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八

钱唐程川撰

春秋二

统论程传

程子所谓春秋大义数十炳如日星者如成宋乱宋灾故之类乃是圣人直书诛贬自是分明如胡氏谓书晋侯为以常情待晋防书秦人为以王事责秦穆处却恐未必如此湏是已之心果与圣人之心神交心契始可断他所书之防不然则未易言也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耳

【万人杰録】

问春秋传序引夫子答顔子为邦之语为顔子尝谓春秋大法何也曰此不是孔子将春秋大法向顔子説盖三代制作极备矣孔子更不可复作故告以四代礼乐只是集百王不易之大法其作春秋善者则取之恶者则诛之意亦只是如此故伊川引以为据耳【陈淳録】

或问伊川春秋序后条曰四代之礼乐此是经世之大法也春秋之书亦经世之大法也然四代之礼乐是以善者为法春秋是以不善者为戒又问孔子有取乎五霸岂非时措从宜曰是又曰观其予五霸其中便有一个夺底意思

【叶贺孙録】

今日得程春秋解中间有説好处如难理防处他亦不为决然之论向见沙随春秋解只有説滕子来朝一处最好隐十一年方书滕侯薛侯来朝如何桓三年便书滕子来朝先辈为説甚多或以为时王所黜故降而书子不知是时时王已不能行黜陟之典就使能黜陟诸侯当时亦不止一滕之可黜或以春秋恶其朝桓特削而书子自此之后滕一向书子岂春秋恶其朝桓而并后代子孙削之乎或以为当丧未君前又不见滕侯卒皆不通之论沙随谓此见得春秋时小国事大国其朝聘贡赋之多寡随其爵之崇卑滕子之事鲁以侯礼见则所供者多故自贬降而以子礼见庶得贡赋省少易供此説却恐是何故縁后面郑朝晋云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赋见得郑本是男爵后袭用侯伯之礼以交于大国初焉不觉其贡赋之难办后来益困于此方説出此等语非独是郑伯当时小国多是如此今程公春秋亦如此説滕子程是绍兴以前文字不知沙随见此而为之説还是自见得此意

【叶贺孙録】

春秋序云虽德非汤武亦可以法三王之治如是则无本者亦可以措之治乎语有欠因云伊川甚麽様子细尚如此难难

【包杨録字显道建昌人癸夘甲辰乙巳所闻先生五十四岁五十五岁五十六岁饶后録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中】

统论胡传

问胡春秋如何曰胡春秋大义正但春秋自难理防如左氏尤有浅陋处如君子曰之类病处甚多林黄中尝疑之却见得是

【潘时举録】

胡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

【李闳祖録】

或有解春秋者专以日月为褒贬书时月则以为贬书日则以为褒穿凿得全无义理若胡文定公所解乃是以义理穿凿故可观

【万人杰録】

胡文定春秋非不好却不合这件事圣人意是如何下字那件事圣人意又如何下字要之圣人只是直笔据见在而书岂有许多忉怛

【郭友仁録字德元山阳人戊午所闻先生六十九岁池録四卷二卷中】

问诸家春秋解如何曰某尽信不及如胡文定春秋某也信不及知得圣人意里是如此説否今只眼前朝报差除尚未知朝廷意思如何况生乎千百载之下欲逆推乎千百载上圣人之心况自家之心又未如得圣人如何知得圣人肚里事某所以都不敢信诸家解除非是得孔子还魂亲説出不知如何

【沈僴録】

胡文定説春秋高而不晓事情説元年不要年号且如今中兴以来更七个元年若无号则契劵能无欺者乎

【陈淳录】

问胡春秋曰亦有过当处

【陈又蔚録】

春秋今来大纲是从胡文定説但中间也自有难稳处如叔孙婼祈死事把他做死节本自无据后却将至自晋一项説又因谷梁公孙舍云云他若是到归来也湏问我屋里人如何同去弑君也湏诛讨斯得自死是如何春秋难説若只消轻看过不知是如何如孟子説道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只将这意看如何左氏是三晋之后不知是甚麽人看他説魏毕万之后必大如説陈氏伐齐之类皆是后来设为豫定之言春秋分明处只是如晋士匄侵齐至闻齐侯卒乃还这分明是与他

【叶贺孙録】

问胡文定据孟子春秋天子之事一句作骨如此则是圣人有意诛赏曰文定是如此説道理也是恁地但圣人只是书放那里使后世因此去考见道理如何便为是如何便为不是若説道圣人当时之意説他当如此我便书这一字他当如彼我便书那一字则恐圣人不解恁地圣人当初只直写那事在上面如説张三打李四李四打张三未尝断他罪某人杖六十某人杖八十如孟子便是説得那地步濶圣人之意只是如此不解恁地细碎且如季子来归诸公説得恁地好据某看来季友之罪与庆父也不争多但是他归来后防平了难鲁人归之故如此説况他世执鲁之大权人自是怕他史官书得恁地孔子因而存此盖以见他执权之渐耳

【黄义刚録陈淳録略録中书这一字下淳录云以褒之书那一字下淳録云以贬之又别本云如此便为予如彼便为夺】

世间人解经多是杜撰且如春秋只据赴告而书之孔子只因旧史而作春秋非有许多曲折且如书郑忽与突事才书忽又书郑忽又书郑伯突胡文定便要説突有君国之德湏要因郑伯两字上求他是处似此皆是杜撰大槩自成哀已前旧史不全有舛逸故所记各有不同若昭哀已后皆圣人亲见其事故记得其实不至于有遗处如何却説圣人予其爵削其爵赏其功罚其罪是甚説话祖道问孟子説春秋天子之事如何曰只是被孔子写取在此人见者自有所畏惧耳若要説孔子去褒贬他去其爵与其爵赏其功罚其罪岂不是谬也其爵之有无与人之有功有罪孔子也予夺他不得

【曽祖道録字择之丁巳所闻先生六十八岁池録三十七卷中】

【万人杰録云苏子由解春秋谓其从赴告此説亦是既书郑伯突又书郑世子忽据史文而书耳定哀之时圣人亲见据灾而书隐桓之世时既逺史册亦有简略处夫子亦但据史册而写出耳】

问胡氏传春秋盟誓处以为春秋皆恶之杨山亦尝议之矣自今观之岂不可因其言盟之能守与否而褒贬之乎今民冺冺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之时而遽责以未施信而民信之事恐非化俗以渐之意曰不然盟诅毕竟非君子之所为故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将欲变之非去盟崇信俗不可得而善也故伊川有言凡委靡随俗者不能随时惟刚毅特立乃所以随时斯言可见矣问洽寻常如何理防是自命曰尝考之矣当从刘侍读之説自王命不行则诸侯上僭之事由阶而升然必与势力之不相上下者共为之所以布于众而成其僭也齐卫当时势敌故齐僖自以为小伯而黎人责卫以方伯之事当时王不敢命伯而欲自为伯故于此彼此相命以成其私也及其久也则力之能为者专之矣故桓公遂自称伯以至战国诸侯各有称王意不敢独称于国必与势力之相侔者共约而为之魏齐防于苴泽以相王是也其后六国皆王秦人思有以胜之于是使人致帝于齐约共称帝岂非相帝自相命而至于相王自相王而至于相帝僭窃之渐势必至此岂非其明证乎曰然则左传所谓胥命于蒲何也曰此以纳王之事相逊相先也曰説亦有理

【张洽録字元德青江人丁未癸丑所闻先生五十八岁六十四岁附池録后】

【池録少异録中由阶而升云云池録作如歴阶而升以至于极盖既无王命必择势力之相敌者録中势必至此以下池録有云春秋于此盖纪王命之不行而诸侯僭窃之端也】

问春秋胡文定之説如何曰寻常亦不满于胡説且如解经不使道理明白却就其中多使故事大与做时文答防相似近见一相知説傅守见某説云固是好但其中无一故事可用某作此书又岂欲多使事也问先生既不解春秋合亦作一篇文字略説大意使后学知所指归曰也不消如此但圣人作经直述其事固是有所抑扬然亦非故意增减一二字使后人就一二字上推寻以为吾意防之所在也问胡文定説元字某不能无疑元者始也正所谓辞之所谓大也今胡乃训元为仁训仁为心得无太支离乎曰杨山亦尝以此议之胡氏説经大抵有此病

【不知何氏録】

统论诸説

吕居仁春秋亦甚明白正如某诗传相似

【道夫录】

或説沈卿説春秋云不当以褒贬看圣人只备録是非使人自见如克叚之书而兄弟之义自见如蔑之书而私盟之罪自见来仲子便自见得以天王之尊下诸侯之妾圣人以公平正大之心何尝规规于褒贬曰只是中间不可以一例説自有晓得处公且道如翚帅师之类是如何曰未赐族如挟柔无骇之类无骇鲁卿隐二年书无骇九年书挟卒庄十一年书柔皆未命也到庄以后却不待赐而诸侯自予之曰便是这般所在那里见得这个是赐那个是未赐二传唯左氏近之或云左氏是楚左史倚相之后故载楚事较详国语与左传似出一手然国语使人厌看如齐楚呉越诸处又精采如纪周鲁自是无可説将虚文敷衍如説借【田】等处令人厌看左氏必不解是丘明如圣人所称煞是正直底人如左传之文自有纵横意思史记却説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或云左邱明左邱其姓也左传自是左姓人作又如秦始有腊祭而左氏谓虞不腊矣是秦时文字分明

【叶贺孙录】

东莱有左氏説亦好是人记録他语言

【黄义刚録】

薛士龙曰鲁隐初僭史殊不知周官所谓外史合四方之志便是四方诸侯皆有史诸侯若无史外史何所稽考而为史如古人生子则闾史书之且二十五家为闾闾尚有史况一国乎

【林学蒙録字正卿三山人甲寅以后所闻先生六十五岁饶録州二卷中】

薛常州解春秋不知如何率意如此只是几日成此文字如何説诸侯无史内则尚有闾史又如赵盾事初灵公要杀盾盾所以走出赵穿便弑公想是他本意如此这个罪首合是谁做

【叶贺孙録】

学春秋者多凿説后汉五行志注载汉末有发范明友奴奴犹活明友霍光女壻説光家事及废立之际多与汉书相应某尝説与学春秋者曰今如此穿凿説亦不妨只恐一旦有于地中得夫子家奴出来説夫子当时之意不如此尔

【辅广録】

今之治春秋者都只将许多权谋变诈为説气象局促不识圣人之意不论王道之得失而言伯业之盛衰失其防逺矣公即位要必当时别有即位礼数不书即位者此礼不备故也今不可考其义难见诸家之説所以纷纷晋侯侵曹晋侯伐卫皆是文公谲处考之左氏可见皆所以致楚师也

【周谟录】

今之做春秋义都是一般巧説専是计较利害将圣人之经做一个权谋机变之书如此不是圣经却成一个百将传问春秋繁露如何曰尤延之以此书为伪某看来不是董子书又言吕舍人春秋却好白直説去卷首与末稍又好中间不似伯恭以为此书只妆防为説

【徐防録扬道夫録云近时言春秋者皆是计较利害大义却不曽见如唐之陆淳本朝孙明复之徒他虽未能深于圣经然观其推言治道凛凛然可畏终是得圣人个意思春秋之作荩以当时人欲横流遂以二百四十二年行事寓其褒贬恰如今之事送在法司相似极是严一字不轻易若如今之説只是个权谋智略兵机谲诈之书尔圣人晚年痛哭流涕笔为此书岂肯恁地纎巧岂至恁地不济事】

昔楚相作燕相书其烛暗而不明楚相曰举烛书者不察遂书举烛字于书中燕相得之曰举烛者欲我之明于举贤也于是举贤退不肖而燕国大治故曰不是郢书乃成燕説今之説春秋者正此类也

【万人杰录包扬録少异】

附论

问先生于二礼书春秋未有説何也曰春秋是当时实事孔子书在册子上后世诸儒学未至而各以己意猜传正横渠所谓非理明义精而治之故其説多凿是也唯伊川以为经世之大法得其防矣然其间极有无定当难处置处今不若且存取胡文定本子与后来看纵未能尽得之然不中不逺矣书中间亦极有难考处只如禹贡説三江及荆扬间地理是吾軰亲目见者皆有疑至北方即无疑此无他是不曽见耳康诰以下三篇更难理防如酒诰却是戒饮酒乃曰肇牵车牛逺服贾何也梓材又自是臣告君之辞更不可晓其他诸篇亦多可疑处解将去固易岂免有疑礼经要湏编成门类如冠昏丧祭及他杂碎礼数皆湏分门类编出考其异同而订其当否方见得然今精力已不逮矣姑存与后人赵几道又问礼合如何脩曰礼非全书而礼记尤杂今合取仪礼为正然后取礼记诸书之説以类相从更取诸儒剖击之説各附其下庶便搜阅又曰前此三礼同为一经故有三礼学防王介甫废了仪礼取礼记某以此知其无识

【余大雅録字正叔上饶人戊戌以后所闻先生四十九岁池録三卷中】

张元德问春秋周礼疑难曰此等皆无佐证强説不得若穿凿説出来便是侮圣言不如且研穷义理义理明则皆可遍通矣因曰看文字且先看明白易晓者此语是某出来诸公可记取

【潘时举録】

左传国语惟是周室一种士大夫説得道理大故细宻这便是文武周召在三国立学校教得人恁地惟是周室人防恁地説且如烝民诗大故説得好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之类大故説得细宻

【黄义刚録】

问今科举习春秋学只将伯者事业纒在心胷则春秋先儒谓尊王之书其然邪曰公莫道这个物事是取士弊如此免不得应之今将六经做时文最説得无道理是易与春秋他经犹自可

【徐容録字仁父永嘉人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岁池録二十四卷中】

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佚名
  仁学一·谭嗣同
  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杜预
  圣人无常师·孔子
  士翼卷一·崔铣
  卷四·孙瑴
  春秋集传详说卷一·家铉翁
  卷十九·湛若水
  第二十卦:《观卦》·佚名
  万章下·孟子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1)·戴圣
  成公·成公十六年·左丘明
  卷十·赞宁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玄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片刻。地点 严府。人物 严 喜 马 明(御史,边老生) 杨 顺(御史,二花脸) 路 楷严世蕃 沈青霞 歌伎 (四或八人)〔幕开:台上已摆好席位,严喜坐在台口等候客人。〔马明、杨顺上。马明 (念)严府开酒筵。杨顺 

  • 第十七出 抄没·陆采

    【瑞云浓】〔外上〕海宇重淸。四境乍收烽火。〔老旦上〕旧日山河再安妥。〔旦贴上〕全家百口。向死裏别偷生路。〔合〕无祸。明知是苍天回护。〔外〕夫人。且喜昨者李令公军马杀退贼兵。朝廷大驾自奉天起程。

  • 卷一百三十四·徐世昌

    麟桂麟桂,字月舫,满洲旗人。历官光禄寺卿。有《退省堂诗集》。夜渡扬子江轻舟小如叶,入夜渡江行。急浪连云卷,遥天际水平。涛头奔万马,雨脚起长鲸。欲认扬帆处,回看已数程。舟中夜坐日暮遥山分外青,夜深滴露

  • 提要·李绅

    臣等谨案追昔游集三巻唐李绅撰绅字公垂亳州人元和元年进士武宗时为中书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事迹具唐书本传此集皆其未为相时所作晁公武读书志载前有开成戊午八月绅自序此本无之诗凡一百一首新唐书本传所载贬端州司马

  • 史纠卷五·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宋史孝宗帝纪帝纪之谬莫过孝宗姑举大臣之书薨者言之干道六年既书辛次膺薨淳熙八年复书辛次膺罢淳熙元年二月既书虞允文薨淳熙八年八月复书以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部尚书淳熙五年七月既书李显忠薨淳熙八

  • 五 风暴的前后下·周作人

    不久以后,大约过了曾祖母的“百日”之后,他渐作外游的打算,到七八月的时候,就前往苏州去了。不知道的或者以为是去打官场的秋风,却不料他乃是去找本年乡试的主考,于是第二次风暴就爆发了。现在借用《鲁迅的青年时代》里我所

  • ●牧令书卷九 农桑上·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自治原以及取善屏恶皆所以为民而犹未及乎民及民之政分之有万端约之祇二事曰教与养而巳而养又为教之本咨十二牧首以食陈三八政统以农此老生常谈实经世宝训也 许三礼 田文镜 王士俊 潘杓灿 官献嗂 沈梦

  • 第十一章 中山援桂之战·李宗仁

    一我军退回梧州之后,粤桂战争已暂告一段落。这时,广东护国第二军番号取消,改称粤桂第一路边防军。林虎到桂后,即辞去军职,间关赴港去沪。所部由黄业兴统率,黄氏即由统领升任边防军第一路司令。 我营到了梧州,因大军

  • 卷七 士相见礼第三·郑玄

    [疏]《士相见礼》第三。○郑《目录》云:“士以职位相亲,始承挚相见礼。《杂记》会葬礼曰:相见也,反哭而退,朋友虞?而退。士相见于五礼属宾礼。大、小戴及《别录》皆第三。”○释曰:郑云“士以职位相亲,始承挚相见”者,释经亦

  • 论语纂笺卷二·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毎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毎佾八人未详孰是【左隐公五

  • 卷八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八十九    宋 卫湜 撰大学之敎也时敎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郑氏曰有居有常居也孔氏曰自此至之谓乎一节论敎学之道必当优柔寛缓不假急速游息孙顺其学乃成也时

  • 卷一百七十七·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学礼续汉书礼仪志永平二年三月上始帅羣臣养三老五更于辟雍先吉日司徒上太?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皆服都纻大袍单衣皁缘领袖

  • 卷十七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七目録诗经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夀考遐不作人检讨【臣】出科联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检讨【臣】张鹏翀检讨【臣】傅隆阿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编修【臣】邵齐焘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监

  • 十五、洞山三顿·慧开

      云门因洞山参次,问曰:“近离甚处?”   山云:“查渡。”   门曰:“夏在甚处?”   山云:“湖南报慈。”   门曰:“几时离彼?”   山云:“八月二十五。”   门曰:“放汝三顿棒!”   山至明日却上问讯:“昨日蒙和尚

  • 居士学佛之程序弁言(三篇)·太虚

    一丙寅春初,同学蒋君特生应聘来潼,托主屯务。蒋君邃于内典,公余揅究,深获教益。近以太虚法师所著居士学佛之程序抄本见示,于学佛次第指示明了,循涂按辙,由浅入深,诚迷梦之霜钟,昏疆之宝炬也!民国创建十有五年,战伐相寻,迄无宁日。

  •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佚名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续道藏》。此经包括《龟山丹皇飞玄紫文》、《上清始生变化玄箓》二篇,言思神之法。其内容文句与《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一书之上下

  • 外科发挥·薛己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八卷。己另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本书刊于嘉靖七年(1528)。约六万字。书中记载有关治疗肿疡、溃疡、脑疽、肺疽、作呕、时毒、疔疮、肺痈、肺痿、肠痈、痔漏、脱肛、乳痈、疮疥等三十一种外科病

  • 安宅神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约译于东汉末年。又作安宅咒、安宅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居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离车长者子’率眷属五十人参诣佛陀,请求安宅之法,佛陀遂率弟子至彼宅,宣说微妙法门,使长者子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