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言定声录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四清声九声第二

【歌调器调皆九声盖合五声四清声而得九者故九声第二而声已尽于此】

夫声祗有五而歌曲之声髙下抗坠每不止五声而四清声生焉四清声者宫清商清征清角清也夫声则何以谓之清也曰五声为正声乃有加于五声之上者则由六而上宜更为立名而无如六七八九虽髙于五声而其声与五声相同前所云第六声即第一声第七声即第二声第八声即第三声第九声即第四声者则由六而上虽有递髙之四声而实则较清于前四声而止则谓之清声而已然何以无十无羽清也曰向使曲调于九声之上可以再加亦何难有十向使五声于征清之上可以再清亦何难有羽清乃五声至四复而其声已穷曲调至九层而其声

已掣即器调至九字而其字已不可上此真天地之定数非有强也故凡言清乐则祗有清宫清商清角清征而无清羽可騐也凡立器字则于四上尺工六五字之外祗有髙伵【即四字】髙仩【即上字】髙伬【即尺字】髙仜【即工字】而无髙【即六字】可騐也【器色必以管笛色为准旧色由下而上以五乙上尺工凡为次今色以工凡六四乙尺为次而加上字于乙尺之间】若夫曲调之止于九即以器调之止于九而知之傥或再髙一声则器调劣再低一声则器调劣可騐也【又国语曰大不逾宫细不过羽以细声至羽声而止此正羽无清声之证又隋唐以后不用征声正不用羽清也十二律以防賔为黄钟宫第一调之羽按之无清故尝不用而旧注以防賔为变征故误羽为征实则无羽清非无征也若九声无十则汉时九宫之法原自如此今误传洛书有九无十正此数也后金元乐府减五调为四调而合名九宫亦与此同至若隔八相生还相为宫之法则原无羽清原无变征清固知天地自然声音本自如此非有强者】

然则四清外无清乎曰有有则何以止于四曰以其非九声之数而不之用也歌调有七声而其二不用器调亦有七声而其二不用【説见五声第一】其不用者曰二变一变宫一变征也【説见七调第三】五声有四清二变亦有一清但有变宫清而无变征清以征清太髙也然第备之以为七调之用而每调中之九声则仍不及焉夫不及则虽不止于四清而可限之为四清盖七调有五清九声祗四清也

然则二变变清亦有用其声者乎曰间亦有之第非五正声之所必及故九声亦不及焉其用之者率塞外之声如荆轲北燕始歌变征【即燕代间北声】而其后宇文周时始播七声于中国【兹乐工随突厥皇后入中国有琵琶七声】当时称为兹七声唐作坐部乐半及其声【唐以裔乐难习坐而奏之名坐部妓能习七调】至辽金元作大乐雅乐则全用之今所称北曲是也【今歌工凡北曲俱用五声出调字曰七声】夫既歌七声则自有变清声在七声之外故龟兹旧谱有七声又有五旦【二变祗有变宫清故第加一清为五旦始知从来定声无同异者】五旦者五清也礼记以清明为旦明是也盖既有五旦则变清声在其中焉除四清外一为变清故曰七声变清声亦偶用之而非其常也故曰歌调器调祗四清声也五声合四声九声也

然则调有五清乎曰调则自有五清所以限为四清者以其声也隋唐以还不识四清不识二变因不识七调并不识十二律而于是声与调两不能分夫七调者所以逐五声而立调者也以中有二变虽不用其声而存其声以为调故曰七调但七调之中五正四清合为九声而加以二变则二变有一清共加三声而十二声生焉夫然后创为十二调以周旋其声使还相为宫是七调者旋其声而十二调者则旋其调者也自旋宫久废隋唐之间皆用黄钟一宫以定乐而五代及赵宋则又多立宫调为旋宫而分而不旋【蔡元定详剖十二律至六十律名旋宫然俱各为宫而不相通其他和胡马李诸乐皆然】而至于其声其调则又周罗杂列而溷而不分如五声九声无变清以其声也而七调十二律有变清则以其调也乃曩时宫悬原有五清如五清钟五清磬皆备一悬而不解为调用不能考击唐协律张文收与少卿祖孝孙较太常古钟数有十二而近代祗用其七余五清钟不能用号为哑钟此是以七声加五清为十二律者若五代太常钟磬十六枚为一簴【古钟磬编悬皆有十六本周礼二八之制不止五代】十六枚者正五声四清而合七律为十六者也古者重九声又重七律九声考声七律考调故合七与九而并设之为一簴十六者九与七也其数右七左九上正下清而各分其半【簴设二层自左而右一宫二商三角四征五羽六宫七变八冏为上层乃自右而左九角十征十一变十二羽十三征清十四角清十五商清十六宫清为下层四清与四正上下相对其説见宁府乐录详后卷】此与汉成帝时犍为水濵得古磬十六其数正同【见前汉志又后汉志亦有古钟十六古磬十六无簴语】而当时不解虽悬四清钟四清磬而废而不击至宋集贤校理李照反言十二律声已具备余四清声乃郑卫之乐请去之使邪僻之音无由而进盖欲灭其迹以文其所不知也及诏不肯废谓俟知音能考击者令有司别议以闻而既而刘几杨杰欲请考击【惜其考击仍不合】则冯元范镇辈相继排诋以为清声不见于经夫周礼小胥注明云钟磬者编次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簴谓之堵十六枚者即此五声四清加七声也乃以两宋儒者妄言制乐而李照范镇胡瑗阮逸辈皆目为淫声为郑卫之乐即蔡元定论律吕亦谓乐有半声子声而无清声【朱子曰清声即半声取其轻清如黄钟九寸只用四寸半类】至陈乐书竟曰古止有六律而后世四清兴焉律之所以不正也止有五声而后世二变兴焉声之所以不和也又云四清之名起于钟磬二八之文岂郑氏傅防汉得石磬十六而妄为之説耶【郑康成注周礼得汉石磬即汉志得古磬十六事此驳说又袭杜预语】二变之名起于六十律旋宫之言岂京房班固傅防左丘明为之七音以奉五音之説耶【京房作六十律班固汉志有二变相生法七音奉五音见左氏国语】夫以两宋文学皆自诩知音识律而不解七声不解四清不解二变尚欲握觚操龠絣丝截竹以夸言和声妄言气为之著书以立法不亦寃乎辽代创大乐尚晓四清仿西域七调为七声一如龟兹所传旧律至于清声则独能去一变清但取五声之四清而以二十八调其曰婆陀力旦【旦解见前】即宫清也故其所七调皆称宫【如正宫黄钟宫类】曰鸡识旦即商清也故所七调皆称商【如双调林钟商调类】曰沙识旦即角清也故其所七调皆称角【如大食角高大食角类】曰沙侯加滥旦即征清也故所七调皆称征【如般渉调髙般渉调类般渉华言征也】虽其所为调不解何等然能于旧谱五旦中独去一旦为四清此则隋唐后立乐所不及者况其所去者适是羽清以羽无清声也不知当时何以便见及此【辽在唐时尚能得宇文七声唐坐部清乐且五代丧乱不及故能存其意宋经五代兵革后已失旧传而儒者又以西域七声为非是故举世茫然耳】

若五代王朴亦称知音然亦以律半为清如云黄钟九寸半之则为清声倍之则为缓声【朱子蔡元定皆主其説然蔡又不知所始谓唐末丧乱乐人散亡礼壊乐崩朴以私意撰四清声竟似四清起于王朴殊不可解】夫清声与正声本同声相应而清浊分焉故曰清若律之半声能与正律为同声乎【説见诸声第五】至沈括笔谈谓十二律并清宫当有十六声明全赐乐典序又云箫韶十六管【即排箫也】合钟磬之悬同用四清为清角夫曰十六声曰十六管此稍知乐悬者然一曰清宫一曰清角何耶【一宫无四清若黄钟宫太簇宫类则又不止于四矣】至俗乐相传有以十二律名名四清者如曰黄钟清大吕清太簇清夹钟清而宋时笛色亦用之如下凡曰黄钟清髙凡曰大吕清下五为太簇清髙五为夹钟清类夫四清本五声之清而改为律名固已非是况下五髙五总一声而清浊分焉乃占二清声岂有此理

有言三清声者全赐乐典序云周人七律益三清声为清征有为七清声者宋元丰中诏杨杰定大乐杰言四清声者应声也十二律本重大必得轻清者应之若不用四清是有本而无应也于是制管十九以十二管给本声而以七管给应声为七清声焉有作十二清声十六清声者相传唐乐有清声十二为一簴【朱子注律吕新书谓十二律皆有清声】而宋崇宁方士魏汉津以十二律作二十八调分正声十二中声十二而以四清声附中声十二之后为十六清声【以舌有十二编悬十六编悬之殊故分十二簴为正声十六簴为清声】此皆杜撰妄诞无所依据者勿道可也

四清图

羽【五】征【四】角【三】商【二】宫【一】

【无 征九角八商七宫六清 清 清 清 清】

九声图

【征九角八商七宫六清 清 清 清】羽【五】征【四】角【三】商【二】宫【一】

【歌声曲调器调每调于五声上又加四层其实即此五声再周之谓之清盖五声之清者也惟羽声无清则以髙不可上而隔八相生之法独无羽清此亦天地定数造化之最奇者若器调之清即器色中之髙字每调九声四髙字亦不易之理则亦天地定数也】

【七调有变宫变征较五声加二声然不以之入曲调閟二字不用即二变亦有变宫一清而无变征清以髙而难上见后隔八相生旋相为宫之法但四清外虽有五清然在九声中无此数耳】

【四清五清皆起于钟石旧编悬有十二枚除七声外有五清而世多不识如唐人以五清钟为哑钟是也若古有编悬十六为一簴者见周礼二八之文则正以七声为一通九声为一通而合之为二八十六之数古人重七声九声故并列一簴而分七声二层为调用分九声二层为调声器声之用则十六声者正合七与九而为一悬者也故歴代相传犹存其名曰四清而不敢变近代乐亡犹知四清名者此非编悬功乎后见宁府乐录有五钟记字皆取五声半字为之似避重见者正以十六悬中合七与九则有五声重出故也説见后乐器第八】

器色四清九声图

【钟磬色五声列上簴四清列下簴其数合七律环列有式见后】

【十征十角十商十宫三清四清五清六清】五【羽】四【征】三【角】二【商】一【宫箫笛色此专记宫调声】

仜【征清】伬【角清】仩【商清】伵【宫清】六【羽】工【征】尺【角】上【商】四【宫琴瑟色此专记散声 琴六一同声七二同声仨伵即三四也散弹向内曰勾】

【伵征仨角七商六宫五羽四征三角二商一宫勾清勾清勾清勾清勾 勾 勾 勾 勾瑟凡十二去二六九三变不用余九即九声也】

【十征十角二清一清】十【商清】八【宫清】七【羽】五【征】四【角】三【商】一【宫】

编悬式【钟磬十二 钟磬十六此并记变声】

【一宫 十六清一宫 十二清二商 十五清】

【二变 十一清三角 十四清十 三商 十清 十 四征 十三清】

【二 四角 九清 六 五羽 十二羽五征 八清 六宫 十一变

六变 七羽 七变 十征八冏 九角】

【十二声一簴则五清之悬也其悬皆以正清分上下考击谐便惟变征与羽皆无清者故自为上下而十二律皆各得焉】

【十六声一簴则四清簴也其悬在九声亦以正清分上下得八声为一簴之半而羽声无清与羽调列上下层其在七声则宫变并列征变并列以便考击而以商角为上下者无变故也古宫征合称以有变商角合称以无变非偶然者 宫冏角征羽即宫商角征羽见宁府乐录】

五清附图【十二声即见于此】

羽【七变六征】征【五】角【四】商【三变二宫】宫【一】

【无 无清 清】 清【十二】清【十一】清【十】清【九】清【八】

猜你喜欢
  春秋释例卷十二·杜预
  学而篇·王夫之
  卷三十二·孙瑴
  卷七十九·卫湜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四·家铉翁
  卷六十三·江永
  卷十四·高闶
  卷八·惠士奇
  卷十七·吕祖谦
  学蔀通辨卷之十·陈建
  论语正义卷十八·刘宝楠
  一切仪轨中最上成就仪轨分第二十·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玄奘
  佛说除恐灾患经·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唐圭璋

    ○南乡子近闻吾子有茂陵侧室之举,顺命故也。且在昔贤女,虽有小星惠下之行,不无郁悒自伤之意。故首章托以自怨自责,忌嫉伤善略不见也。然怨不已,则夫妇道乖,故释以人子之孝,嗣续为重。鸣呼,商陵穆子之悲,卫庄姜

  • 卷二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七杜甫【四】古体诗【四】?都坛歌寄元逸人故人昔隠东防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

  •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百九十五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百姓太平无事,米价每石一两至一两一钱不等。连日时雨叠沛,四野沾足,农家上紧栽秧,丰年有兆,莫不感颂圣主洪福齐天。遂将江宁四月、五月分晴雨录,恭呈

  • 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范晔

    (荀淑、荀爽、荀悦、韩韶、钟皓、陈寔)◆荀淑传,荀淑字季和,颍川郡颍陰人,荀卿十一世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学问渊博,不喜欢雕章琢句,徒在文字上用功,不注重实际的学识。因此,常常被俗儒看不起。但州里却称他有知人之明。安帝

  • 滑寿传·张廷玉

    滑寿,字伯仁,先世本襄城人,迁居仪真,后又迁到浙江余姚。寿自幼机智好学,能写诗。京口王居中是位名医,寿从他学习,讲授《素问》、《难经》。学成后又请教师傅:“《素问》讲得倒是详细,可惜有颠倒错乱的地方,我准备将此书分为藏象

  • ●雪交亭正气录卷六·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己丑纪檗庵曰:年来死难之臣,或以一旅屯山中,至是而败者;或变名远引,为人踪迹者;或久系临刑者。予掩卷而叹曰:『孔子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之者谁?天使之也。可、不可者,圣人论理之词也』!盖曰天使人由

  • 88.王允计除董卓·林汉达

    董卓看到反对他的那批刺史、太守,各有各的打算,没有什么可怕,就在长安自称太师,要汉献帝尊称他是“尚父”。他还把他的弟弟、侄儿都封为将军、校尉,连他的刚生下的娃娃也封为侯。为了寻欢作乐,他在离长安二百多里的地方,建筑

  • 卷三十三·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三性理五心性情【定性 情意 志气志意 思虑附】程子曰自性之有形者谓之心自性之有动者谓之情问喜怒出于性否曰固是才有生识便有性有性便有情无性安得有情 问

  • 僖公·僖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宋荡伯来逆妇。宋杀其大夫。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葬卫文公。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传】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

  • 卷四·僧祐

    ○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佑总集众经,遍阅群录,新撰失译,犹多卷部,声实纷糅,尤难铨品。或一本数名;或一名数本;或妄加游字,以辞繁致殊;或撮半立题,以文省成异。至于书误益惑,乱甚棼丝,故知必也正名,于斯为急矣。是以雠校历年,因而后

  • 佛学与医学·太虚

    ──在汉藏教理院为江苏医学院读书会讲──胡院长和诸位教授,都是现代医学界权威;我是研究佛学的。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医学的范围放大了,作广义的讲,佛学也是医学;就是各种宗教、哲学、政治

  • 法界安立图卷上之下·佚名

      燕山沙门 仁潮 集录二广步大地四洲图  四洲说  业因  舍报相  山海图  山海说  地动缘  龙王宫  金翅鸟  阿修罗  天修罗战  龙神身量  业因  地狱名  八热狱图  游增狱图  苦

  • 卷第十四·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四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二 荆州天皇道悟禅师(青二石头迁嗣) 因龙潭信问。某甲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时中未尝不指示汝心要。信曰甚么处是指示某甲心要处。皇曰

  • 雾都孤儿·狄更斯

    原名《奥立弗·退斯特》,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小说,1838年出版。主人公奥立弗是个孤儿,在教会办的收容所里过着非人的生活。由于带头要求增加食物,被赶出收容所,来到一个棺材铺当学徒,但他不堪忍受老板的辱

  • 红字·霍桑

    美国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著。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50年,以北美殖民时期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海丝特·白兰的恋爱悲剧,控诉了清教统治的殖民地区法律的残酷野蛮及宗教的灭绝人性,肯定了女主人公对幸福的追

  • 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

    《少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7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少年》中,作者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主人公阿尔卡季十九岁时的几段难忘经历,体现了主人公逐渐走向思想成熟、性格完善以及精神丰富的过程。这部小说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