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

尚书详解       书

提要

【臣】等谨案尚书详解十三卷宋胡士行撰士行庐陵人官临江军军学教授是编焦竑国史经籍志作书集解朱彛尊经义考又作初学尚书详解称名互异其实一书也其解经多以孔传为主而存异説于后孔传有未善则引杨时林之竒吕祖谦夏僎诸説补之诸説复有所未备则以己意解之尧典星辰之伏见列为四图以验分至洪范初一曰五行则补绘太极图以释初字见五行生尅之有本虽皆根据旧説要能防萃以成一家言犹解经之笃实者也所引汉晋人训诂间有异字如益稷篇引郑康成云黹紩也紩以为绣也与注疏所载不同凡斯之类亦见其留心古义不但空谈名理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成十六年,尽十八年)·孔颖达
  卷四·班固
  公孙龙第十一·孔鲋
  卷四六·邱濬
  卷十四·黄道周
  第五章 22·辜鸿铭
  卷五十三·程川
  卷一百七十二·山井鼎
  书传卷十七·苏轼
  文公·文公十五年·左丘明
  卷九十八·佚名
  大般若經第二會序·欧阳竟无
  卷三·印光
  致李石曾先生书·太虚
  佛说月上女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二 戴复古 梦中亦役役 半夜羣动息五更催梦残天鸡啼一声万枕不遑安一日一百刻能得几刻闲当其闲睡时作梦更多端穷者梦富贵逹者梦神仙梦中亦役役人生良鲜欢

  •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四十八·柯劭忞

      常咬住 普兰奚 普化 奥屯世英 贞 也里迭儿石抹明里 刘哈剌八都鲁许国桢 扆 韩麟   常咬住,信都人。祖父资,太祖选入宿卫,典御膳。父兀迩笃袭职,兼纳怜总管奴婢。宪宗二年夏,大会诸王于驴驹河上,水忽暴涨,鼎俎失序,兀述

  • 补编(五)·佚名

    军机处杂档中之尺牍一(封套书「许大人勋启」)手覆备悉。顷接此电,即拟明早面商。诚以巴、赫呵成一气,做此圈套,稍一不慎,定堕术中。况慈怀莫释,尤当禀命而行。拟将复稿暂存尊处,以俟晤商。此复,即候晡佳。醇亲王复。二十七亥初

  • 卷十三·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三 纪年 海陵炀王上 海陵炀王名亮武元皇帝之孙宋王宗干之子【按金史宗干封梁宋国王考辽时有兼封二国之制金时兼封二国惟有宗干岂熙宗以其为伯父而特尊之与】好读书学奕象戏点茶延

  • 第三节债权之担保·佚名

    第一借银字立借银字人许同发、王合春,今因乏银别用,向于王益官借出银贰百大元,言约每月每百元利息银壹元五角,不关年月,听讨听还。恐口无凭,立借银字壹纸,付执为照。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初五日,合同借银人许同发、王合春第二借银

  • 通志卷七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金石略第一上代文字 钱谱 三代欵识 秦 两汉 三国 晋 两朝 隋 唐 唐六帝 唐名家金石序序曰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以后学跂慕古人之心使得亲见其面而闻其

  • 卷二·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二元 胡一桂 撰夏夏禹姓姒黄帝玄孙祖颛顼父鲧【史记颛顼父昌意昌意父黄帝世纪母有莘氏女曰志是为修已】受舜禅以金德王【家语】都安邑国号夏仍唐虞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元年丁巳在位二十八年】

  • 李汝华传·张廷玉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1580)的进士。授职为兖州推官。被征召为工科给事中,曾经弹劾负责军务的尚书郑洛不称职。等到他出京到甘肃巡视边防事务,郑洛正巧负责西部边疆的事务,主张和议兵事。李汝华上奏称郑洛畏惧敌

  • 卷二·佚名

    七月乙巳(初五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等奏谕军机大臣等沈葆桢等又奏署山东巡抚漕运总督文彬奏文彬又奏谕军机大臣等七月丙午(初六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七月戊申(初八日)江苏巡抚张树声奏七月辛亥(十一日

  • 卷二十九·郑玄

    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平,成也,正也。)[疏]“大司”至“邦国”○释曰:此“九法”已下,皆言邦国,则施于诸侯为主,故云邦国也。云“以佐王平邦国”者,九法以纠察诸侯,使之成正,故以平言之也。但此九法,据殷同之时

  • 卷七·郑玄

    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以叙其财,受其币,使入于职币。(九正谓九赋九贡。正,税也。九事谓九式,变言之者,重其职。明本而掌之,非徒相副贰也。叙犹比次也,谓钩考其财币所给

  •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二·宗喀巴

    极尊上师宗略巴造论比丘能海集戊二、此中显示道中心要之正理,即是摄持正行之方法,分别三士道修行之次第也。已一、明与中上共同之下士道。内分三科:庚一、正修下士意乐。庚二、发生意乐之量。庚三、破除邪执。庚一、正修

  • 峨山僧自治刍议(注一)·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峨眉县佛教会讲── 一 峨山甲僧自治会   二 僧自治之入手   三 合山僧徒应有时代之觉悟   四 地方官应当扶助与护持   五 结论   六 峨山甲僧自治会大纲佛法乃是佛所得的诸法

  • 第六則  雲門十五日·胡兰成

    第六則雲門十五日舉:雲門垂語云:十五日以前不問汝,十五日以後道將一句來。自代云:日日是好日。此言是不問過去,也不問未來,而只問今天。日日是好日也不是已沒有了火氣的人過的納福的日子,而是天天都在於死生成敗的出邊出沿。

  • [第十品]根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三七九二十二根者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总说分三八〇眼是眼根耶?眼根是

  • 喻世明言·冯梦龙

    话本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明末冯梦龙纂辑。1621年左右刻印。与作者所编《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全书共收话本40篇。其中多数是宋、元作品,少数是明代摹仿,都是直接以民间艺人说话底本为基础加工

  • 八美图·佚名

    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花扇八美图》所写多男女情事,且又写出女性的反叛之举,故被视为“大逆不道”,“有碍风化”,在清代遭到禁毁

  • 拳变馀闻·罗惇曧

    罗惇曧撰。是罗氏《庚子国变记》的拾补。是书系杂记,记事不按时间顺序,随闻随录,记叙义和团各派源流,宗教仪式,在京、津活动情况和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等事。侧重记叙清廷上层各派之间矛盾,对毓贤、徐桐、赵舒翘、袁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