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外篇胡母豹第五

凡十二章

胡母豹谓子思曰。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盍亦随时乎。子思曰。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于世。为行道也。毁道以求容。何行焉。大不见容。命也。毁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游于诸侯。夫子未尝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各有宜也。当吾先君。周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执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伋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让。汤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人。三分鲁国而与之一。子其言之。子思对曰。如君之言。则公仪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饮水。伋亦愿在下风。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信用之意。公仪子之知若鱼鸟可也。不然。则彼将终身不躧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为君操竿下钓。以伤守节之士也。

闾丘温见田氏将必危齐。欲以其邑叛而适鲁。缪公闻之。谓子思曰。子能怀之。则寡人割邑如其邑以偿子。子思曰。伋虽能之。义所不为也。公曰。何。子思对曰。彼为人臣。君将颠。弗能扶而叛之。逆臣制国。弗能以其众死而逃之。此罪诛之人也。伋纵不能讨。而又邀利以召奸。非忍行也。

缪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子思请行。鲁君曰。天下主亦犹寡人也。将焉之。子思对曰。盖闻君子犹鸟也。骇则举。鲁君曰。主不肖。而皆以然也。违不肖。过不肖。而自以为能论天下之主乎。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去骇从不骇。未可知也。去骇从骇。则鸟曷为举矣。子思之对鲁君也亦过矣。

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子思曰。交不敢以此求先生之欢。而辱先生之洁也。先生久降于鄙土。盖为宾主之饩焉。子思曰。伋寄命以求。度身以服卫之衣。量腹以食卫之粟矣。又且朝夕受酒脯及祭膰之赐。衣食已优。意气已足。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礼虽有爵赐人。而不逾于父兄。今重违公子之盛旨。则有失礼之僣焉。若何。公子曰。交已言于君矣。子思曰。不可。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公子曰。吾未之闻也。谨受教。

公叔木谓申详曰。吾于子思亲而敬之。子思未吾察也。申详以告曰。人求亲敬于子。子何辱焉。子思答曰。义也。申详曰。请闻之。曰。公叔氏之子。爱人之同已。慢而不知贤。夫其亲敬。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以人口而亲敬吾。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申详曰。其不知贤。奈何。曰。有龙穆者。徒好饰美辞说。观于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而公叔子交之。桥子良脩实而不脩名。为善而不为人知已。不撞不发。如大钟然。天下之深人也。而公叔子与之同邑而弗能知。此其所以为爱同已而不知贤也。

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盖自是台无馈也。

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说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

猜你喜欢
  恒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地广第十六·桓宽
  卷七 精神训·刘安
  士冠礼第一·佚名
  原序·袁俊翁
  春秋集传详説卷七·家铉翁
  卷九·江永
  卷五·傅逊
  书经集传卷三·蔡沈
  卷十九·季本
  性与命·钱穆
  (十一)·钱穆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冯友兰
  卷五百五十·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七章 郊行卜佛·屠隆

    【梁州令】〔末扮木韬小生扮郭暧旦上〕春光不改旧门墙。为何事凄凉。〔贴小旦上〕游仙人去冷华堂。尘掩镜。妆褪粉。被销香。〔旦〕一从仙子去天涯。何处蓬莱是尔家。白日有人乘野鹤。靑天无路入桃花。二姬。自从老爷

  • 孔文卿·隋树森

    套数 【南吕】一枝花 禄山谋反 苍烟拥剑门,老树屯云栈。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近帝都景物凋残,伤感起人愁叹。只合在边寒间,只见那白茫茫莎草连天,甚的是娇滴滴莺花过眼。 【梁州】不幸遣东归蓟北,更

  • 志第九 音乐中·魏徵

    齐神武霸迹肇创,迁都于邺,犹曰人臣,故咸遵魏典。及文宣初禅,尚未改旧章。宫悬各设十二镈钟于其辰位 ,四面并设编钟磐各一簨虡,合二十架。设建鼓于四隅。郊庙朝会同用之。其后将有创革,尚药典御祖珽自言,旧在落下,晓知旧乐,上书

  • 第十一回 西夏主献女乞和 蒙古军入关耀武·蔡东藩

      却说成吉思汗即位后,大封功臣,除兄弟封王外,以木华黎为首功,博尔术次之,封他为左右万户;其余诸将,按功给赏,共九十五人,各封千户。又因术撤带临敌敢先,得平汪罕、乃蛮两大部,特命他世统兀鲁兀四千人,又赏他一个特别的禁脔。

  •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六·姚之骃

    珍寳门金得金手中 元史苏格使金不屈金主壮之取金巵饮之饮毕即懐以出复命备以虚实告且出所懐金巵以献太宗喜曰我得金于汝手中矣淘金 元食货志丰城旧有淘金户三百地不产金而岁课转増民死徙且尽揭徯斯言之朝蠲其课不登

  • 卷之一千四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八十七·李锴

    表一轩辕以下至周世表旧説五帝三王同出黄帝攷其世或不然然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防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展季亦有前闻乎若夫世系缪戾或中有

  • 二一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二一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十一月初九日奉上谕:据李侍尧等奏,查出屈大均悖逆诗文,黏

  • 六朝通鉴博议卷二·李焘

    (宋)李焘 撰命陆逊讨平山越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定威校尉吴郡陆逊言于孙权曰方今克敌临难非众不济而山冦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定难以图逺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从之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阳贼帅费

  • 提要·吴缜

    新唐书纠谬 宋 吴缜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一新唐书纠谬正史类提要(臣)等谨案新唐书纠谬二十卷宋吴缜撰镇字廷珍成都人尝以朝散郎知蜀州後历典数郡皆有惠政其着此书专以驳正新唐书之讹误凡二十门四百余事初名纠谬後改为辩证而

  • 职官四五·徐松

    监司提举郡守转运提刑使【宋会要】神宗元丰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诏监司提举官有所措置及申请而辄及他司者,论如非所职辄主管法。哲宗元佑元年四月十八日,三省言:「奉旨,转运使副、提刑,今后选曾任知州以上;转运判官选曾任通判、

  • 吕思勉先生学术年表(1)·吕思勉

    1884年(光绪十年)2月27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常州市)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1889年(光绪十五年)始受业于薛念辛先生。1891年(光绪十七年)始读《纲鉴正史约编》,点读《纲鉴易知录》。1894年(光绪二十年)始

  • 三十年·佚名

    (甲戌)三十年清乾隆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亥,上謁太廟、永禧殿,仍拜靈壽閣,閣卽太祖、肅宗入耆社後奉安御牒之所也。上之二十年甲子,依故事繼入社,今年是聖上周甲,而又値太祖入社之歲,故特於元日展拜,仍手書小識于御牒,以寓追

  • 卷二·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二宋 崔子方 撰王门例日师败成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茅戎【以时志而知例日者春秋以军事为重故凡战败例皆日则王师之败固当日矣王者之师天下莫敢校今茅戎乃能败之春秋深恶焉故

  • 孝经述注原序·项霦

    钦惟圣明天子应天啓运肇造区防薄海内外靡不臣顺首建宗庙报本追逺盖将以孝治天下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呜呼盛哉于是内设台宪以振风纪外置察司以纠奸慝法至宻矣江西为大藩府物盛人众狱讼繁滋彰善瘅恶树之风声非学有经术

  • 卷第六·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六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震旦第二十九祖慧可尊者传·震旦第三十祖僧璨尊者传·震旦第三十一祖道信尊者传·震旦第三十二祖弘忍尊者传·震旦第三十三祖慧能

  • 西郊笑端集·董纪

    二卷。明董纪撰。董纪,字良史,又字行,更字述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十五年(1382)举贤良方正,廷试对策称旨,授江西按察使佥事。未几告归,筑西郊草堂以居。因即以名其集为《西郊笑端集》凡二卷。然其集生前未及锓版

  • 御选语录·雍正

    凡十九卷。清世宗撰。又称雍正御选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其内容系集录我国古今禅僧、居士及清世宗自身之禅语等,计有正集十二卷、外集一卷、前集二卷、后集三卷、当今法会一卷。其中,正集收录僧肇、永嘉玄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