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尚书详解原序

尚书史官所纪孔子删之始皇烧之孔襄藏之至汉文帝时伏生口传二十篇以其上古书加尚字尚上也藏书既出増为五十八篇武帝诏孔子十一世孙安国注并作此序

古者伏牺氏【风姓】之王【以木德王】天下也始画八卦【伏羲时河中龙马负图画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造【作】书【文字】契【刻木书其侧各持其一以相考合】以代【替】结绳【上古结绳而治大事大其绳小事小其绳】之政由【因】是【此】文【字】籍【记】生【起】焉

此言书所由起也

干三连天 父  震仰盂雷 长男坤六断地 母  巽下断风 长女坎中满水 中男 艮覆盌山 少男离中虚火 中女 兑上阙泽 少女

伏牺神农【炎帝姜姓以火德王】黄帝【轩辕姬姓以土德王】之书谓【名】之三坟【大】言大道也少昊【金天氏已姓黄帝子以金德王】颛顼【高阳氏姬姓黄帝孙以水德王】高辛【帝喾姬姓以木德王】唐【帝尧姓伊耆氏自唐侯为天子都陶帝喾子以火德王】虞【帝舜姓姚颛顼六世孙以土德王】之书谓之五典【常】言常道也至于夏【禹姒姓以金德王】商【汤子姓以水德王】周【文王武王姬姓以木德王】之书虽设【立】教不伦【】雅【正】诰【告教】奥【深】义【理】其归一揆【度】是故歴代宝【爱重】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説【此书説八卦之义】谓之八索【求】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记】谓之九丘【州】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如禹贡厥贡厥篚】风气所冝【如周礼职方其谷种与民冝】皆聚此书也此歴考上世众书之名也

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官】倚相【名】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事见左传】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此言孔子未删前众书之烦也

先君【尊其祖】孔子生于周末【衰世】观史籍【史官所记】之烦【多杂】文【字】惧览【观】之者不一【无统】遂乃定礼乐【述而不改曰定孔子有德无位不可制礼作乐但于舛谬者定之而已】明【】旧章【典法礼乐定则旧章明矣】删【就而减削】诗【本三千篇】为三百篇【三百十一篇此举大数】约【准依其事曰约】史【鲁史】记【所记】而修春秋【春秋经依鲁史成文以寓褒贬】赞【因而佐成曰赞】易道【文王衍易六十四卦孔子作干翼以明之】以黜【弃】八索【易道明则八索不必用矣】述职方【显而明之日述周礼职方氏志九州】以除九丘【职方述则九州所有粲然几丘不必用矣】

此言孔子修礼乐诗书春秋易及职方下文却专説定书

讨【寻求】论【讲究】坟【三】典【五】断【斩截】自【从】唐虞以下讫【至】于周【高辛以前世代久逺书不无杂乱者故只始唐虞】芟【除】夷【平】烦【杂】乱翦截浮【浮华无实】辞举【揭】其宏【大】纲【如网之纲】撮【收取】其机【如弩之括】要【要则不泛】足以垂【下示】世【后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歴世久歴君多书止百篇而已】所以恢【广】【大】至道【二帝三王至要之道】示人主以轨【如车有轨行者共由】范【如器有范作者共则】也帝王之制【制作之法】坦【平易】然明白可举而行【皆实用非虚言】三千之徒【孔子弟子三千】并【皆】受【传】其义【孔子定书皆有用之学出非时而不见用但传之弟子而已】及秦始皇灭【絶除】先代典籍【欲愚黔首】焚书坑【丘】儒【见通鉴始皇二十四年】天下学士逃难解【分】散我先人【孔子七世孙子襄】用藏其家书于屋壁【两壁中】汉室【高祖起兵灭秦】龙兴【如龙兴起】开设【立】学校【亦学】旁【四散】求儒雅【雅正之儒】以阐【开明】大猷【猷即六经】济南【郡】伏【姓】生【名胜】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教】裁【近】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汉时】莫【无】得闻【伏生始皇子二世时博士汉文帝时求治书者闻伏生治之欲召老不能行诏晁错徃受之得二十九篇他篇名存而书不可得闻矣】至鲁共王【景帝子】好治宫室壊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科斗字头粗尾细状似科斗】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非经者为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庙】闻金石丝竹【乐】之音【声神异】乃不壊宅悉【尽】以书还孔氏科斗书废【自秦不用】已久【科斗书始苍颉至三代不改周宣王时史籀大篆与科斗并行秦灭古文别立八体故科斗书经秦至汉久废】时【汉】人无能知【识】者以所闻伏生【口诵】之书【对壁书】考【参】论文字义【理】定其可知者为【字秦六体之一当时所用】古定【用字作古文以定之】更【改】以竹简【竹长一尺一寸杀青书之谓之竹简】写之増【添】多伏生二十五篇【并伏生所传共五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以二篇合为一】益稷合于臯陶谟【二篇为一】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二篇为一】复【又】出【析出】此篇【共五篇】并序【旧简百篇自为一篇】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其余【五十八篇之外】错【杂】乱摩【擦】灭【尽】弗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书府【秘府】以待能【能识】者承【奉】诏【武帝命】为【与】五十九篇作传【解以传道经意】于【因】是【此】遂【即】研【覆究】精【审】覃【深静】思【思索】博【广】考【究】经籍【六经】采【求】摭【摘】羣言【百家书】以立【作】训【训字】传【解意】约【省】文【字】申【明】义【理】敷【分布】畅【条达】厥【其】防【意】庶防【望】有补【益】于将来【后出】书序【孔子所作百篇序】序【铺述】所以为作者之意昭【明】然义【一篇之义】见【观序可见】宜【当】相附【粘】近故引【分】之各冠【如冠在首】其篇首【旧书序自为一篇今分之各置逐篇之首】定五十八篇既毕【终】防【值】国有巫蛊事【蛊从虫从皿怪惑之名】经籍道息【武帝本好经籍因巫蛊事扰遂息灭○武帝末年惑鬼神信巫术江充先于太子宫埋桐人告帝云太子室有蛊气帝使充治之果于太子宫得桐人太子知充陷已杀充帝不知太子心兵讨之太子自杀】用【因】不复【防】以闻【奏命】传【私传】之子孙以贻【与】后代若【若有】好古博【多学】雅【正】君子与我同志【志慕明古道】亦所不隠也【庶防所作训传不至隠蔽】

尚书详解原序

猜你喜欢
  全书进表·汪晫
  卷四十七·陈经
  第六章 9·辜鸿铭
  第一章 4·辜鸿铭
  卷五十八·程川
  《大雅》·傅斯年
  卷九·顺治
  论管子轻重中·马非百
  昭公·昭公二十二年·左丘明
  论语正义卷十七·刘宝楠
  力耕第二·桓宽
  守行品第二十三·佚名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佚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十·欧阳竟无
  第二十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729_1 【秦门·胡亥】周昙   鹿马何难辨是非,宁劳卜筮问安危。   权臣为乱多如此,亡国时君不自知。   卷729_2 【秦门·再吟】周昙   盗贼纵横主恶闻,遂为流矢犯君轩。   怪言何不早言者,若使早言

  • 海边的梦·徐志摩

    我独自在海边徘徊,遥望着无边的霞彩,我想起了我的爱,不知她这时候何在?我在这儿等待——她为什么不来?我独自在海边发痴——沙滩里平添了无数的相思字。假使她在这儿伴着我,在这寂寥的海边散步,海鸥声里

  • 五集卷五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四古今体七十五首【庚戌四】黄新庄行宫即事行馆县城北谒陵所必经春秋閲三载冠劒护千灵叩夀西瞻近【因八旬夀辰恭谒  东西陵是处距  西陵不过两程】按程一

  • 三集卷八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古今体一百三十二首【己丑四】无逸斋有山弗贵高有水惟取澹问安兹退憩寜缘恣游揽书斋谢藻缋敦朴仰前范传餐既以罢章奏因披览勑政励无逸恭已遵克俭承露轩羲画依然楣?存松风落落静琴尊百年

  • 卷六十一·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范成大石湖诗钞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也绍兴擢进士第授户曹监和剂局迁正字累迁着作佐郎除吏部郎官奉祠起知处州入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大学士使金国

  • 第十一场·田汉

    报告员:金妹的东西,就这样给没收了,她一家怎么过日子呢?学一句老话&ldquo;这且按下不表&rdquo;。且说新群带着贝贝去找一位跟中国文化人有些交情的日本人池田老人,由这位老人领着贝贝去日本宪兵监牢里看她爸爸和妈妈。让我

  • 卷之七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中兴小纪卷三十八·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二十八年【嵗在戊寅】春正月时令平江府改造牧马瓦屋而不降钱物上虑必致科扰庚午乃谕宰执据间架支钱付逐军自盖庶即可集如户部阙钱从内库支钱沈该等曰臣等仰见圣心爱民可谓切矣 言者论殿前司强刺人充

  • 通志卷五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三尚书省第五上【并总论尚书】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逰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

  • 河间公拓跋齐传·李延寿

    河间公拓跋齐,是烈帝的五世孙。年青时就勇猛魁梧。太武帝征讨赫连昌时,马失前蹄,贼人逼近皇帝,齐以身掩护遮挡,和敌人拚死决战,才把敌人打退,太武帝得以上马。当时要是没有齐的话,太武帝就差点没命。太武帝换成常人衣服要进入

  • 张荣传·宋濂

    张荣,字世辉,济南历城人,相貌奇伟。曾从军作战,眼眶为箭所中,自己拔不出来,令人用脚抵其额而拔出,他却神色自若。金末,山东盗贼蜂起,张荣也率乡民占据济南之..堂岭。后来人渐多,便攻占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蒲台、新城

  • 沐英传·张廷玉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幼年时便死去父亲,跟随母亲躲避战乱,母亲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惜他,收为养子,让他跟随朱姓。十八岁时,授为帐前都尉,驻守镇江。后升为指挥使,驻守广信。不久,跟随大军征讨福建,攻克分水关,夺取崇安,另外又攻

  • 钦定南巡盛典卷首下·高晋

    凡例一恭纂南巡盛典前编成于乾隆三十三年始因原任两江总督臣髙晋于四巡旋跸后辑书呈览所纂祗系江南一省经军机大臣大学士臣傅恒等奉命校阅乃请以幸浙诸大典与经过之直山东二省事系南巡者令髙晋等裒为一书于是荟萃成

  •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佚名

    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及筮日,主人冠端玄,即位于门外,西面。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立于主人之南,西面北上。有司群执事,如兄弟服,东面北上。  席于门中,闑西阈外。筮人取筮于西塾,执之,东面受命主人。宰自主人

  • 卷六·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六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庄公二经【戊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无传】○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杜鄑鲁地传例曰敌未陈曰败某师○鄑子斯反】○秋宋大水【公使吊之故书】○冬王姬归于齐

  • 毗婆尸佛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尔时佛告诸苾刍。于过去劫有大国王。名满度摩。有一太子名毗婆尸。久处深宫思欲出游。告御车人瑜誐言。与我如法安置车马。今欲出外游观园林。瑜誐闻已即往厩中。

  • 庄子集释·郭庆藩

    清郭庆藩撰。前人注解 《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 《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的解释文句,则分别列于注疏音义之下。凡是关于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标点本]·佚名

    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一年廷臣奉敕撰。前十一卷,著录明季殉节臣民;后一卷,特存建文死事人士。“四库全书提要”略云:‘大扺以钦定“明史”为主,而参以官修“大清一统志”、各省“通志”诸书,皆胪列姓名,考证事迹,勒为一编。凡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