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鱼堂剩言卷九

初学读战国策不如将纲目自威烈王至秦始皇并天下熟读

纲目序知伯之事于威烈王二十三年序子思之言于显王二十三年皆是追叙法知伯子思皆纲目前人

纲目书法于孝恵四年帝冠条下云于是帝生十五年矣查荀悦汉纪髙祖崩年孝恵已年十六安得如书法所云又纲目髙祖十年分注内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正误因杜诗黄绮终辞汉之句遂云绮里季夏一人也黄公一人也今查汉纪四人曰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安得如正误之言又查孝恵四年立皇后张氏汉纪纲目俱云是鲁元公主女然恐非鲁元所亲生观髙帝七年上欲以鲁元许匃奴此时尚未归张敖也安得至孝恵四年遂有如此长女荀悦议其非礼恐亦未考

汉武纲目跅弛二字跅是跅落乃不顾利害之意弛是弛废乃不循规矩之意注不甚明

纲目虽极与严光然不载足加帝腹之事盖不予其傲也

阅桓帝延熹三年纲目赵岐为皮氏长以宦者左悺兄为河东太守耻之即日弃官而归可谓危行矣惜未能言孙以至家属受祸此李固之女文姬所以戒其弟也玩纲目言孔北海才踈意广只是大纲好细目未尽

看国语三川震篇因思后世地震之变多矣不必皆亡伯阳父何以知幽王之亡大抵天变与人事相叅人事不爽天变偶至不至于亡如元气壮盛之人偶感风寒也人事既壊天变又至其亡必矣如元气衰弱之人复遭风寒也观其言周徳若二代之季可知

国语管子对桓公曰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竱本肇未设象者立为一定之法也式权者用其变通之宜所以善此法也比缀以度以人之众寡言人有众寡难以一法治比校之连缀之宜分则分宜合则合各有度焉竱本肇末以事之本末言事有本末难以一法理等量之匡正之宜重而重宜轻而轻亦各有度焉是皆所谓权也国语夙沙厘云吾委质于翟之鼓非委质于晋之鼓也韦昭注云质贽也左传狐突云策名委质杜注孔疏云质身体也二说不同说异而不妨并存者此类是

史记赵世家献侯即位治中牟瓉注中牟应在相州非郑中牟辨地里志之失最是项羽纪宋义留安阳索隠谓应在宋州非相州之安阳辨师古之非最是

公孙弘尽有好处如诛郭解抑卜式杀主父偃皆不可谓不是特阻汲黯董仲舒则不能为之解

史记公孙弘传不载其开东合事亦是太史公恶而不知其羙处

阅汲郑传郑侠而和汲侠而清

读李斯传以督责为王道以申商为圣人何异指鹿为马

史记相如传序上林八川而云东注太湖何谬至此注不能正而反附会之何也

郭解之谦让只是一个克字与万石君之气味全别

读货殖传太史公只知人心不知道心只知气质之性不知义理之性

汉书武帝纪不载轮台之悔可谓不知要

阅汉书鼌错传峭直刻深四字直与深本是美字峭刻便成病痛

萧望之不悦丙吉而非耿寿昌常平议君子与君子不能尽合从古有之

汉书儒林传叙易独详而于毛诗及春秋三传甚略毛公及公羊榖梁子皆不载其名及其授受尚书自伏生以上亦絶不知其授受不知其何故汉书循吏儒林二传学者不可不读

荀恱三游论可与班史游侠论同读游字不知当作何解疑是浮也查纲目班荀二论俱采附于诛郭解之下光武纪王莽和戎卒正邳肜及考肜传则作和成未详孰是

阅黄子鸿所订晋地里志于青州济南郡有三疑云按二汉志及宋魏诸志济南所领如歴城朝阳着土鼓于陵等县皆同未尝云有所移徙省废今此志所领皆北海之县而本郡故县槩无一见可疑一也又按汉志有北海郡景帝置后汉不改魏晋纪中皆有北海王宋魏皆有北海郡今本志济南所领五县前后志皆属北海未尝云有更置独此志县存而郡改可疑二也又按本志晋凡郡国一百七十三今止一百七十二计失一郡疑即北海也但通典不详通考亦仍之盖其沿误久矣今当于济南郡下改正曰领平陵厯城朝阳着土鼓于陵等县另増北海郡汉置统县五始列平寿下密胶东即墨祝阿五县于其下其考证甚详然愚取左传杜注查之其言济南当有厯城平陵朝阳及平寿即墨当属北海见于桓十八年庄十年襄四年六年二十七年之注信矣但昭二十五年齐侯唁公于野井注云济南祝阿县东有野井亭则祝阿在晋固属济南也又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注云北海都昌县西有霅城则北海又有都昌也此则又可疑查子鸿草木原云本志济南所属五县其四县皆旧属北海

子鸿言晋书地里志张氏所置凉州十一郡乃落去西海郡查魏书张轨传始得之胡三省通鉴注亦以为亡一郡盖刻板之讹久矣胡却不知查魏书耳又沙州内落髙昌一郡戊巳校尉戊巳二字讹作张茂以三字亦查魏书挍正

叶石君言晋书李特载记中<角牛>字音触诸本多讹作二字

隋刘炫与牛弘论令史之言读周礼者不可不知此与李谔之论文体王通之答杨素皆隋代之至言

黄俞邵言元史之踈畧甚有一人而前后重出者如艺文志则竟不作当时纂修者皆名儒而踈畧如此岂非政令严刻诸儒迫于期限遂不及详慎与元史不作艺文志恐其陋不在史而在元

元史祭祀志言汉承秦敝郊庙之制置周礼不用谋议巡守封禅而方士祠官之说兴兄弟相继共为一代而统绪乱迨其季世乃合南北二郊为一虽以唐宋盛时皆莫之正按此则古者兄弟相继各为一代当考

看元史不忽木传叹许鲁斋成就人材之功不可及也次焉者王鹗之于阔阔萧<奭斗>之于孛术鲁翀乎

传掌雷明书笔力颇弱以张孚敬等置佞幸传张居正置权臣传李贽置异教传其识甚卓

明书张居正赞云居正祖申韩之余习结曹王之奥援器满而骄没身之后名臭家灭明之相本实拨于此万死莫赎此论甚卓又佞幸传云桂萼之为吏部尤私其所厚善而修睚眦怨独以名荐魏校为国子祭酒属使代疏草其条对经学时政徃徃精深当上意而校与新建伯王守仁争名不相下萼为之构守仁夺世封而校入侍经筵忤旨改补太常萼不能救此一段说得庄渠甚无色

明书以张玉入乱贼传而谓髙拱夏言皆不学无术妙极

明之赋役有夏税秋粮即唐之租有均徭即唐之庸有里甲即唐之调其夏税秋粮之名虽似本杨炎却与杨炎不同杨炎之法是并均徭里甲总入夏税秋粮之内

猜你喜欢
  卷十三 十三之一·孔颖达
  困知记附录·罗钦顺
  礼记析疑卷二十七·方苞
  卷二十九·林之奇
  卷六·吕祖谦
  卷六·盛世佐
  卷三·曾国藩
  辩观行品第五·佚名
  最上秘密仪轨分第二十五·佚名
  众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九·佚名
  菩薩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第三·道宣
  在波尔薄约与国大副校长恩觉士谈话·太虚
  致西北大学校长书·太虚
  深不可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臧懋循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元)杨显之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淮河渡波浪石尤风 正名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楔子〔末扮张天觉同正

  • 卷三十九·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九兵部主事陈焯编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少以文行名乡里聚徒梅溪受业者衆入太学主司异其文适秦桧死上亲政策士十朋对策万余言上嘉其淹通醇正擢第一学者传诵拟诸鼂

  • 十二集 四卷·钱德苍

    占花魁酒楼(小生上)【引】透骨痴情难自遣,捱长夜,展转如年。我秦锺,昨日偶从湖上经过,只见片石居边绿杨深处,画阁迎风,朱屏临水,闪出一个绝色女子:眉湾欺柳,痴里藏姣;脸晕憎桃,羞中露媚,使我目断魂迷,神驰心死。只是可笑他一出来就进

  • 卷下·欧阳兆熊

    ◎倾轧可畏廊庙间倾轧之风,始于和┞。其时虽以阿文成公之老成,亦刻刻防之;如王韩城、董富阳,则循循如属吏矣。余族祖方雪公在吏部极有声。一日和笑语:&ldquo;京察已记名,不日可外任,当以上海道处君何如?&rdquo;不及数日,果命下

  •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八月。庚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酉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刘秉璋奏、察看属吏分别参劾一摺。四川汉州知州黄华镐、听断颟顸。万县知县路朝霖、才疏气盛。云阳

  •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余所称述阁臣沿起轻重始末已具年表中既而叹曰髙帝之罢设丞相着为甲令重其典危其辞岂不谆谆偲偲哉然卒避名而阴操其实以至于极重不可反者万几不独断睿智不恒操耳目之用必有凭而积渐之势成也仁宣之代与卿并

  • 今献备遗卷十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周新周新字志新南海人也初名日新文皇帝尝独以新字呼之遂更名焉国初以贡入太学选授大理评事以刚直称永乐甲申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权贵皆畏之称之曰冷面寒铁公或以怖小儿曰冷面寒铁公来皆走匿擢云南按察

  • ●淮城纪事·佚名

    甲申春,闯贼已据关西,谋犯京师,预遗伪官于山东、河南各处代任;伪官遗牌先至,辄以大兵在后,恐吓地方。于是官逃民惧,往往执香远迎,渐及江北,日夜震恐。三月初九日,有伪选淮扬知府巩克祯,遗牌至淮,牌书「永昌元年二月」,直达察院。御

  • 李愚传·薛居正

    李愚,字子晦。自称是赵郡平棘西祖的后代,世代为儒生。父亲李瞻业,应进士考试没及第,遇战乱,搬家到渤海的无棣,用诗书教育子孙。李愚还是儿童时,就谨慎持重和一般孩子不同,年纪稍大立志学习,遍读经史著作。仰慕晏婴的为人,起初取

  • 蓝王圭传(附康履传)·脱脱

    蓝王圭、康履,起初都是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曾经跟从康王出使到金人军营。等到设元帅府后,他们一起主管机宜文字。朝廷派人催元帅府发兵救援京城,康履等请康王留在相州,康王大声呵斥他们后出发。康王即位后,蓝王圭、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三郊社考【三】郊乾隆元年正月辛丑祈谷於上帝皇上亲诣行礼先是雍正十三年九月皇上绍登大宝仁孝方笃逾三月後羣臣以祀典上请奉谕旨郊庙大祀朕自不敢因一已孺慕之私情有缺天祖禘尝之钜典

  • 读礼志疑卷一·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欲考古礼须先知古人宫室之制古人言宫室堂上名目尤多贾公彦士丧礼疏曰堂上行事非专一所若近户即言戸东戸西若近房即言房外之东房外之西若近楹即言东楹西楹若近序即言东序下西序下若近阶即言东阶西阶

  • 卷二十二·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二   元 王天与 撰洪范第六         周书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汉孔氏曰不放而杀纣自焚也武庚纣子以为王者后一名禄父张氏曰立武庚者继絶世也○汉孔氏曰归镐京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七(别录之七)·智升

    别录中删略繁重录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  删繁录者。谓同本异名。或广中略出。以为繁剩今并删除。但以年岁久淹共传讹替。徒盈卷帙有费功劳。今者详挍异同甄明得失。具为条目有可观焉。新括出别生经  六十七

  •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复次别明护摩之法。于摩里支菩萨前。掘护摩炉深一肘。作四方相。唇缘阔四指。上作金刚杵。一周如莲华。相炉中安金刚杖。阿阇梨即以衢摩夷涂坛。

  • 四分律卷第五十二(第四分之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杂揵度之二“时天帝释作如是念:‘我不应令王乘世间常乘。’即严驾天象,象有六牙,牙皆粗大,置于门外。时王慧灯见如是象驾,问诸大臣:‘此是谁象?’诸臣答言:‘不知是谁象?此必是王象,非余人有也

  • 重刻吹万禅师全录疏·吹万广真

    论禅宗于今日亦难矣。矧予里弹丸地乎。诸刹衲子无异凡夫。询以出家本旨喑然也。此风既堕。大厦非一木可支。后生辈无大福德。才有所见便作乞儿相。以一饱为足。不堪种草。纵有十分饶舌。故作婆心。总是葫芦样子。独吹

  •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定隱寺語錄卷第三·佚名

    侍者德閒錄住持嗣法德茂編次結制上堂:定隱今冬結制,要且不比,往年多處宜,減,少處宜添。或問添減何意?向道千聖不然。山僧直心直行,從來不敢欺瞞。不是德山托缽,亦非婆子燒庵。諸禪眾!爾既一總不會,切須擦褲磨肩,咬緊一具,牙齒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