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九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左氏传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则魏者周封同姓之国也至鲁闵公元年晋献公灭之以其地赐毕万録诗者不与晋之灭魏故加魏於唐之上与邶鄘先卫之义同也不然则周辙既东所望伯主率诸侯以奬王室者晋宜次於齐矣邶鄘皆卫诗盖作於邶鄘既灭之後魏虽并於晋而其诗则作於未亡之前所以邶鄘之诗皆谓之卫而魏诗自为魏也魏舜禹之故都晋尧之故都在雍冀之间三圣人皆有俭德遗风百世未泯故魏晋之诗褊隘吝啬亦大略相似以此见俭虽美德而用之不中礼者安能无弊此圣人所以存之使後世有考焉

葛屦【俱具下同】刺褊【必浅】也魏地陿【洽】隘【於懈】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色】褊急而无德以将之

是诗语简而意多且其章句参差不齐惟据序文为解诗意自明旧分六句为一章五句为一章似不相属今以四句为一章七句为一章乃合序义

纠纠【吉黝】葛屦可以履霜掺掺【所衔】女手可以缝裳

此章言魏地既陿隘其民穷於衣食故机巧之心生急於趋利夏当用葛屦冬当用皮屦且霜降则百工宜休今魏之男子穿纠纠绳缭之葛屦履霜而不遑休息未嫁之女宜深居幽闲自治女工而魏之女子以掺掺纎弱之手出而为人缝裳凡以急於趋利故也今所至通都大邑窭人之家男子则祁寒奔走於道路以贩鬻为业女子亦不蔽藏至出市井为人刺绣之类恬不以为怪独诗人创见魏之民俗故本其所自而刺之

要【於遥】之襋【纪力】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避】佩其象揥【勅帝】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上章既言民之机巧趋利故此章言由於魏君俭啬褊急以化之要?也襋领也裳则有要衣则有襋此言其君之衣裳也提提安也宛逊辟貌逊而辟之者必左此言其君之容止也揥以摘髪以象为之贵者所用此言其君之佩饰也衣裳仅备要襋不用狐锦佩饰止言象揥不及珠玉容止惟务左辟不敢当主皆形容魏君简素卑折犹为俭啬之故未可讥也维其中之褊急无德以称其位是可刺也好人犹言君子今人亦呼尊贵者为好人疑出於此诗人以卫之庄姜为硕人以周之贤者为美人亦此类也以序之言求诗之意而魏之君民一时风俗备见於数语若可图画序之有功於诗者如此是诗二章皆赋也

汾【扶云】沮【子预】洳【如预】刺俭也其君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序言其君俭以能勤刺不得礼而诗专言公族之官盖公族之官所掌人君之家事犹言吾君之家虽俭而能勤但不中礼耳是诗疑为晋诗盖俭而不中礼既近於蟋蟀之所刺汾水又出於晋公族亦为晋官岂晋既并魏之後得此诗於魏之故地欤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墓】彼其【记下同】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彼汾一曲言采其藚【续】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沮洳下湿之处也一方水之隅也一曲水之阿也莫菜名也疑可食桑柔桑也以食?藚水蕮也疑可饵彼其之子指公族之官也美无度言美不可量也美如英言美如草木之华也美如玉言美如玉之可珍也晋成公宦卿之适以为公族其庶子为公行赵盾为旄车之族以其主君之旄车故亦可谓之公路然则公路公行一等官耳夫公族之官所任者君之同姓不为卑且贱矣而自往沮洳之地水之一方水之一曲采所食之莫所用之桑所饵之藚可谓俭而且勤矣俭而勤固不失为美但殊异於尊贵者之所为此所谓不得礼也不斥言君而言公族之官诗人之微意故序诗者发之是诗三章皆赋也

园有桃刺时也大夫忧其君国小而迫而俭以啬不能用其民而无德教日以侵削故作是诗也

魏国虽小尚可为也而其君惟务俭啬故不能用其民民既不可用则上之德教何由行哉日以侵削固其理也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謡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虽小有桃可以为殽有棘可以为食犹国虽小亦有民力可用凡上之所须皆用民力也奈何魏君靳靳然俭以啬不知取予之宜而民不复肯出力应公上之须殆无以为国矣所以为邻国之侵削不能自保此为士者之所深忧既歌謡以着其情又行国以写其忧言无可与告语也诗人申言彼不知我之忧者以我之言为骄慢以我之言为非中又从而诮我曰彼君之所为是矣而子独言之何哉若是则举国无知我者矣徒思无益也忧国之士惓惓如此而上不之察此魏之所以亡可以为永鉴矣是诗二章皆比而赋之也

陟岵【户下同】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朔】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

魏地迫小而数侵削故为大国之役不敢不受命独其民之父母兄弟离散为可悯耳此陟岵所为作也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起】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山有草木曰岵无草木曰屺山脊曰冈行役之夫始陟岵而望以为有草木之蔽而未见也次陟屺以望虽无草木犹未见也卒陟冈以望而终无所见则情弥切矣於是思欲行之时父戒我曰早夜无自己尚谨之哉庶几来归无以不力而见获也母戒我曰早夜无嗜寐尚谨之哉庶几来归无以逃役而相弃也兄戒我曰早夜必偕作尚谨之哉庶几来归无以犯令而诛死也上与尚同见获於敌曰止兄不行而弟行故父母之命己实季子也国已危民已困而父母兄弟犹能相勉如此信先王之泽未泯也是诗三章皆赋也

十亩之间刺时也言其国削小民无所居焉

古者一夫皆受田百亩而五亩之宅墙下必有桑此先王之制也魏既为大国侵削民至无所居岂当责之先王之制诗人形容其迫小之甚故举十亩为言若曰十亩之间居者相依为生且宅且桑至无所容所以思去故国而不可止也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以世】兮行与子逝兮

闲闲人情解缓之貌泄泄人言杂沓之貌言十亩之内外土狭而民衆故桑者情态如此几无所措手足矣故皆欲相率而同归故曰还相率而同往故曰逝圣人存此诗盖责以先王盛世建国亲侯使小事大大比小有相侵伐命方伯连帅以治之诚如是则魏虽削小犹可存也是诗二章皆赋也

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诗人本以是诗刺贪谓在位者皆贪鄙之人无功而得禄而君子乃不得进仕失其所矣非谓君子自为伐檀之事也

坎坎【若感下同】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力纒】猗【於宜下同】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直连】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玄下同】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七丹】兮坎坎伐辐【福】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唇】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邱伦】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素门】兮

坎坎伐木之声也猗语辞也书断断猗无他技大学猗作兮檀木之良者可以为车之轮辐今乃伐而寘之无用之地河之干之侧之漘皆水厓也河水虽清且成文大为涟小为沦径为直要之檀不宜水不可用於河犹君子不得进仕俾之家食非所宜也一时在位皆贪鄙之人无功於国而受君之禄如未尝稼穑而取禾未尝狩猎而悬兽不知愧耻一夫之居曰?受田百亩三百?谓取三百夫之禾十万曰亿圆廪曰囷皆言其多也貉子曰貆兽三岁曰特鹑?之属也言禽兽之多也若君子之人义不空餐宁肯去彼而取此耶素餐素食素飱初无异义再三叹之且以协音韵耳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硕鼠刺重敛【吕验下同】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於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重敛孟子所谓大桀小桀者是也不修其政孟子所谓无政事也蚕食桑无时而餍尽而後已喻重敛者莫切於此鼠食物且食且惊四顾不宁喻贪畏者莫切於此序诗者发明风人之旨窥见物理之妙皆此类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古乱下同】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洛下同】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苖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户毛】

黍也麦也苖也皆鼠贪食之物也戒之无食犹望以其恤我而止也贯习也民困於重敛而有离心必俟三岁而後决去者亦冀恤我而至三岁之久习见女之重敛不改其初则无复顾我无复德我无复劳我矣於是往而决去求乐土乐国乐郊而归之庶几得我所得我直而已未知谁复能继此长号以告吾君乎盖犹有不忘其君之意此诗人所以为忠厚之至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诗补传卷九

 

猜你喜欢
  孟子字義疏證卷中·戴震
  民數第二十·徐干
  卷第六·朱熹
  论语集注大全卷一·胡广
  仁德是礼乐的前提·孔子
  卷十二·马骕
  颜氏學記卷一·戴望
  第一 捭阖 9·王诩
  论语正义卷十四·刘宝楠
  刑德第五十五·桓宽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卷二百一十·佚名
  卷一百九·佚名
  菩薩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五·唐慧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七·曾国藩

      苏东城七绝下二百三十五首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从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簿书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赖故人。寒食德公方上冢,归来谁主复谁宾。  巡城已困尘埃眯

  • 卷82 ·佚名

    方回 八月初二日 蝉声渐渐怯西风,閒捻青枝玩菊丛。 老去一身都是病,寤来万梦总成空。 喜分果饵小儿女,浪费薪蔬顽仆僮。 严濑家人报船至,更营樽酒恼衰翁。 方回 八月初一日 吾生遽如此,六十一

  • 唐诗镜卷二十九·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九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一 【中唐诗亦有胜盛唐处去方而得去实而得松去?模而得情趣然声格之降一往不复反矣】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

  • 卷七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四崔道融崔道融荆州人以徵辟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避地入闽申唐诗三卷东浮集九卷今编诗一卷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铜雀

  • 列传第十三 杨素弟约 从父文思 文纪·魏徵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也。祖暄,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敷,周汾州刺史 ,没于齐。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世人多未之知,唯从叔祖魏尚书仆射宽深异之,每谓子孙曰:“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后与安定牛弘同志

  • 卷八十九·列传第十九·脱脱

        耶律庶成(庶箴 蒲鲁) 杨皙 耶 律韩留 杨佶 耶律和尚   耶律庶成,字喜隐,小字陈六,季父房之后。父吴九,检校太师。庶成幼好学,书过目不忘。善辽、汉文字,于诗尤工。重熙初,补牌印郎君,累迁枢密直学士。与萧韩

  •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三·赵尔巽

      文庆 文祥 宝鋆   文庆,字孔修,费莫氏,满州镶红旗人,两广总督永保之孙也。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迁至詹事。历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十二年,授礼部侍郎,兼副都统。十三年,总理孝慎皇后丧仪,会奏军民

  • 卷十·昭梿

    ◎稗史按:纪晓岚宗伯《滦阳续录》载五火神事,力辨其妄。因思委巷琐谈,虽不足与辨,然使村夫野妇闻之,足使颠倒黑白。如关公释曹,潘美陷杨业,此显然者。近有《承运传》,载朱棣篡逆事,乃以铁、景二公为奸佞。又有《正统传》,以于忠

  •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九月。己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子皆如之。记注  ○钦奉皇太后懿旨。醇亲王奕譞奏、现居赐邸。为皇帝发祥之所。敬稽成宪。应否恭缴。请旨遵行等语。醇亲王府第

  • 世家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二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一。忠烈王讳 古讳谌又 元宗长子母曰顺敬太后金氏高宗二十三年丙申二月癸丑生。 四十六年六月高宗薨元宗以太子入觐于元王时为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

  • 卷三十一【起襄公十年尽十二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一【起襄公十年尽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

  • 卷四·僧祐

    ○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佑总集众经,遍阅群录,新撰失译,犹多卷部,声实纷糅,尤难铨品。或一本数名;或一名数本;或妄加游字,以辞繁致殊;或撮半立题,以文省成异。至于书误益惑,乱甚棼丝,故知必也正名,于斯为急矣。是以雠校历年,因而后

  • 卷三百一十·佚名

    △初分不思议等品第四十二之三善现,於意云何。色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无自性中色可得不。受想行识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无自性中受想行识可得不。善现,於意云何。眼处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无自

  • 卷三十三·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普说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师云:“山僧教人识取自已。师僧家闻得了,却云初机学人看底事。有甚难会。你且缓缓且子细。你用何者名自已。败如古德对自已语云:‘游山玩水。’你道我会也

  •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第四·佚名

        大唐南印度三藏金刚智译  结萨埵金刚契已。作是思惟。如诸劫树(西方国王长者以种种花香璎珞装挂树上布施一切此名劫树)能与种种衣服严身资具。彼等皆为供养一切如来作事业故。我今奉献。密语曰。  唵 萨

  • 三消论·刘完素

    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的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

  • 宦游偶记·陈惟彦

    上下两卷,为陈惟彦晚年所著的笔记作品,所记为作者为宦的亲身经历,一则一事,具有回忆录的性质。于1912年成书,1918年梓行,为《强本堂汇编》之一种。前有陈澹然题词,严修续和作者自序。上卷主要记在贵州的从政经历,计有《辨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