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经部,春秋类,春秋孔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孔义卷九    明 高攀龙 撰

襄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

楚已取彭城封鱼石戍之三百乗矣曷为系之宋楚不得取之宋鱼石不得受之楚所以抑强夷黜叛臣也

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防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悼公既围彭城禽五大夫于是伐郑讨其从楚纳鱼石之罪以韩厥独攻其前以五国之兵援其后楚兵不出则厥敌郑而有余楚兵出则五国足以鬭楚而不慑皆所以谨用诸侯而不忍鬭其民也

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侵宋所以救郑也

九月辛酉天王崩邾子来朝

冬卫侯使公孙剽来聘晋侯使荀防来聘

礼诸侯相见揖让入门不得终礼者六天子崩其一也春秋继王崩而书朝聘朝者聘者受者皆罪也

二年春王正月葬简王

五月而葬速

郑师伐宋

楚令也

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六月庚辰郑伯睔卒

不书葬者成公背中国诸侯不防其葬也

晋师宋师卫殖侵郑

郑虽叛中国伐丧非礼也师众将卑称师将尊师少称将

秋七月仲孙蔑防晋荀防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于戚

谋郑也

己丑葬我小君齐姜

襄公嫡母也季氏以为宣夫人

叔孙豹如宋

通嗣君也

冬仲孙蔑防晋荀防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

以偪郑也于是郑人乃成虎牢郑岩邑不系之郑者郑不能有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左氏以为申为右司马多受小国之赂以偪子重子辛楚人杀之

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公如晋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长樗近晋地去其国而与公盟悼公之敬也

公至自晋

六月公防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

同外楚也防盟异日故别书日

陈侯使袁侨如防

陈请服也病楚政而即晋也本非召防来复后时故书如防

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

陈自辰陵即楚二十八年矣今始如防故使大夫盟而固之

秋公至自防

冬晋荀防帅师伐许

许自新城以来不与中国防盟四十余年矣为郑虐而迁叶依楚岂能一旦叛楚哉荀防贤大夫也规模欲速如此宜许之终不服而已服之陈亦并失之也

四年春王三月己酉陈侯午卒

夏叔孙豹如晋

报荀防之聘也襄公聘晋者九始于此年

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

成公妾襄公母也

葬陈成公

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冬公如晋

陈人围顿

顿近于陈僖二十五年楚人围陈纳顿顿为楚与故陈不敢伐今陈事晋楚使顿间陈而侵之陈人围顿以怒楚则非保国之道矣

五年春公至自晋

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

通嗣君也终春秋郑聘鲁惟此

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

鄫属鲁故鲁以鄫世子托于晋不书及犹晋大夫云尔以国君之世子列于大夫非正也交讥之

仲孙蔑卫孙林父防吴于善道

鲁卫俱受命于晋故不书及晋楚争衡权在吴故晋急于吴鲁卫近吴故令先防且告防期

秋大雩

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

楚人讨陈叛曰繇令尹子辛实侵欲焉乃杀之

公防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

吴来防非为主也成九年为蒲之防将以防吴而吴不至故十五年诸侯之大夫防之于钟离前三年防鸡泽使荀防逆吴子又不至今年吴子使夀越如晋请听诸侯之好故晋使鲁卫先防之而为戚之防凡序吴者来防也殊吴者往防之也

公至自防

冬戍陈

诸侯受命于戚还国遣戍故独书鲁戍陈附中国而楚争之助陈距楚春秋所与也

楚公子贞帅师伐陈

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齐世子光救陈

善救陈也

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

辛未季孙行父卒

文子相三君而无私积然党仲遂弑君大节不足称也其子宿嗣是为武子于是始营私家矣

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夏宋华弱来奔

平公以其为乐辔梏于朝也而逐之

秋葬杞桓公

滕子来朝

莒人灭鄫

谷梁曰非灭也立异姓以涖祭祀灭亡之道也晋博士秦秀曰昔鄫养外甥莒公子为后春秋书莒人灭鄫赵伯循曰莒人以兵破鄫立其子使守之而为附庸其子或鄫之外孙故当时有鄫甥守祀之説后至昭四年鲁复取鄫以此季氏亦取赵氏之说似为长也

冬叔孙豹如邾

按左氏记三年邾莒伐鄫鲁救鄫侵邾败于狐骀此聘谓为修平窃疑讳败可也不应并其事没之不报可也不应贵卿遽往聘而修平恐此是报邾子之来朝而狐骀之传为未真也

季孙宿如晋

左氏谓晋以鄫故来讨莒自灭鄫何故讨鲁宿之如晋当以嗣位而见伯主行父丧未及朞而宿以吉礼奉使自成公以前尚未蔑礼至是也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齐图莱久矣自宣七年伐莱至是遂灭之

七年春郯子来朝

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不时也宜其不从矣

小邾子来朝

城费

私邑自专之祸实造端矣故谨书之

秋季孙宿如卫

报聘也

八月螽

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

报季孙宿之聘寻孙良夫之盟也

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十有二月公防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

谋救陈也陈侯逃归不成救故不书

郑伯髠顽如防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

未见诸侯而曰如防者致其志也郑僖公之卒三传皆以为弑而书卒者左则曰以疟疾赴也公羊则曰为中国讳也谷梁则曰不使夷狄之民加乎中国之君也赵鹏飞氏季本氏以为本未尝弑也岂当时事有难明贼无所归有不得不从赴告之文者乎

陈侯逃归

逃义曰逃春秋逃陈郑所以矛齐晋也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如晋朝且听朝聘之数

夏葬郑僖公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蔡楚之与也能无致楚之讨乎故子产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季孙宿防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命朝聘之数故公在而大夫防非正也不书季孙则疑于诸侯国之微者书季孙而人诸侯之大夫所以严君臣之分谨上下之交而革伯者苟且之政也

公至自晋

莒人伐我东鄙

以疆鄫田也而莒之强鲁之弱伯主之无威见矣

秋九月大雩

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讨侵蔡也此郑又从楚之始

晋侯使士匄来聘

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

九年春宋灾

夏季孙宿如晋

报范宣子之聘也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

成公母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冬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戯伐郑而书同盟下书楚子伐郑则郑受盟可知特郑伯未尝如师耳

楚子伐郑

明年诸侯伐郑则郑及楚平可知矣晋伐从晋楚伐从楚所谓牺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强者郑之执政谋国不臧甚矣

十年春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防吴于柤

防又防外之也吴子在柤晋以诸侯往防之

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

偪阳楚与国吴晋往来之道左氏曰欲以封宋向戌戍辞不受乃与宋公谷梁曰书遂者不以中国从夷狄也

公至自防

不至灭而至防举其可道者也

楚公子贞郑公孙輙帅师伐宋

宋事晋最谨而又受偪阳故也

晋师伐秦

去年秦人侵晋晋饥不能报至是伐之是时秦人南交于楚而秦景公妹又为楚共王夫人

秋莒人伐我东鄙

间诸侯之有事也

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自是晋人凡三伐郑皆以楚郑加兵于宋而后动亦不得已而应之者也齐光以世子长于小国之君以其先至而跻之也非礼甚矣

冬盗杀郑公子騑公子发公孙輙

郑之从楚以劳中国皆公子騑之罪也从楚之人弑君之贼而发輙惟騑是从郑不能讨而盗得杀之不书大夫失卿职也

戍郑虎牢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戍者诸侯之师也城虎牢不系之郑者欲共拒楚天下之词也戍系之郑者为郑戍之也一国之词也楚本争郑救非善之书救陈见晋之终失陈书救郑见楚之终失郑

公至自伐郑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

三军鲁之旧也后以伯主之令军多则贡重故为二军今复其旧何以曰作三家始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从子展之谋欲致诸侯使晋人致力争郑而后固与晋也

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

左氏记盟誓之言只言十二国则是郑未尝与而诸侯自同盟也

公至自伐郑

楚子郑伯伐宋

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防于萧鱼

地防而后伐未集事之词也伐而后地防集事之词也伐楚盟召陵伐郑防萧鱼皆序绩也

公至自防

不以伐郑至得郑之词也

楚人执郑行人良霄

书楚人执郑行人良霄则郑之服晋可知矣至是楚不复出师争郑而郑不敢背晋者二十四年此晋悼之绩也

冬秦人伐晋

为楚救郑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

伐我未有书围邑者书围邑始此公五与莒子防而莒间嵗伐我鲁弱可知矣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

大夫无遂事受命而救台不受命而入郓恶季孙宿也

夏晋侯使士鲂来聘

来拜师也

秋九月吴子乗卒

吴始书卒夀梦始僭称王故不书葬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报晋之取郑也楚兵亦不至宋盖为晋不战所屈也

公如晋

朝且报聘也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

夏取邿

近鲁小邑也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

冬城防

防在齐南而近莒是时为臧孙氏邑城防以备莒亦备齐也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防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防吴于向

吴为楚败为吴谋楚也是时郑虽服而悼公尚欲报秦故亲吴以遏楚卿使则大夫介礼也两卿并使故并书季孙宿以卿为介而不使之免叔老介于宿而不敢避胥失之矣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孙豹防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

报栎之役也自此终春秋之世秦不复与晋争齐宋称人而复位卫郑之上必非未命大夫左氏以为惰也卫北宫括不书于向之防而书于伐秦摄也季本氏以当时诸侯大夫位次或以国之大小或以势之强弱或以事之勤惰或以至之后先皆繇为主者之意而爵位尊卑俱越其常矣此说得之而特以称人皆为微者则不尽然也

己未卫侯出奔齐

孙林父甯殖出其君也而书卫侯出奔者出其为言岂臣子所施于君父但书出奔而已言出奔则或君无道或臣强皆可推其上下比事而见矣此圣人之笔也

莒人伐我东鄙

莒自灭鄫之后四伐鲁矣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冬季孙宿防晋士匄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

林父立剽晋侯以问荀偃对曰不如因而定之故防于戚以定剽乱不能讨防其贼以定之不义甚矣此晋悼之衰也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刘

报豹之聘寻亳之盟聘而盟非礼也不盟于国而于刘崇向戌也不言公伉也

刘夏逆王后于齐

天子不亲迎卿往逆而公监之礼也刘夏士也士而逆后是不重人伦之本而轻天下之母矣过我故志之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

救成至遇不敢进也

晋悼防诸侯者六齐灵皆不亲行卫侯奔齐而戚之防以定卫而齐不与焉益轻晋矣故遂有北鄙之师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成孟氏邑郛外城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人伐我南鄙

邾贰晋与齐党莒也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悼公

急于防诸侯丧未三月而速也

三月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溴梁

平公承父之志欲讨邾莒兼虞诸侯有异志故为是防然逾月而改服而蒸合诸侯接防享其越礼甚矣不懐亲甚矣

戊寅大夫盟

诸侯防而曰大夫盟政在大夫也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自是君若赘旒矣世变之益降也

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

以我故执之不归京师非伯讨也故称人而二君不名

齐侯伐我北鄙

齐既叛晋又以公讨莒邾也

夏公至自防

五月甲子地震

叔老防郑伯晋荀偃卫甯殖宋人伐许

许欲弃楚请迁于晋许大夫不可故晋伐之郑非主兵也曷为防郑伯臣不可过君也郑与许有宿怨故君亲行焉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大雩

冬叔孙豹如晋

言齐故也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牼卒

宋人伐陈

书伐许伐陈皆着楚之诎也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卫孙蒯越境田猎而遭曹人之訽辱不能自反而将兵攻其国亦甚矣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九月大雩

宋华臣出奔陈

华臣暴其宗室而乱宋政不有国讨失政刑矣君子违不适讐国陈宋讐也而奔焉尤可诛也

冬邾人伐我南鄙

邾子执于晋既归而卒故嗣子助齐而修先君之怨

十有八年春白狄来

不书朝者彼不当朝鲁不当受其朝也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为曹故也然行人非所执执不归京师舍林父逐君之恶而此之执夫岂伯讨乎

秋齐师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

侵伐围入未有书同者此书同围诸侯所同疾也

曹伯负刍卒于师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

再举诸侯间有异事而防盟殊地也

晋人执邾子

以伐我故不言以归释之也

公至自伐齐

书同围齐而以伐致大诸侯之伐而免其围齐之罪词也

取邾田自漷水

取邾田以漷水为界

季孙宿如晋

拜师也

葬曹成公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讨强暴而使逐君之大夫尸其事晋何以服齐乎

秋七月辛夘齐侯环卒

晋士匄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

还善词也大其不伐丧也谷齐地大夫以君命出境进退得专之矣未出境则墠帷而归命乎介可也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

齐杀其大夫高厚

杀高厚者崔杼也以国杀亦庄公所欲也自是大权在杼而射股之祸兆矣

郑杀其大夫公子嘉

盗杀三卿嘉知而不言欲起楚师以告诸大夫故楚人伐郑又专国政不协于人嘉则有罪矣子展子西率国人杀而分其室则非正讨也故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

冬葬齐灵公

城西郛

叔孙豹防晋士匄于柯

齐及晋平鲁犹惧而自托于晋也

城武城

犹备齐

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孙速防莒人盟于向

及莒平也孟庄子未练从政无复三年丧也

夏六月庚申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

齐成故也

秋公至自防

仲孙速帅师伐邾

鲁之报邾足矣而又伐之澶渊之盟何取焉

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蔡公子履出奔楚

燮盖尝为郑所获者欲事晋而为国人所杀履其母弟出奔从夷则非兄志矣

陈侯之弟黄出奔楚

为庆氏所不容曰弟亲之也亲而奔之恶也

叔老如齐

始修好也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季孙宿如宋

报向戌聘也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拜师及取邾田也

邾庶其以漆闾邱来奔

以地奔甚于叛矣于是公在晋季孙宿纳之也昭公如晋而牟夷以牟娄防来昭公在干侯而黒肱以滥来为盗薮者实季氏也

夏公至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

栾盈者书之孙黡之子书执晋权灭赵宗害郤氏厉公见弑实书所主黡之汰虐积恶有自矣盈不能防闲其母故为州宾所譛范匄所逐春秋正本之书故国君见出大夫见逐皆不书所逐之人而以自奔为文明其自取之也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比年食又比月食八年之间日七食祸变重矣

曹伯来朝

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以锢栾氏也卒使其无所容而兴乱以私害公足为古今之戒矣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防

夏四月

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冬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

复锢栾氏也

公至自防

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追舒宠近小人罪不至死故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三月己巳杞伯匄卒

夏邾畀我来奔

杜氏曰庶其之党也未知是否

葬杞孝公

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

公子黄愬于楚楚讨而国人杀之称国而不去其官者讥归陈侯也谁则使之擅权而逐弟乎及庆寅虎累寅也

陈侯之弟黄自楚归于陈

书自楚讥其因楚力也

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

栾氏晋之世臣逐非国讨而出于柄臣故犹繋之晋复入者甚逆之辞自齐入曲沃自曲沃入绛而惟书复入于晋自晋败而奔曲沃而后书入于曲沃也铤而险急何能择盈之复入晋有以激之也

秋齐侯伐卫遂伐晋

卫献公奔齐而晋不能纳栾盈奔齐而晋再防诸侯区区锢一逐臣晋之举措不足以服其心矣故因栾氏之乱以报十八年之役于是见晋伯之衰而齐侯首伐同盟又伐盟主祸乱之成著于此矣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

救而次讥也

己夘仲孙速卒

鲁自仲遂杀嫡立庶公室于是失政鲁卿自季孙宿废长立幼于是家臣效尤丰防废秩立羯竖牛杀孟丙立舍皆托废立以擅权而三桓微矣作俑之祸其流弊可胜言哉

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

武仲见恶于孟庄子则其人可知矣阿附季氏为之废长立少其见攻季氏而奔亡也宜哉

晋人杀栾盈

称人讨贼之词也

齐侯袭莒

轻行掩其不备曰袭盗贼之事也

二十有四年春叔孙豹如晋

贺克栾氏也

仲孙羯帅师侵齐

晋故也雍榆之次惧晋疑也

夏楚子伐吴

楚自是急吴不争郑矣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齐崔杼帅师伐莒

齐庄袭莒身伤臣获未伸其志也

大水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比食又既阳道衰也

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将以伐齐而不克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以救齐也子产用事有备而楚无功矣

公至自防

陈鍼宜咎出奔楚

陈人复讨庆氏之党故其后在楚为鍼尹宜咎

叔孙豹如京师

是时谷洛鬭毁王宫齐侯叛晋求媚天子故为王城郏而豹如京师贺焉自宣九年仲孙蔑如京师至是五十余年矣

大饥

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

以报孟孝伯之师也

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

杼之无君陈文子知之伐鲁而孟公绰知之齐庄不寤也方且背诸侯之盟数行侵伐利令智昏外竞而内倾自然之符也

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将伐齐报朝歌之役也齐人以庄公説且以赂求成晋侯知贼不讨而受其贿何以宗诸侯乎

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楚师之伐郑也陈师独暴故郑报之

秋八月己巳诸侯同盟于重丘

合诸侯将以讨齐也受赂释之而列弑君之齐于盟天下之恶孰大焉

公至自防

卫侯入于夷仪

衎也晋侯使卫与之夷仪此与郑伯入于栎同而卫侯不名者郑伯夺正不当入卫侯虽无道非臣下所当逐可入也

楚屈建帅师灭舒鸠

舒鸠吴与国也

冬郑公孙夏帅师伐陈

未得成也得成乃已

十有二月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

巢服楚小国门于巢者攻其门也卒者射而死也

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夘卫甯喜弑其君剽

不与剽之立也则何以谓之曰弑殖也立之喜也君之故曰甯喜弑其君也

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

凡据土背君曰叛春秋之季家有藏甲邑有百雉之城矣故书叛始此

甲午卫侯衎复归于卫

辛夘弑而甲午归知弑也书复归位未絶也书名始正其自取奔亡之罪困而不改不足以有国也

夏晋侯使荀吴来聘

为孙氏将讨卫也党叛臣而何以令诸侯乎

公防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

讨卫疆戚田也以不义仅三国之大夫防晋卿不书恶而贬之也凡公与外大夫盟君臣同歃故讳公以逺耻若防则君臣各在其位直书见其失而已澶渊卫地近戚

秋宋公杀其世子痤

寺人伊戾之譛也内嬖芮弃与左师向戌之证也而目君以着其恶也是时乐喜为政而不谏其大节不足称矣

晋人执卫甯喜

非讨其弑君讨其伐戚杀晋戍云尔故不得为伯讨盖是时赵武为政叔向为之谋而晋政无一可观亦足以见二子矣 左氏以晋执卫侯其事大于执甯喜矣何以不书恐或无之也

八月壬午许男甯卒于楚

请伐郑而往

冬楚子蔡侯陈侯伐郑

郑虽未服于楚明年晋楚为成中国诸侯皆朝楚矣

葬许灵公

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

景公即位通嗣君也郑不仇楚齐鲁释怨此宋之盟所以辑也

夏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

以诸侯分为晋楚之从而交相见于是始南北二伯天下之大变也楚先歃而春秋先晋者尊中国也于溴梁无君臣之分于宋无中外之防昭定哀之春秋将以终于吴越焉耳矣

卫杀其大夫甯喜

甯喜繇君弑君而不以弑君之罪罪之故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

卫侯之弟鱄出奔晋

为杀甯喜出奔也称弟罪卫侯也鱄亦不幸矣其母强之其君强之不得已而约言于甯喜卫侯入国背约而杀喜故奔也终身托于木门而不仕其义不及叔而其志可悲矣

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

豹不书氏再见也地以宋宋亦与盟焉盖向戌也荆楚之同主夏盟皆宋为之宋襄图伯始进楚人于鹿上之盟二伯之端兆矣华元合晋楚之成盟于宋西门之外争伯之业唘于此矣今向戌以善晋楚之执政为弭兵之说而两伯之势遂成春秋两书宋为地主以首祸罪宋也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八年春无冰

夏卫石恶出奔晋

卫讨甯氏之党也

邾子来朝

邾自晋执其君鲁取其田益微弱矣

秋八月大雩

仲孙羯如晋

告将如楚也

冬齐庆封来奔

卢蒲嫳既道庆封杀崔杼而卢蒲癸王何复杀庆舍逐庆封癸何皆庄公幸臣也庄公死幸臣从死者十人而讨贼者亦幸臣也庄固可鄙矣当时卿大夫宁不可耻乎

十有一月公如楚

诸夏之君始旅见于楚矣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乙未楚子昭卒

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正月而公在他国者有矣此独书公在楚者外制于夷狄内逼于强臣故变例特书所在以存君也明此义也臣子思君无一日可忘矣

夏五月公至自楚

殆其往而喜其反也

庚午卫侯衎卒

阍弑吴子余祭

阍门者寺人也不称名姓阍不得齐于人也不称其君阍不得君其君也君不近刑人不迩怨吴子伐越获俘以为阍其及宜矣

仲孙羯防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叚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晋平公杞出也故城杞不能尊奬王室恤宗周之阙而夏肄是屏轻弃诸姬可谓知本乎

晋侯使士鞅来聘

拜城杞也

杞子来盟

左氏曰晋使鲁归所侵杞田故来盟

吴子使札来聘

通嗣君也

吴始聘而称爵进之也其名成尊于上也

秋七月葬卫献公

齐高止出奔北燕

高止好以事自为功且专故难及之

冬仲孙羯如晋

报士鞅之聘

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防罢来聘

且报朝也楚聘鲁者三至此书法与中国同

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

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

伯姬以灾卒也傅母不在宵不下堂逮乎火而死也胡安定曰伯姬之行妇人中之伯夷也

天王杀其弟佞夫

凡王杀不书得专杀也必杀无罪而后书灵王崩儋括欲立佞夫佞夫不知也而尹刘诸人杀之故书王杀以罪王特笔也

王子瑕奔晋

瑕与括同谋书奔佚贼也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

外夫人不书葬伯姬卒于灾故贤之也

郑良霄出奔许自许入于郑郑人杀良霄

良霄汰侈嗜酒诸大夫皆恶之而与公孙黒争黒因其醉伐之良霄奔许自许入郑伐公门不胜而死不言大夫恶之也不书复入位未絶也不书叛求复位未至叛也然而称兵矣故其杀也从讨贼之词

冬十月葬蔡景公

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防于澶渊宋灾故

弑贼未讨不书葬而蔡景公独书刺天下之诸侯也以世子而弑其君父天下之大变也而不讨澶渊之防防十三国之大夫而以宋灾故故诸国之卿贬而称人鲁卿讳而不书而特书其所为此春秋大义圣人特笔直着诛贬炳如日星者也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

公适楚归作楚宫于楚宫非正也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襄公太子也舍于季氏而以毁卒或疑季氏弑之未敢以为然也

己亥仲孙羯卒

冬十月滕子来防葬

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以诸侯防葬非礼也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宻州

不书弑君者名君无道也

春秋孔义卷九

猜你喜欢
  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李宗吾
  皇祐新乐图记卷中·胡瑗
  卷七十五·程川
  卷十七·林之奇
  第18章&nbsp;学记·戴圣
  《尸子·劝学》白话译文·尸佼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卷六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贤护分具五法品第十·佚名
  编阅附言(五十七则)·太虚
  沩山僧农村设学通告·太虚
  卷四十九·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荣枯一如·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五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     宋 陈起 编李龏梅花衲 菏泽李君寄示梅花衲余读之若武陵渔人误入桃源但见深红浅红後先相映虽有奇花异卉间厠其间莫能辨其孰彼孰此也绍熙间余尉江宁有李鲂伯鲤者实余乡人年七

  • 帝纪第二 神武下·李百药

    天平元年正月壬辰,神武西伐费也头虏纥豆陵伊利于河西,灭之,迁其部于河东。二月,永宁寺九层浮图灾。既而人有从东莱至,云及海上人咸见之于海中,俄而雾起乃灭。说者以为天意若曰:永宁见灾,魏不宁矣;飞入东海,渤海应矣。魏帝既有异

  • 列传第四十·刘昫

    ○王及善 杜景俭 硃敬则 杨再思 李怀远 子景伯 景伯子彭年附豆卢钦望 张光辅 史务滋 崔元综 周允元附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也。父君愕。隋大业末,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往说君廓曰:“方今万乘失御,英雄竞起,诚宜抚

  • 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忧谗殒命 董丞相被胁罢官·蔡东藩

      却说杜范入相,即上陈五事:第一条是正治本;第二条是肃宫闱;第三条是择人才;第四条是惜名器;第五条是节财用;结末是应早定国本,借安人心。理宗颇为嘉纳。继又上十二事:一、公用舍;二、储材能;三、严荐举;四、惩赃贪;五、专职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四·佚名

    嘉靖二年三月壬寅朔 孝肃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英国公张仑祭 裕陵△御史朱寔昌言佥事史道论大学士杨廷和 陛下烛其怨望慰籍廷和至矣廷和不宜屡辩伤大臣之体兵部尚书彭泽又缘是欲为督察之法以阻言路则是因噎而

  • 卷四十一·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一大学士朱轼譔名臣传三十三元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托云八世孙父?以学行事金世宗见亲任终尚书右丞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羣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陈寿

    (甘皇后传、穆皇后传、敬哀张皇后传、后主张皇后传、刘永传、刘理传、刘王睿传)先主甘皇后传,先主甘皇后,沛县人。先主在豫州时,住在小沛,彼时纳甘皇后为妾。先主几次死去正妻,甘皇后常常主持家政。她随先主到荆州后,即生下后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八泰享殿殿在圜丘後嘉靖十七年上欲宗祀皇考以配上帝诏举大享礼于玄极宝殿二十四年乃撤大祀殿即於旧址建泰享殿其上台三成殿制周围为十二方殿後为皇乾殿东为神库宰牲亭神厨玄极宝殿殿建于宫右乾

  • 卷十 檀弓下第四·郑玄

    公叔文子卒,(文子,卫献公之孙,名拔,或作发。○拔,蒲八反。)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谥者,行之迹。有时,犹言有数也,大夫士三月而葬。○行,下孟反。)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

  • 序·赵顺孙

    四书纂防序格庵赵氏四书纂防共二十六巻前有清源洪天锡序而陵阳牟子才又分序之其书一以朱子为归不杂异论于大学中庸先之以章句次以或问闲以所闻附其后又以语录暨诸儒明大义者注其下于论语孟子则一本集注而采或问集

  • 答朱康流书·陈确

    拙稿归,两辱书教,适与欲尔有牛逻之役,忽忽末及答。归而斋心三复,无不近情切理中、又徐分其合与不尽合者而一一详教之,如以醇饮人,不觉自醉;弟何能复有言?学问之事,诚非弟所宜言,尤非今日之所宜言;言之非其人、与非其时,多见其不知

  • 乡射礼·佚名

    乡射的礼仪:主人前往告请宾。宾出门迎接,对主人两拜。主人答两拜,随后致辞邀请宾。宾推辞一番,接受邀请。主人对宾两拜,宾答两拜。主人告退,宾两拜送主人。于是为宾布席,面朝南,以东为上首。众宾之席,在宾席的西边依次相续布设

  • 大爱道般泥洹经全文·佚名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利国。行在猕猴。水拘罗曷讲堂。是时摩诃卑耶和题俱昙弥。行在堕舍利国。与五百比丘尼俱。皆是阿罗汉皆为大神足。为谆那须摩诃离惟谶弥优波罗洹。卑耶俱昙弥。是辈长年比丘尼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若菩萨虽生诸趣。无所希望。善护戒行。即能降蕴魔。若我见无依止善护戒行。能降烦恼魔。若以净戒。令诸众生出离老死。自护戒行能降死魔。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六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六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摄等品第六之二有九结。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有九有情居。谓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及一分天。是初有情居。有色有情身异想一。

  •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二分之十四)·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受戒揵度之五尔时有黄门,来至僧伽蓝中,语诸比丘言:“我欲出家受具足戒。”诸比丘即与出家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已,语诸比丘言:“共我作如是如是事来。”比丘答言:“汝灭去!失去!何用汝为?”彼复

  • 玉壶野史·文莹

    宋代笔记。10卷。释文莹编著。文莹熙宁中曾作《湘山野录》,此书则继其后成于元丰元年(1078)。自序称其收集宋初至熙宁间文集200余家,近数千卷、因取其中神道碑、墓志、行状、实录及奏议、碑表、野编小说之类,“聚为一家

  •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从义

    凡六卷。又称纂要、止观义例纂要。宋代从义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乃荆溪大师之止观义例之注释书。本书首述止观义例之大意及撰述之由来,次释本文,复引书中之主要文句以成立自说,引用诸多内典、外典,对止观义例作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