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宗三要序
远稽乾竺,仰慈氏之德风;迩征大唐,续慈恩之芳焰:归宗有在,故曰慈宗。三要者:谓瑜之真实义品,及菩萨戒本,与观弥勒上生兜率经也。义品、戒本,慈氏之说;经则释尊谈慈氏者,故皆宗在慈氏,如次为慈宗境行果之三要也。
夫世亲大师尝集境行果为三十颂,回施有情;护法诸师解之,大义微言灿然矣!是曰成唯识论。第明境繁细难了;而制行期果,又非急切能致,慧粗者畏焉!或耽玩其名句味,乐以忘疲,不觉老至,造修趣证者卒鲜!今易以解此真实义,持此菩萨戒,祈此内院生,既简且要,洵为人人之所易能。然真实义诠境之要,菩萨戒范行之要,闻者殆无间然;至观上生为获果之要,必犹难首肯,兹申论之:
夫知有无上菩提,又知有已得垂得此无上菩提者,复知自他有情皆有能得此无上菩提之因性,且尝自期于必得之者。顾人命在呼吸间,一旦无常,即成隔世;若于生死犹未自在,非藉佛菩萨摄持之力,则于所志之事,诸趣流转昧忘可虞,故须急欣净土、亲上圣之务;否则上无以圆大觉,下无以济含识,近无以净一心,远无以事诸佛,不亦唐功寡效乎?然十方诸佛刹,虽有缘者皆得生,而凡在蒙蔽,罔知择趋;惟补处菩萨,法尔须成熟当界有情,故于释尊遗教中曾持五戒受三皈称一名者,即为已与慈尊有缘,可求生内院以亲近之矣!况乎慈尊应居睹史,与吾人同界同土,而三品、九等之生因,行之匪艰,宁不较往生他土倍易乎?一经上生,皆即闻法不退大菩提;与往生他土犹滞相凡小者,殊胜迥然矣!故斯经实为一生成就不退佛果之秘要,曾发无上菩提心者,不可不奉持以靳向焉!甲子元旦之旦,释太虚敬叙。(见海刊五卷一期)
猜你喜欢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自融 答赵伯福问(八则)·太虚 近代人生观的评判·太虚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马鸣 佛说太子刷护经·佚名 卷第三十四·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八·三峰法藏 三法度論卷上·欧阳竟无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凡例·朱时恩 辩正论卷第一·法琳 转移风气运动的原则·太虚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三十四·佚名 菩 萨·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