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迦叶本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尔时城中有势富梵志。名曰尼拘类(晋曰无恚)财富无数。金银七宝。田宅牛马。不可称计。梵志有子。名曰毕拨学志。舍六十佉梨金宝好物及千具犁牛。捐仁贤妻天下第一光颜微妙面色为最。心自念言。当趣世间阿罗汉学净修梵行。诣多子神祠药树之下。啖食其果。于是世尊。转大法轮。转法轮竟与比丘众退。至多子神祠。止其精舍。

于时毕拨学志。夜欲向明。住立遥见世尊在丛树间。光明远照。威曜普达。志即念言。今此丛树。天已向明。威神普照。光明无量。殊妙巍巍。于此树间。必有鹿王。大雄师子。若有天神及大神通神足大变。必尔不疑。我当往观。时毕拨学志。即从坐起。往诣丛树。遥见世尊。光明百千。足底相文。众好具足。即时叹曰。吾等先古神仙所遗经典说。有瑞应三十二大人之相。分别具足。当趣二处。设在家者为转轮圣王。主四天下。选择要教。治以正法。刀杖兵甲。制而不施。假使出家。弃国捐王。当为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宁可亲觐。毕拨学志。往诣佛所。睹世尊在于树间端严而坐。犹大形象。七宝合成威德巍巍。诸根寂定。道心静然。逮最憺怕。忽然清净。度于彼岸。犹若金山。若须弥王。犹如夜分坐于幽冥然大炬火。譬龙在深渊其水清凉。相三十二庄严其身。如大山王顶有大火然。如日出山冈光曜普照。如月盛满众星独明。如转轮王眷属围绕。八十种好遍布其体。犹若干华。各各开摆亿百千光。从圣体出。毕拨学志。见佛如是。心怀欣然。如冥见光。寻趣世尊。揖让谈语。自达姓名。却坐一面。佛为说经。解若干义。分别其慧论。佛世尊有诲悦辞布施持戒。爱欲之病。挑尘劳心。出家为上。愦扰诸品。应病授药。尊见其心。应时柔心。狐疑盖心。悦信之心。罪福之心。若平等心。应心与合。而为说法。如诸佛法。察其根源。而分别说苦习尽道。即于坐上。远尘离垢。诸法眼生。现在获度。睹见法源。分别经典。拔于狐疑。得立果证。受教诲慧。致勇猛法。即从座起。更整衣服。右膝著地。稽首佛足。我初来时。观尊足心。自说名字。观佛相好。心怀踊跃。而失礼敬。尔时世尊告大迦叶。是故贤者。从今以往。若族姓子。有所至到。心念犹月。如月光照种姓光明威曜。如是族姓子。开目而行。如是迦叶。从今日始。若族姓子。制心修行。如月盛满游行空时。是故迦叶从今日始。族姓子所游至处。制心修行。犹如日光照于天下。其族姓子。未曾闭目。制心修行。犹如日光。亦当如是。佛告迦叶。从今日始。制心修行。犹如蜜蜂。所至到处。多所发起。犹如蜜蜂采诸花味不萎色香。若族姓子。制心修行。从今日始。造行如是。佛告迦叶。从今已往。制心修行。当如地水火风。得净不喜。得诸不净屎尿脓血死蛇死人污露。不以愁忧。若得华香金银七宝五种彩色。不以喜悦。无增无减族姓子。制心修行。亦当如是。嗟叹称誉。安乐欢豫。不以为悦。若遇诽谤众苦恼患不以愁忧。

佛告迦叶。从今日始。族姓子。制心修行。当如拂净物。亦拂不净。亦拂屎尿涕唾脓血死狗死蛇死人污露。不以净悦。不净不忧。若族姓子。制心修行。亦当如是。佛告迦叶。从今以往。制心修行。子如扫帚。净亦扫不净亦扫。佛告迦叶。从今以往。族姓子。制心修行。当如凶祝子。常低头行。在所至到。常内其手。若裸形人。羞身不蔽。在于世间。趣欲活命。不说本姓。若可不可。不以自宣。若族姓子。制心修行。亦当如是。佛告迦叶。从今以往。族姓子。制心修行。如截角牛。如牛截角。贤善柔顺。不贪四事。诣于四衢。于四衢道。无有门户。而危其命。若族姓子。制心修行。亦当如是。佛告迦叶。从今以往。制心修行。当如铁釜。又如诸灯。如釜灯穿多有孔漏满中油脂。如明眼人从一边观釜灯诸孔脂油漏出。各各堕地。若族姓子。察身非常。四大合成。九孔穿漏。皆出不净。不贪乐身。不以为奇。

于是大迦叶。从佛世尊。闻月喻行即受讽诵观八脱门。佛告迦叶。诣光曜树。迦叶应曰。唯然世尊。即从坐起。在佛后住。时佛与大迦叶。出其丛树。诣异丛树。寻复出去。坐异树下。告大迦叶。于此树下。为如来敷座。吾身疲弊。其背甚痛。迦叶受教。促疾促疾。为佛敷座。令其方正。敷座已竟。前白大圣。敷座已讫。唯愿就席。佛寻坐竟。告迦叶曰。是地柔软。细滑妙好。迦叶曰。唯然世尊。彼地此地。今者人身。曾归此地。唯然世尊。归于尽灭。持心忍辱。当如是地。今我法衣。亦犹柔好。愿佛愍伤。加哀受之。

佛告迦叶。假使我受柔软绛衣。汝服何等。迦叶白佛。往古诸世尊赞誉。若族姓子。著冢间死人弊衣及五纳衣。为安诸天及世间人。佛言。善哉善哉迦叶。多所哀愍。多所安隐。著弊纳衣。往古诸佛。所称叹者。迦叶汝起促取水来。吾甚饥渴。意欲饮水。唯然世尊。即受教起。稽首足下。绕佛三匝。促疾促疾。欲行取水。诸比丘见寻时问之。仁为耆年。不以贡高。亦不忧戚。寂除凶欲入无所处。何因为沙门欲受具戒。今所至。迦叶报曰。汝等诣佛。以持此事。自问大圣。悉当为汝分别说之。于时贤者大迦叶。即取水来。往奉上佛。佛寻受之。饮水竟。便残水持与。迦叶即受。以著一面。长跪叉手。右膝著地。更整衣服。白世尊曰。我行取水。见诸弟子及诸比丘。问我曰。仁为耆年。不以贡高。不以忧戚。亦不痴妄。寂诸四事众欲之凶。我自舍六十佉犁金妙珍宝犁牛千具。弃妻玉女天下第一。其有世间能成罗汉。吾当从受。今者弟子。诸比丘众。悉来问吾。我时前在多子神祠。在药树下。啖其果蓏。于是世尊。未受具戒。尔时世尊。游于王舍城。我时在竹树间迦兰园。明旦著衣。持钵入城分卫。见日大殿有千光出。时佛世尊。在王舍城迦兰竹树间。时见世尊。吾自忆念。谓日更出。若大天神。夜忽如昼。时佛哺时从宴坐起。如月宫殿振大光明。则以覆蔽诸日月光。譬如大炬照于闇冥。佛在弟子众中。威神光明。亦复如是。为诸比丘。讲说经法。如转轮王。与诸子眷属俱。与无央数众比丘俱。吾尔时观死不睹见诸比丘众。无能受者。无能为师。唯独如来。将出世间。兴隆道化。而取灭度。今诸比丘。故来问我。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多有比丘。不了善恶。觉与不觉。不解福田。诸法之处多有义理。是说第一。迦叶最尊。不以贡高。平等无忧。寂诸四事诸欲之凶。第一成就。受具足戒。佛说如是。贤者迦叶。及诸比丘莫不欢喜。

佛说大迦叶本经

猜你喜欢
  卷第十五·佚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佚名
  第二卷·圆瑛
  卷第二十九·佚名
  卷第三·霁仑超永
  卷三·丹霞子淳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与慈云法师书(四通)·太虚
  禅 兵·太虚
  序·函昰
  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三卷·灌顶
  卷第三·佚名
  卷上·德辉
  卷之十二·牧云通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范仲淹领张千上,云)忠诚报国为良吏,留取芳名载汗青。老夫范仲淹是也。今差狄青押衣袄车,前去西延边赏军去。不想到于河西国,被史牙恰和昝雄邀截了衣袄扛车,赶入黑松林去了。老夫奉圣人的命。差飞山虎刘庆,前去取狄青首级。

  • 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王猛 苻融 苻朗)·房玄龄

    太元七年,坚飨群臣于前殿,乐奏赋诗。秦州别驾天水姜平子诗有“丁”字,直而不曲。坚问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之不正之物,未足献也。”坚笑曰:“名不虚行。”因擢为上第。 坚兄法子东海公阳与王猛子散骑侍郎

  • 卷五十六·毕沅

      ◎宋纪五十六 ∷起柔兆涒滩正月,尽强圉作噩七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嘉祐元年辽清宁二年。丙申,一零五六年   春,正月,甲寅朔,帝御大庆殿受朝。前一夕,大雪,帝在禁庭,跣足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二景泰七年三月庚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制谕礼部议 皇后杭氏谥号 赐代府怀仁王长女安肃县主诰命冠服 方山王美垣奏受封之日蒙赐袍服今皆垢弊乞赐大红织金衮龙纻丝纱罗各一疋令臣自制从之 给山陵工

  • ○附录五·陶希圣

    ◎陶希圣笔录中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的阐释为了使国人明了所谓“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的内容,有几点必须加以解释,解释最好以敌方谈判代表人在敌汪谈判中所下的解释和说明为准。记者获见陶希圣氏在这个谈判中记下来

  • 第四八、禀光绪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一一二○七-一·佚名

    头役徐祥等三人,因原郊铺夫首陈未等不愿充当官挑夫首,禀请新竹知县提讯充当台下一快头役徐祥、一皂头役高登、三皂头役姚景同叩首跪叩禀,为选举不遵,乞迅单提讯充事。缘本城原设挑夫首额缺一名,约束散

  • 史圭传·薛居正

    史圭,是常山人。他的祖先与王武俊是从塞外入关的,家住石邑。曾祖史曾,历任镇阳牙校。父亲史钧,代理安平、九门县令。史圭爱好学习,工于诗词,精于为官之道。唐光化年间,历任阜城、饶阳县尉,改任房子、宁晋、元氏、乐寿、博陆五

  • 杨最传·张廷玉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工部主事。督收山西的拖欠,怜悯这个地方百姓的贫苦,不等候奏报就返回来。尚书李钅遂弹劾他,有诏令他再前往。杨最向巡按御史牛天麟极力陈讲当年的灾害民困的情况,请求对他们

  • 卷八·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八宋 林虙 编西汉八宣帝【六十六】赏功诏【本始元年正月】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其益封敞嗣子忠

  • ●皇朝通典卷七十一·佚名

    兵四 ○兵四 綠營兵制上 △綠營兵制上 直隸 山東 山西 河南 江蘇 安徽 江西 福建 浙江 ·直隸 直隸總督一人 【 駐劄保定府】 統轄本標官兵分防各營兼節制提標一鎮標五 督標中軍兼管左營副將一人中軍都司一人千總

  •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孔子

    【原文】 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 (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读解】 巧言令色。 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

  • 第六章 14·辜鸿铭

    子曰:“不有祝鮀之俊,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辜讲针对当时两个著名的人物(祝鮀 和宋朝 ),孔子说:“没有人像他那样聪慧(如当代的悉尼·斯密斯 ),也没有人显得那么高贵典雅(如当代的贵族切斯特·菲尔德 ),这样的人现在

  • 补篇·钱穆

    1979年本拟重印此书特撰补篇一文,内分八题,因故未付印,87年又检拾历年随笔札记十二条附后,合成此文。中国文言与白话,即所谓语言与文字,有分别。亦可谓雅俗之分。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特别之处,为其他民族所无。但文言即从白

  • 电告全日本佛教徒众·太虚

    ──二十六年七月自牯岭发──东京芝公园增上寺日本佛教联合会转全国佛徒及军民公鉴:顷中日冲突已达危迫之极点,将陷中日民族于数载数十载相争相杀,卒致日本自杀,遗地球至惨之祸!抑悬崖勒马,速停一切军事行动,从平等外交以寻

  • 文编·唐顺之

    文集。明唐顺之辑。六十四卷。顺之有《荆川先生文集》已著录。是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成书,收辑由周至宋之文,分体排纂,以论文为主,全集凡八十三万六千余字,卷首有唐顺之原序及目录,正文含制策、对、谏疏、论疏、疏、疏请、

  • 双清·王统照

    现代长篇小说。鸿蒙(王统照)著。初载1943年7月至1944年6月《万象》杂志。全书共20章。此为上集,计划中之下集未见续作。后收入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王统照文集》第3卷。小说以大革命后期的北方省城(济南)为背景

  • 鲸背吟集·宋无

    诗别集。元宋无著。一卷。卷首有作者至元二十八年(1291)自序。所收三十三首七言绝句,皆至元二十八年从事征东幕府浮于海上所作,其末章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名《鲸背吟》。卷末有自跋云:“子弟录

  • 无碍解道·佚名

    巴利名Pat!isambhida^-magga 。音译波致参毗陀。为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本经内容系分类解说有关修道解脱诸事,全经可大别为三品,即大品、双结品、慧品,而各品皆附有十论,其中,大品为全经之中心。本经固属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