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平义卷四      秀水俞汝言撰闵公【名啓方史记名开庄公之子母叔姜九歳即位在位二年諡法在国逄难曰闵】

元年春王正月

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焉者受国焉尔【谷梁】

齐人救邢

夏六月辛酉塟我君庄公

国乱子弑嗣君防弱至十有一月而始塟【张氏】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齐地落公谷作洛】

孰立闵者齐立之闵叔姜之子也盟于落姑始复季友庆父犹在树季盖摧仲也【野编】

季子来归

季子贤之也曰来归喜之也【公谷】庆父书出不书归不宜归者也季子书归不书出不宜出者也【略记】

冬齐仲孙来

时吾君防不以賔礼接故不言使季友以两臣相见故不书名言其情曰省难史録大体但言来比而观之则齐桓不早平鲁乱以致闵公再弑其失自见【属辞】存鲁制在仲孙非齐侯之所使也其言来非盟且非聘也【苏氏】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小国】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不王而禘失一去防而即吉失二不于太庙于庄公失三五字含三义【野编】鲁之用禘盖于周公庙而止及文王文王即周公之所自出也故此祭独得于周公庙行之闵公时遂得于庄公庙行之以其不追配故直言庄公而不言庄宫则用其礼耳而不追配文王也【陆淳纂例】灌甫曰按春秋用禘与左氏所説俱以禘为盛礼盛乐国君福矣孔主入庙必用此以为荣美此曰夏吉禘于庄公速也言其方在防中用之太速非讥其别立庄庙吉祭耳故晋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祭故鲁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又曰鲁有禘乐賔祭用之则有时用禘可知矣【辨义】

秋八月辛丑公薨

公薨不地故也共仲为贼逾年之中再行大事【野编】不书塟不成防也【苏氏】问季友何如人曰英雄也非圣贤也昔周公抱成王召公为保史佚为傅以佑冲子夫以肺腑之亲外接强齐武闱何地卜齮之刄何以得且季之适陈也脱身独出其适邾也则与僖俱楚邱父之繇成风之属已流传人间矣吁嗟季子君臣父子兄弟之间讵谓无功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野编】

简端録鲁无弑非无弑也凡弑曰薨或曰卒鲁无杀非无杀也凡杀曰刺或曰卒鲁无出非无出也凡出曰孙或曰如为国讳礼也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公子庆父出奔莒

公薨矣夫人若为孙公子若为奔其故可知也罪人得矣【野编】哀姜不奔齐而奔邾者畏齐桓故不敢归齐也【纂言】宋万奔陈虽杀之不书庆父奔莒虽杀之亦不书所以严佚贼之责也【陈氏】夫人孙邾不齐入也庆父奔莒不齐奔也则桓之故也于是乎季子介然以亲贤镇于内高子俨然以伯命莅乎外而内外大衅溘其定也牙卒而逆党孤仲缢而祸本防夫人薨而国定矣鲁于是危而复安二子之力也二子之力桓公之德也【邓元锡经绎】

冬齐高子来盟

盟者何立僖公也其曰高子何也季友亲之也【野编】善其能恤鲁【伊川】齐桓使高子来盟因鲁无君季友接之以二臣相见故不言齐侯使无所致命也公羊曰不称使我无君也宋人将弑昭公而立公子鲍华孙为公子鲍来盟非其君使来故不言宋公使无所受命也【属辞】

十有二月狄入卫

狄大入邢卫之间卫灭矣余邢在也【野编】臣昔尝谓河南刘奕曰史氏记繁而志寡如班固书载诸王淫乱等事尽削之可也奕曰必若此言仲尼删诗如墙有茨鹑之奔奔桑中诸篇何以録于国风而不削乎臣不能答后以问延平杨时时曰是载卫为狄所灭之因也故在定之方中之前因是攷于歴代凡滛乱者未有不至于杀身亡家国者也然后知古诗垂戒之大【胡】黄正宪曰先儒皆以卫自盟幽以来背齐不防及齐见伐又复不从故桓公弃卫不图而尽力救邢非也卫自宣公淫乱国势崩解狄人猝至遂尔播迁一时未有救者听其避狄处清以俟后举非弃之也若邢与卫隣实当狄人归路之冲借狄乗势邢之不能支而入于狄则北一带狄得恣意出没后虽欲恢复境土为邢卫计难为力矣故帅宋曹之师迁于夷仪遂帅二国城之以固其根本邢存则磁澶雒聂之间彼此犹得聮络立制不为狄所侵害庶人民安堵可以为劳成还定之计而楚丘之故因可渐举已是救邢亦所以存卫也【辨义】

郑弃其师

郑独恶高克其师何罪而寘之河上是谓弃之呜呼此隐桓庄闵之春秋也春秋第一君首罹大变内无作异之人外无相存之使故曰害哉诸侯无覇读闵之篇平难者来作难者去春秋一大开辟也谁之力也哉所致疑者姜氏死于夷共仲死于宻贼已讨矣而不书塟夫岂无意明年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至于易世宗伯议礼犹嫌故鬼之小闵之可闵有自来矣【野编】

 

春秋平义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平义>

猜你喜欢
  国蓄第七十三·管仲
  太学衍义卷二十·真德秀
  卷三·刘因
  提要·毛奇龄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孔子
  卷一百·卫湜
  卷十三·乾隆
  卷八十·秦蕙田
  论语正义卷六·刘宝楠
  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佚名
  成功与失败·梁漱溟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佛说伏淫经·佚名
  怎样建设现代中国的文化·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一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二章 菩萨降凡·屠隆

    【似娘儿】〔旦贴小旦上旦〕一梦见神灵。梦中言历历分明。也应心与如来证。待熏香沐体。侵晨入靖。翘勤拱候云軿。好怪好怪。郭贾二姬。你道我为何五鼔起来香汤沐浴。昨夜三更时分。梦见本宅土地来对我说。三年前到我

  • 曹德·隋树森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剡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

  • 卷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刘 崧【五十首】崧字子高泰和人明初以人材举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寻放还征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请老许之复召为国子司业有槎翁集【宋景濓云子高天

  • 23.五言绝句四首·施蜇存

    相思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一金昌绪 哥舒歌 北

  • 列传第八十五·刘昫

    ○卢杞 子元辅 白志贞 裴延龄 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 韦执谊 王叔文 王伾附 程异 皇甫抃 弟镛 卢杞,字子良,故相怀慎之孙。父奕,天宝末为东台御史中丞;洛城为安禄山所陷,奕守司而遇害。杞以门廕,解褐清道率府兵曹。朔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佚名

    嘉靖十三年十二月癸巳○朔○己亥吏部议各衙门主事中书评事博士行人等官选补科道凡系改授者即与实授柴薪俸级仍照原职关支考满叙迁许令通筭其余俱与事职报可惟柴薪俸级令照改官支给○升靖虏守备指挥佥事崔天爵署都指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年十二月戊子朔朝鲜国差陪臣李光庭等进献方物马匹请给新妃李氏诰命冕服仍附奏备倭水将官兵兵部题倭奴狡诈异常情形叵测则自内及外先事设防皆今日所当亟讲者况闽广浙直沿海地方无处不可通倭则随处皆当戒严而辽

  • 八 修身科的试卷·邹韬奋

    我读到中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家中对我的学费已无法供给,经济上陷入了困境。在四面楚歌之中,忽然得到意外的援军!在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有一天无意中走过宿舍里的布告板的前面,看见有一大堆人伸长脖子看着一大篇的校长的布告

  • 卷六十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四宋 宋敏求 编大臣铁劵裴寂等恕死诏赐护密国王子铁劵文赐突骑施黑姓可汗铁劵文赐怀化王那俱车鼻施铁劵文赐李纳王武俊田悦铁劵文赐安西管内黄纛官铁劵文赐陈敬瑄铁劵文赐韩建铁劵文附

  • 礼五八·徐松

    谥【宋会要】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薨,本家录行状上尚书省考功,移太常礼院议定,博士撰议,考功审覆,判都省集合省官参议,具上中书门下,宰臣判准,始录奏闻,敕付所司,即考功录牒,以未葬前赐其家。省官有异议者,听具议以闻。蕴德丘园,声

  • 四书賸言目录·毛奇龄

    卷一论语十四条大学十二条中庸六条孟子十一条卷二论语七条大学八条中庸二条孟子十五条卷三论语七条大学十一条中庸一条孟子十条卷四论语三十条大学二条中庸二条孟子十三条

  • 卷十·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小雅二诗序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鹿鸣之什二之一朱子曰雅颂无诸国别故以十篇为一卷而谓之什犹军法以十人为什也呦呦鹿鸣食野

  • 论语正义卷一·刘宝楠

    学而第一正义曰:《释文》及皇、《邢疏》本皆有此题。《邢疏》云:&ldquo;自此至《尧曰》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当弟子论撰之时,以论语爲此书之大名,《学而》以下,爲当篇之小目也。第,顺次也;一,数之始也。言此篇于

  • 求学与不老·梁漱溟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

  • 佛说阿弥陀经讲要·太虚

       ──二十五年五月在上海丙子息灾法会讲──   悬论    一 释名题    二 提教纲     甲 教     乙 理     丙 行     丁 果    三 显经宗     甲 弥陀佛土为体

  • 对辨大乘一乘·太虚

      去秋北京讲法华,尝略论大乘即一乘,谓大乘之大有遮表之二义:一、遮余非大故名大,谓拣除余乘非大乘故,非此不彰大乘殊胜,然对余乘名大,故为相对大乘,即三乘五乘中相对安立之大乘也。二、表此是大故名大,谓直显当乘是大乘故,非

  • 存研楼文集·储大文

    十六卷。《文集二编》二卷。《存研楼》二集二十五卷。清储大文(1665—1743)撰。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省宜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官编修。告归后,主持维扬安定书院,初以科举八股文出名,归田后乃潜心古学,尤