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刺复第十

大夫曰为色矜而心不怿,曰:“但居者不知负载之劳,从旁议者与当局者异忧。方今为天下腹居郡,诸侯并臻,中外未然,心憧憧若涉大川,遭风而未薄。是以夙夜思念国家之用,寝而忘寐,饥而忘食,计数不离于前,万事简阅于心。丞史器小,不足与谋,独郁大道,思睹文学,若俟周、邵而望高子。御史案事郡国,察廉举贤才,岁不乏也。今贤良、文学臻者六十余人,怀《六艺》之术,骋意极论,宜若开光发蒙;信往而乖于今,道古而不合于世务。意者不足以知士也?将多饰文诬能以乱实邪?何贤士之难睹也!自千乘倪宽以治《尚书》位冠九卿,及所闻睹选举之士,擢升赞宪甚显,然未见绝伦比,而为县官兴滞立功也。”

文学曰:“输子之制材木也,正其规矩而凿枘调。师旷之谐五音也,正其六律而宫商调。当世之工匠,不能调其凿枘,则改规矩,不能协声音,则变旧律。是以凿枘刺戾而不合,声音泛越而不和。夫举规矩而知宜,吹律而知变,上也;因循而不作,以俟其人,次也。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故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春秋》曰:‘其政恢卓,恢卓可以为卿相。其政察察,察察可以为匹夫。’夫维纲不张,礼义不行,公卿之忧也。案上之文,期会之事,丞史之任也。《尚书》曰:‘俊?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庶尹允谐。’言官得其人,人任其事,故官治而不乱,事起而不废,士守其职,大夫理其位,公卿总要执凡而已。故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桓公之于管仲,耳而目之。故君子劳于求贤,逸于用之,岂云殆哉?昔周公之相也,谦卑而不邻,以劳天下之士,是以俊?满朝,贤智充门。孔子无爵位,以布衣从才士七十有余人,皆诸侯卿相之人也,况处三公之尊以养天下之士哉?今以公卿之上位,爵禄之美,而不能致士,则未有进贤之道。尧之举舜也,宾而妻之。桓公举管仲也,宾而师之。以天子而妻匹夫,可谓亲贤矣。以诸侯而师匹夫,可谓敬宾矣。是以贤者从之若流,归之不疑。今当世在位者,既无燕昭之下士,《鹿鸣》之乐贤,而行臧文、子椒之意,蔽贤妒能,自高其智,訾人之才,足己而不问,卑士而不友,以位尚贤,以禄骄士,而求士之用,亦难矣!”

大夫缪然不言,盖贤良长叹息焉。

御史进曰:“太公相文、武以王天下,管仲相桓公以霸诸侯。故贤者得位,犹龙得水,腾蛇游雾也。公孙丞相以《春秋》说先帝,遽即三公,处周、邵之列,据万里之势,为天下准绳,衣不重彩,食不兼味,以先天下,而无益于治。博士褚泰、徐偃等,承明诏,建节驰传,巡省郡国,举孝、廉,劝元元,而流俗不改。招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超迁官爵,或至卿大夫,非燕昭之荐士,文王之广贤也?然而未睹功业所成。殆非龙蛇之才,而《鹿鸣》之所乐贤也。”

文学曰:“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当公孙弘之时,人主方设谋垂意于四夷,故权谲之谋进,荆、楚之士用,将帅或至封侯食邑,而克获者咸蒙厚赏,是以奋击之士由此兴。其后,干戈不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县官用不足,故设险兴利之臣起,?溪熊罴之士隐。泾、渭造渠以通漕运,东郭咸阳、孔仅建盐、铁,策诸利,富者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上下兼求,百姓不堪,扌元弊而从法,故忄?急之臣进,而见知、废格之法起。杜周、咸宣之属,以峻文决理贵,而王温舒之徒以鹰隼击杀显。其欲据仁义以道事君者寡,偷合取容者众。独以一公孙弘,如之何?”

猜你喜欢
  量知篇第三十五·王充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晏婴
  卷十五 大学二·黎靖德
  卷十六 大学三·黎靖德
  第四章 小学院·梁启超
  周子抄释卷二·吕柟
  孟子纂疏卷八·赵顺孙
  跋·李邦献
  卷二十·江永
  卷二十·乾隆
  七月·佚名
  春秋集解卷一·苏辙
  卷九·王质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附录:佛教大事表·梁启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光大·唐圭璋

      光大字谦斋,号半湖。   谒金门   天似水。池上藕花风起。隔岸垂杨青到地。乱萤飞又止。   露湿玉阑闲倚。人静自生凉意。泛碧沉朱供晚醉。月斜才去睡。

  • 歴代诗话卷十三·吴景旭

      丙集上之上  赋  神女  西溪丛语曰昔楚襄王与宋王游髙唐之上见云气之异问宋玉玉曰昔先王梦游髙唐与神女遇玉为髙唐之赋先王谓懐王也宋玉是夜梦见神女寤而白王王令玉言其状使为神女赋后人遂云襄王梦神女非也

  • 列传第十七 傅玄(子咸 咸子敷、咸从父弟祗)·房玄龄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也。祖燮,汉汉阳太守。父干,魏扶风太守。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与东海缪施俱以时誉选入着作,撰集魏书。后参安东、卫军

  • 孔氏杂说·孔平仲

    汉孔安国字安国,晋安帝名德宗字德宗,恭帝名德文字德文,会稽王名道子字道子,乃至北史慕容绍宗、冯子琮、魏兰根,南史蔡兴宗、唐郭子仪、辛京果、戴休颜、张孝忠、尚可孤、孟浩然、颜见远、田承嗣、田承绪、张嘉贞、宇文审、

  • 第四六二谕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一二二三五--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大坵园总理游赞平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缘查竹北二保大坵园,僻近海滨,人稠事繁,原有额设总理一缺,约束乡里,而顾地方。讵该总理前年身故,遗

  • 刘炫传·李延寿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少年时因聪明机敏受到称赞。和信都人刘焯一起闭门读书,十年之间足不出户。刘炫的眼睛非常明亮,看太阳不目眩,记忆力强,默默地记忆,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中诵读,目中数数,耳朵听讲,五件

  • 王洙传·脱脱

    王洙,字原叔,应天府宋城人。少年时聪明博学,学问记忆超过常人。初次考进士时,与郭稹同为一人保荐。有人控告郭稹谎称已为祖母服完丧,负责保荐的人想将王洙从连坐中解脱出来,召见王洙对他说:“我不再保荐你了,你可以换一个保荐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 洪武二十三年夏四月甲午朔,上以湖广、四川人民及水陆驿夫连年供亿征南之兵,命户部遣官诣所在,发官库给钞赐之,民人一锭,驿夫人五锭。 乙未,皇第三十二孙尚灴生,秦王第五子也。 丙申,潭王梓讣闻

  • 经学启蒙·陈淳

    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万物备。仁义实,礼智端。圣与我,心同然。性相近,道不远。君子儒,必自反。学为己,明人伦。君臣义,父子亲,夫妇别,男女正,长幻序,朋友信。日孜孜,敏以求。愤忘食,乐忘忧。讷于言,敏于行。言忠信,行笃敬。思毋邪,居

  • 春秋辨义卷一·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隠公一春秋之托始隠公也平王东迁而王迹熄也平王元年为鲁孝公二十五年传惠公四十六年至隠公元年为平王之四十九年也春秋即不托始孝公何不托始惠公葢惠公元年乃平王之四年倘王能自强而天下复有勤王复辟者

  • 大略第二十七·荀况

    [题解]本篇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因为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难以用某一词语来概括,而这些言论从总体上来看大都比较概括简要,可以反映出荀子思想的大概,所以编者把它总题为“大略”。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一如是已说声闻地等决择。菩萨地决择。我今当说谓如成立声闻种性。当知成立菩萨种性亦复如是复次有十发心。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本)·慧沼

    淄洲大云寺沙门惠沼撰叙数论等我中云汝所执我等。叙宗立量及出彼过如疏.枢要。然枢要中与第一量作有法差别相违因过。失解亦有有法自相相违因过。执我有法正所诤故。虚空非我故 量云。汝所执我。应非是我。许无初后故

  • 刻法华论疏序·吉藏

    法华论疏者嘉祥大师之所撰也。本山实藏具大僧正尝分会本论。兼加校订。许(余)请流通近者有人随喜其梓行。寄来古本。据之校讎。脱字错误稍稍而在。因举诸格上。傍加国语。付剞劂氏。刻版既成。印生请为之序。因记其颠

  • 归戒序·弘赞

    夫三宝者。性相常住。体周法界。接物应机。如日曜於千江。为世舟航。非三畏之可比。故其始心入道。首则归依三宝。受不杀盗淫妄酒戒。似儒教仁义礼智信之五常。然五常庆在一生。五戒功归多劫。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

  • 黑龙江舆图说·屠寄

    清末屠寄撰。一卷。光绪年间屠氏任黑龙江舆图局总纂,应大清会典馆之征,主修《黑龙江舆地图》,同时著成是书,为舆图说明。省有总图说,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呼兰诸城及呼兰、绥化二厅皆有分图说,分别

  • 宋西太乙宫碑铭·宋绶

    题宋宋绶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宋仁宗于1028年于开封建西太一宫,命宋绶撰铭文,述建宫史和祀太乙神。

  • 闽海赠言·沈有容

    本书是研究明末闽浙台史、中外关系史、通商史、倭寇史等方面的必读史料。本书原分为六卷,始编于作者镇守晋江石湖时,直到镇守山东登莱时得以完成。多系当时闽中显宦、名士赠与的碑文、记文、序文、诗、赋等,卷末附有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