统一的方针政策),为治之要也。&rdquo;这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最后,它幻想达到一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最净地陀罗尼品第六  尔时。师子相无碍光焰菩萨。与无量亿众。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以种种花香宝幢幡盖。而供养已白佛言。世尊。以几因缘。得菩提心。何者

  •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道宣

    太一山沙门释道宣述  四分戒本者。盖开万行之通衢。引三乘之正轨也。自法王利见弘济在缘。程上圣之凄惶。悼小凡之沉溺。故能辟不讳之门。示秘密之深术。张无问之说显初学之津涂。遂静处而兴教源。集众而宣玄范。前

  • 陶甓公牍·刘汝骥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编撰,清宣统辛亥(1911)夏安徽印刷局校印,刘汝骥在晚清新政时期组织对徽州进行社会调查的文献汇编,凡十二卷:卷一“示谕”;卷二至卷九“批判”,包括吏科、户科、学科、兵科、刑科、工科、宪政科等;卷十“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