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贤护分具五法品第十

尔时贤护菩萨。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及比丘僧。明日食时临顾我家受我供养。怜愍我等诸众生故。世尊默然受贤护请。时彼贤护知佛受已,顶礼尊足右绕三匝於是辞还。遂复诣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所。到已顶礼波阇波提比丘尼足。而即白言:愿阿梨耶。及诸尼众怜愍我故。受我明朝所设微供。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默然受请。贤护知已顶礼辞还。时彼贤护复诣宝德离车子所。语宝德言:宝德。汝来汝之所有亲戚眷属朋友知识。及此会中优婆塞众。乃至一切王舍大城。及以自馀城邑聚落诸新来者,为我请曰:受我明朝所设饭食。尔时宝德离车童子受贤护言:即告会中诸优婆塞亲戚眷属等曰:仁辈当知。彼贤护菩萨。令我告汝。明日食时受我微供。尔时贤护菩萨。宝德离车子。及善商主长者,伽诃岌多居士子。那罗达多摩纳水天长者,并及一切诸馀眷属朋友知识等。顶礼佛足已,还彼贤护菩萨舍宅。到已佐彼贤护经营。即於其夜约敕家人。办具诸种精妙上膳。所谓世间凡可食啖。色香美味百物备有。乃至外国远来贫穷乞丐。亦为办具种种精膳而供给之。与诸大众一等无异。所以者何。凡诸菩萨心无憎爱不敢轻他。於诸众生皆平等故。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乃至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四天大王提头赖吒等。及彼善德天子与诸眷属。咸为人身赞助其事。欲令贤护菩提果报速成就故。尔时贤护。与诸眷属善友知识等扫洒其家乃至王舍大城街巷道路。处处皆悉悬妙幡盖。广设种种诸庄严具而庄饰之。又以诸种微妙华香布散其地。复烧世间第一名香而为供养。时彼贤护。如是庄严王舍大城及妙食已,於明旦时。与诸眷属诣世尊所。头面礼敬而启白言:世尊,我事已办愿知此时。尔时世尊於晨朝时。为贤护故著衣持钵。与彼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大众。左右围绕。向彼贤护菩萨舍宅。於是贤护发如斯念。我家隘小不受多众。自非世尊威灵加护。令宅宽广尽为琉璃。令诸城内一切人民莫不明见。亦令今此天人大众随意受用无所乏少。不亦快乎。尔时世尊知彼贤护心所念已,即以神力令其家宅严丽宽广。所有众具变成琉璃。亦令城内一切人民皆得睹见分明显了。足令大众随意用之。

尔时世尊入贤护宅。随其床座安详而坐。亦令一切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人天大众。随其部类次第而坐。时彼贤护。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优婆塞。伽诃岌多长者子。那罗达多长者子。既见世尊,与彼四部天人大众皆安坐已,於是贤护躬以自手。持最妙食奉上世尊,世尊受已,然後授与诸四部众及与一切天人大众。种种上妙香美味食。咸令自恣悉皆丰满。如是一切饭食斯毕。澡手漱口乃至洗涤钵器持举皆竟。贤护於是别置小座。在世尊前头面顶礼。然後退坐一心瞻仰。尔时世尊即为贤护菩萨。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优婆塞。伽诃岌多长者子。那罗达多摩纳等。乃至四部天人大众等。如应说法令其解知。开导慰喻令其欢喜。然後与诸比丘比丘尼天人大众归还本所。时彼贤护菩萨後食毕已,将诸眷属善友知识。及百千众左右围绕。至世尊所恭敬礼拜。退坐一面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当能证此现前三昧。佛言贤护。菩萨若能成就五法,则便得此现前三昧。何等为五。所谓一者具甚深忍灭除至荆二者实无所尽无有尽处。三者本无有乱灭除诸乱。四者本无有垢灭除诸垢。五者本无有尘断离诸尘。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无生忍故。而能得此现前三昧。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深厌诸有不受诸行。二者一切生处念菩提心。三者所生常见诸佛世尊,四者终不躭著阴界诸入。五者终不爱著受欲乐事。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成就三昧。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当思念无边际心。二者常能善入禅定思惟。三者分别思惟一切诸法。四者於诸众生无有诤心。五者常以四摄摄受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成就三昧。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於诸众生所常行慈心。二者於一切时念修圣行。三者常行忍辱见破戒者恒生敬心。四者於自和上阿阇梨所不说己能。五者於一切处不敢轻他。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证是现前三昧。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依圣教如说修行。二者清净意业灭身口恶。三者清净戒行断除诸见。四者常求多闻深信诸善。五者常念如来应等正觉。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获得现前三昧。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行大施能为施主不起慳贪。心无嫉妒弘广心施纯直无谄。於诸沙门及婆罗门贫穷孤独一切乞人。无所爱惜。无有胜上可重之物而不施者,所谓一切微妙饮食。名衣上服第一房舍。诸种敷具灯烛花香。凡所受用皆悉舍之。虽常行施而不求报。怜愍一切无疑惑心。既施之後终无变悔。二者常为施主而行法施。所谓常为众生说如斯法。所谓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最精。修行如是大法施时能出一切无碍辩才。文义次第相续不断。如来所说甚深法中。皆能安住成就深忍。或时被他诽谤骂辱捶击鞭打。终无瞋恨秽浊毒心。亦无惊惧种种苦恼。而心无畏常怀欢喜。三者若闻他说此三昧时。至心听受书写读诵思惟其义。广为他人分别演说。令是妙法久住世间终无祕藏使法疾灭。四者常无嫉妒远离诸恼。弃舍盖缠断除尘垢。不自称誉亦不毁他。五者於诸佛所常重信心。於诸师长常行敬畏。於知识处常生惭愧。於诸幼稚常怀慈怜。乃至受他小恩尚思厚报。何况人有重德而敢辄忘常住实言未曾妄语。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获得如是三昧。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若於深法心欲乐,厌离一切诸後有。智者不愿一切生,若能如是得三昧。不用一切诸外论,乃至语言不听受。永断世间诸五欲,若能如是证三昧。

清净持戒住梵行,所生不念诸女人。深厌五欲真佛子,若能如是证三昧。常行大施不求报,亦无住著悔恨心。一舍已後不重缘,唯当摄念思诸佛。

怜愍众生行施时,决定除疑无变退。安住调柔而修施,若能如是得三昧。若於财施为大主,无有憍慢嫉妒心。行一切施常踊跃,若能如是得三昧。

又於法施为上首,善解微妙修多罗。能知甚深寂灭法,若能如是得三昧。安住甚深诸法中,善能堪忍无嫉妒。虽被挝骂无恼恨,若能如是得三昧。

或时闻说此经典,书写读诵巧广宣。唯为法住利世间,若能如是得三昧。於诸法中不祕吝,不求利养及名闻。但为绍隆诸佛种,若能如是证三昧。

远离睡眠与衰恼,除断嫉妒及盖缠。不自称赞轻毁他,能灭我相得三昧。正信诸佛及法僧,常行诚心无欺诳。不忘一切诸恩报,彼证三昧无艰难。

若能真说无妄言,凡有所行亦不失。所作虽微获报广,彼於证法无障碍。若人有能具斯法,清净持戒护有恩。

彼得菩提尚不难,何况甚深微妙定。

猜你喜欢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佚名
  致铁禅法师书·太虚
   第三十三則 陳尚書看資福·胡兰成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上·佚名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三·佚名
  法界安立图卷上之上·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玄奘
  现代需要的僧教育·太虚
  佛始起慈心缘品第四十四·佚名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卷之十九·别庵性统
  乐邦文类卷第四·宗晓
  后序·纪荫
  卷六十二·佚名
  后序·晦堂祖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遣试·李渔

    〖忆秦娥〗(小生便服上)槐黄了,纷纷举子忙时到。忙时到,祖生休怠,着鞭须早!下官替韩盟兄抚养孤子成人,且喜得他天姿英迈,品格离奇,定不是个池中之物。今当大比之年,要打发他上京取应。衣囊资斧,俱已齐备,不免亲到书房,送他去来。老

  • 跋 钱陈羣·乾隆

    钦惟我皇上文思光被久道化成宵旰时几寄情篇什焕然蔚炳与岁俱增要皆本至诚无息之一心发为大圣多能之余事而卷帙之富亦遂超轶古今盖自御极以来丙辰至丁卯一纪所作四千有奇订为初集戊辰至己卯一纪所作八千有奇编为二集以

  • 卷二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屏续集【四】戴复古楼上观山九陌黄尘没马头人来人去几时休谁家有酒身无事长对青山不下楼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繁阴眼

  • 卷一百四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三 米芾 题多景楼 欲雨气不透庭梧亘栖烟回首望北固云藏浄石天呼童治篮轝凭高览山川隐见岂不好开霁景固全须臾江风流湛湛清露圆归途知有伴华月上丹渊

  • ◎帝系四·徐天麟

    ○皇太子杂录(下)孝景前三年,梁孝王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明年,汉立太子,前七年,上废栗太子,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嗣,大臣及爰盎等,有所关说于帝,太后议格,孝王不敢复言太后以嗣事。

  • 卷二十三·唐·蒋一葵

    【武后】 〔高宗时,天下诸州进雌鸡变为雄者甚多,或半已化半未化,乃则天正位之兆。唐人目则天之世曰“北朝”。后初称周,方具告天册文,有吏人见“大周”字上有两仙童,长二三寸,执刀划削,斯须视之失去“

  • 皇王大纪卷六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敬王四十三年甲子石圃逐起辄自齐入卫逐石圃秦悼公薨子共公嗣孔门羣弟子追记夫子平生言行总学之大纲而作大学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 第36章 随便杀人·冯玉祥

    我在重庆特园康庄住着,一天,有一个军长韩练成来见我。韩练成在北伐的时候,曾同我在一起共过患难的。他是国民军的干部学生,又是陆军大学毕业的,最近他又调到复兴关,特别来受高级训练。他住在白崇禧将军的公馆里。这次见我之

  • 卷二十七 海陵南侵·李有棠

    海陵天德二年春正月乙巳,遣完颜思恭等以废立事报宋。二月甲子,以完颜元宜充贺宋生辰使。三月丙戌,宋遣使贺即位,诏以天水郡王玉带赐之。三年夏六月丙子,宋遣使祈请山陵,不许。四年春正月丁酉朔,宋使贺正旦。壬子,宋使贺生辰。

  • 卷第六·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六 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 垂仁天皇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御間城入彦五十瓊殖天皇第三子也。母皇后曰御間城姫。大彦命之女也。★天皇以御間城天皇廿九年歳次壬子(壬子前六九)春正月己亥朔。生於瑞籬宮。

  • 卷三十四·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三十四  宋 时澜 撰吕刑第二十九     周书世衰则情伪繁人老则经歴熟穆王之时文武成康之泽寖防奸宄日胜其作书于既耄阅世故而察物情者亦熟矣故古今犴狱言之略尽用刑者所冝尽心焉吕

  • 卷第七·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佚名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难偃。三界由此轮回。爱水未清。四惑因兹流湎。自非独拔开士出有至人。何能裂爱网而辟重关。质深疑而启昏趣。有离垢慧菩萨者。道高初住。德跨八恒。假时俗之津途。发深识之嘉问。如来

  •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无著

        无著菩萨本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定及出世定速能舍离诸烦恼故。述此方便。颂曰。  求脱者积集  于住勤修习  得三圆满已  有依修定人  释曰。此初一颂

  • 第三章 第一结集·佚名

    有五种之眼无比伦之胜者,四十五年间立[于世]世间所有之事所有方法之成果,(一)于拘尸那罗双生之沙罗树间殊胜之[处],于吠舍佉月、满月之日,世彼灯明(释尊)入于涅槃。(二)集其处而来之比丘,同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天子亦超越算

  • 木偶奇遇记·科洛迪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的长篇童话。1880年在《儿童日报》上连载,1883年出版单行本。老木匠杰佩托用一段木头做了一个木偶,取名为匹诺乔,意思是小松果。他长着长长的鼻子,戴着一顶尖帽。他非常顽皮,老杰佩托为了能

  • 南平县志·佚名

    民国版《南平县志》,是民国六年(1917年)开始修编的,由前清举人蔡建贤总纂、前清举人章云汉协纂,历时4年方始修竣。负责督修的署南平县知事(县长)吴栻对这本县志赞誉有加,认为“条目整齐,门汇分析。令人一览,而知其事实悉备也”

  • 周易注·王弼

    易学著作。魏王弼、晋韩康伯撰。是一部带有“统合儒道”思想观点的《周易》注本。全书十卷。王弼撰《略例》一卷、《上下经》注以及《文言传》、《彖传》、《象传》注六卷,韩康伯补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