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佛告天子。此妙吉祥菩萨从是已后。复于七十二殑伽沙数佛世尊所发菩提心。最初有佛。名尸邻捺啰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于彼佛所发菩提心。其后有佛。名宝光行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莲华上变化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清净宝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无边宝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大宝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虚空灯。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大法王。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众宝聚持妙色相。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能仁主。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功德光明庄严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大光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无量光广大庄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作变化云千音声王。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最上日光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最上意。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多种光明吉祥王。出现世间。如是等七十二殑伽沙数佛世尊所。发菩提心已。复于九十一劫中。值遇诸佛发菩提心。又复于火顶如来。众尊如来。作庄严如来。饮光如来。是诸如来所。皆发菩提心种诸善根。天子。此妙吉祥菩萨。能于如是无量无数佛世尊所。发菩提心。广大方便。种诸善根已。乃至最后于我现在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以神通变化作诸佛事。
尔时普华幢天子前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欲种善根。若能于此广大正法。发信解心。听受读诵记念思惟。为人演说。当知是人。善得人身。善见诸佛。善闻正法。于其世间有所利益不空受食。世尊。而诸众生。云何当能于此正法发生信解。
佛告普华幢天子言。汝今宜应以如是事问妙吉祥菩萨。彼当为汝如理宣说。是时普华幢天子。即白妙吉祥菩萨言。云何当得一切众生。于此正法能生信解。妙吉祥菩萨言。天子。无有法可生信解。彼一切法自性空故。无所生故。若法自性空无所生。当复于何而生信解。
普华幢天子。复白妙吉祥菩萨言。愿为我等略说菩萨行法。妙吉祥言。天子当知。无行是菩萨行。又复一切法是菩萨行。普华幢天子言。云何一切法是菩萨行。妙吉祥菩萨言。天子当知。所言一切法者。谓四念处八正道五根五力七觉支。略说此等为菩萨行。若广说者其数无量。诸菩萨摩诃萨若得此法。是即名为真菩萨行。普华幢天子。白妙吉祥菩萨言。云何名为四念处。妙吉祥言。天子。若菩萨观身如虚空。不得身相。住平等法。如是名为身中身念处。若菩萨观诸受法内外中间俱不可得。皆悉空故。如是名为观受念处。若菩萨如实观心。于其名中无色可见。即不可得所观心相。如是名为心中心念处。若菩萨如实了知彼一切法。若善不善自性皆空。如是名为法中法念处。天子。此等名为四念处法。
复次普华幢天子。白妙吉祥菩萨言。云何名为八正道法。妙吉祥菩萨言。若菩萨观一切法。非境界相。无二无分别。无少法可取。是名正见。若菩萨观一切法。离诸分别及诸疑惑。与无所观正行相应。是名正思惟。若菩萨观一切法自性真实。非有边非无边。皆悉平等。如实宣说。是名正语。若菩萨观一切法。离所作性而不可得。若如所作若非所作。皆悉平等。住如实义。是名正业。若菩萨知一切法本不相续。即于诸法无嗔无喜。亦无所著。安住真实平等法中。是名正命。若菩萨了一切法。无诸起作离种种相。于精进行如实相应。是名正精进。若菩萨于一切法不起诸念。了知诸业自性清净。住无所念。是名正念。若菩萨入一切法自性平等。于所缘相皆悉远离。毕竟观察了不可得。是名正定。天子。此等名为八正道法。
复次普华幢天子。白妙吉祥菩萨言。云何名为五根。妙吉祥言。若菩萨了一切法本无所生。自性真实无进无退。平等法中如实信解。是名信根。若菩萨。于一切法心无爱乐。离远近想住真实性。是名精进根。若菩萨。于一切法非所作意。以所缘相离种种性。由性离故诸念不生。是名念根。若菩萨。于一切法。无所念无所得。正定相应。是名定根。若菩萨。于一切法。离所生相及不生相。谛观诸法自性皆空。是名慧根。天子。此等名为五根。
复次普华幢天子。白妙吉祥菩萨言。云何名为五力。妙吉祥言。若菩萨于一切法不起种种虚妄分别。是名信力。若菩萨于一切法而能请问如实胜义。名精进力。若菩萨于一切法离诸失念正念相应。是名念力。若菩萨于出世法心无懈倦。是名定力。若菩萨于诸业报净信不坏。是名慧力。天子。此等名为五力。
复次普华幢天子白妙吉祥菩萨言。云何名为七觉支。妙吉祥言。若菩萨了一切行本无所生。于喜乐法观真实性。是名喜觉支。若菩萨于一切法无爱著心。于所缘相观不可得。是名轻安觉支。若菩萨见一切法自性无念无所作意。是名念觉支。若菩萨若一切法求种种相了不可得。记诸善法如实出生。是名择法觉支。若菩萨观三界性不取三界相。是名精进觉支。若菩萨观心无所得。即于一切法亦无所觉了。是名定觉支。若菩萨知一切法本无所依即无所住。复无所生亦无所觉。是故一切法无所观不可得住平等舍。是名舍觉支。天子。此等名为七觉支法。
如是略说。四念处八正道五根五力七觉支法。此诸法门。若菩萨所修为菩萨行。声闻所修为声闻行。假使若有净行诸婆罗门能修习者。即得解诸怨结除灭棘刺息诸烦恼。远离病苦不生怖畏。顺向佛道住佛种姓。若诸沙门多闻佛子修此法者。即得超越轮回到于彼岸。离诸尘垢得无相身。去除重担到无畏处获大快乐。若诸菩萨于此法门。如实观想如理修行得具足已。是诸菩萨于天上人间。应受广大信施供养。天子。是故诸菩萨于其世间随诸方处。不空受食有大利益。又复若欲出度轮回。破诸魔众摧伏外道。吹大法螺击大法鼓。转大法轮立大法幢。解脱众苦得大涅槃。当于如是胜妙法门如理修行。天子。如前所问菩萨行者。此一切法是菩萨行。
尔时妙吉祥菩萨摩诃萨。为普华幢天子说是法时。会中有三万二千天子。闻已信解住法平等。即时雨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花。及众妙花。住虚空中。供养世尊及妙吉祥菩萨。花供养已。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于佛法中。暂得闻此菩萨行法。尚获如是最胜利益。况复有人于此正法能一心听。生净信解如理修行。当知是人顺向佛道。如妙吉祥神通具足。
尔时普华幢天子复白佛言。世尊。今此正法于后末世。欲使广大宣通流布。唯愿世尊。以威神力加持护念。佛告普华幢天子言。如是如是。诸佛如来而自知时。
尔时世尊普遍观察诸众会已。作如是言。诸善男子。汝等众中。谁当能于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持佛菩提护助正法。
尔时会中有三十二俱胝大菩萨众。异口同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住世及涅槃后。以佛神力而能持佛菩提护助正法。
复次会中有梵天子。名胜思惟。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于何福蕴修习具足。当能于此甚深正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广大流布。佛告胜思惟梵天子言。若菩萨摩诃萨。于佛如来所有十力。修习具足勇猛坚固证得无生法忍者。当知是人即能持佛菩提护助正法。
尔时胜思惟梵天子复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今此不思议境界正法。若有人闻不能发生清净信解者。我知是人非为大士。于正法门而不相应。是故世尊不为授记。
佛言。梵天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从他方界还来佛会。与妙吉祥菩萨摩诃萨俱白佛言。世尊。今此正法。于后五百岁中。唯愿世尊。以威神力加持护念。使令正法广大流布。于其世间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而诸魔众欲生破坏不得其便。
尔时世尊当欲加持护念此正法故。于其左右重复观察一切众会。即时十方如殑伽沙数。所有佛刹六种震动。而彼十方如殑伽沙数。现住说法诸佛世尊。知是事已亦各以其神力。加持护念此正法门。
尔时帝释天主前白佛言。希有世尊。今此甚深不可思议境界正法。诸佛如来神通威力所加持故。世尊。于后末世城邑聚落所在方处。若有善男子。广为他人说此正法者。我当与诸眷属往诣彼法师所。密加护之使其精进。处师子座勇猛无畏。不令诸魔伺得其便。我今复以秘密大明当为作护。即说大明曰。
怛[寧*也](切身)他(引一句)嗢契(二)目契(三)苏目契(四)钵啰(二合)摩哩那(二合)偁(五)畔惹(仁左切下同)偁(六)三畔惹偁(七)嚩哩沙(二合)砌(引)那偁(八)味怛啰(二合)嚩帝末没提(二合引九)世尊。若诸方处有说法师。我当于其左右密诵此明结金刚持印而为加护。使得正法广大流通
尔时三十三天中有一天子。名虞钵迦。生天未久来此佛会处虚空中。得闻正法见希有事。即时雨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花等。种种妙花。及诸广大殊妙珍宝。供养世尊并妙吉祥菩萨及所说法。作如是等诸供养已。从空而下绕佛三匝头面著地礼世尊足。持真珠鬘五百肘量。其鬘复以一切妙宝而为庄严。奉上世尊作如是言。希有世尊。今此广大甚深正法。于后末世。能与众生多所饶益。若有善男子等。于城邑聚落及诸方处受持此法者。当知是人从佛所生。持佛菩提转大法轮。
尔时佛告虞钵迦天子言。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若后末世有善男子。能于城邑聚落及诸方处。持此法者。我说是人从佛所生。持佛菩提转大法轮。尔时世尊告妙吉祥菩萨摩诃萨言。汝当受持此不思议境界正法。又复告言。汝当受持此不思议境界正法。于后末世广大流布不令断绝。使诸众生得大利乐。
妙吉祥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教旨我当奉持。如佛教旨我当奉持。若佛住世及涅槃后。正法所住五百岁中。乃至最后法欲灭时。以佛如来所加持力。我当护助宣通流布。若有善男子等为人演说此正法时。我当往彼人所。隐我身相而不出现。听受彼人所说正法。如是随喜展转称赞。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汝当受持此正法门。广大为人宣布演说。阿难。若诸众生。受持读诵此正法门一四句偈者。当知是人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常为诸佛共所观察。阿难。正使有人以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满中珍宝。供养诸佛所获福蕴。不如有人于此正法。发生净信听受读诵。而此福蕴无量无边。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经何名。我当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是经名为不思议境界正法。亦名普华幢天子所问。亦名妙吉祥菩萨游戏神通。亦名如来秘密法印。亦名不退转法门。如是受持。佛说此经已。妙吉祥等诸大菩萨。及普华幢天子。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下
猜你喜欢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二·佚名 卷三百五十三·佚名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会纪闻上(注一)·太虚 评沈译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学·太虚 卷十·佚名 禅门锻炼说·戒显 十二门论品目·龙树 净诸业障菩萨·佚名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欧阳竟无 卷第六·德清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三卷·护法 刹那品第六·佚名 卷第十五(十恶部之二)·道世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