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广度品第十九

独为一切护,独为世间师。为天人为导,号佛天中天。

长夜在尘劳,久处昏眠者,击正法之鼓,以寤所应度。五岳所拥绕,罗阅祇城中。度王弟攦黑,及群众八万。

长者号勇猛,慳垢蔽其目。先济化炎光,并度医耆域。王舍城国内,迦罗卫首家。世尊光逾日,小火欲焚佛。

法雨洗其心,三垢之盛火。毒饭及尘冥,一时普消殄。随提大国中,达士如梵天。度名闻梵志,号曰梵摩逾。

香特大国王,目如绀莲叶。为解六种法,令觉正见谛。有山名道术,特显如金山。心净有智慧,沐浴俗解脱。

有十六梵志,号曰度彼岸。及馀六万人,同时皆得道。时众祐福田,往诣处聚中。於时彼聚中,有大姓梵志。

有名闻重齿,时欲大祠祀。断祠祀疑网,立之於正路。时在随提山,帝释石室中。时佛处其中,不动如太山。

天乐般遮翼,歌颂觉寤佛。以清净甘露,饮天王帝释。怀害多瞋怒,捷疾甚暴风。小指为额鬘,迷惑痴狂走。

害如阎罗王,梵志鸯掘魔。神足以调化,凶暴难调者,又於安屈界,梵志名戒慎。狐疑所缠结,绝断其狐疑。

与三百门徒,从苦得解脱。截其尘劳结,令永无有馀。头上火炎然,口中亦吐火。瞋怒衔下唇,撩掷火烧然。

身都放火炎,犹如劫尽烧。以言灭旷野,阿腊鬼神火。身大如青雲,电光晃斑驳。体大亦如是,饰以金璎珞。

怀害吐毒气,霹雳雹石緻。视神力斯须,灭无苗龙毒。於大宅聚中,化童子拜守。先度善昏眠,野城化手授。

拘睒尼所济,无畏及令者,於罗阅城国,化梵志无嫌。维耶离所度,食肉蔽罗刹。叶耳恶鬼神,俱化令度脱。

师子力已下,化度四千人。又化劫宾?,及四千童子,於野畜繁山,化太子道德。地时度白转,所生化济使。

退守於双林,生听於舍卫。化梵志无畏,及无数大众。又化优波先,五百将从俱。又度听受等,及五百梵志。

化不兰弟子,有五百贾人。济五百释种,皆令作沙门。於清林村落,化度二百人。无特度二百,会同度五百。

又於亿传村,化度八十人。此满度六百,随提聚五十。诸天四天王,大力护世间。势力如谷水,恚害如流波。

以其越咒教,为说四圣谛。极乃能解达,立之八正路。诸贤士等辈,二十八鬼神。将军凶弊恶,犯尧人魂魄。

居雪山鬼神,竖毛多瞋怒。刺毛甚弊恶,佛灭其恚害。女神诸鬼母,厥名曰取去。食世间无数,婴孩抱上子。

最小子爱作,佛取藏钵覆。母行方便求,狂走来诣佛。佛问爱子耶,世人亦爱子。若能慈不杀,吾当示汝子。

即从教受戒,执慈不复杀。与子归诣佛,如江河归海。将男女甚多,鬼男女亦众。孙息诸男女,无数塞野泽。

於祇树之中,化诸鬼子母。将从无数众,佛授以正法。随提国沙门,度脱四十人。四方士沙门,又度三百人。

度簇发梵志,徒党四千人。有勇进梵志,又复度千人。如化舍利弗,精进者无数。以化槃特法,软意教亦尔。

又如安庠法,化无数善人。化罗旬擩法,度诸薄福者,如化贤良法,度无数贵人。以化厕士方,度无数贱人。

如化迦叶术,度无数调良。如化迦楼陀,无数放逸人。如化善除法,所度无央数。以化贵姓法,聚度亦无数。

因度占波法,度诸占相师。如迦叶比类,化晓迎意者,舍卫城门中,逢五百异学。化以火围绕,方便度脱之。

现神足变化,度郁鞞迦叶。以威神降伏,梵志名快谛。审谛与阿践,及无苗龙王。并言谈长者,皆急疾力化。

或如鸯掘魔,舍走而以化。如化香持王,迎逆烦意度。以若干方便,接度其弟难。度梵志因头,佛从因化出。

变现身为鹿,济度野猎师。五百释种猎,化其箭为花。化醉如郁伽,度严饰如采。以度憍怅方,济诸奢憍者,

化难动迦叶,逆不受其施。以若干方便,行调度众生。长齿与黑子,吉瓶及造作。诸国弊鬼神,佛之所教化。

上昇及深奥,江施与形像。至牢山鬼神,化於普广山。度明珠齿鬼,花齿鬼第二。千目及青眼,法度与赤色。

婴耳及花耳,大力甚贡高。大深山谷中,化是诸鬼神。佛至大吼国,度诸优婆塞。立之不还道,凡有百五十。

建往还道者,有二百五十。须陀洹道者,具满五百人。所向及喜叹,叹者乐花开。听善性及雾,吉善来充溢。

称满及善觉,仲隐光含笑。牛胜絜长颈,未发并泉作。如是等罗汉,同一有五百。略说其端首,度者无央数。

或以柔软教,或以粗穬辞。或以刚柔调,佛尽教化之。调达之所放,狂醉於王舍。佛所化迷惑,醉象名财守。

时於城门外,佛见猛师子。好目视世尊,佛记当得佛。於帝释石室,降化猛特牛。旷野中诸应,为下生天种。

时不具城中,两初生虎子。得慈心於佛,及与千飞鸟。鹦鹉及孔雀,豺犳并维罗。龟鳖与毒蛇,鹦鹆及奢立。

鸽雀及与乌,乃及至虾螅是等蒙恃怙,皆得生天上。裸形入海水,可浮得彼岸。日有千光明,可以手掌障。

佛诸经深义,广博微妙句。一切诸圣师,莫有能究荆无数诸天乐,无量诸圣神。无边空中露,无底山地祇。

无数水树神,无数地天人。所度无央数,先世所愿具。犹佛得愿具,众圣天人师。亦充天世人,所求之善愿。

亦愿使一切,有形众生类。其学是经者,令入泥洹城。诸天执乐神,龙鬼阿须伦。是等闻佛经,逮服甘露药。

见佛受化者,世间今故有。

是等护国土,灾患永消亡。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三·佚名
  佛法与哲学·太虚
  众经目录卷第二·静泰
  感山云卧纪谈卷上·晓莹
  禅警语序·元来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欧阳竟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九·佚名
  尼羯磨卷中(出四分律)·怀素
  卷一百七·佚名
  一 足 显·太虚
  解脫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药师经析疑·李叔同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佚名
  第三回·胡兰成
  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三目録【一百一字】翦牡丹张先凤箫吟【又一体】晁补之瑞雪浓慢陈亮金盏子【又一体】赵以夫桂枝香王安石陈允平李彭老唐艺孙练恕可唐珏张翥吴子孝张

  • 卷97 ·佚名

    方岳 知郡陈告院挽诗 旧隐真仙宅,论诗得老干。 云深海屋古,书拥雪灯残。 一棹横秋色,九华生暮寒。 空余青眼在,肯作故人看。 方岳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 污俗狂澜倒,公平今独贤。 折腰惭为米,绝

  • 卷六百七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一唐彦谦唐彦谦字茂业并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绦

  • 列传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刘范二王孟赵李任张·欧阳修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全义入朝,留知行营

  • ●跋·顾炎武

      右明季三朝野史计四卷,世无刊本。余借钞同郡友王石农家,藏之箧笱逾四十年,原稿已毁于火。书中纪事核实,于本朝亦无谤词。其指北为虏,揆以舜东夷、文王西夷,宜无庸避忌。大儒著作,不忍听其湮没,而又不敢窜改,恐失其真。明臣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九·张岱

    丙戌殉难列传(有总论)自古中兴之主,难于开创:开创之主利用缓,中与之主利用急;开创之主利用仁,中兴之主利用义;开创之主利用冷,中兴之主利用热。盖国步方改,祖宗恩泽及故主悲思,离黍关情、铜驼在念,止争俄顷。故中兴之主,全在急起收

  • ●卷六·毛奇龄

    〖光宗朝 泰昌〗光宗后郭氏,顺天人。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生皇一女。四十一年十一月丁未死,谥恭靖。四十八年九月,进谥恭靖端懿温惠元妃。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主礻付庙。后父初

  • 何文辉传·张廷玉

    何文辉,字德明,滁州人。太祖攻下滁州,得到了年仅十四岁的文辉,太祖像抚养儿子一样抚养他,赐姓朱氏。太祖起事之初,抚养了许多义子。何文辉长大后,太祖命他协同诸将分守诸路。周舍镇守镇江,道舍镇守宁国,马儿镇守婺州,柴舍、真童

  • 卷一百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雍正九年二月上谕十九道初二日大学士等奉上谕山东济南兖州东昌三府从前积谷甚多因去年水灾之後朕特命大臣动发仓粮赈济用谷一百八十余万石又念今春二三月间青黄不接之时小民粒

  •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八·高晋

    天章【庚子 江南 山东 直隶】诗回跸至苏州即事有咏舟舣鞍凭路不賖【回跸至苏即舣舟由葑门按辔入城路较近便】扶携瞻弗禁諠哗廿朝曰别本非别四海为家即是家信宿驻銮憩扈从片时摛藻咏清嘉岂无余意因民恋政务程期肯或

  • 卷三·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补卷三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王虎文【名崇炳东阳门人】问敝乡先进有仁山金氏善作经辨然往多疑之谨録其数条奉询祈示可否一伯益辨曰伯益即伯翳秦人以入为去故谓益为翳也秦纪伯翳所云佐禹平水土即书载随山

  • 卷八十二·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二卿大夫之孝爱亲唐温大雅性至孝与弟彦博大有皆知名薛道衡见之叹曰三人者皆卿相才也后封黎国公改葬其祖卜人占其地曰弟则吉不利于君若何大雅曰如子言我含笑

  • 难问品第二·佚名

    尔时释提桓因与四万天子。相随俱来共会坐。四天王与天上二万天子。相随来共会坐。梵迦夷天与万天子。相随来共会坐。梵多会天与五千天子。相随来共会坐。诸天子宿命有德光明巍危持佛威神持佛力。诸天子光明彻照。释提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一·唐慧琳

        大唐沙门慧苑撰  音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上(并序)  经从第一卷尽第十六  原夫第一胜义寔离言之法性等流真教诚有海之方舟故以名句字声作别相之本质色香味触为住持之自体嗟乎超绝言虑之旨洽悟见闻之

  • 卷二十五·赜藏主

      ○筠州大愚(守)芝和尚语录师太原王氏子。升座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一言已出驷马难追。”问:“如何是城里佛?”师云:“十字街头石幢子。”问:“如何是为人一句?”师云:“四角六张。”进云:“意旨如何?”师云:“八凹九

  • 跋佛学苑女学员论义会记·太虚

    禅宗上堂时的问答,亦即是古代论义的遗风,不过与根据教义的辩论不同而已。此会提倡根据教义的辩论,那是极有意义的;各处佛学苑学生最好每星期都有这样的一次。此中问答各义,都还通顺,只是以靠自力、仗他力来分别显教密教,因之

  • 卷第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二卷七南岳下第三世 百丈海禅师法嗣  黄檗希运禅师 沩山灵佑禅师(语具别卷)  长庆大安禅师 大慈寰中禅师  平田普岸禅师 五峯常观禅师  石霜性空禅师 古灵神赞禅师  和庵通禅师 龙云

  • 大乘二十二问·昙旷

    亦称《大乘二十二问本》。佛教著述。唐昙旷撰。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尾题:“丁卯年(787)三月九日写毕,比丘法灯书。”罗列有关大小乘教理、教义、教史方面的问题共二十二个,诸如涅槃、三身、佛性、真如、空有、十地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