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光明经序

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持传法慈觉大师宗颐述

  夫灵心绝待。泯万物而独存。妙行难思。诸缘普现。则实际理地。虽不受于一毫。而事相门中。不舍于一法。故如来出世。说金光明经。依清净心。建解脱行。显出尘之经卷。永廓迷情。示伏藏之宝王。顿圆大用。夫以信相为起教之人。则菩萨无滞空之行。于坚牢有赞空之颂。则法身非有相之求。性相该通。有无互建则一经之要义在于斯。至于明诸佛法性之源。探如来寿量之本。金光普照。发扬一切智门。金鼓腾声。显示无边妙用。则菩萨发行之源也。忏除罪障。本如梦之法门。赞叹如来。举修行之妙果。摩诃萨埵之饲虎。能舍能行。长者流水之济鱼。有始有卒。则菩萨依真之行也。譬之明月当天。影沈众水。真金作器。体应万形。主伴圆融。一多自在。能于一法。受一切法。则信如来之秘藏。实为三界之宝乘。庄严性海之门。趣向觉王之本。是以十千天子。闻而顿证于菩提。一切众生。入者皆同于甘露。则见闻随喜。读诵受持。于一念具了无上法门者。岂小缘哉。凡我同俦。勉思佛意。元丰四年三月十五日序。

猜你喜欢
  佛说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佚名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十·介庵悟进
  卷四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目录·投子义青
  卷第三十二·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法云
  山家义苑卷下·可观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上·智旭
  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注一)·太虚
  劝发菩提心文原文·省庵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佚名
  复王心禅居士书·印光
  卷第二十·佚名
  佛说文陀竭王经·佚名
  第九章 第二迦叶时代·多罗那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一·黄希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补注杜诗> 钦定四库全书 补注杜诗卷十一    宋 黄希 原本 黄鹤 补注 杜鹃【大历元年作】 【洙曰华阳风俗志鸟有杜鹃者其大如鹊而羽鸣声哀而吻有血土人云春至则鸣闻其初声者则有离别之

  • 曹文贞公诗集卷二·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古诗休日陪汉阳诸名公登秋兴亭觞咏移时尘虑顿息但以不得会仲通为歉因缀长句呈钦夫佥司士元太守君平察推仲通宰公暨座中诸友散材生世元无堪强持陋质偕楩楠年余耳顺雪垂领误承任使来江南公庭日午了官

  • 卷一百六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一衣类【附帕】五言古新制布裘        【唐】白居易桂布白似雪呉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肢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

  • 术事第二·陆贾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故说事者上陈五帝之功,而思之于身,下列桀、纣之败,而戒之于己,则德可以配日月,行可以合神灵,登高及远,达幽洞冥,听之无声,视之无形,世人莫睹其兆,莫知其情,校修五经之本末,道德之真伪,既□其意,而

  • 提要·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文昌襍録        杂家类三【杂说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文昌襍録六卷宋龎元英撰元英字懋贤单州人丞相籍之子官朝散大夫王士祯蚕尾集作文英者误也元丰壬戍元英官主客郎中在省四年

  • 象纬纪·张瀚

    天道高远难窥,儒者之书,或经见,或不传,然种种备于星数家,可按策而知。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唐孔氏云:“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为日。”《易说卦》曰:“坎为水、为月。月,水之精也。”《淮南子》云:“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其说

  • 卷一百三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三月庚辰朔○癸未应天府言新河圩岸为风涛冲啮四十余丈 皇太子命工部修筑○乙酉 车驾次济宁鲁王肇煇来朝赐钞币并米一千石○敕四川都指挥李敬比威州蛮为寇已调官军剿捕须严戒约无俾误伤善良○己丑巡按河南

  • 已疟编·刘玉

    江东门外,洪武间建轻烟、澹粉、梅妍、翠柳四楼,令官妓居其上,以接四方宾客。大贾及士夫休沐,时往游焉。后士夫多以耽酒悦色废事,渐加制限。三山门外有,&ldquo;醉仙楼&rdquo;,以中秋与学士刘三吾、宋濂、董伦、王景、陶安等醉

  • 卷八十二·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九 南蛮 南蛮【交趾 林邑 扶南 巴郡南郡蛮板楯蛮夷】 西南夷【夜郎 牂牁 滇 哀牢夷卭都夷 冉駹夷】 谨案南蛮一卷全阙止

  • 第十三卷 仕绩 四·缪荃孙

    苏 州 府 一 商巫 咸巫咸,周书君奭篇曰: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义王家。书序曰: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义四篇。越绝书云:虞山,巫咸所出也。(苏州府志)巫 贤巫贤,君奭篇

  • 卷一百七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神宗时刘述兼判刑部王安石争谋杀刑名述不以为是及勅下述封还中书奏执不已安石白帝诏开封府推官王克臣劾述罪於

  • 42.信陵君救赵·林汉达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

  • 护心品第三十一·佚名

    心轻难调伏,为欲所居怀。降心则为善,以降便轻安。如鱼在旱地,以离於深渊。心识极惶惧,魔众而奔驰。心走非一处,犹如日光明。智者所能制,如钩止恶象。今我论此心,无坚不可见。我今欲训诲,慎莫生瑕隙。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我

  • 卷六·佚名

    △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一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随喜回向所获功德。比馀众生布施持戒修定功德。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是故於此甚深正法。应当随喜

  • 第四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四卷(三身品末)翻经沙门慧沼撰经。善男子一切诸佛于第一身与诸佛同事于第二身与诸佛同意于第三身与诸佛同体赞曰。第五同异分别门。分文为三。三佛别故化身化二乘及地前凡夫。多起六通成其

  • 卷第三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三世云居佑禅师法嗣庐山罗汉院系南禅师汀州张氏子。初参佑于道林。获记莂。随迁罗汉。掌堂司。即

  • 卷第一·朝宗通忍

    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一侍者 行导 编住金陵祇陀林崇祯六年十一月初三日缁素众等请开堂至法座前以拄杖指云建法幢立宗旨须是宝华王座始得若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上祝皇帝圣寿万年伏愿明逾日月德配乾

  • 止学·王通

    《止学》是隋朝大儒王通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