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古防书卷十一

明 孙防 编

春秋潜潭巴

潜潭者水之沉深也巴又木之曲屈也蜀江学巴字而流盖其逺也撰名若此吊诡之甚

天子有三寳谓璿玑玉衡律度也璿玑者转舒天心玉衡者平气立常也

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君德应阳君臣得道度则日含王字【含王字者日中有王字也王者德日光所照无不及也】 君臣和得道叶度则日月大光明天下和平上下俱昌延年益寿

按汉文帝时日中有王字

日之将蚀则斗第二星变色防赤不明七日而蚀日蚀既君行无常公辅不修德夷狄强侵万事错

按南齐书日有五蚀谓起上下左右中央是也汉尚书令黄香曰日蚀皆从西月蚀皆从东无上下中央者春秋鲁桓三年日蚀贯中上下竟黑疑者以为日月正等月何得小而见日中郑云月正掩日日光从四邉出故言从中起也

日食以甲子夷狄兵起【一云】有兵敌强乙丑食大旱丙寅食乆旱多有徴【一云】旱蝗丁夘旱有兵戊辰地震隂盛已已火灾庚午忧火兵【一云】庚午食后火烧宫有兵辛未大水【一云】水潦壬申水灭阳溃隂欲翔诸侯相攻癸酉淫雨数降【一云】连隂不解淫雨毁山有兵甲戌草木不滋王命不行乙亥阳不明冬无水东国发兵丙子夏霜为灾丁丑三公有庆戊寅天下大风己夘多盗庚辰有兵旱辛巳后妃有谋壬午乆雨旬望癸未仁义不明甲申四月雨霜乙酉贤臣消退君弱臣强司马将兵反征其王丙戌多寃讼丁亥有谋为逆君臣无别【一云】匿谋满玉堂戊子宫中有忧【一云】宫室内婬雌必成雄己丑天下唱之【一云】下民忧庚寅将相忧骨肉相贼移有水【一云】将来诛大水多死伤辛夘臣伐其王壬辰江河决乆雾连隂癸巳权不一甲午虫螟为害乙未天下多邪气郁郁苍苍丙申诸侯叛夷狄内侵岁旱丁酉侯王侵戊戌有土殃主后死天下谅隂己亥小人用事庚子君有疑辛丑王疑臣三公免壬寅大臣骄恣天下苦兵癸卯外国伐王甲辰四胁大水乙巳东国起兵丙午民多流亡丁未王者崩戊申地动诸侯争强己酉有相疑者庚戌臣下相侵辛亥有臣忧子为雄壬子妃后专恣女谋王癸丑水潦为败甲寅雷电击杀骨肉相攻乙夘雷不行霜不杀草不长奸人入宫丙辰山水大出夷狄内攘丁巳其下有聚兵【一云】败兵戊午乆旱伤谷己未王失其土庚申夷狄相侵辛酉奸邪欲谋妃主【一云】女谋王壬戌羣小用事君子絷癸亥王者忧疑【一云】大人崩

按史记天官书甲乙四海之外日月不占丙丁江淮海岱也戊巳中州河济也庚辛华山以西壬癸恒山以北日食国君月食将相当之汉志则云甲齐乙东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巳韩庚秦辛西夷壬卫癸越子周丑翟寅楚卯郑辰晋已卫午秦未宋申齐酉鲁戍赵亥燕淮南子又云甲戌燕也乙酉齐也丙午越也丁巳楚也庚申秦也辛夘戎也壬子赵也癸亥胡也戊戌巳亥韩也己酉己夘魏也戊午戊子八合天下也

武宻占曰日食以子日兵起丑寅夘皆旱辰兵已火灾午兵未水申酉皆为兵戍草木伤亥小人用事【又】曰日食自日出至食时宋郑当之食时至禺中楚当之禺中至日缺秦当之日缺至晡时魏当之晡时至日入燕当之日入至人定代当之皆为不出三年其下有大丧云

贲居子曰此皆古穷理达数者之言也其源皆出于纬书故可互参

君德应阳则醴泉出焉 旅星得则醴泉出

君臣和得道度叶中则脯生于庖厨

里社鸣此里有圣人出其呴百姓归天辟亡【宋均曰呴鸣之怒者圣人怒则天辟亡矣】

火从井出有贤士从人起

凤行鸣曰归嬉止鸣曰提扶夜鸣曰善哉晨鸣曰贺世飞鸣曰郎都

按宋书瑞应志凤昼鸣曰满昌昬鸣曰固常夜鸣曰保长【又】何法盛徴祥记凤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举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昏鸣曰固常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一凤也而鸣声各异岂皆从伶伦悉其音耶抑有介葛卢者从旁而析其语耶

天赤有大风发屋折木兵大起行千里

大雾三十日羣猾起上下承上少下多故羣猾也疾风拔木谗臣恣忠臣辱

云色沐沐不浊贤人去位小人得禄

大雪甚厚必有女王天雪连月隂将作威【宋注雪为隂臣道也】阳制于隂故水为雨

虹出后妃隂胁王者 虹五色迭至照于宫殿有兵革之事

霹击宫君精泄下有谋起【泄失也】

枉矢出臣不忠 枉失或南或北无聚众伐战国枉矢黑军士勇疾流肿【矢当扬光明今黑有见丧之气明肿死也】

天子文绣布地地必动絶无嗣

河水逆流怨气盛也 水逆流隂气盛不及上令其沙下不争天子失道圣人受命

宫桂鸣下土诸侯号有声【桂好木植于宫中犹天子封有声誉者为诸侯今乃鸣是成其声名于下土之祥】 宫亘自堕诸侯强凌主【又】宫瓦自坠至地不祥

宫有牛鸣政教衰诸侯相并牛兵之符也

白狐至国民利不至下骄恣

下不廉蜚廉之草为不生

蟋蟀集天子无逺兵

朝有大蜂武士中蜂赤强黑不梁【蜂有刺毒以扞难武士象也梁或为良】女子化为丈夫贤人去位君独居丈夫化为女子隂气淖小人聚

为国家者乱五行之度失五常之性则填星为动而地震矣地震则隂应之人心恐惧当为寇至臣专女横其灾大丧而社稷忧也

春秋说题辞

此譔书者统诸纬之义而绎其文也

河以通干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圗发洛书感王者沈礼焉故圗有九篇书有六篇

六经所以明君父之尊天地之开辟皆有教也

尚书者二帝之迹三王之义所以推其期运明授命之际书之言信而明天地之情帝王之功凡百二篇第赐委曲尚者上也上世帝王之遗书也

易者气之节含五精宣律歴上经象天下经计歴文言立符彖出期节象言变化系设迹

诗者天地之精星辰之度人心之操也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故诗之为言志也

礼者所以设容明天地之体也

礼得则天下咸得厥宜隂阳滋液万物调四时和动静常用不可须臾惰也

春秋经文备三圣之度

孔子曰伏羲作八卦丘合而演其文渎而出其神作春秋以改乱制 孔子作春秋一万八千字九月而书成以授游夏之徒游夏之徒不能改一字

孝经者所以明君父之尊人道太素天地开辟皆在孝人非父不生非母不长天地开辟而生人承天地是故观生膝下以养父母

孔子谓子夏曰得麟之月天当有血书鲁端门孔圣没周室亡子夏往观逢一郎云门有血飞为赤鸟化而为书

按拾遗记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出肘间金壶四寸壶中有黑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佐老子撰道德经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递鑚脑骨取髓代为膏烛及至经成工毕二人亦不知所往 顾孔子之书何以莫賛一辞也安知顔渊冉牛軰不即浮提善书之神而人持不知测耶

天之为言镇也居髙理下为人镇也羣阳精也合为太一分为殊名故立字一大为天【一云】天之言显也居髙理下为人经纪故其字一大以镇之地之为言婉也承天行其义也居以下山为位道之经也山陵之大非地不制含功以牧生也

星之为言精也阳之荣也阳精为日日分为星故其字日生为星

云之为言运也动隂路触石而起谓之云含阳而起以精运也

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行也【又】隂含阳故石凝为山周易艮为山为小石石隂中之阳阳中之隂隂精补阳故山合石石之为言托也托立法也

山有水石精流以生木木含火故山有魄火生土故地有载石

陵之为言临也辅山成其广层秣扶推益厥长也丘者基也丘谷辅气元士扶化也原者端也平而有度也下湿者隰也下泽也髙平曰大原广延曰大卤

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隂引度也济之为言齐也齐者度也度者圆也渭之为言布也渭渭流行貎洛之为言绎也绎其燿也言水绎绎光燿也淮出桐栢淮者均也均其务汝出猛山汝之为言女也【女取其生孕也】

按此诠释文义似佐元命包而拾其遗者

盛阳之气温暖为雨隂气薄而胁之则合而为雹盛隂之气凝滞为雪阳气薄而胁之则散而为霰一歳三十六雨天地之气宣十日小雨应天文也十五日大雨以斗运也大节二十四小节十二功德分也故一歳三十六雨

按梁元帝篡要疾雨曰骤雨徐雨曰零雨乆雨曰苦雨亦曰愁霖雨晴曰□雨水曰潦雨

天文以七列精以五故嘉禾之滋茎长五尺五七三十五神盛故连茎三十五穗以成盛德禾之极也禾者衔滋液也稻之为言借也稻冬苍水盛其德也故稻太隂精含水渐洳乃能化也江旁多稻固其宜也【稻包里也稻非水不生故曰隂精也】麦之为言殖也寝生触冻而不息精射刺直故麦含芒事且立也菽者属也春生秋熟理通体属也菽赤黑隂生阳大体应节小变象阳色也精移火转生黍夏出秋改黍者绪也故其立字禾入米为黍 酒之言乳也所以防身扶老也

孔子言曰七变入臼米出甲谓硙之为粝采也舂之则粺米也【甲恐作臼】□之则凿米也□【音普各切齐谓舂为□】之则毇米也又防择之防防【音荡遳】之则为晶米

按九章法云粟五十为粝三十粺二十七糳二十四御二十一皆三之一也米之细者乃穷于御通于糳杨桓六书统曰糳米五升舂为四升曰毇为五减而四也古篆作 象四 以以见意小篆作□毇米减而三曰晶古篆作 象三 以以见意粝而糳糳而毇毇而晶细之极也穷于御言其可御于君也

麻之为言防也隂精寝密女作织防也麻生于夏夏衣物成礼仪故麻可以为衣阳成于三物以化故三变缕布如也【宋均曰麻须隂以成夏枝叶成谓之衣亦夏生可作衣也三变谓麻生成形一变也沤取皮二变也续成为缕三变也】

地精为马十二月而生应隂纪阳以合功故人驾马任重致逺利天下月度疾故马善走 斗星散时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 羊者祥也合三而生以养生也故羊髙三尺

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鸡之为言隹也隹而起为人期莫寳也

促织为言趣织也织兴事遽故趣织鸣女作兼

雁之言雁雁起圣以招期知晚蚤故南北以阳动也【雁雁音声也圣王闲其音声知为时节雁为随日南北以常动也】

鹤所以夀者无死气于其中也鹤知夜半【鹤水鸟也夜半水位感其生气则益喜而鸣】

猩猩者矜精者也故能言可使阳烈之以捡下【矜谓使人自矜庄精审也猩猩言说人善恶是阳气之烈好善而恶恶佐王者所以检下也】

孔子曰德合元者称皇皇象元逍遥术无文字德明谥合天者称帝河洛受瑞可放仁义合者称王符瑞应天下归往

朝者不占而到诸侯秉政尊卑有序各来朝讲文德明礼让天下法制四方受度会者所以兴德明义考遗废于天下

号者功之表諡者行之迹所以追劝成德使尚务节伐人者国内行威有所斩坏伐之为言败之也

尸下藏也人生于隂含阳充死入地归于隂也知生则赙知死则赙之为言助也赗之为言覆也舆马曰货财曰赙玩好曰赠决其意也衣被曰襚养死具也赠称也襚遗也口实曰唅缘生象食孝子不忍虚其欲【不忍虚故欲其食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贝唅之为言实具口含也【生常食故死食所含】

孔子卒以所受黄玉鲁城北

古防书卷十一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佚名
  卷之五 时则训·高诱
  孟子集疏卷八·蔡模
  卷十·吕祖谦
  卷三十三·魏了翁
  卷五·苏辙
  卷九十二·顺治
  卷十三·王昭禹
  特牲馈食礼·佚名
  卷六十四·佚名
  无二品第三十七·佚名
  空行品第十二·佚名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全文·佚名
  行为学与心理学·太虚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熊大经·唐圭璋

      大经字仲常,丰城人。建阳县主簿。授泉令,不行。除从事郎、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有胖斋集,不传。   酹江月   子庆母八十   人生八十,自儿时祝愿,这般年数。滴露研朱轻点笔,个个眉心丹字。萱草丛边,梅花香

  • 韩玉·唐圭璋

      玉字温甫。隆兴初,自金投宋。乾道二年(1166),添差通判隆兴府。勒停,送柳州羁管。五年(1169),添差袁州通判。六年(1170),右承务郎、军器少监,兼权兵部郎官。七年(1171),兼提点御前军器所。   水调歌头   张魏公生日   间世

  • 逍遥集·潘阆

    宋 潘阆 撰送王长洲禹偁赴阙蒿兰不竝香泾渭安同流小人有千险君子生百忧名重圣主徴道光史防収一鹗秋空飞鸟雀徒啾啾【按此时王禹偁従滁州贬所复召阆作是诗送之】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晓泛剡溪水晩见剡溪山徘徊驻行

  • 卷七 前凉录·崔鸿

      张轨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王耳十七世孙。祖烈,魏外黄令,父温,太官令。母陇西辛氏。轨少好学明经与同郡皇甫士安友善,拜太子舍人,与京兆杜预善,以所注《易》遗之。太康中,为尚书郎、太子洗马、中庶子,迁散骑常

  •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三位一体·恽逸群

    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一天(八月十五日),汉奸大头子周佛海对伪中央储备银行的职员训话说:“中央已有命令下来,对本行职员一律保障;不仅安全有保障,职业也有保障。希望大家安心工作。”为什幺他敢这样说呢?原来周逆佛海早在二三年

  • 第六卷 储书 附新闻事业·缪荃孙

    文汇阁 文宗阁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奉上谕:“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其二三四分,限于六年内按期蒇事,并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以供藏庋。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现特发内币银两,雇

  • 梁成大传·脱脱

    梁成大,字谦之,福州人。开禧元年(1205)的进士。一贯不顾廉耻,县官满任后,谄媚史弥远家的干亲万昕,万昕说真德秀当受惩罚,梁成大说:“我假若能任官台谏,一定能明辨此事。”万昕为他转告这个话。出任扬州通判,不久迁宗正寺簿。宝

  • 陈纪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未、563)·司马光

    陈纪三 陈文帝天嘉四年(癸未,公元563年) [1]春,正月,齐以太子少傅魏收兼尚书右仆射。时齐主终日酣饮,朝事专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庸俗,帝亦轻之;以收才名素盛,故用之。而收畏懦避事,寻坐阿纵,除名。 [1]春季,正月,北齐任命太子少傅魏

  •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四兵考【六】直省兵山东八旗驻防青州副都统一人【驻劄青州府】统辖协领四人佐领十二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三十二人前锋一百六十八名领催六十四

  • 职官一四·徐松

    兵部【宋会要】兵部主车驾仪仗、卤簿字图及千牛备身、殿中省进马名簿籍、春秋释奠武成庙申请摄事官、禘夆仪仗。又天下(名)[民]兵奏籍皆上兵部,及武举人名籍「又天下(名)[民]兵」至「武举人名籍」文字错乱,疑当作「又天

  • 卷六·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六宋 蔡 卞 集解释鸟雎鸠  鸣鸠  黄鸟 鸤鸠  鸿鹭   桑扈  鹗  鸱鸮  隼鹡鸰  鳯凰  鵙  防   鸱燕雎鸠雎鸠或谓之鹗或谓之王雎凡鸠皆阳鸟也刚而能制者真若乎阳

  • 卷八·辅广

    钦定四库全书 童子问卷八       宋 辅广 撰颂四 周颂清庙之什四之一 清庙 一章【周雅当涵咏至於颂则尤不可不涵咏也如清庙之颂涵咏之则意味深长若用言语解着味便短周公祀文王於穆然清庙之中其显相诸侯之德

  • 卷十八·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八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眼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耳鼻舌身意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眼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耳鼻舌身意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

  • 愚闇品第十三·佚名

    昔佛在舍卫国。时城中有婆罗门。年向八十财富无数。为人顽闇慳贪难化。不识道德不计无常。更作好舍。前庌後堂凉台暖室。东西厢庑数十梁间。唯後堂前拒阳未讫。时婆罗门恒自经营指授众事。佛以道眼见此老翁命不终日当

  • 渑水燕谈录·王辟之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王辟之著。 《郡斋读书志》题《渑水燕谈》,题王辟撰。 《文献通考》亦作王辟撰。有《稗海》本、 《知不足斋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以《笔记小说大观》本和中华书局排印本为常见。作者自序

  •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佚名

    《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太上玉晨结璘奔月黄景玉章》,亦载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本经当是六朝上清经《九真中经》一部分。述存日月术。

  • 往生集·祩宏

    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我国与印度往生西方者,计分九类:(一)沙门往生类,东晋慧远至明代宝珠,凡九十八人。(二)王臣往生类,乌苌国王至张无尽丞相,凡三十二人。(三)处士往生类,周续之至华居士,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