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昬义

昬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昬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昬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壻执鴈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鴈,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昬礼者,礼之本也。

夫礼始于冠,本于昬,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执笲、枣、栗、段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着代也。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着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祢未毁,教于公宫,祖祢旣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猜你喜欢
  非命上第三十五·墨子
  觐礼第十·佚名
  榕村语録卷二十二·李光地
  卷三十四·陆陇其
  卷一·李明复
  卷二十八·吕祖谦
  卷六·孙复
  卷二百十八·秦蕙田
  跋·
  卷二·顺治
  御制朱子全书序·朱熹
  卷十·王引之
  卷二百一十·佚名
  第十二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二·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出 合笺·周履靖

    【荷叶铺水面】〔外上〕称槟相。佐吉筵。吉筵词赋几多篇。口若河悬。〔丑上〕月下老。冰上僊。红罗体缠。金花帽攒。华堂高会。谁敢居先。〔合〕疎失处。赖周旋。〔揖介外〕礼都摆着。专候驾临。〔丑〕有烦通报。〔

  • 正气歌译文·文天祥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

  • 嵗时杂咏巻十一·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寒食上【古诗】咏寒食鬬鸡秦王教杜 淹寒食东郊道扬韝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心知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埽阵利距屡通中飞毛遍緑野洒血散芳丛虽然百战胜防自不论功驩州风景不作寒食沈佺期海外无寒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六七言絶句十六罗素月梅花村麻姑仙窟鲍姑山鳯子翻飞逺峤还玊女峰头人冷笑杜兰香去嫁人间赛涛忆家园一絶日望南云泪湿衣家园梦想见依稀短墙曲巷池边屋罗汉松青对紫薇朱斗儿送人扬子江边送

  • 外篇(下)·叶燮

    一、三百篇如三皇五帝,虽法制多有未备,然所以为君而治天下之道,无能外此者矣。汉魏诗如三王,已有质文治具,焕然耳目,然犹未能穷尽事物之变。自此以后,作者代兴,极其所至,如汉祖唐宗,功业炳耀,其名王,其实则霸。虽后人之才,或逊于前

  • 疑雨集卷一·王彦泓

    己卯年花烛诗四月春蚕已剥绵,困人风日嫁人天。不知织就鸳鸯锦,废却如花几夜眠。无题四首弄玉当年未嫁时,徘徊好影自矜持。几从画府回娇靥,羞向花间曳绮綦。千蝶帐深萦短梦,九雏钗重闲初笄。朝回夫婿鸣驺去,下却珠帘不肯窥。

  • 卷十·本纪第十·章宗二·脱脱

        ◎章宗二   四年春正月己巳朔,以皇太后丧,不受朝。辛未,以平章政事夹谷清臣为尚书右丞相,监修国史。丁丑,遣户部侍郎李献可等分路劝农事。癸未,尚书省奏大兴府推官苏德秀为礼部主事,上曰:“朕既尝语卿,百官当

  •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孙氏据江东汉献帝兴平元年 初孙坚娶钱唐吴氏生四男防权翊匡及一女坚从军于外留家寿春防年十余歳已交结知名舒人周瑜与防同年亦英达夙成闻防声问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劝策徙居舒防从之瑜乃推道南大宅与防

  • 朱异传·李延寿

    朱异字彦和,吴郡钱塘人。祖父朱昭之,因为学问通达在家乡享有名望。叔父朱谦之字处光,以侠义刚烈知名。谦之几岁时候,生母去世,父亲昭之把她临时埋在田边,被同族人朱幼方放火烧田时烧掉了。谦之的同母姐姐偷偷告诉他,他虽然年

  • 郭英乂传·刘昫

    郭英乂,是先朝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知运的季子,年少时继承父亲家业,学习武艺,在河、陇期间受封,凭借军功多次升为诸卫员外将军。至德初年(756),肃宗在朔兴兵,英 乂由于是出自将门被任用,升为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

  • 卷五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四雍正五年三月上谕三十二道初一日谕直省各督抚向来普雄乌蒙狆苖等凶悍性成又有汉奸为之煽惑引诱是以肆行不法而其地又在深山密箐之间最为险阻内地干犯重罪之人往往逃匿其中一时

  • 纲鉴易知录卷一·吴楚材

    三皇纪盘古氏纲 盘古氏首出御世。纪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天皇氏纲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纪 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澹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萨变化仪轨品第二之三  复次妙吉祥菩萨说言。若曼拏罗阿阇梨摄受弟子。须得六根圆满人相具足。若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发菩提心行大乘行不求小果。持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四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四卷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成大修行 因上入三解脱门疾得菩提。故大慧请如来说如。诸菩萨等。所修行法无漏方便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至)则得名为大修行者 如来言具四方便能成就大修行。此举

  • 序·善一如纯

    佛法与圣教无二。圣教洋溢中国。极而至於日月霜露所照坠处。莫不有圣人之教焉。呜呼盛矣。佛法徧一切处。恒沙世界。无不同沾化泽。初无此丰彼啬之殊。而或隐显互异者。则必待乎时之至焉。时未至强之弗行。时至矣遏之

  •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假托西王母传谷希子。言服食五方生气法术。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述二人共吞五牙(五方之气)之术,实为房中术。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佚名

    梵名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opades/a 。凡三卷。有二部:一为,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

  • 般若灯论释·清辨

    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Bhavya )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清辨自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aka -sva^tantrika )之观点,对龙树中论各章加以注释而成者。本书之思想特征系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