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奏遵旨酌议排纂四库全书应行事宜折

四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奏遵旨酌议排纂四库全书应行事宜折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一日@

办理四库全书处为奏明办理事。

臣等遵旨排纂四库全书,仰蒙皇上指示,令将《永乐大典》内原载旧本酌录付刊,仍将内府所储、外省所采以及武英殿官刻诸书,一并汇齐缮写,编成四库,垂示无穷。仰见我皇上稽古右文、嘉惠万世之至意,典册崇重为前古所未有。臣等蒙恩,获预斯役,荣幸无比,所有应行各事宜,谨公同悉心酌议,条具于左:

一、《永乐大典》内所有各书,现经臣等率同纂修各员逐日检阅,令其将已经摘出之书迅速缮写底本,详细校正后卽送臣等复加勘定,分别应刊、应抄、应删三项。其应刊、应抄各本,均于勘定后即赶缮正本进呈。将应刊者卽行次第刊刻,仍均仿刘向、曾巩等目录序之例,将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详悉考证,诠疏崖略,列写简端,并编列总目,以昭全备。卽应删者,亦存其书名,节叙删汰之故,附各部总目后。凡内廷储藏书籍及武英殿官刻诸书,先行开列清单,按照四部分排,汇成副目。此外,或有向系通行并非应访遗书,而从前未归插架者,亦应查明开单,另为编录。至于纂辑总目,应俟《永乐大典》采撮完竣及外省遗书开送齐全后,再行汇辨进呈。

一、遵旨将官刻各种书籍及旧有诸书,先行陆续缮写。其卷帙甚为浩繁,臣等酌议,凡应写各书,俱于每卷首行写钦定四库全书卷几万、几千、几百、几十,下注经部、史部字样;次行方写本书名目卷次。但首行卷数,此时难以预定,誊写时暂空数目字样,统俟编辑告成后再行补填,于排纂体制方能井然不紊。谨将篇式缮样进呈。至应写全书,现贮武英殿者居多,所有分写、收发各事宜,应卽就武英殿办理。其未经发写之前,有旧刻显然讹悞,应行随处改正,及每卷缮竣后并须精加校对。查武英殿原有纂修十二员,前经派在四库全书者八员,止余张书勋、张秉愚、张运暹、季学锦四员,今拟添派翰林陈梦元、郑爔、李光云、朱依鲁、龚大万、郭寅、许兆椿、闵惇大等八员,代办武英殿纂修之事,俾兼司校勘。并于职事稍闲及候补之各京官内添派张培、李骏、袁文邵、陈林、施光辂、陈墉、宋炘、王锺泰、孙希旦、高中、龚敬身、王友亮、王彝宪、金光悌、田尹衡、王滨、汪日章、王庆长、冯培、刘光第、张曾炳、金学诗、吴省兰、蔡镇、胡予襄、黄昌禔、徐立刚、汪锡魁、郭祚炽、傅朝、张埙、胡士震等三十二员,分司校对,并令于每册后副页填写街名,以便稽核。其应行酌改字样,必须折衷画一,应令武英殿提调 翰林陆费墀董司其成。其交到书篇,随时交武英殿装潢,归库收贮。至收发记档及搬运书籍,分核纸篇,头绪颇繁,均须供事承管,现今在殿行走供事仅止二名,各有本分应办之事,应请添募供事十二名承管诸事。俟书成后,将添设之处停止。其分校各员到殿办事时,亦照武英殿翰林给与饭食。至四库全书面页颜色字样,现在酌定款式。又《永乐大典》每千本为一套,今拟亦仿其例装潢,用杉木板为函,以防蠹损。谨先将书样呈览,俟钦定后即将应用各色素绢,行文该织造处如式织办备用。其应用纸张板片,行文各该处支取。所有原办绢板、纸片、界画、装潢及饭食各项事宜,派武英殿员外郎刘惇、永善经管总办。其四库全书处所有交到应刊各书,亦卽令该员等监刻,以专责成。

一、四库全书集艺苑之大成,考核宜归精当。今所办《永乐大典》内摘出各书旧本颇多,而各省所采遗书,现奉特旨令各督抚实力经理访求,自必广搜博取。卽内府旧储书籍,卷帙亦甚为浩博,现有之纂修三十员,仅敷校办《永乐大典》,其余各种书册并须参考分稽,需员办理。臣等公同酌议,于翰、詹两衙门内除各书馆有专办之事难于兼顾各员外,选得侍讲邹奕孝,洗马刘权之,赞善王燕绪,候补司业刘亨地,编修金蓉、黄瀛元、郑际唐、朱诺,检讨萧芝、左周等十员,令其作为纂修,分派办理。至各书详检确核,撮举大纲,编纂总目,其中繁简不一,条理纷繁,必须斟酌综核,方不致有参差罣漏。臣等公同酌议,查现在纂修 翰林纪昀、提调 司员陆锡熊,堪膺总办之任。此外,并查有郎中姚鼐,主事程晋芳,任大椿,学政汪如藻,原任学士降调候补之翁方纲,亦皆留心典籍,见闻颇广,应请添派为纂修官,令其在馆一同校阅,悉心考核,方足敷用。又查有进士余集,邵晋涵、周永年,举人戴震、杨昌霖,于古书原委亦能多识,应请旨行文调取来京,在分校上行走,更足资集思广益之用。再,翰林院衙门现办《永乐大典》,所有房屋俱已充满,将来各省送到书籍,俱应汇归书局,收存检办,更无余地可容。查署内有敬一亭,其房间颇为宽敞,向系武英殿将各种书版交到收贮。今拟将此项书板查明,暂行移贮詹事府,交该衙门检点稽查,即将空出之敬一亭为收办各项书籍之用。俟四库全书办竣,仍将书板取回原处收贮。

一、誊录一项,前经臣等奏明酌取六十名在馆行走,仅供写录《永乐大典》正副本之用。今恭缮四库全书陈设本一样四分,卷帙浩瀚,字数繁多,必须同时分缮成编,庶不致汗青无日,而其字画均须端楷,又未能日计有余,非多派誊录人员不能如期蒇役。臣等公同酌议,令现在提调、纂修各员于在京之举人及贡监各生内择字画工致者,各举数人,臣等覆加阅定,共足四百人之数,令其充为誊录,自备资斧效力。仍核定字数,每人每日写一千字,每年扣去三十日,为赴公所领书交书之暇。计每人每年可写三十三万字,并请照各馆五年议叙之例,核其写字多少以为等差。如五年期满,所写字能逾十分之三以上者,列为头等,准咨部议叙。其仅足字数者,次之。若写不足数,必须补写完足,方准咨部。如此则人知奋勉,其书可冀速成。至应写书内,如《礼器图式》、《西清古鉴》等书内,应绘图样颇多,并拟另行酌选通晓画法之贡监生等十员作为誊录,令其一体效力,以资办公。

以上各款,俱系臣等公同酌定,现在需办章程,理合分款缮折奏明,恭候钦定,遵照办理。为此谨奏。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一日奉旨:所有武英殿承办纸绢、装潢、饭食及监刻各事宜,着添派金简一同经管。至书册已分四色装订,检阅既便,散贮亦堪经久,不必更加外函,以免浆气致蠹。余依议。钦此。

(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此折时间《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作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日,今据《军机处上谕档》所录谕旨改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三 皇祐四年(壬辰,1052)·李焘
  ●自序·周密
  第四十六回 诛元爰再逞牝威 拒葛荣轻罹贼网·蔡东藩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八·司马光
  卷一·张守节
  卷七十八·班固
  五代后梁纪·张居正
  熊希龄·陶菊隐
  甲申传信卷录十·钱士馨
  第五章 潜往东北 四 白河偷渡·溥仪
  卷八十二·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七·佚名
  卷八十八·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元杰·唐圭璋

      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第一。嘉熙二年(1238),秘书省正字。累官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拜工部侍郎。淳祐五年(1245)卒。谥忠愍。有梅埜集。   满江红   以梅花柬铅山宰   似玉仙人,三载相见,西湖清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八·杨仲良

      钦宗皇帝   诛六贼   宣和七年十二月甲子,太学生陈东等伏阙上书,乞诛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邦彦、朱勔六贼,曰:『臣等闻自古帝王之盛,莫盛于尧舜,而尧舜之盛,莫大于赏善罚恶。尧之时有八元、八恺,而未暇用;有四

  • 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称尊颁敕 太平王杀敌建功·蔡东藩

      却说怀王图帖睦尔,既至河南,令伯颜从行,以前翰林学士承旨阿不海牙,继伯颜后任,遣前万户孛罗等将兵守潼关;并分道遣使,召宣靖王买奴,镇南王铁木儿不花,威顺王宽彻不花,高昌王铁木儿补化等,率属来会。诸王陆续到来,然后整驾北

  • 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闽纪卷之十·杨捷

    三韩杨捷元凯着牌檄檄守备余福牌行建宁郭副将牌委总理戎旗游击崔升檄游击晋淑玉等檄参将朱起龙等檄副将田万侯檄守备赵士奇牌行各协营檄建宁营郭副将檄伪副将蔡斌檄游击韩六合檄中军马总兵票檄随征副将曾荣檄同安、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纪昀

    列传宋 【九十一】○宋九十一尤袤谢谔颜师鲁袁枢李椿刘仪凤张孝祥 李衡王自中家愿 【杨恂】张纲张大经蔡洸莫蒙周淙刘章沈作宾尤袤谢谔颜师鲁袁枢李桩刘仪凤张孝祥李衡王自中家愿 【杨恂】张纲张大经蔡洸莫蒙周淙刘

  • ●续吴先贤赞卷之六·刘凤

    刘凤 朱纨 周广 陆粲 王庭 王守 袁衮袁襄 张寰 顾存仁 陆师道 皇甫濂 瞿景淳 章羙中 沈启 ○朱纨 朱纨字子仁父昂文学掌故罢归妇所生子为逆娣施始孕纨生圄中逆者子巳窜父他所又欲取纨戕之且将图施赖施以死全之父亦竟

  • 卷二十九·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九盛事【五 数世同居】【臣】?谨案同居共爨之盛前代典重旌门然亦不过寛其繇役赐之粟帛以为宅里之荣已耳我皇上治洽同风教惇睦族天家之庆羡先於笃

  • 卷四十八 博索国·李有棠

    〔承立附〕哀宗正大五年秋八月甲子,以参知政事博索为尚书右丞。博索,内族,世祖裔,原作白撒,一名承裔,末帝承麟兄也。幼为奉御。贞祐间,累官知临洮府兼兵马都总管。兴定元年,为左都监,行帅府于凤翔。是年,诏陕西行省侵宋,博索出巩

  • 文公·文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春王正月。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邾子蘧蒢卒。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大室屋坏。冬,公如晋。卫侯会公于沓。狄侵卫。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传】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

  • 佛藏经嘱累品第十·佚名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尔世时诸比丘等。於善法中云何精进。佛告阿难。且置莫问。所以者何。佛无量智所说经典。尔时比丘尚不能信。况能勤行。阿难。如来於有为法中所有智慧。一切辟支佛阿罗汉等不能解知。阿难。如来所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三·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真实善净如是德行。染缚相尽获得安乐。如是胜义平等皆尽。发生布施圆满止寂。修胜义因殊胜有力。止息烦恼力用自在。作秘密行自在诚谛。炽然修

  • 卷第二·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曹魏 黄初元年。文帝受汉禅于繁昌。后都洛邑。至元帝咸熙元年。五主凡四十五年。西域沙门六人。所出经律羯磨共十三部凡二十五卷。 论曰。自汉以来天下一统。建安

  • 会稽掇英总集·孔延之

    诗文总集。北宋孔延之编。20卷。延之因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川文物闻名古今,而前人记录赋咏多所散佚,乃于熙宁四年(1071)知越州时,发动吏卒,自典籍至于碑片及石刻,靡不勤访博采。次年五月书成,收录自汉迄宋铭志歌咏凡805篇,前1

  • 日知录·顾炎武

    明清之际顾炎武著。三十二卷。炎武有《亭林文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积三十年笔记而成,成书于康熙九年(1670)。内容十分宏富。一至七卷言经义,八至十二卷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至十五卷论礼制,十六至十七卷论科举,

  • 花草蒙拾·王士祯

    清代词话著作。1卷。王士禛撰。此书专门品评《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两部词集所收录的作品。王士禛论诗提倡“神韵”,论词也持同样的主张,认为《花间集》与《草堂诗余》的妙处在于蹙金结绣而无痕迹。词须雕组而不失天

  •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祇园,阿难有病,佛诣彼说咒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