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鱼堂剩言卷八

阅学蔀通辨见象山对朱济道言收拾精神自立主宰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因思象山阳明景逸念台皆是收拾精神一路工夫皆是心学但象山主静阳明则不分动静景逸主静念台则不分动静象山阳明则竟不要读书穷理景逸念台则略及于读书穷理象山阳明则指理在心外景逸念台则指理在心内究竟则一样指理在心外者如镜之影指理在心内者如树之根得失自不同

辨有明之理学较宋更难以阳明之功业髙刘之节义皆天下所信服如顺风而呺故辨之尤难

今人见阳明之功业便以讥之者为刻不知管夷吾之在春秋是何等様功业孔孟只以一小字一卑字断之安得以其功而信其学哉且阳明即有功亦不过在一时而以朱子为杨墨以孔子为九千镒其得罪在万世吾岂能为之解耶

真西山集夜气箴曰必斋其心必肃其躬不敢弛然自放于床第之上读至此不觉悚然又云以理论气者濓溪先生之学也以理论数者安乐先生之学也二语最精

黄太冲学案序述有明一代之儒者可谓有功而议论不无偏僻盖以蕺山一家之言而断诸儒之同异自然如此愚因思经师与人师不同而人师内又有二种有兴起之师有成徳之师若蕺山先生者以为兴起之师则可以为成徳之师则不可而太冲尊之太过所以多费周旋

髙忠宪与管登之辨云若谓以觉包理则理乃在外又云谓气在虚空中则是张子所谓以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虚是虚气是气不相资入者矣此一条大可理会大抵梁溪一派看得性尽明白却不认得性中条目又阅其静坐说乃知髙子所谓性体亦是指心亦大异于程朱矣其不欲言以觉包理特欲自伸其见耳

阅徐鸿洲信古余论见其论西铭是仁体因悟与万物流通者仁体也无物不有者仁体也无时不然者仁体也故中庸费隐章论语子在川上章与西铭皆是言仁体

阅紫阳通志见髙彚旃格致论其学似正于景逸又刁蒙吉寄严佩之书不满泾阳而深推景逸以此与陈几亭同配享于道南祠其所著潜室札记中亦多格论但于景逸觉服膺太过耳又施璜所著思诚录训蒙诸条其论甚正又通志所载江知黙字月岩汪学圣字惕若皆有志于学而以梁溪为宗者

阅顾泾凡与髙景逸论学问当从狂狷起脚书此其病根

看薛方山考亭渊源录序言朱子之言孔子教人之法也陆子之言孟子教人之法也不觉太息孔孟岂有二法哉方山序中既言老而知朱学之精而又为调停之说如此盖终不敢直指陆学为非也又其末言象山晚年亦得力于朱子以救阳明朱子晚年得力于象山之说亦属调停

考亭渊源录第十八卷载朱子告郭友仁有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之说郭是从禅学入门者恐此所述未必确用功如何可这様限定第二十卷刘淳叟欲做虚静工夫朱子与言李延平教人静坐之不然可见郭友仁所述未确

吕泾野集有云衡有铢两钧石之星也若为尘垢所掩则不可得而辨矣天有斗枢三垣五纬二十八宿之星也若为云雾所障则不可得而辨矣夫人心之有星犹天与衡也此一段说心最好又云如使颜子之父母不悦于箪瓢乃颜子自以为乐而不改则虽夫子岂肯称其贤此亦说得最好又云夫子所谓一以贯之者其约乎故颜子曰约我以礼此看约礼即一贯与愚向所见不同又云时有升降阴阳尽之矣学无止足鸢鱼见之矣阴阳尽穷通得丧皆非在我者也鸢鱼见体用显微皆非在物者也是见道之言又云禹之导江河在拜昌言何以知言之昌在精一以执中未至于禹者在求其病之所切而去之如牛之讱言参之三省说得真妙又云孔门论学惟仁为大学仁惟礼为急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皆仁也天体物而无不在仁体事而无不存夫子告颜渊之为仁以非礼勿视听言动亦是意乎按此一条可见约礼即是一贯予向疑一贯与此约字不同非也

较王学质疑因思程子言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又云性即理也此处宜将大学或问中所云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合看方明仁义礼智皆心之用管乎天下之理者也阅孙征君年谱叹近年来南方有一黄黎州北方有一孙锺元皆是君子然天下学者多被他教得不清楚

孙锺元鹿伯顺一生苦志只做得不践迹的事

鹿江村孙征君皆一代伟人其品之髙则所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者也其学之勇则所谓未之能行惟恐有闻者也只是不虚心不细心子路当日亦是这个气象頼圣人之裁成所以终成千古大贤

看学蔀通辨后编朱子答廖子晦一条觉明镜止可喻心不可喻性朱子大学或问中有鉴空衡平之说论颜子明睿所照亦以明镜言之皆只是言心至象山论孟子万物皆备而以镜中看花言之则是以镜喻性矣大谬此陈清澜所以谓孟子万物皆备是以万物之理言陆学之万物皆备是以万物之影象言

以六经为圣人糟粕者犹以虚无之见置在六经外以六经为我注脚者直以虚无之见置在六经内故王弼之易何晏之论语犹有可取而象山之解经必不可从也

阅儒宗理要内绪言觉其踈浅

黄太冲撰周海门传云性理也心气也阳明言无善无恶心之体非言性无善无不善以无善无不善为性者海门之咎也然阳明不曰心即理乎何可掩也大抵昔之为王学者乐其病今之为王学者掩其病

刁蒙吉辨道录载罗文庄之言曰理一分殊四字本程子论西铭之言其言至简而推之天下之理无所不尽持此以论性自不湏立天命气质之两名按整庵尊理一分殊之语可也而便欲以此破除天命气质之名则非矣但知理气之合而不知理气之分可乎

陈迁鹤言闽中从来不染于姚江之学惟一李贽出仕于外与王龙溪交遂习为横议

朱陆皆以镜喻心然一是真明镜一是含糊之镜辨学术异同若在经书文义上辨之则彼此胶执葛藤无已矣且舍文义而单论下手工夫则得失自见

今之回护姚江者有二一则以程朱之意解姚江之语此不过欲寛姚江其病犹小一则以姚江之意解程朱之语此则直欲诬程朱其罪大

昔人云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此与夫子主忠信徙义之意同我人存一至诚无伪之心进而有为可谓忠矣然其间轻重缓急过差而不合于义者尽多故进思尽忠者必退思补过主忠信者必徙义阳明以致良知三字为学岂知此也哉

姚江一派学术日异而月不同正嘉之际其词诐嘉隆之际其词滛万厯以后其词邪至今日其词遁

日求去过而过不能去者一则起于欲根未尽一则起于习气未除一则起于见识未真

一篇朱子行状即是一篇太极图说一篇太极图说即是一篇朱子行状

人之喜怒各有气象程子欲人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愚更欲人忘其怒而观怒之气象尽有怒得是而气象不好者

人生处处要树立一界限事事要斟酌一分寸

天下道理只得一个旋相为宫之法在医家则谓之君臣佐使

大人言熊见可之讲书但自讲一番而不能使其委曲入于童子之耳予因悟圣人言忠又必言恕盖能尽心而不能推己其弊如此

春秋之义不责下责上不责小人责君子大易之义不忧衰而忧盛以此思之人生何时可不戒谨

猜你喜欢
  刺复第十·桓宽
  神迹·方以智
  卷十·陈祥道
  第六章 2·辜鸿铭
  卷一·张大亨
  卷六十二·胡广
  卷六·郑伯谦
  月令明义卷二·黄道周
  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欧阳竟无
  卷十一·佚名
  卷五百九十九·佚名
  广度品第十九·马鸣
  答 或 问·太虚
  阿弥陀经义记·智顗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唐圭璋

    ○玉蝴蝶捉住玉山赤凤,神舟同泛,激浪漂浮。便使鸟龟,开口显出嘉谟。吸洪涛、枯干北海,吐巨波、浇溉西湖。自舒敷。水纹花面,皆是金铺。光珠。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普遍腾辉,尽成霞彩覆环纡。见圆珠。

  • 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齐王毕命 中诈降计李特败亡·蔡东藩

      却说王豹受戮,中外称冤,与豹同事的官僚,各有戒心。掾属张翰,见秋风徐来,忆及江南家景,有菰菜莼羹鲈鱼脍诸风味,便慨然自叹道:“人生贵适意,何必恋情富贵呢?”遂上笺辞官,飘然引去。僚友顾荣,故意酣饮,不省府事。冏长史葛旟,说

  •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查《大藏全咒》告竣时间及板片存贮栢林寺片·佚名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查《大藏全咒》告竣时间及板片存贮栢林寺片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查经咒馆,系三十七年正月内归并清字经馆,所办《大藏全咒》,于三十九年十二月内告竣,交武英殿刊刻。所有刊得板片,由武英殿存贮栢林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恭录圣祖谕防一道载入古今储贰金鉴钦此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庚戌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九卿等赵申乔陈奏皇太子为国本应行册立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纎悉无遗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伹闗系重大有

  • 宣宗恭让胡皇后传·张廷玉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人。永乐十五年(1417),她被选为皇太孙妃。不久,成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她被立为皇后。当时孙贵妃被宣宗恩宠,胡皇后没有儿子,又经常生病。三年春,宣宗命皇后上表辞去皇后之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

  • 卷九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六 朱批徐鼎奏摺 雍正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浙江杭嘉湖道【臣】徐鼎谨 奏为恭谢 天恩并陈微忱仰祈 睿鉴事窃【臣】一介庸愚蒙 皇上殊恩补授今职於本年二月初七日到任巳经报明督抚在案兹於六月

  • 卷十八·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十八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文公【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夫人出姜諡慈惠爱民曰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周制遭丧即位踰年改元其改元时自当在既葬之後然或冬尽遭丧遽当岁首则虽未及葬而己即有改元即位

  • 卷三·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三邶一之三集传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孔氏颖逹曰案禹贡太行属冀州地理志云太行在河内河内即纣都而西不踰太行者盖其都近西也】北踰衡漳【孔氏

  • 庄公·庄公二十六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曹杀其大夫。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传】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 译文 二十六年春季,晋国

  • 苦行品第十七·佚名

    佛告诸比丘,王舍城边有一仙人。摩罗之子名乌特迦。与七百弟子俱。常说非想非非想定。尔时菩萨见彼仙人。於大会中多闻聪慧众所宗仰。作是思惟。我若不至其所同其苦行。云何能显彼所修行诸定过失。我今方便令彼自知。其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四·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宝积经从五十六尽九十一凡三十六卷经  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胎藏会第十四两卷此下卷)  劫比罗(梵语城名也旧曰迦维或云迦毗罗或云迦毗罗卫皆讹略不正也具足应言劫比罗缚窣睹即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九·圆晖

      从此第三。诸门分别。总有十一门。就中有三。一明中有形状。二明眼等九门。三明入胎门。且第一明中有形状者。论云。当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颂曰。  此一业引故  如当本有形  本有谓死前  居生刹那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上·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婆索迦聚落。彼有长者。名曰力军。财如毗沙门天王。娶妻经久。一无子息。便生愁念。我今大富。多有珍财了无子息。一朝身死。以无后嗣。财物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澄观

    续藏经 华严经疏钞玄谈 唐 澄观撰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 将释此序大文分三初明题目次辨撰人后解本文初中经疏钞题具如下释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故名为序又序因

  • 沙门日用卷上·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编夫为沙门者。勤行众善。息诸妄虑。於二六时中。身被四仪。口持显密。心存定慧。三密於是相应。万行由斯渐备。故华严净行品。令诸菩萨。凡有所作。皆悉发愿回向。一切众生。同成正

  • 揞黑豆集·心圆

    凡九卷。清代心圆居士撰,火莲居士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辑录指月录及诸家灯史所载宋代应庵昙华以下,至清代之茆溪行森,共收禅林缁素一四○人之本籍、略传,于诸师机缘法语之后,一一附拈提评唱,以引

  • 法玺印禅师语录·佚名

    法玺印禅师语录,清正印说,性圆等编。十二卷。卷一至卷二收住江西南康建昌县凤栖山同安禅寺语录;卷三收住江西南昌府靖安县龙门山暇僧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南城清化禅寺语录;卷五收小参、普说、示众、茶话;卷六收,法语;卷七收,勘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