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凡六卷。又称纂要、止观义例纂要。宋代从义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乃荆溪大师之止观义例之注释书。本书首述止观义例之大意及撰述之由来,次释本文,复引书中之主要文句以成立自说,引用诸多内典、外典,对止观义例作极详细之解释。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全部章节目录

(1)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一(并序)
(2)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二
(3)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三
(4)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四
(5)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五
(6)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六

猜你喜欢
  罗湖野录·晓莹
  受新岁经·佚名
  普曜经·佚名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佚名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佚名
  禅林宝训·净善
  本愿药师经古迹·太贤
  法华义疏·吉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良贲
  注维摩诘经·僧肇
  宝行王正论·龙树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佚名
  大孔雀咒王经·佚名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子一

    (二旦扮仙子引侍女上,云)子童二人,乃上界紫霄玉女,偶因有罪,降谪人间,现居天台山桃源洞中。今经日久。有太白星官命青衣童子来报,说目下有天台县刘晨、阮肇二人,与子童有五百年仙契,今来采药,必当相会。不免分付侍女们,安排酒果

  • 三集目录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七十七己丑元旦元旦试笔再题董祥岁朝图咏痕都斯坦玉壶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题钱维城花卉二十种题汉玉谷璧博洛尔部沙瑚沙默特伯克进玉欛双匕首诗以志事新正养

  • 卷一百五十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七 品藻五 北魏 胡武灵后 杨华既奔梁元魏胡武灵后作杨白华歌令宫人连臂踏之声甚凄断柳子厚乐府云杨白华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顔色揺荡春心几千里回看落日

  • ●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任中敏

    大曲 阿曹婆辞(镇陇西 三首) 斗百草辞(喜去觅草 四首) 何满子辞(长城侠客 四首) 剑器辞(上秦王 三首) 苏莫遮(五台曲子 六首) ○阿曹婆辞(镇陇西 三首)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昨夜春风入户来。动人怀。祗见庭前花欲发。半含

  • 卷四十五 志二十·赵尔巽

      ◎时宪一   明之大统术,本于元之授时。成化以后,交食往往不验。万历末,徐光启、李之藻等译西人之书为新法,推交食、凌犯皆密合,然未及施用。世祖定鼎以后,始绌明之旧历,依新法推算,即承用二百六十馀年之时宪术也。光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八·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十月甲辰朔孟冬颁历文武百官朝贺○享 太庙遣驸马侯拱宸代伯陈炜张庆臻分献○颁赐二辅臣每员中历十本民历百本○是日部寺台省诸臣俱以颁历令节恳 上释刘光复自是以后每遇冬至元旦 圣节为刘光复祈请者章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纪昀

    逆臣传五代○五代 李振孔循蒋殷王宏贽 张彦泽 王峻王殷李振 孔循 蒋殷 王宏贽 张彦泽 王峻 王殷 △李振 李振字兴绪其祖抱真 【按嶭史以振为抱真曾孙与此异】 唐潞州节度使振为唐金吾卫将军拜台州刺史盗起浙东不果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宋执政表中州为天下之枢而宋郑为大国地居要害国又差强故伯之未兴也宋与郑常相鬬争逮伯之兴宋郑常供车赋洁玉帛牺牲以待于境上亦地势然也顾春秋时宋最喜事春秋之局大

  • 提要·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一史记索隐       正史类提要【臣】等谨案史记索隐三十卷唐司马贞撰贞河内人开元中官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初受史记於崇文馆学士张嘉会病褚少孙补司马迁书多伤踳驳又裴駰集解旧有音义

  • 李顺传·魏收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他的父亲李系,是慕容垂的散骑侍郎,东武城令,因治理政事有能力而闻名。太祖平定中原以后,任李系为平棘令。李系年老,死于家中。太祖追封他为宁朔将军、赵郡太守、平棘男。李顺广泛地涉猎经史,颇有才能

  • 礼二三·徐松

    社稷【宋会要】仁宗天圣十年七月三日,判太常寺王随言:「社、稷二坛,数经增补,恐阔厚不如旧制,请下太常礼院检详制度。」礼院言:「按唐《郊祀录》,太社坛广五丈,高五尺,五色土为之。稷坛在西,如社坛之制。社坛以石为之主,其形如锺

  •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

  • 卷六·佚名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信敬。何等为十。善根深厚宿殖德本。得於正见不随他信不归依他。志性恒正不为虚妄。其心质直无有谄曲。利根智慧功德具足。除诸阴盖其心清净。常依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摧伏憍慢。闻深妙法能善谛

  • 中三上·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三上单提中九十三十同一提篇。但因财事有无故使类分前后。欲使结犯易明忏法无滥故也。初戒(佛在释翅坏国。象力比丘与外道论议。不如便反前语。至僧中问复反前语。因制)。戒名中注戒标云故妄语戒

  • 卷第十·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大鉴下第三十六世 破山明法嗣 大隋澹竹密禅师 内江姚氏子。生而颕异。刚毅不群。好面折征难。因见木鱼堕地。忽打脱底蕴。寓天童八载。如鳞在渊。歉烧尾耳

  • 死于威尼斯·托马斯·曼

    《死于威尼斯》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于1911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德国作家前往威尼斯度假,他恋上一个少年,又因为某种机缘滞留威尼斯。此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而政府则封锁了消息。作家迷恋少年,长时

  • 英耀赋·佚名

    英耀赋或英耀篇是江湖术士看相的口诀。中国古代有一种“相术”,不测八字,不看风水,全凭眼力,只通过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如言谈、神情、习惯动作等,就能摸出对方的底细。这门相术,就是《英耀赋》,它教人如何透过观察对方的各种

  • 新中国·陆士谔

    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章回小说。近代陆士谔著。十二回。叙清宣统二年元旦,书中主人公喝酒后酣睡,女友忽来呼之出游,见世已大变,已是清宣统四十三年。原来清宣统三年改为君主立宪政体,四十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